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老师课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前串讲(四)

1.道德的起源及其本质。道德的含义。道德的起源。道德的本质。

2.道德的功能和作用。道德的主要功能。道德的社会作用。

3.道德的历史发展。道德的历史演变。道德的发展规律。

一、道德的起源及其本质

(一)道德的起源

1.道德起源于“天”的意志、“神”的启示或“上帝”的意志。

2.道德起源于人先天具有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

3.道德起源于人性中的情感、欲望。

4.人类的道德是动物的合群感和社会本能的简单延续和复杂化的“自然起源论”。

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起源:

道德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

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不是人主观自生的,也不是神的意志,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

道德产生的条件。3点

1.道德产生的历史前提:劳动

2.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社会关系的形成

3.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二)道德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本质:

道德是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并为社会的经济基础服务。

1.社会经济基础对道德的决定作用:4点

(1)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

(2)社会经济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3)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道德反映着特定阶级的利益而具有阶级性

(4)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人们的道德水平随着社会实践由低级到髙级的发展而不断进步。

2.道德在依赖经济关系的同时,又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3.道德对现实生活的调节方式区别于政治、法律其他意识形态的规范体系:3点

(1)道德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只是提倡“应当怎样”“不应当怎样”。

(2)道德规范具有相对稳定性。

(3)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具有广泛性。

二、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一)道德的主要功能

道德的功能:调节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评价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

占主要地位的是调节功能和认识功能。

(二)道德的社会作用;5点

1.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2.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3.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4.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保障人们正常的生活和交往

5.道德能够保护或者破坏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

(一)道德的历史演变

与人类社会先后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种基本社会形态相适应,道德发展也出现了五种历史类型。

(二)道德的发展规律---两点

1.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更终是由社会生产方式决定。

人类道德的历史发展,是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推动下展开的,随着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道德也不断进步。

2.道德发展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

道德发展并不是单纯地表现为直线上升的进步过程,在一定时期可能出现停滞或倒退,但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向上的、前进的,是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发展的。

第二节继承和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1.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2.弘扬中国革命道德。

3.借鉴人类道德文明优秀成果。

一、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6点

1.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

2.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

3.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

4.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

5.励志自强,崇尚精神境界

6.德性修养,重视躬行慎独。

(二)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1.正确对待中华民族传统道德。

反对两种错误观点:虚无论;复古论。

2.对中华传统美德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二、弘扬中国革命道德。

(一)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5点

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

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

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二)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4个有利于

1.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2.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4.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三、借鉴人类道德文明优秀成果。

1.平等对待不同道德文明。尊重包括自己在内的各种道德传统。

2.坚持同我国实际出发,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实要求。。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第三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实要求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协调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承接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四点。小结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当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2.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经济优势的发挥离不开社会主义道德的积极作用。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提供道德价值导向。

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保证和促进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三点。

1.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的内容相互渗透,相互联系。

2.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相同:

道德和法律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社会秩序、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和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

不同:

道德主要靠人民内心的道德信念和修养来维护,法律要靠国家强制力来推行;道德调节广泛性,渗透到法律不作为的范围

二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为经济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服务。

3.社会主义德治和社会主义法治二者结合,相得益彰。

法治以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德治以道德说服力和感召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三点。小结

1.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律内容相互渗透,相互联系

2.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律作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3.社会主义德治和法治二者结合,相得益彰。

(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

1.任何道德体系都不可能凭空产生。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道德,但不同时代的道德之间的连续性与共同性,决定了不同时代的道德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继承关系。

2.继承和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人类道德文明的发展,是世界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重要精神财富。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一定要坚持正确的立场。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和重点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3点

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客观要求。

2.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

3.为人民服务体现着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2点

集体主义原则的根本思想是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1.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必然要求;

2.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及其基本内涵。

(1)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2)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3)强调重视,保障,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和自觉创造精神。

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包括三个层次:

(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这是集体主义的更高层次,是共产党员、先进分子应努力达到的道德目标。

(2)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这是已经具有较高社会主义道德觉悟的人们能够达到的道德目标。

(3)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这是对我国公民更基本的道德要求。

(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1.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成事之基。

诚是一种真实无妄、表里如一的品格;信是诚实无欺、言行一致、坚守诺言的品格。

诚实就是真实无欺,不自欺也不欺人;

