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消费者协会确定全国消协组织消费维权年主题为“激发消费活力”。
在“315”即将到来之际,红星资本局推出2024年“315”系列报道,聚焦消费、汽车、出行、电商等多个行业,和全社会一道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优化消费环境,让消费者敢消费、愿消费、乐享高品质消费。
欢迎消费者在公号后台留言报料!
红星资本局原创
记者|强亚铣
编辑|杨程
“放假回家发现妈妈为微短剧付费越来越多,最近半年保持着6000元/月的付费频率”。近日,有消费者向红星资本局爆料称,当下大火的微短剧存在诱导付费、收费金额高和重复收费等乱象。其家人为了追剧疯狂“氪金”,陆陆续续充值了4万元。
胡钢表示,微短剧是一种新颖的文化产品,给大众提供了新的娱乐消费服务,目前还可以强调行业自律。如微短剧头部企业可以联合制定行业标准,进而形成行业规范,最终促进整个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消费者爆料微短剧收费乱象
收费金额高、重复收费,有人充值4万元
3月7日,在成都工作的常女士(化名)向红星资本局表示,由于工作原因自己不常回家,但某次回家帮母亲整理手机信息时,她偶然发现,母亲有很多笔微短剧小程序支付记录,金额在9.9元、19.9元和39.9元不等,少数几笔则达到129元。
虽然单笔金额不高,但常女士算了算,最近半年,母亲都保持着6000元/月的付费频率,累计充值金额竟高达4万元。
“微短剧的套路就是前面几集免费看,到一定章节后就得付费,比如39.9元买10集”,常女士说到。
常女士发现,这些微短剧存在收费金额高和重复收费等乱象。她告诉红星资本局,母亲常看的微短剧基本是100集起步,一集最多几分钟,看完一部微短剧付费的金额实际远远超过主流视频网站的年费会员价格。付费后,有部分微短剧写着免费看一年,但是看到某些剧集又会单独收费。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很多消费者都与常女士有着相同经历。同一天,杭州的简女士(化名)也向红星资本局爆料了类似情况,“妈妈花了近100元只看了几集短剧,要是上头的话,看完可能花掉几千元。”
图据受访者
中消协点名、平台规范
3000余部违规短剧下架
律师:定价需公平合理并满足消费者知情权
今年1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3年第四季度消费维权舆情热点》,点名短视频平台微短剧诱导付费乱象。
但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截至目前仍有不少短剧收费乱象。在黑猫投诉平台,有700余条关于微短剧的投诉信息。除了诱导付费、收费金额高和重复收费等,还存在未告知消费者就自动续费、没有退款渠道、虚假宣传等。被投诉的短剧制作方包括火龙果短剧、四叶草短剧、风琴短剧、七七短剧等。
最后胡钢表示,微短剧是一种新颖的文化产品,给大众提供了新的娱乐消费服务,现在应该强调行业自律,如微短剧头部企业可以联合制定行业标准,进而形成行业规范,最终促进整个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