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云南省第二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的决定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开展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推动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经评审,省人民政府决定授予《亲历与思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改革研究》等16项成果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授予《地缘经济地域系统关联结构理论与实证研究》等31项成果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授予《云南学生运动史》等123项成果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希望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继续发扬与时俱进、刻苦钻研和开拓创新精神,努力创造更多更好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为推动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附件:云南省第二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奖项目名单

云南省人民政府

2019年2月25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云南省第二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奖项目名单

一等奖(按学科分类排序)

1.亲历与思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改革研究

昆明理工大学王展飞

2.宗教经济的起源和规律研究

云南财经大学杨志银

3.农业巨灾风险保障体系及实施难点研究

云南财经大学钱振伟张艳等

4.当代中国陆地边疆治理

云南大学方盛举

5.造船业视域下的宋代社会

云南大学黄纯艳

6.桂东壮语语音研究

云南民族大学韦名应

7.中国政策网络实证研究――基于云南省防治艾滋病政策实践的分析

云南大学李玫

8.用生活事实打破哲学的神秘感――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张瑞才

9.创新补偿性与内生增长可持续性理论研究

云南财经大学陈昆亭周炎

10.城市化进程中居民能源消费的阶段性效应

云南大学杨先明王巧然

11.转移支付对城乡公共服务差距的影响――不同经济赶超省份的分组比较

云南财经大学缪小林高跃光

云南大学王婷

12.法学研究的“田野”――兼对法律理论有效性与实践性的反思

云南大学王启梁

13.关于人口年龄组的重新划分及其蕴意

云南大学罗淳

14.西南联大与抗战时期学术发展

云南大学杨绍军

15.何以“陌生化”:“现代俄罗斯”的再启蒙

昆明理工大学杨磊

16.《“健康云南2030”规划纲要》编制

昆明医科大学李燕等

二等奖(按学科分类排序)

1.地缘经济地域系统关联结构理论与实证研究

云南师范大学李正

2.民族志理论探究与文本分析

云南师范大学李立等

3.环印度洋地区经济发展研究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任佳等

4.云南农业社会变迁史

云南农业大学袁国友

5.德意志近代早期政治与社会转型研究

云南大学钱金飞

6.鸡足山上的薪火:云南鸡足山的佛教圣地学研究

云南民族大学张庆松

7.王尔德“面具艺术”研究:王尔德的审美性自我塑造

云南师范大学杨霓

8.傣泰民族民间故事研究

云南民族大学刘红

9.云南当代舞蹈发展史(1949―2009)

云南民族大学陈申

云南艺术学院黄自新

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唐文

10.图书馆管理制度与制度化管理

云南大学朱明

11.乡村教师培养模式及体系的探索与创新

楚雄师范学院罗明东蔡晓丽施红星钱波尹绍清

云南师范大学解继丽

12.中国云南与东南亚、南亚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唐滢丁红卫云建辉等

13.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论纲

云南民族大学李辉

楚雄师范学院关辉

14.公司治理与股票崩盘

云南财经大学刘志强

15.旅游目的地建构――云南L县的经验与思考

云南大学施海涛

16.一而二,二而一:朱子哲学的思维结构与理论纲脉

云南大学李煌明

17.中国城镇化的空间动力机制与效应――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2869个县域单元数据

