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劳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律常识在线法律知识查询

关于适用《劳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沪高法[2009]73号

五、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如需要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的替代通知期工资(简称“代通金”),其支付标准如何确定用人单位是否需要支付“代通金”,应当根据法律的规定来判断,法律没有规定的,不能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实施条例》规定“代通金”的支付标准,应当以上个月的工资标准确定,但只以单月的工资为准,可能过高或过低,既有可能对用人单位不利,也有可能对劳动者不利,从整体上看不利于促进和形成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所以,结合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立法精神,上个月的“工资标准”,应当是指劳动者的正常工资标准。如其上月工资不能反映正常工资水平的,可按解除劳动合同之前劳动者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确认。

六、劳动合同期满而约定的服务期未到期的处理服务期是用人单位以给付一定培训费用为代价,要求接受对价的劳动者为用人单位相应提供服务的约定。用人单位依约支付相应对价后,即已完全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是否要求劳动者履行提供服务则成为用人单位的权利。基于民事权利都可以放弃的原则,在劳动合同期满后,用人单位放弃对剩余服务期要求的,应当准许。此时,劳动合同可以终止,但用人单位不得向劳动者追索服务期的赔偿责任;用人单位继续提供工作岗位并要求劳动者履行服务期约定的,双方当事人应当继续履行。继续履行合同期间,用人单位不提供工作岗位的,视为其放弃对剩余服务期的要求,劳动合同终止。

七、劳动者违反合同约定的期限解除合同,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返还特殊待遇的处理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报酬,劳动者付出相应的劳动,是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基本合同义务。用人单位给予劳动者价值较高的财务,如汽车、房屋或住房补贴等特殊待遇的,属于预付性质。劳动者未按照约定期限付出劳动的,属于不完全履行合同。根据合同履行的对等原则,对劳动者未履行的部分,用人单位可以拒绝给付;已经给付的,也可以要求相应返还。因此,用人单位以劳动者未完全履行劳动合同为由,要求劳动者按照相应比例返还的,可以支持。

八、用人单位因“违法解除或终止合同”需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的适用范围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的适用前提,是劳动合同应当履行而实际上已经不再继续履行,不包括劳动合同本来就符合解除和终止条件的情况,即用人单位在不具备合法解除或终止条件的情况下解除合同。因此,如果依法已经具备解除或终止的条件,只是用人单位在办理解除或终止的程序上存在瑕疵的,不属于本条规定的范围。如用人单位在已经具备解除条件的情况下,只是存在未提前30天通知劳动者等程序瑕疵的,则用人单位应当通过支付相应的“代通金”等方式加以补正,但无需支付赔偿金。

九、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及“未缴纳”社保金为由解除合同的,“及时、足额”支付及“未缴纳”情形的把握用人单位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和缴纳社保金,是用人单位的基本义务。但是,劳动报酬和社保金的计算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比较复杂。而法律规定的目的就是要促使劳动合同当事人双方都诚信履行,无论用人单位还是劳动者,其行使权利、履行义务都不能违背诚实信用的原则。如果用人单位存在有悖诚信的情况,从而拖延支付或拒绝支付的,才属于立法所要规制的对象。因此,用人单位因主观恶意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未缴纳”社保金的,可以作为劳动者解除合同的理由。但对确因客观原因导致计算标准不清楚、有争议,导致用人单位未能“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未缴纳社保金的,不能作为劳动者解除合同的依据。劳动者以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的其他情形为由主张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遵循合法、合理、公平的原则,参照前款精神处理。

十、《劳动合同法》九十七条第一款“继续履行”的理解根据《劳动合同法》九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本法实施前已依法订立且在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继续履行”。因此,在《劳动合同法》施行之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施行之后发生原合同约定的终止事由,但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已满十年,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劳动者也提出要求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十二、劳动者占有用人单位价值较高的财产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设置担保的效力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在招工时扣押劳动者身份证件、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收取劳动者财务。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对于劳动者占有单位价值较高的财物,单位为防止财物灭失或被轻易毁坏,与劳动者约定设置了相应的合理担保的,法律没有禁止,可以认定有效。但该约定为流押、流质担保,或者名义上为财务“担保”实际上却是要求劳动者购买该财务的,该约定无效。

十三、当事人对竞业限制条款约定不清的处理劳动合同当事人仅约定劳动者应当履行竞业限制义务,但未约定是否向劳动者支付补偿金,或者虽约定向劳动者支付补偿金但未明确约定具体支付标准的,基于当事人就竞业限制有一致的意思表示,可以认为竞业限制条款对双方仍有约束力。补偿金数额不明的,双方可以继续就补偿金的标准进行协商;协商不能达成一致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此前正常工资的20-50%支付。协商不能达成一致的,限制期最长不得超过两年。十四、如何把握同工同酬的标准同工同酬是劳动法确立的一项基本规则,用人单位必须严格遵守。但由于劳动者存在个体差异,因此,不能简单以不同劳动者是否在相同岗位工作作为“同工”的标准,而应综合考虑劳动者的个人工作经验、工作技能、工作积极性等特殊因素,允许用人单位依此对相对工作岗位的劳动者在劳动报酬方面有所差别。

十六、如何看待“退休年龄”和“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作为终止劳动合同的依据的关系《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终止,而《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者达到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依据前述规定,均可以终止劳动合同。

十七、当事人因《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引起争议的处理本条规定的权利行使主体均为“劳动行政部门”,相对应的执法措施也是“责令”,包括加罚50%-100%赔偿金的规定,也是劳动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进行行政处罚的依据。因此,本条规定涉及的内容,不是劳动争议处理的范围,本条规定也不能作为劳动争议纠纷裁决的依据。