守信就是信守承诺,讲信誉,守信用。

2.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

市场经济是交换经济、竞争经济,契约经济、信用经济。保证契约双方忠实履行自己的义务,是维护市场秩序的关键。

3.诚实守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对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消除不讲信用、欺骗欺诈的社会公害,提高整个民族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THE END
1.民法典与古籍律典纠缠于时空的法律变迁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法律始终是社会秩序和文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最早的原始部落法规到现代国家立法体系,每一代人都在不断地为自己时代的需求而创造新的法律制度。在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其法律体系也经历了无数次改革和完善。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际交流加深,中国民法典的制定成为了https://www.fikyjuyw.cn/nong-ye-zong-he/403771.html
2.法则编织百条守护之律一、法则之源:法律的起源与发展 法律,作为社会秩序和行为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从原始部落的习俗到现代国家的立法体系,法律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演变过程。在这一百条法律法规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法律特点。 二、守护之律https://www.b9yemu9l.com/jun-lei-yang-sheng/462186.html
3.什么时候开始有法律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然而,就现代法律体系而言,其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一、古代法律的起源 在古代,各个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法律体系。例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都留下了丰富的法律文献和记录。这些法律体系主要基于习惯法、宗教法和王室法令等,用于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04b1d17c9358d1000708
4.第二章法的产生,发展与历史类型(法理学)?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或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生产与再生产才是决定人类思想方式和行为模式并进而决定社会形态和历史发展方向的基本力量。 第二节 法的起源 ?氏族制度解体原因:①私有制的确立摧毁了氏族制度赖以生存的经济条件。②氏族内部阶级的出现打破了氏族制度中的平等关系。③利益差别和利益冲突破坏了氏族制度中https://zhuanlan.zhihu.com/p/567564825
5.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道德、法律篇逻辑图】 ?专题五道德 一、道德及其变化发展 考点1.道德的含义与起源 (1)含义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起源 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
6.比较中美经济法的发展历史及方向丁嫣律师律师文集比较中美经济法的发展历史及方向 一、中国经济法的起源及发展 (一)中国经济法的起源 中国经济法是一部年轻的法律体系,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启动实施催生了中国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自此,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https://www.lawtime.cn/article/lll104758512104763606oo707664
7.2.1法学的历史(一):西方法学的历史西方法学的历史发展一、起源:古希腊 关于恶法的效力和守法义务来源问题 此时法学尚未独立,散见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文学作品之中。 柏拉图 《理想国》 《法律篇》 亚里士多德 《雅典政制》 《政治学》 《尼可马克伦理学》 荷马史诗 索福克勒斯 《安提戈涅》 作为实践学问的法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909650/article/details/124350370
8.2002年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大纲法理学新浪教育一、法律起源的一般规律 跟随生产力发展进程渐变的规律。与国家同步产生的规律。与宗教、道德从融合到分化的规律。法律的产生经历了出习惯到习惯法再到成文法的漫长过程。 二、法律发展的一般规律 不断进步的规律;法律发展受经济条件决定的规律;法律历史类型的更替与继承的规律;依赖于革命或改革而发展的规律。 https://edu.sina.com.cn/l/2001-09-24/16437.html
9.法的起源(精选三篇)由此可见,东西方不同的伦理道德类型孕育出各具特色的法律发展模式。如果说法律形式主义体现了西方社会特有的市民伦理道德与制度安排,而法律伦理道德主义则充分反映了东方及中国社会固有的历史逻辑,体现了东方社会儒家伦理道德的法权要求。 参考文献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篇2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ru8ai3f.html
10.国际经济法网一、诚信原则的法律起源及历史发展 诚实信用(简称诚信)原则作为民商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是指民商事主体进行民商事活动、行使民事权利和履行民事义务时都应本着诚实、善意的态度,即讲究信誉,恪守信用,意思表示真实,行为合法等。诚实信用原则反映了市场经济秩序的要求,是保障市场有规则有秩序运行的重要法则,同时也是社会主义https://ielaw.uibe.edu.cn/fxlw/gjjjf1/gjjrf/11976.htm
11.2020考研政治:思修重要考点背诵整理(一)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2)法律的历史发展 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存在的。它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也将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https://www.kaoyan365.cn/zhengzhi/sifa/175442.html
12.古希腊的法律思想体系西方思想学界中的主流认为,古希腊法律思想的发展阶段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起源时期 古希腊法律思想的起源时期同时也是西方法律思想的起源时期。古希腊最早的法律是城邦宗教的一部分,法律思想在这一时期便沾染上了浓厚的宗教气息,这也奠定了西方法律思想宗教色彩浓厚的基调。在这一时期,古希腊的法律观是神话的法律https://www.douban.com/note/78357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