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纸箱是日本汉语水平考试HSK事务局捐赠给湖北高校的物资,包括20000个口罩和一批红外体温计。在打包物资的纸箱上,除了两国国旗、“加油中国”外,还有一行小字,写着八个汉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作为一个外汉人,看到“HSK”,看到“日本汉语水平考试”,已经激动万分!而那八个汉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更是令人动容。文字能够跨越时空,这段记载中日友好往来的文字历经千年,从日本再次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在这场特殊的战役面前,给人带来力量。“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诗言日本、中国,虽然山川国土,是不同的国家,可是清风明月,我们两国人民同戴一天。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出自《绣袈裟衣缘》,作者是日本长屋王。
长屋王何许人也?长屋王是日本奈良时代天武天皇之孙,高市皇子第一子,其母为天智天皇之女御名部皇女,其妻为吉备内亲王,官至正二位左大臣,作为皇族势力的巨头,是当时日本政界的重量级人物。
长屋王天资聪颖,擅长诗词歌赋,对佛法也有一定研究。他非常羡慕唐朝发达的文化和佛教,制造了1000领袈裟,派人送给唐朝的僧人们。这些袈裟上绣着四句话:“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根据记载鉴真事迹的历史典籍《东征传》,公元八世纪,日本长屋亲王曾在赠送大唐的千件袈裟上,绣上这十六字偈语。鉴真大师被此偈打动,由此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由于海上风高浪急、凶险万分,和尚鉴真前五次均以失败告终,甚至第五次三人漂流到海南岛,日本僧人荣睿病死,鉴真双目失明,他们依然没有放弃。直到第六次东渡,鉴真才历尽千辛万苦,于754年到达日本。这段经历成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最具标志性的伟大实践之一。
他留居日本10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文化成就,并带去了大量书籍文物。同去的人,也将大唐的文学、艺术、医学、农学等带到日本,将他们平生所学用于日本。
鉴真根据中国唐代寺院建筑的样式,为日本精心设计了唐招提寺,经过两年,唐招提寺建成,成为日本著名的佛教建筑。
大家下次去奈良的时候,别忘了去唐招提寺看一看。
继“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之后,有更多的日本物资带着古诗词来到了中国。
日本援助武汉的物资上写着:“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这句经典的诗句来自《诗经》,很多学生都会背诵。出自《诗经》中的《国风·秦风·无衣》一篇,也在我们的高中语文教材中。
我们今天引用该诗时赋予它“同仇敌忾,鼓舞士气”的意义。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两句诗,出现在日本舞鹤市运往大连的医疗物资包装箱上。
这句诗出自王昌龄的《送柴侍御》,这首诗是这样写的:“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诗中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
日本富山县向辽宁省捐赠了1万枚口罩,而装满口罩的箱子上则印着:“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这首诗引用了南朝梁·周兴嗣的《千字文》:“孔怀兄弟,同气连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规。”诗中,“同气连枝”比喻同胞的兄弟姐妹。
日本《朝日新闻》也表示,诗句有中日双方一同期盼春天的到来之意。富山县综合政策局长藏堀祐一说:“我知道目前当地对口罩的需求是迫在眉睫的,辽宁省的各位正在面临着困难,我们将给予支持。”
2月12日,《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冠军彭敏,以古典诗词的形式,酬答日本友人的盛意。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一句,彭敏回应为:“恩深转无语,怀抱甚分明”。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一句,彭敏以“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回应。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两鄕”一句,彭敏回应为:“平生一宝剑,留赠结交人。”
“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一句,彭敏回应为:“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