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如何运用扣除比例的规定,实现税前全额扣除?
3.个人工资薪金适用税率与抵税效果有什么联系?
案例一、捐赠后如何抵税,抵的是什么
小红:个人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可以抵扣个人所得税。这里有两点请留意:
1.捐赠票据需要是取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公益组织开具的;
2.我们常说的公益捐赠“抵税”,实际上捐赠额“抵”的是应纳税所得额,而不是直接抵减税额。
小王:什么是“应纳税所得额”呢?
小红:应纳税所得额是我们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基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每年的收入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填报的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等之后的余额就是应纳税所得额啦~(具体可以参考本文最后的解释)
小王:2023年,我的应纳税所得额是126万元。如果我在年底捐赠5万元,“应纳税所得额”可以扣除多少呢?
小红:个人进行捐赠,扣除限额通常为应纳税所得额的30%,所以您2023年的公益捐赠扣除限额为126*30%=37.8万元,当年您的累计捐赠金额在37.8万元以内的部分都是可以税前全额扣除的。所以,如果您捐赠5万元,5万元都是可以税前全额扣除的。
小王:那我享受了多少税收优惠呢?
小红:在捐赠前,您2023年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126*45%-18.192=38.508万元。捐赠5万元后,您的应纳税所得额变为126-5=121万元,应缴纳的税金变为121*45%-18.1920=36.258万元,捐赠后可少缴税金2.25万元。
案例二、扣除比例规定——通过红十字会捐赠可实现税前全额扣除
小张:我中了500万彩票!我想捐赠300万元给需要帮助的人,怎样能享受更多的税收优惠呢?
小红:一般情况下,个人进行捐赠,扣除限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的30%,即500*30%=150万元,您还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500-150)*20%=70万元。
如果您是通过红十字会进行捐赠的,可以享受税前全额扣除政策,即300万元均可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您只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500-300)*20%=40万元。比前一种情况少缴纳个人所得税30万元。
案例三、个人工资薪金税率越高,抵税效果越强
小周:我朋友小李的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是100万、小赵是15.5万,他们都想捐赠1万元,抵扣的个人所得税金额一样吗?
小红:请听我细细道来~
小李的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是100万元,捐赠前应缴纳个人所得税100*45%-18.1920=26.808万元;捐赠1万元后,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变为(100-1)*45%-18.192=26.358万元,比捐赠前少缴纳税金0.45万元。
小赵的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是15.5万元,捐赠前应缴纳个人所得税15.5*20%-1.692=1.408万元;捐赠1万元后,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变为(15.5-1)*20%-1.692=1.208万元,比捐赠前少缴税金0.2万元。
小李捐赠后减少的税金比小赵多0.25万元。所以,同样是捐赠1万元,个人工资薪金适用税率越高,抵税效果越强。
以下是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捐赠二维码,期待您的支持!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
2.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等社会力量向红十字事业捐赠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2000年7月12日财税〔2000〕3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根据国务院决定精神,为支持红十字事业的发展,现对企业等社会力量向红十字事业捐赠的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通知如下: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包括中国红十字会)向红十字事业的捐赠,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准予全额扣除。本通知自2000年1月1日起执行。
3、根据自2019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个税法,居民个人工资薪金采取累计预扣法。具体为:居民个人工资薪金累计收入扣减累计免税收入、减除费用、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其应纳税所得额按照7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税。
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综合所得适用)
最近更新日期:【2024年3月31日】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意见或建议,请通过以下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
电话:010-855949999
隐私政策
本隐私政策(以下简称“本政策”)适用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我们”、“我们的”)通过基金会官方网站(www.crcf.org.cn)向您提供的服务。本政策将帮助您了解以下内容:
一、我们收集哪些个人信息
二、我们如何收集您的个人信息
三、我们如何使用您的个人信息
四、我们如何共享、转让、披露您的个人信息
五、我们如何储存您的个人信息
六、我们如何保护您的个人信息
七、访问与控制
八、我们如何处理儿童的个人信息
九、隐私政策的更新
十、如何联系我们
基金会非常重视保护您的隐私。基金会承诺合法、公正和透明地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本政策旨在向您说明我们如何收集、使用、储存、披露和销毁您的个人信息,以及我们为您提供的访问、更新和保护这些信息的方式。
