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全册)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第一部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的社会主义国家。

3、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是如何加以保障的?

答:(1)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一制度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3)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4)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努力为人民服务。

4、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是怎样的?

答: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5、国家武装力量的任务是什么?

答: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6、关于人权:

(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2)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原则。

(3)在我国,人权的主体,既包括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人权保护的对象: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人权的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4)中国的人权具有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的显著特点。

(5)中国减贫行动是中国人权事业的最显著标志。

7、在我国,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如何做到的?

答:(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人权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2)通过立法加以保障。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3)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行政、以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4)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5)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第二部分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234

答:(1)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

(2)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职权的划分是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3)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

5、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力。

6、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7、为什么要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

答:(1)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人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必须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2)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8、在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如何规范国家权力运行的?

答:(1)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任何超越权限、滥用权力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2)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3)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凡是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

第一部分坚持依宪治国

1.我国现行宪法包括哪些方面内容?

答: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三十八条。

2.宪法具有怎样的重要性?

答: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它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它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有哪些?

答: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4.为什么说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答: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

5、应如何维护宪法的权威?

答:(1)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的实施。

(2)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6、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以宪法作为根本的活动准则的?

答:①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②党既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执行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7.我国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具有怎样的地位?

答: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8.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

THE END
1.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是黄嘉律师精选解答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是守法。守法,是指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全体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的规定,将法律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行为,从而使法律得以实现的活动。《宪法》第三十三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https://m.64365.com/tuwen/obylp
2.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是什么的关于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是什么的精选答案推荐 以上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咨询我 智慧法务 帮助人数:30781人 好评率:97.70% 响应时间:5分钟内 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是守法。守法,是指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全体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的规定,将法律的要求转化为https://www.66law.cn/question/answer/30471573.html
3.什么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守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法律只有在被人们尊重和遵从的基础上,才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和实现。只有大家共同遵守法律,并且在实践中加强对法律教育和宣传,强化法律执行和监督的力度,才能够保证法律的尊严和公信力,实现社会治理和法治建设的目标。守法可以让人们养成合法意识,自觉遵守法律规范,避免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377892427902064539.html
4.法律实施与实现的基本途径是什么律师普法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是守法。守法,是指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全体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的规定,将法律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行为,从而使法律得以实现的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五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https://www.110ask.com/tuwen/473830264276753259.html
5.()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 )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 A. 守法 B. 司法 C. 执法 D. 立法 题目标签:实现法律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相关题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山西师范大学)-2020春夏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参考答案: A 复制 纠错举一反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规定:对各类可能引发突发公共卫生https://www.shuashuati.com/ti/ecfefda7406546c8b867fbf3dc98a929.html?fm=bdbds
6.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 纵许彦 江苏彭城律师事务所律师解答 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是守法,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https://china.findlaw.cn/ask/question_jx_885359.html
7.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在法律运行过程中,守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 二、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由多个法律部分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葆本色的法制根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的法制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旺发达的保障。 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
8.咸阳市人民政府答: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加快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二、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基本知识 11.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的周期是什么? 答:2019年中央依法治国办印发《关于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的意见》,提出从2019年启动第一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https://www.xianyang.gov.cn/ztzl/rdzt/hyfzjsjsfzzf/sbjsfcjdt/202402/t20240221_1734883.html
9.五年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考题及答案6.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条件。 7.大学生应怎样适应大学生活? 8. 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9.理想的作用是什么? 10.简述法律的特征。(法律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区别) 11、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作用? 12、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哪些内容? 13、当代大学生为什么要树立诚信品质? 14.简述如何https://zy.ganzhsz.cn/s.php/gjb/item-view-id-1020.html
10.思修期末考试复习题库3、(AC)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社会规范。 A、法律 B、制度 C、道德 D、政治 4、学风是指在一定环境或条件下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带有一贯性的学习风格和行为样式,优良的学风要在 (ABCD)上下功夫。 A、勤奋 B、创新 C、求实 D、严谨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425/15/79360359_1028236728.shtml
11.依法治国及其实现途径(精选六篇)三、依法治国的实现途径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就是要求国家生活、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都纳入法律的轨道,接受法律的调控和处理。法治国家的形成过程,其实就是法律功能日益扩展,并且大规模地向社会结构的各个方面和层次渗透的过程。具体说来,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35h7akp.html
12.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2、法律是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行为规范所谓国家制定和认可是指法律产生的两种方式.国家制定形成的是成文法,国家认可形成的通常是习惯法.3、法律是国家确认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4、法律是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 十四、法律的起源; 法律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适应特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要求而产生的社会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13.2013年7月自考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A.提高从业者素质的重要途径 B.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 C.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貌的重要手段 D.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38.法律运行是从法律的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包括 A.法律制定 B.法律实施 C.法律遵守 D.法律https://www.zikaosw.com/lnzt/ggkl/18838.html
14.政治背完这4个部分,考试再也不愁了!(1)根本途径: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动力和源泉。离开社会实践,文化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基本途径: A、实现文化创新,需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B、实现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同时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429536090521822
15.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梳理(4)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凡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5)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 12.我国宪法的组成和基本内容分别是什么? https://www.meipian.cn/1zncmm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