云南财经大学赵果庆吴雪萍

18.村民自愿与财政补助:中国村庄公共物品配置的新模式

云南大学徐琰超等

19.谈判优势、控制权收益与大股东初始持股比例――来自中国865家村镇银行的经验证据

云南财经大学熊德平等

20.教唆故意的基本构造及具体展开

云南大学高巍

21.双向偏见引发冲突情境下自我归类对民族社会化觉察的影响――来自景颇族、傣族和汉族初中生的证据

云南师范大学尹可丽杨玉雪田江瑶等

22.西方人类学气候变化研究述评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李永祥

23.“西域”英译考辨

云南大学王璞

24.论21世纪以来中国与周边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云南大学李晨阳杨祥章

25.论中国古代的治边方略

云南大学方铁

26.“护国战争不是民主革命”: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一个伪命题

云南民族大学谢本书

27.论华夏神话天文学与中国多民族国家的比较文学研究

曲靖师范学院代云红

28.心理疏泄与群体记忆:基于《火烧松明楼》传说“完型化”过程的探讨

云南大学董秀团

29.子弟书释字二例

云南财经大学魏启君等

30.怒族婴幼儿护佑习俗的教育人类学阐释

大理大学孙亚娟等

31.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与合作战略研究

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马敏象等

三等奖(按学科分类排序)

1.云南学生运动史

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

2.条件句逻辑思想史

云南师范大学胡怀亮

3.基于能力构建的我国技术赶超问题研究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赵晓华

4.跨境经济合作:原理、模式与政策

云南大学王赞信魏巍

5.社会网络、信贷约束与家庭金融资产选择

云南财经大学黄倩

6.财政分权、转移支付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率

云南大学王守义

7.西方现代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分析

云南大学娄锋

8.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融合中的非农就业机制

云南大学陈瑛

9.全业务运营与规制变革――中国电信业网络接入规制研究

云南师范大学李美娟

10.大数据时代的地方政府治理研究――数据开放、流程再造、行政决策

云南大学邓崧

11.少数民族民事习惯的法治价值

昆明理工大学施蔚然

12.检察改革前沿问题研究

云南省人民检察院王玄玮

13.行政司法解释权的界限

云南师范大学李秋萍

14.禁毒社会工作

云南师范大学莫关耀等

15.边疆民族地区城市化转型社区的资产建设研究――以丽江纳西族三村为个案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卜文虎

16.印度女性问题的历史沿革与现代演进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蒋茂霞

17.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云南省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肖应明

18.中国西部民族文化通志:婚姻家庭卷

云南大学瞿明安刘永青

19.秩序与调适:德昂族传统生态文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云南民族大学李全敏

20.云南石板河径流区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

云南民族大学何大勇

云南内苏科技有限公司李子海

21.新定位大团结――云南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纪实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杨福泉

22.彩云下的民族乐园

西南林业大学木基元

23.上善若水――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水文化生态人类学研究

云南师范大学黄龙光

24.掌土治民:清代云南行政区划及行政管理体制演进研究

云南民族大学彭洪俊

25.保山市鼠疫志(1840-2010)

保山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李子齐

保山市人民医院李园园

腾冲市人民医院杨爱华

26.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基督教地域适应研究――以西双版纳地区为例

昆明学院李守雷

27.明代诗声理论研究

西南林业大学李国新

28.探寻迷失的红楼神话

昆明学院申江

29.诗歌结构学

云南民族大学李骞

30.20世纪90年代王元化“五四”反思和“新启蒙”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张宏勇