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规定,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与已识别或者可识别的自然人有关的各种信息,不包括匿名化处理后的信息;敏感个人信息是一旦泄露或者非法使用,容易导致自然人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或者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危害的个人信息,包括生物识别、宗教信仰、特定身份、医疗健康、金融账户、行踪轨迹等信息,以及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我们将在本政策中对个人信息以“粗体”进行显著标识;对敏感个人信息以“粗体+下划线”进行显著标识。
除另有约定外,本政策所用术语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官网《用户服务协议》中的术语具有相同的含义。
1.1账号注册信息
我们提供的查询功能需要依赖部分信息才得以运行。您选择使用该项业务功能,则需要向我们提供或允许我们收集的必要信息包括订单编号、捐赠人姓名和手机号码、汇款账号和汇款名称等三类信息(以上三类信息依据查询方式的不同选择其中一类提供,并非全部提供)。我们收集该等必要信息的目的是帮助您了解您捐赠的基本情况。
我们提供的爱心回礼功能需要依赖部分信息才得以运行。您选择使用该项业务功能,则需要向我们提供或允许我们收集的必要信息包括收件人、联系方式、通讯地址。我们收集该等必要信息的目的是向您发送或者寄送兑换会员信息或礼品。
2.1我们通过您主动提交,以及在您使用我们的服务过程中产生相应的记录等方式收集您的信息。
记住您的身份。例如:Cookies有助于我们辨认您是否具有我们的注册用户的身份。
分析您使用我们服务的情况,以便为您提供更加周到的个性化服务,包括定制化页面、推荐等服务。
您可以通过浏览器设置拒绝或管理Cookies。但请注意,如果停用Cookies,您有可能无法享受最佳的服务体验,某些功能的可用性可能会受到影响。
2.3通过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官网Cookies、数据埋点记录的有关信息,将适用本隐私政策。
3.1.1向您提供服务(如实名认证信息、用来接收验证码的手机号,是继续获得服务的前提)。
3.1.2满足您的个性化需求。例如,语言设定、位置设定、个性化的帮助服务和指示,或对您作出其他方面的回应。
3.1.3服务优化和开发。例如,我们会根据我们的网站系统响应您的需求时产生的信息,优化我们的服务。
3.1.6邀请您参与关于我们服务的调查。
4.1共享
我们不会与其他组织和个人共享您的个人信息,但以下情况除外:
4.1.1在获取明确同意的情况下共享:获得您的明确同意后,我们会与其他方共享您的个人信息;
4.1.2在法定情形下的共享:我们可能会根据法律法规规定、诉讼、仲裁解决需要,或按行政、司法机关依法提出的要求,对外共享您的个人信息;
4.1.3为了促成办理服务或协助解决争议,某些情况下只有共享您的个人信息,才能促成办理或处理您与他人的纠纷或争议。
4.2转让
我们不会将您的用户信息转让给任何公司、组织和个人,但以下情况除外:
4.2.1在获取明确同意的情况下转让:获得您的明确同意后,我们会向其他方转让您的用户信息。
4.2.2您所参与的或涉及的公益项目运营主体发生变更时,我们会在我们的网站主页公告公示或向您发送电子邮件或以其他方式提前通知您,通知期届满后我们会向其他方转让您的用户信息并会要求其他方遵守法律法规和项目约定来保护您的用户信息。
4.3披露
提供“一、我们收集了哪些个人信息”中的相应功能或服务所必需,以及出于“三、我们如何使用您的个人信息”中的部分所述目的所必需。
履行我们在《用户服务协议》或本政策中的义务和行使我们的权利。
4.3.3我们还可能因以下原因而披露您的信息:
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
遵守法院判决、裁定或其他法律程序的规定。
我们有理由确信需遵守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
五、我们如何存储您的个人信息
5.1我们的网站收集的有关您的信息,全部保存在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位于中国大陆的服务器。
遵守法院判决、裁定或其他法律程序的要求。
5.3在超出保留期间后,我们会根据适用法律的要求删除您的个人信息,或使其匿名化处理。如我们停止运营我们的服务,我们将及时停止继续收集您个人信息的活动,并将以公告的形式进行停止运营通知。同时,对我们存储的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或匿名化处理。
我们使用各种安全技术以保障信息的安全。例如,我们将通过服务器的备份、密码加密等安全措施,防止信息泄露、毁损、丢失。
我们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流程以保障信息的安全。例如,我们严格限制访问信息的人员范围,并进行审查,要求他们遵守保密义务。
我们重视信息安全合规工作,并通过国家三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以业界先进的解决方案充分保障您的信息安全。
但请您理解,由于技术的限制以及可能存在的各种恶意手段,在互联网环境下,即便竭尽所能加强安全措施,也不可能始终保证信息百分之百的安全。您需要了解,您接入我们的服务所用的系统和通讯网络,有可能因我们可控范围外的因素而出现问题。
6.2为更有效地保障您的信息安全,我们也希望您能够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我们仅在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官网直接导致您个人信息泄露的范围内承担责任,因此,请您妥善保管您的账号及密码信息,避免您的个人信息泄露。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官网账户均有安全保护功能,但您也需要妥善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除非您判断认为必要的情形下,不向任何第三人提供您的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
7.2如您发现我们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或者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您的信息,您可以要求我们删除。如您发现我们收集、存储的您的信息有错误的,且无法自行更正的,您也可以要求我们更正。
7.4基于法律法规要求、保障信息安全等正当事由,您的部分信息可能无法访问、修改或删除。
7.5如您对上述权利实现存在疑问,可以根据“十、与我们联系”中的联系方式与我们取得联系。
我们的网站和服务主要面向成人。如果没有父母或监护人的同意,儿童不应创建自己的个人信息主体账户。
对于经父母同意而收集儿童个人信息的情况,我们只会在受到法律允许、父母或监护人明确同意或者保护儿童所必要的情况下使用或公开披露此信息。尽管当地法律和习俗对儿童的定义不同,但我们将不满14周岁的任何人均视为儿童。
我们可能适时修订本政策的条款,该等修订构成本政策的一部分。如可能造成您在本政策下权利的实质减少或扩大收集、使用信息的范围等重要规则变更时,我们将在修订生效前通过在我们的网站公告公示或主页上显著位置弹窗提示或向您发送电子邮件或以其他方式通知您。
您当前正在使用兼容模式。为了获得更好的交互体验,建议您手动切换至【极速模式】访问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