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跨法学界和文学界的经典——品读约翰·麦·赞恩的《法律的故事》法治新闻法治频道

原标题:横跨法学界和文学界的经典——品读约翰·麦·赞恩的《法律的故事》

《法律的故事》的作者约翰·麦·赞恩(JohnMaxcyZane,1863—1937)是一位执业律师,也是一位哲学家,这本书正如詹姆斯·贝克所高度评价的那样,“其丰富的想象力、与读者强烈的共鸣、渊博的知识、像山间小溪一样清澈而流畅的措辞,以及哲学的彻悟、字里行间闪烁的智慧光芒,使这本书成为对当今法学界和文学界真正有贡献的经典,它将使其读者,无论是律师还是外行人,成为更好的公民”,无疑为法学界和文学界搭建了一座桥梁,并做到了从最简单的、众所周知的材料出发引导读者去了解法律的故事。但这本书更为重要的价值恐怕还在于,其能够唤醒作者所处这一时代中“丧失对人类生活价值观的所有真正感觉”的一代人的意识,甚至打破时空的局限引导读者拨开法律历史的迷雾,去深入了解探究法律背后所蕴含的思想和学说。

法律的存在以人类生活在社会环境中为先决条件,赞恩秉承法律现实主义的传统,将注意力集中在行为的政治、社会和心理方面,研究分析过去各个时期的法律中所包含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反对霍姆斯“人类的法律是高级的统治者强加于低级的主体的,创造法律的不是自然,而是权威”的说法,并始终将社会的发展看作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并将这种发展视为完全自然的社会进步的结果。因此在阅读这本书时,首先要把握的是作者厘清的法律发展历史的两大主线。

一条主线是法律随着人的独立意识的成长而成长。先是人类进化到使用武器进行狩猎的时期,穴居集体的生活促使着语言的产生和发展。语言的发明使得人的自我意识觉醒并由此具备理论表达和推理能力。而当人类一旦意识到自身存在并对自身及他人的人格形成概念,就进入到道德本能的发展阶段,而漫长岁月之中的法律就是以道德情感为基础存续的。

另一条主线是法律伴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而产生、发展、完善。最先形成的概念是部落财产,当部落失去了松散的联系后,便开始承认宗族间的血缘关系。马克思认为“血缘家族是第一个有组织的社会形式”,在这一阶段人们在劳动中形成了一些规范人们活动的习惯,并由此产生了宗族财产的概念,从家族或宗族中又发展出了家庭,于是家庭财产的概念成为同样的必要,家庭的土地所有权和不可剥夺的地产所有权制度最终确立,继而随着商业文明的高度发展,人类的私有产权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赞恩在书中借用普通法先哲库克的话来说,“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让一个非专业的人来正确无误地讲述这些学科内容中的任何成分都非易事,人不可能对他不懂的事情做出公正真实的叙述。我希望你们当心历史法”。正是带着对纯粹“技术性”偏执法律人的担忧,以及对非专业人士的防范,他才在后半生的职业生涯中毅然决然地背负起历史的使命,写下了呈现在今人眼前的《法律的故事》。在作者的心目中“法律是实实在在地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贡献的学科,也许它的贡献超过了其他学科的总和”,当我们阅读这本经典,我们将在其中更多地体味到作者渗透其中的复杂情感,感悟到一个真正的法律人的气质与哲思。

对于法的概念,罗马法学家大多认为法是正义、公平、公道的体现,如乌尔比安认为“法是给每个人以稳定和永恒权利的意志”,赛尔苏斯认为“法乃善良的艺术”。在这本书中,赞恩由对罗马法历史的考察谈及法律职业阶层的现状,其尖锐而又无不忧思地指出,“当今的律师业不再是一个需要博学和才能的职业,而只是一个生意机构,用按钮和要求服务的唤铃就可以操纵”,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深思。尽管随着专门技术知识的形成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法律的发展日益与道德因素相分离,但当我们愈加强调法律职业人“技术理性”时,我们也不应当忽视罗马法给予我们的“自然理性”启示,应当重视法律人职业道德的塑造和培养。“法律不只是一套规则,它是人们进行立法、裁判、执法和谈判的活动。它是分配权利与义务,并据以解决纷争、创造合作关系的活生生的程序”。透过法律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对于某一特定问题的专门知识会使人作出更好的判断,而要使这一阶层大显身手就需要足够施展的法庭,倘若没有讲究法律方法的法庭,也没有处处从法律角度看问题的职业的话,那么我们所主张的法律权利将会仅仅停留在法律文字表面,社会便不可能存在真正的法治。

真正的法可以说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它在每个人的生活中起作用,但却被认为理所当然,天经地义。我们需要认识到法律是“各个时期对人类行为规则的所有思索的集合”,深刻理解“使法律成为法律的不是其文字,而是其内在含义”,并由此构建具有高尚法律职业道德的法律共同体,实现司法的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

