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权威来自于人民群众最朴素的情威期待

检察官韩明的手机里随时存着老上访户张贵生在案发时的监控录像,一段一段地放给张贵生看:“这里是见义勇为……到这里就是互殴了……再到这里就变成了故意伤害……”,多么熟悉的场景与逻辑。现实中的许多检察官就是用这种精准如表、琐碎如尘的方式分析一个又一个案情,也是这样苦口婆心地为某些“感情用事”的信访人讲道理。拥有主角光环的检察官韩明同样不能免俗。只是我们可能一直没有想过,为什么早已刑满释放的张贵生仍然不服判一直要上访申诉为什么聋哑人郝秀萍宁可跳楼也不肯签所谓的和解协议是底层百姓走入了某种情感上的偏执,还是网格化的法律思维让我们失去了共情的能力

影片中的“王永强故意伤害案”是《第二十条》这部影片中的核心案件。其剧情明显借鉴了现实中“于欢故意伤害案”的某些元素。眼睁睁看着亲人遭受性侵,暴怒中当事人挣脱束缚持刀将已经离开的性侵者捅成重伤不治身亡。这种行为能称为正当防卫吗从“防卫适时性”的要求上来说自然是不成立的。但检察官韩明指出了一个被大多数人忽略的关键,当事人王永强遭受了半年多的非人折磨和屈辱,在那一刻我们还能要求他理智地得出“犯罪已经结束”的判断把本来有机性很强的“一件事”强行割裂成数个片断,同时忽略当事人在事件中的情感以及他所处地位的“期待可能性”,是不是也掉进了某种技术主义的陷阱

至于影片中的韩雨辰制止校园霸凌事件,则是促进检察官韩明进行深入思考,最终转变思维的一个“扳机”。因为民事侵权纠纷中同样也有“正当防卫”的概念,它与民法上的“见义勇为”呈现一体两面的关系。如果要说它与刑法第二十条有什么不一样,也仅是证据要求略低一些而已,内核并无不同。那怕理智如韩明这样的资深检察官,问题的刀口真正切到自己身上时,这种改变的动力才显得无比的真实与接地气。法律训练教会了检察官们以“同理心”看待世事,并不代表可以忽视“同情心”。韩明说:“我们究竟是要把怎样的一个世界交到他们(下一代)手里”质问的对象已经是社会价值观如何坚守的问题了。

刑法理论中并非没有社会价值观坚守的空间。许多人包括许多法律学生可能都没有意识到,犯罪构成要件之一的“因果关系”就承载着维系社会正确价值观的重任,它是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灵魂”。从这个层面上说,其它诸如主体、行为、危害、结果等犯罪构成要件都是静态的。检察官们可以将具体的案情分割成多个片断逐一分析,但贯穿事件始末的“灵魂”却不应该被割断或歪曲。古代“诛九族”大案中需要将罪犯的家人妇孺一同受刑,这在现代社会被广泛视为无辜而残忍的。因为封建时代的社会价值观在当时可能是正确的,但在现代人看来却是歪曲的。价值观错了,因果关系的判断也会跟着错,冤假错案就会出现!而什么才是正确的价值观韩明的那句话就是答案:“法律的权威来自于人民群众最朴素的情感期待”。

有朋友问:如果警察没有在水塘里找到那把作为证据的刀,王永强故意伤害案件还能不能认定笔者当时认为,如果刀没有找到,王永强的结局应该类似现实中“于欢故意伤害案”的改判结果,也即以“防卫过当”减轻处罚。但后来发现问题没那么简单。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对因果关系不作假设”是检察官办理现实案件的铁则。如果王永强案是现实案件,要证明“王永强曾阻止刘文经取刀”,只靠“捞到刀”肯定是不够的。电影作为文艺作品不能替代现实办案,镜头点到为止却是可以的。

最后,影片《第二十条》要表达的,并不是教育我们应该怎么样去运用“正当防卫”条款。文艺作品也不是案件推理的“战场”,它只是一次对刑法上的因果关系重新认识的“究枉必须过正”,以唤醒广大司法从业者回归社会常识,回归人民群众对正确价值观期待的轨道上来。徒法不足以自行。“公平正义”之所以光辉而神圣不是因为它天然如此、从来如此,而是因为有一批自发或者自觉付出“代价”也要维护它的人,他们包括但不限于被车撞死的张贵生,为救丈夫跳楼以明志的郝秀萍,被处分的检察官吕玲玲,甚至因为拒绝道歉被“发配”去基层的主人公韩明。当然也包括现实中所有的检察官同仁。