31.抗战时期昆明的文化空间与文学表达

云南民族大学王佳

32.云南近代方志词汇研究

云南师范大学念颖

33.汉藏语系语言基数词研究

云南师范大学彭茹

34.高校英语教师职场学习研究

玉溪师范学院徐忆

35.东巴画教程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杨鸿荣和爱东

36.提升中小学音乐核心素养教学实践策略

曲靖师范学院金奉

37.云南少数民族电影叙事变迁与传播研究

云南师范大学张婷婷

38.云南高等音乐教育史

云南艺术学院罗宇佳

39.生态文明与生态学校建设

昆明市滇池度假区实验学校杨立雄

40.良好课堂心理环境创建研究――基于有效标准的视角

云南师范大学何顺超陈睿

41.明清云南书院与边疆文化教育发展研究

云南师范大学肖雄

42.民大治理

云南民族大学陈忠华

43.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赏析

云南民族大学郑玲玲崔龙腾

44.康熙《建水州志》

[清]陈肇奎等纂修

云南大学李道和点校

45.西部散存民族档案文献遗产集中保护问题研究

云南大学华林

46.重大科技项目引入PPP投融资模式研究

昆明理工大学王松江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秦穆等

47.上级关照与员工信任:三种归因理论分析

云南财经大学江新会

48.新常态下技术市场的发展――云南省技术市场发展实证分析

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安华轩黄鸿等

49.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提升发展对策

云南大学王克岭

50.股票特质波动风险与横截面收益的关系研究

昆明理工大学吕文岱

51.企业集团内部信用风险传染机理与信用风险控制研究

云南师范大学李丽

52.云南大理白族传统技艺研究与传承

昆明理工大学王丽华

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严俊华等

53.环境、健康与法律

昆明理工大学吴满昌王嘎利胡学伟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杨莉娴

54.围绕“新”抓好学习贯彻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王国忠

55.苏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演变及启示

云南师范大学廖小明

56.巩固和增强压倒性态势推动反腐败斗争取得新胜利

云南农业大学方文

57.意识形态视域下的苏区俱乐部建设

云南师范大学王永华

58.在二元论与物理主义之间:论亚里士多德的心灵活动观

云南大学曹青云

59.公共健康伦理何以可能

昆明理工大学朱海林石娉婷

60.贫困线经典定义的百年演变:特质与内核

云南财经大学王荣党

61.非正规金融促进了本土企业产品创新吗――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

昆明理工大学刘政

云南大学杨先明

62.货币寻锚的历史回顾与当下困局

云南师范大学张广斌张绍宗王源昌

63.企业海外并购与母国技术进步“门槛”效应测度――机理分析与OECD国家的实证

云南师范大学庞磊

64.跨境流动就业提高了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吗――基于云南边境地区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云南师范大学杨杰蒋梅英罗仁娟

65.中华民族的属性和地位――兼论“中国”“中国人”“中华人民”意涵的统一性

云南师范大学刘永刚

66.中国的陆地边境治理及其研究

云南大学白利友

67.中国少数民族教育优惠性差别待遇研究――兼从反向歧视的视角分析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西南林业大学王传发

68.TheestablishmentofcarbontradingmarketinPeople’sRepublicofChina―Alegislationandpolicyperspective(中华人民共和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立――以立法和政策为视角)

云南财经大学佴澎

云南省气象局罗宇清等

69.资源依赖与保护性执法:基于基层土地执法机构运作的解释

云南大学甘霆浩

70.人大代表“贿选”的逻辑――“辽宁贿选案”的警示

云南大学沈寿文

71.第一代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问题法律探析

云南省司法厅张洪波

72.论“孝”与中国传统养老保障网的构建

云南师范大学毕天云

73.精神科社会工作实践研究――以昆明Y医院为例

云南大学高万红

中共红河州屏边县白河镇委员会组织办陆丽娜

74.中国民族史学科的发展源流与融合趋势

云南师范大学张曙晖

云南大学王文光

75.云南多民族共生共融的政策选择刍议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马喜梅

76.对中国人类学亲属研究的若干反思――兼纪念李亦园院士

云南大学马腾[

77.人类学视野中的中南半岛山地跨境族群研究

云南大学章立明

78.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民族理论的新发展

云南民族大学毕跃光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王德强

79.跨境流动视阈下的节庆文化与民族认同研究――中越边境苗族花山节案例

西南林业大学唐雪琼等

80.云南藏区和谐民族关系构建内源性动力研究――以迪庆藏民族发展演变为分析视角

云南大学李志农顿云

81.中缅边境地区中国外流边民回迁现象研究――以中缅边境地区怒江段为中心

云南师范大学尤伟琼

82.多点起源与平行发展:中南半岛孟高棉语民族起源新论

玉溪师范学院赵永胜

83.国际文化商品和服务流动趋势及中国文化贸易崛起――解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贸易的全球化:消费的转变》