十八、如何把握《实施条例》第十条规定的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由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其连续工作年限的计算问题2008年9月18日之后,不是由劳动者本人提出,而是由用人单位以组织调动、委派等方式安排到另外一个用人单位工作,且用人单位未向劳动者支付解除或终止合同的经济补偿金的,属于非因劳动者本人原因而由单位安排到新用人单位的情况。如,用人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在关联企业之间、集团企业内部调整劳动者具体工作单位等等。2008年9月18日之前产生的类似问题,按当时的规定处理。

十九、企业改制、转制劳动者工作年限的计算用人单位已按国家和地方有关转制、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劣势企业关闭退出和富余人员安置等规定,办理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并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工作年限不连续计算。

二十、用人单位未经法定程序即实行经济性裁员的处理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企业进行经济性裁员必须满足一定的前提条件,用人单位在未满足该条件的情况下进行裁员,被裁的劳动者要求恢复劳动关系的,可以支持。

该内容对我有帮助赞一个

验证手机号

我们会严格保护您的隐私,请放心输入

为保证隐私安全,请输入手机号码验证身份。验证后咨询会派发给律师。

THE END
1.劳动法招工年龄限制法律知识劳动法招工年龄限制 -法律知识 2023-03-08 知识与热点类问题 法律分析: 可以招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工,十六周岁以下的就不可以了.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未成年工是指年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劳动者.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是针对未成年工处于生长发育期的特点,以及接受义务教育的需要,采取的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337548243480623285.html
2.1990年劳动法规定,招工年龄限制在多大法律分析:《劳动法》对招聘员工法定劳动年龄的限制是最低年龄限制是16周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4176334.html
3.劳动合同法用工年龄是多少?专家导读 《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劳动者的各项权利,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用工年龄一般在十八岁以上,特殊情况十六岁以上也可以。 《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劳动者的各项权利,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大家都知道,使用童工违法,《劳动合同法》因此规定了用人单位的用工限制。那么究竟劳动合同https://mip.64365.com/zs/736795.aspx
4.招工限制年龄合法吗历来企业招工和招工广告,都有设定年龄限制, 这已经是一种熟视无睹的招工怪圈了。 既然退休有年龄规定, 在没有退休之前,招工必须不能设定招工年龄; 否则就是违法。 国家应该有严厉应对这种现象的处罚措施。 劳动法有些规定也是欠妥,与退休年龄规定相悖。 https://www.jianshu.com/p/c394b812606f
5.1980年劳动法对招工年龄规定1980年劳动法对招工年龄规定爱你一如既往 精选回答 1980年子女顶班招工年龄规定是18周岁以上。国家法律规定男女满18周岁就成年了,而顶班招工必须是成年人,只要满足18周岁就可以了。但是有的子女虽然年龄够了,但是成家了。成家以后的子女也不能顶班招工。所以要定班招工有两个条件,满足18周岁未婚才行。https://edu.iask.sina.com.cn/jy/kI48itMcdL.html
6.肥城市人民政府招聘信息2022年第11期“线上”招聘信息4、休假制度:五一、十一、春节、元旦按《员工手册》规定带薪休假(若员工加班按岗位工资的3倍支付),其它时间加班按照劳动法规定的具体支付加班费。 5、公司设有良好、干净的就餐环境并设有空调、冰箱、电视机;给每位员工发放就餐卡、提供免费工作餐以及加班餐。 http://www.feicheng.gov.cn/art/2022/11/14/art_245075_10321575.html
7.劳动案例库!43件汇总,涉确认解除调岗竞业限制年终奖加班费对此类情形,应结合实际用工岗位和工作内容等要素进行综合判断,如劳动者为总经理等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因其负责的公司业务范围广,可以将工作地点约定的范围适当扩大。如劳动者仅为普通工作人员,则应当对工作地点的范围作适当限制。2.用人单位变更劳动者工作地点超出劳动合同约定范围的,属于变更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规定,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note/860259518
8.建筑企业用工情况报告8篇(全文)二是劳动者求职受到年龄限制,企业职工年龄在18-30岁的 占59%,46岁以上的劳动者就业比较困难; 三是女工主要集中在服务、纺织、机械加工等行业; 四是企业职工学历偏低,54%的职工只有初中文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8%。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职工数量少,取得高级工及技师以上职工资格证书的只有10%。职工工资待遇相对较https://www.99xueshu.com/w/filepht6n4bt.html
9.上海市人保局关于适用《劳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上海市总工会等有关部门及上海市各级人民法院多次研讨,按照“全面正确理解、鼓励诚实守信、平衡双方利益”的思路,以解决突出矛盾为重点,从增加操作性、指导性的要求出发,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于2009年3月3日发布《关于印发《关于适用<劳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沪高法[2009]73号,以下简称“《意见》”),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289.html
10.企业用工难调研报告集锦12篇业用工成本压力和招工难的现象。针对我区中小企业量大面广的特点,特提出以下具体建议: 1、政府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劳动合同法等与用工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经营者对劳动合同法的认识,特别是提高对劳动合同的风险意识。帮助中小企业把工作的注意力集中到优化产品结构和提高生产效率上来,集中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https://www.liuxue86.com/a/5077536.html
11.为什么招聘会把35岁作为年龄限制,是没有竞争力吗?澎湃新闻赤裸裸的歧视!劳动法应该禁止在招聘要求上有关年龄,性别,肤色,婚姻状态,性取向等限制,外企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 2020-08-27 ? 未知 谨慎采购美国芯片 外交部:福岛近海海水样本运抵中国 中方回应对美加强两用物项出口管制 韩国国会全体会议通过“解除戒严”决议 https://www.thepaper.cn/asktopic_detail_10015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