THE END
1.CPA经济法001我国的法律渊源法律渊源即法律的来源,是指国家机关、公民和社会组织为寻求行为的根据而获得具体法律的来源,有时简称 “法源”。一个法官,面临一个已经认定事实的案件,应当根据什么来判定当事人的责任,从何处寻找根据? 他所寻求到的地方即是法律的渊源。 (二)我国的法律渊源 1.宪法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2.法律 (1)基本https://zhuanlan.zhihu.com/p/360012149
2.法律的权威来自哪里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法治氛围。 综上所述,法律的权威来源于其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地位、本身的科学程度、在实践中的实施程度以及被社会成员尊崇或信仰的程度。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法律权威的基础。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f57167f2089d05000528
3.2023年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点:法律权威的来源2023年10月自考备考已经开始,为了帮助小伙伴们更加顺利、高效地备考,自考365给大家整理了2023年10月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重要知识点,希望大家好好掌握。 2023年10月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点:法律权威的来源 ①法律权威源自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和内在说服力。法律的外在强制力是法律权威的外在条件,主要表现为https://www.zikao365.com/bjcj/ch20230625101155.shtml
4.法律的权威来源于人民()。【简答题】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人类的()和()。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简答题】以下关于人工智能威胁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多选题】法律和党的政策的区别是( )。 A. 制定的主体和效力范围不同 B. 稳定性的程度不同 C. 表现形式和保障实施的手段不同 D. 作用范围不同 查看完整https://www.shuashuati.com/ti/defd99837efd4ab8b5d34b7b2a1a36c1.html?fm=bd6e842de94cae8e39f8ddbaff68f68f33
5.中国社会转型期法律权威性的来源中国社会转型期法律权威性的来源,法律权威性, 社会转型, 法律信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是要确立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至上地位,但是对于法律权威性从何而来,学者们却是见仁见智,始终无法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2005108771.nh.html
6.法律的权威来源于()A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B统治阶级的强制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B 统治阶级的强制力 C 法律的公平正义D道德观念的影响 --- 正确答案 A --- 解析 法律的权威来源于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答案为A。https://m.guangzhou.huatu.com/tiku/3698457.html
7.法学降重技巧有哪些方法法学生降重在法学论文中,使用专业术语是必要的。通过使用专业术语来描述法律概念、法律原则和法律制度等,我们可以提高论文的专业性和准确性,同时避免与普通语言的重复。 三、引用权威来源 在撰写论文时,我们应该引用权威来源来支持我们的论点。权威来源包括官方发布的法律文件、法律判例或权威学者的观点等。通过引用权威来源,我们可以https://blog.csdn.net/gk12336/article/details/135565082
8.居民委员会的法律社会学解析2、权威的来源,选举变“指定” 在权威的概念中,根本的要素是合法性。居委会不是国家政权组织,它的职位系统的权威不能主要依靠政权力量的非自愿的授予而得到。从法律上看,居委会的权威应通过自愿授予而得到。法律给予了居民选举权,这是自愿授予权威的基础。科尔曼认为,从非自愿权威系统到自愿权威系统,一个很重要的https://www.lawtime.cn/info/lunwen/falixue/2006102642582.html
9.试析法律实证主义的权威观博览群书显然,按照哈特分析问题的方式,奥斯丁的“强制性”权威观是一种外在面向的权威观。在奥斯丁那里,法律权威来源于外在形式――“主权者的命令”,并且人们遵守法律的动机主要是对不利后果的恐惧,因此我们可以说他的权威观以法律实效为基础――也就是说,当一个人不遵守法律时,必然会遭受不利后果――其他人观察到此种规https://www.gmw.cn/02blqs/2007-04/07/content_622654.htm
10.北大法律信息网中央法规 地方法规 立法资料 立法计划 中外条约 外国法规 香港法规 澳门法规 台湾地区法规 法律动态 合同范本 法律文书 境外法律信息资源索引 http://www.pkulaw.cn/
11.中国军民融合产业现状动态及前景发展模式分析报告20241.6.1 本报告权威数据来源1.6.2 本报告研究方法及统计标准——现状篇——第2章:全球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2.1 全球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动因2.1.1 大国战略竞争日趋升温2.1.2 世界经济复苏急需寻找新动能2.1.3 新科技革命加速发展演进2.1.4 各国政策强力推进2.2 全球军民融合产业技术标准2.2.1 全球军民融合产业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34151208&efid=vcZmmrhYjiCahSH5w-0caQ
12.哈特《法律的概念》导读哈特是二战之后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旗帜。他于1961年发表的《法律的概念》,是新分析法学形成的标志。在这本短小、简练和富于思辨的小册子里,哈特提出了他著名的“法律规则说”,评析了西方当代各种具有代表性的学说对于法律的认识。《法律的概念》是当代不可多得的法理学权威著作。这里从如下几个方面作出介绍: http://www.iolaw.org.cn/global/en/new.aspx?id=1360
13.学习语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古人说:“法者,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我多次强调,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http://m.syxwnet.com/p/223421.html
14.头条文章(1)法律权威是指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是法律应有的尊严和生命。法律是否具有权威,取决于四个基本要素:一是法律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法律本身的科学程度;三是法律在实践中的实施程度,只有法律在实践中得到严格实施和遵循,法律才具有权威;四是法律被社会成员尊崇或信仰的程度https://m.weibo.cn/ttarticle/p/show?id=2309404445986847064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