云南大学王玲

84.民粹主义视角下的缅甸民主转型:基于综合调查数据的分析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邓云斐

85.中国的东盟政策:误解与正解

红河学院邵建平

86.日本对非洲投资的历史透视与现状解析――兼谈与中国的比较

云南大学王涛邓荣秀

87.天主教改革与“利玛窦规矩”的兴衰

昆明学院任婷婷

88.“永王李U事件”发微――关于“玄肃之争”学说的再检视

云南大学秦中亮

89.近代云南大锡贸易与世界经济

云南大学赵小平

90.民国时期的土司政策――以云南为中心的讨论

云南大学潘先林

云南省图书馆白义俊

91.《金莲正宗仙源图{》碑文与明清全真道宗派“字谱”

云南大学郭武

92.论云南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现代传承

云南大学杨金东

云南大学谭君强

94.敦煌写本残卷《慧超往五天竺国传》中的五言诗――兼论中世佛教行记的情感抒写及其诗笔

云南师范大学阳清

95.文学生态学研究――基于学术史梳理的讨论

曲靖师范学院荀利波

96.《华英捷径》音系研究

曲靖师范学院陈伟

97.汉语复合词构词理据的规约性

云南大学赵倩

98.中国文人画的音乐韵律及境界研究

云南大学王新

99.少数民族电影中的女性书写

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叶林杰

100.文化跨界融合对中外跨界音乐发展的推动作用

云南大学吴锦美

101.古滇国青铜贮贝器造型艺术研究

云南民族大学刘利

102.关于中央主要新闻网站PC端网页编辑工作的思考

大理大学宁丽丽

103.西南民族档案管理的历史研究

云南大学杨毅赵局健

104.现代信息环境下的金石文献编目研究

云南大学甘友庆

105.基于行业划分的高职院校专业多样性与差异――以云南省为例的高职教育专业分类比较

云南大学刘康宁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罗婕等

106.语文阅读教学:必须正视的三大范畴

大理大学汲安庆

107.Thefacultysalarysystemofthemedievaluniversity(中世纪大学的教师薪俸制度)

云南大学张磊

108.“核心素养”的嬗变与选择

云南师范大学孙亚玲

109.“互联网+”背景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进展与反思

云南师范大学王鉴等

110.西南联合大学内部治理中的“委员会治理模式”

云南师范大学史晓宇

111.西南跨境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体育文化的边疆治理辅助价值探析

文山学院李晓通李开文

曲靖师范学院冯强

112.谈钢铁贸易行业托盘业务会计核算

曲靖师范学院李克亮

113.管理者支持与滥权行为对下属工作行为的影响――以工作疏离感为中介变量

云南财经大学黄丽等

114.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过程重大机遇识别研究

云南财经大学段云龙余义勇张颖刘永松周伟

云南民族大学杨立生

115.企业集团风险传染效应研究――来自集团控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云南财经大学纳鹏杰雨田木子纳超洪

116.基于“两山”理论的绿色发展模式研究

西南林业大学付伟罗明灿李娅

117.贵州黔东南苗族聚落空间特征解析

西南林业大学谢荣幸包蓉

118.科学的地理研究:一项争议中前行的事业

云南师范大学孙俊

119.关于制定《云南省民族村工作条例》的建议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王俊

120.昆明市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体系研究

昆明市城市交通研究所孙莉芬等

121.关于完善我省社科类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的政策措施研究报告

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完善我省社科类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的政策措施研究”课题组

