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法律服务奏响佳木斯法治旋律的“和谐弦”

“多亏了法律援助,帮我解决了大难题!”佳木斯市民董先生激动地说。董先生身有残疾且经济困难,子女又不在身边,外租的土地被邻居占用多年。在佳木斯市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不仅耐心为他讲解法律知识,还协助他申请土地仲裁,最终成功收回土地。这一温暖的场景,只是佳木斯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成果的一个小小缩影。

近年来,佳木斯市全力打造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在平台建设、品牌打造、法治引领等多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受理法律援助案件4588件,受援7788人次,法律咨询超46003人次,实体平台接待群众来访63572人次,调解纠纷59180件且成功率达95.53%。

佳木斯市司法局工作人员组织当事人“面对面”调解(佳木斯市委宣传部供图)

平台建设:编织全方位服务网络

日前,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通过“云平台”远程视频连线,为桦南县红日村农民送上了及时雨。公职律师针对农民们关心的土地承包、农资购销、农业保险等热点问题,一一耐心解答并提供专业法律建议。在一次粮食交易纠纷中,成功帮助农民挽回近20万元经济损失,这一远程服务模式成为佳木斯市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的生动写照。

据介绍,随着佳木斯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其对于法律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且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为了精准对接并切实满足这一需求,佳木斯市在网络平台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大力推进。通过深度依托“12348”黑龙江法网,全面整合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多项业务资源,实现网上咨询、服务与监督的一站式便捷体验。通过安装公共法律服务远程视频系统,值班律师能够跨越时空为基层群众答疑解惑,共享信息资源,及时回应群众的法律诉求。

公共法律云服务(佳木斯市委宣传部供图)

实体平台建设同样成果丰硕。佳木斯市已成功构建起1个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0个县(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95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以及1168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的四级服务网络,实现了市、县、乡、村的全覆盖。这一“城镇一刻钟、农村半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让法律服务真正触手可及。

值得一提的是,佳木斯市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方面勇于创新突破,率先制定《佳木斯市“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地方性标准》和《佳木斯市公共法律服务事项清单》,并通过举办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示范单位现场观摩会,全面提升了全市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的软硬件水平,为公共法律服务的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品牌建设:点亮公益法律服务之光

佳木斯市在公共法律服务品牌建设上成果显著,“法律援助惠民生”核心品牌熠熠生辉。创新举措频出,放宽审查标准、扩充援助范围、推行告知承诺制,使法律援助惠及更多弱势群体,无论是农民工讨薪,还是特殊群体寻求法律帮助,都能获得专业贴心服务。已受理4588件法律援助案件,挽回巨额经济损失,切实守护弱势群体权益。

佳木斯市司法局“护春耕”服务队开展法律宣传活动(佳木斯市委宣传部供图)

在乡村振兴法治进程中,“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扎实有力。1221个法治文化阵地在村屯与乡文化站落地生根,法治文化深入人心。7个村(社区)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称号,为乡村治理树立典范。“7+7党支部结对”活动蓬勃开展,律所党支部与村党支部紧密合作。8次结对共建、40余次公益志愿活动、73次公益法律咨询和40余次普法宣讲,为乡村治理输入专业法治力量,有力提升乡村法治水平。“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组建3537人的队伍,开展80余次培训与330余次普法宣传活动,发放大量宣传资料与宣传品,成为基层群众学法用法的引路人,显著提高基层群众法律素养与法治意识。

法治引领:打造优质环境与和谐社会

佳木斯市在营商环境优化与矛盾化解方面成果斐然,法治力量为城市发展保驾护航,全力守护和谐稳定。在营商环境优化上,紧扣“十大攻坚行动”,法治全面覆盖企业发展脉络。“进企业送服务促发展”活动中,多部门携手,精心筹备实施方案,开展162场多元活动,为502个民营企业精准“问诊”。公证便民服务创新升级,“放管服”改革推动线上线下协同办理,“远程视频公证”试点与“最多跑一次”服务成效显著,办理远程视频公证570件、“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14398件、“一网通办”公证事项627件;“复议为民”行动受理505件案件,审结468件;司法鉴定办理19650件鉴定案件;仲裁立案397件,走访170家企业,高效解决经济纠纷。

佳木斯市司法局开展“进企业送服务促发展”活动(佳木斯市委宣传部供图)

矛盾化解方面,传承发扬“枫桥经验”,将矛盾排查化解置于关键位置。调解工作体系建设中,12个文件奠定基础,非诉讼纠纷解决中心成立,“五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体系构建,责任明确、衔接有序。调解人员队伍充实强化,146名网格员兼职调解员,贴近群众优势尽显,89场培训、15350余人次受训,提升了专业素养。专项行动及系列活动精准发力,累计排查28629次,成功调解59180件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5.53%,大量矛盾化解在基层,依法办事、用法解纷氛围浓厚,为城市和谐稳定筑牢根基,为佳木斯长远发展营造了优质的法治环境与和谐的社会环境。(赵心萍)

近年来,佳木斯市全力打造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在平台建设、品牌打造、法治引领等多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THE END
1.西山街道月畔湾社区:以案释法服务百姓在月畔湾社区,社区法律顾问正成为百姓身边的法律守护者。近日,月畔湾社区积极组织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以案释法,服务百姓”活动,旨在提升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为大家提供更贴心的法律服务。 活动现场,社区法律顾问余涛律师凭借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精心挑选了几个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在讲解过程中,他https://news.hubeidaily.net/pc/c_3389477.html
2.社区法律援助案例4篇.doc社区法律援助案例4篇.doc,社区法律援助案例4篇 篇一:社区法律援助案例 “能拿到这笔医药费,全靠社区为我们做主。真是感谢大家替我们解决了这桩难事,让我们觉得生活在宁海真幸福……”日前,安徽人李女士来到怡惠社区,向新市民法律援助站工作人员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 社https://m.book118.com/html/2017/0118/5132324000000320.shtm
3.《法律援助:案例选编》简介书评在线阅读当当当当商务印书馆官方旗舰店在线销售正版《法律援助:案例选编》。最新《法律援助:案例选编》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法律援助:案例选编》,就上当当商务印书馆官方旗舰店。http://product.dangdang.com/1593422153.html
4.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本学位授权点逐渐上升为全国先进水平。编辑出版《法律文化论丛》,联合社区成立法律诊所荣获教育部“全国特色法律诊所奖”,“全国诊所教师新秀奖”。 (二)培养目标与培养特色简介 作为辽宁省属地方高校,适应加快推进东北新一轮振兴发展的战略,紧密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多样化法律职业的需求,构建“人才培养与法律职业”https://law.synu.edu.cn/2024/0319/c2517a92451/page.htm
5.社区法律援助接待记录(精选6篇)团10#社区法律援助联络站 工作记录 时间:2010年2月 地点:辖区内 工作内容:开展“道德在我们心里,法律在我们身边”活动,用一个个具体、生动的案例从四个方面阐释了法律与道德的区别、联系和作用,使居民从观念上、基本内涵上重新认识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更好的知法、懂法、守法。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981pym8b.html
6.包头市司法局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案例简介 2021年7月27日,包头市法律援助中心接到内蒙古呼和浩特铁路运输中级人民法院为周某某二审阶段指派辩护人的指派通知书,并第一时间指派法律援助律师提供了刑事法律援助。经了解,2020年12月,被告人吕某为获取不法酬金,向被告人潘某、龚某提出利用银行卡共同帮助他人取现来路不明的钱款获利,潘某又发展受援人周某http://m.northnews.cn/news/2022/0328/2082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