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高校教师,同时做兼职律师。我从事律师行业时已年逾四十,没有经历过缺少案源的阶段,一开始就可以接到不少案子。当然不是所有案件我都去代理,更多时候是考虑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科研现实需求。年轻律师难以避免地会遇到案源难求的问题,尤其是刚刚走出校门,或从国家公职机关、企业辞职做律师的群体。从全国律师收入水平看,2020年全国律师平均创收约30万元。与会计事务所相比,律师的人均收入有很大差距,更不论与德勤、毕马威等四大相比,他们的人均创收年逾120万。这说明我们律师行业看起来光鲜,但实际收入并不高。此外,律师行业的收入更加不均衡,在大城市更加明显,20%的律师赚取行业80%的收入,甚至存在“一九现象”,10%的律师赚取行业90%的收入。
几年前,我去苏北某城市的一个律师事务所讲课,该所在当地属于中等定位,60余人一年创收1000余万,北京许多大所的律师团队每年能做到5000万到1亿的创收,个人律师做到2000万的比比皆是。北京的一个大律师所带团队,能抵苏北一个有地铁的大城市几十人的收入,这分明体现出来了律师行业收入结构的悬殊。
长话短说,没有案源的年轻律师何去何从?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在北上广深一线大城市的年轻律师可以去做律师助理或授薪律师,由资深律师分配案件。
没有独立案源的暂时不要考虑做提成律师,不要人为地给自己制造人生困境。做到一定程度,有足够积累后,再转做提成律师或独立律师,甚至自立团队。
2.加强学习,增强自身谈吐学识,机会来临有能力把握住。
做律师打赢官司是最后一个问题。这之前的关键在是,与当事人面谈时,你能否接住机会。这首先要有足够的学识修养和谈吐,没有丰富的经历,也要装作经验丰富的样子,若与当事人聊天不断强调“我没办过案件,这是我第一案子,我刚刚毕业没有经验”,客户可能也不会给你机会。你没有接过特别大的案子并不要紧,可以尝试去了解其他知名大律师办过的大案子,了解其中的办案流程以及各方当事人利益博弈的过程,然后站在你自己的角度,向当事人详细阐释你了解过的这些大案要案该如何办理会更好。这样即便你没办过大案子,也会让当事人感受到你在从业阶段扎实的专业能力积累和认真的学习态度。打铁还需自身硬,这个过程中的核心是展示你的决心和真才实学等综合素质。
3.因时因地而动,从小做起,打造口碑。
入行5-10年的律师会经历一道职业门槛,有一定的案源但都是中小案件,缺少大案源,没有更大的提升,难以脱颖而出。特别是想接公司案件的朋友,要积极了解企业运作和治理,积累一定经验并有熟练的谈吐,或者不断提升学历。如果满身本事依然缺少案源,就要积极地参与社会交往,不断地毛遂自荐。现在的社会情况是酒香也怕巷子深。毛遂自荐的渠道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少,年轻的律师朋友可以通过积极参加同乡会、商会、校友会等方式向朋友们展现自己的专业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放下身段,从小案做起,千万不能有好高骛远的心态。小城市也有传播优势,哪怕免费的案件也可以去做,用专业能力赢得当事人的尊重,他人也会以口言相传的方式回报你。案源积累阶段最关键就在与打造自身的口碑。我的案源70%来自老客户,可能你接手的三五个案件就奠定了你在圈中的名气。每个人都要在信息茧房中寻找破茧而出的机会,往往一两个案件就成了你破局的契机,从此走上相对平稳的道路。切忌大的抓不住、小的看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