122.滇越边民跨境流动社会管理对策研究报告

云南师范大学安学斌等

123.高黎贡山生态田园型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概念性规划研究

云南省特色产业促进会陈昕等

主办单位:中共云南省委教育工委云南省教育厅维护运行:云南省电化教育馆

THE END
1.法律学的起源和发展有哪些重要阶段在漫长的人类历史进程中,法律作为社会秩序维护的一种手段,不断地演变和完善。从古代的原始法规到现代复杂的立法体系,每一个时代都留下了自己独特的法律遗产。在探讨法律学的起源与发展时,我们首先要理解“我想学法律”背后的深层含义。 对于很多人来说,“我想学法律”意味着追求正义、尊重规则以及对未来职业生涯充满https://www.5i4b5wvnu7.cn/jun-lei-cai-pu/484714.html
2.英国二元律师制度的起源演变与发展走向最近十几年,要求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迫使英国政府出台了几项立法,对两类律师的相互隔绝状态做了部分调整,但二元并立的总体格局仍然保持未变。本文拟对英国二元律师制度的起因、形成与演变过程以及未来发展走向作一简要评述。 一、两类律师的最初萌芽 12-13世纪,英国开始出现职业律师。从一开始,英国就存在着法律辩护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378.html
3.法的起源这一学说认为法是人格化的超人类力量的创造物,各种各样的神为人类创造法。中世纪神学政治的鼻祖奥古斯丁提出:秩序和安排来源于上帝的永远的正义和永恒的法律,即神法;人法服从神法,是从神法派生出来的。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认识。暴力说 这一学说认为法是暴力斗争的结果,是暴力统治的产物。中国的法家代表人物韩非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3%95%E7%9A%84%E8%B5%B7%E6%BA%90/9601684
4.西方自然法思想的演变与发展法学西方自然法思想的演变与发展 摘要 西方的自然法思想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经久不衰,并一直是西方政治法律思想的核心,自在古希腊城邦时期发源以后几经嬗变,经历了自然主义自然法时期、神学主义自然法时期、古典主义自然法时期、新自然法时期等几个阶段,成为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法律思想。考察自然法不同阶段的思想内容,发现http://www.think58.com/law/6519.html
5.恒通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股票频道在的股权代持情形并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亦未侵害第三方的合法权利,且 目前已全部解除,港恒仓储、恒通吊装、恒通汽贸、恒通培训、恒福绿洲股权结 构清晰,不存在任何股权权属纠纷或潜在纠纷。 经核查,发行人律师认为,刘振东出资的资金来源合法,港恒仓储、恒通吊 装、恒通汽贸、恒通培训、恒福绿洲股权结构清晰,不存在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5061800001915_98.shtml
6.英国“适当法理论”之研究它强调依据涉外民事关系的具体情况,灵活地解决法律适用问题,反对传统冲突规范的僵固性和封闭性。“适当法理论”的形成和演变根源于现实的物质生活条件,反映人们对法律的公正与合理精神的追求,为正确解决法律适用问题提供了颇有价值的启示。 “适当法理论”(the proper lawhttps://www.fwsir.com/fl/html/fl_20061124173441_5417.html
7.古希腊的法律思想体系并且论证了各种政体的演变,而演变的过程就是逐渐变坏的过程,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那种综合的正义原则被破坏。他主张从现实的国家出发,防止国家堕落和促进国家的发展。他对人性和理性持怀疑态度,因而主张法治,认为法律的来源也不是人的理性或者学者的思考,而是来自于历史和传统中为人们所遵循和认知的东西,也就是历史的https://www.douban.com/note/783572110/
8.西方财产税法律制度的历史源流在漫长的西方社会发展史上,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最终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财产税一直占据着西方国家政府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与其他制度一样,财产税法律制度的产生与演变不仅受到社会生产力及经济基础的约束,而且与一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税种产生的时间顺序来说,西方财产税的历史发展过程大致是土地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276-1015508091.htm
9.《中国法学》2013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在世界贸易体制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这两个秩序构成的核心领域,渐进式演变尤为突出。中国应在渐变中求发展,维护和争取自己应有的权益,并继续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共同努力,改革现行国际经济法律秩序的治理结构,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法律秩序。 关键词:国际秩序 国际经济法律秩序 渐进式演变 治理结构https://www.chinalaw.org.cn/portal/article/index/id/14503/cid/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