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职调查的主要目标有两个:价值确认和发现重大风险。
第一、在前期,可能投资人已经通过阅读商业计划书和沟通了解到目标公司的部分基本情况,如果投资人对项目感兴趣,确认商业计划书和目标公司所述是否真实是必不可少的,也可以说是“价值确认”的过程。
第一、确认目标公司的合法成立和有效存续;第二、核查目标公司所提供文件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第三、充分了解目标公司的组织架构、资产和业务的产权状况和法律状态;第四、发现和分析目标公司现在存在的法律问题和风险并提出解决方案;第五、出具法律意见书并提交给投资决策机构。
三、尽职调查的流程和要点
尽职调查前的主要工作有:
1、研读商业计划书。投资人一般会要求目标公司提供商业计划书(BP)。法务通过研读商业计划书初步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业务和市场、本轮融资计划等信息,记下疑问点,为现场调查、访谈做基础。
2、目标公司行业研究。这项工作主要有前端的投资总监负责,但是法务也需要对目标公司的行业有一定的了解,知悉该行业的准入和法律法规、监管单位等。
3、签订保密协议。投资人(尽职调查单位)和目标公司签订保密协议,或者投资人出具保密承诺函。
4、确定项目组成员构成。一般来说,投资总监(或者投资经理)、法务(或者律师)、财务这三方是标配。另外,根据项目具体情况,资产评估师、行业调研机构、人力资源咨询机构或者其他专业顾问也会参与尽职调查。例如,对于某些细分行业,投资总监(或者投资经理)可能对于行业不太了解,这时,行业调研机构就可能加入到尽职调查调查小组中来。
尽职调查中的主要流程有:
1、目标公司按尽职调查清单提供资料。在安排好尽职调查工作计划后,投资人向目标公司发送一份尽职调查清单。尽职调查清单一般会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在初期,投资总监(或投资经理)会提出尽调简单的清单,如果有进一步的需求,在出具一份补充清单。法务可以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对法律尽职调查部分的清单做调整。
3、归档整理文件,数据、访谈记录等资料。整体目标企业提供和反馈的文件资料、访谈记录等,作为法务撰写法律尽职调查报告的依据。
1、组织材料撰写法律尽职调查报告;2、出具整改法律建议(如果需要)。
2、企业人员访谈。特别是通过和企业高中层沟通交流,能够获得很多信息,加深我们对目标公司战略目标、业务和技术方面的理解。而且可以通过交叉询问和验证,初步判断某个问题的真伪程度。
3、现场尽调。由于书面等文件资料的局限性,现场尽调是尽职调查必不可少的环节。例如,实地走访生产线,核实目标公司资产情况。
4、第三方出具的报告。投资人可以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委托第三方机构出具审计报告、法律尽职调查报告等文件。
以上几种方法往往是共同使用,交叉验证。举个例子,比如我们要了解目标公司专利技术的情况。我们会用到的方法步骤会有:
第一、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查询,核实该专利技术的权利归属和法律状态,还能了解该专利技术的权利保护范围、主要竞争对手以及竞争对手的专利技术情况。
第二、向企业高管或核心技术人员了解专利技术情况。主要可以了解专利技术的实施情况,对目前市场上的技术情况的了解程度,存在和潜在的竞争对手的专利技术情况。
第三、如有需要,可能出现在公开发行和重大诉讼的调查中,对于公司的专利技术情况,涉及专利技术的诉讼可能出现的诉讼结果等评估,尽调方可以委托第三方专门机构出具专门意见。
在日常工作中,我认为,法律尽职调查是需要较强综合能力的一项工作。既要在法律层面上发现风险,提出法律意见。又要具备基本的商务思维,能够快速的了解目标公司所处行业、市场业务,甚至是运营情况等。除此之外,财务知识和管理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