THE END
1.百条律则之谜揭秘法律法规背后的真相在一个名为“和平岛”的小国,居民们生活得非常和谐。这里有着一套完善的法律体系,称为“100条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被认为是国家秩序与社会稳定的基石,但它们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第一章:诞生与发展 100条法律法规起源于这个小国的创立之初。当时,为了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一群智慧的先贤们花费了数年时https://www.qtleqzhor.cn/ke-pu-wen-zhang/400545.html
2.民法典背后的故事十个穿越时空的对话民法典背后的故事:十个穿越时空的对话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世界里,法律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它不仅仅是一系列条文和规定,更是一种文化、社会关系与历史传承的体现。民法典作为现代国家法律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它揭示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不同实体之间如何相互作用。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通过“https://www.nwifujzth.cn/nong-ye-zong-he/184487.html
3.规律之书法律的铭刻与自由的呼唤规律之书:法律的铭刻与自由的呼唤 在遥远的古代,人们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创造了第一部法律法规全书。它是由一位智者根据当时社会情况编纂出来的一本厚重而庄严的书籍。这些法则被刻在石碑上,以供世人学习和遵守。这本全书不仅记录了每一个细微的规定,更重要的https://www.1lhyh3ij.cn/ke-yan-cheng-guo/415472.html
4.法律之树民法典的温暖荫一、法律之树:民法典的温暖荫 在遥远的古代,人们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确保个体权益,总是寻求着某种形式的规则和约束。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规则逐渐演变成了一套完整而复杂的法律体系。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以宪法为核心、依托于民法典这样的基础性法律体系来保障每个人的合法权益与自由。 https://www.qmso18vkw.cn/jun-lei-zi-xun/406956.html
5.法网迷雾揭秘那些隐藏在法律法规背后的神秘案件虽然目前存在很多未解之谜,但是只要我们继续努力探索,每一个新发现都会推动前进,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为安全和谐。如果你对这些神秘案件感到好奇,或许你也会成为接下来故事中的主角,那时候,你会明白,无论是在何种形态下的“法网”,总有一天会为你敞开大门,带领你走向真相。https://www.gntpr.com/ke-pu-huo-dong/79066.html
6.民法典从古老的条款到现代生活的守护神民法典是国家基本法律体系中的一部重要法律,规定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它是对过去各类分散的法律进行整合和规范化,确保社会公正、保护合法权益,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法律基础。 二、历史演变 民法典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内容和功能都有所不同。在封建时代,它更多的是根据皇https://www.f3kg3td6j.cn/zheng-ce-fa-gui/451441.html
7.隐秘的法律纠缠揭开常用法条背后的千年秘密在这个充满智慧与复杂性的世界里,法律不仅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也是一种深邃而又神秘的艺术。常用法律1000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像一张张古老而神圣的地图,指引着我们如何行事、如何思考和如何行动。但你是否曾想过,这些看似简单却实则复杂的法条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又是https://www.seohspm.com/ke-yan-jin-zhan/472537.html
8.儿童趣味故事,世界史之法律的起源(上)#儿童动画故事习近平同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会谈 周一围拍戏被拒300多次 好莱坞影后儿子获汉语桥全球总冠军 聚焦社会脉动,书写时代故事 2023年各地人口出生率:三省份超10‰,广东出生人口破百万 郑钦文晋级总决赛争冠战:将战高芙 媒体:“美元潮汐”收割全球 立冬大回暖来了 宗馥莉挨桌敬酒大经销商 尔滨装卸行李温柔得像放鸡蛋 男子多次https://m.163.com/v/video/VJIIKAN6R.html
9.孩子爱读的法律故事图为《孩子爱读的法律故事——从上古到明清》一书封面及内页展示。 中华法治文明绵延数千年,孕育了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中华法系,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内涵丰富,涉及诸多方面。本系列书籍选取了从上古到明清时期30个符合现代价值导向的中华传统法律文化故事,虽只是沧海一粟,然见微知著,对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10/id/8166218.shtml
10.“叮咚法律宣讲团”培养未成年人法律意识小故事叮咚作响大法理“大壮和小明同学因琐事发生矛盾,大壮用木棍把小明打成轻伤。大家觉得大壮会被法律惩罚吗?当然会!大壮最终以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宣讲团成员、法官助理刘佳慧在宣讲中常将这样的小故事讲给孩子听。而事实上,这样的故事背后正是一个个真实案件。 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gn/202309/t20230925_14812036.htm
11.文物里的法律故事从拨浪鼓到登闻鼓南方+不过此时的登闻鼓“冤抑之事”已交刑部查办,登闻鼓“通达天庭”的意味已有所削减。 来源:检察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277 +1 分享到: 打开南方+阅读全文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401/23/c8532397.html
12.改革开放之初七部法律的立法故事正不断汇聚推动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法治力量。这是历史的回声,也是时代的号角。我们期待,更多法治护航改革开放的立法故事在新时代接续书写。(转载应当完整、准确,并注明来源和作者信息)来源:《中国人大》杂志2024年第11期|记者:宫宜希 编校:宫宜希 责编:张钰钗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3358841353038767&wfr=spider&for=pc
13.朱令事件法律援助 媒体发声 专家学者 民间追凶 明星关注 医生悼念 故事流传 后续关注 6案件解读 稀有金属铊 毒物来源 中毒途径 律师分析 7词条图册 1事件人物编辑 朱令 儿时的朱令(6)朱令(身份证姓名:朱令令,同学和老师均习惯称呼她为朱令),1973年出生在北京。1992年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和仪器分析专业。曾获1994年https://baike.sogou.com/v200141470.htm
14.学史力行手语传爱:西政学子用手语将法律与红色故事传至无声角落活动现场 (图片来源:西南政法大学) 据悉,这是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暑期“三下乡”理论宣讲实践团以“学史力行,手语传爱”为主题向磁建村听障村民进行手语普法宣讲与手语学习红色活动,将法律与红色故事的温暖带到听障人士这个特殊群体中。 法律有声 关爱特殊群体 https://news.swupl.edu.cn/pub/xww/mtkxz/306518.htm
15.我的法律故事(精选8篇)篇3:我的法律故事 关键词:法律,道德,冲突,协调 1 冲突问题来源于海因兹故事 1.1 海因兹故事 在欧洲, 曾经有个妇人患上了一种极为特殊的癌症, 生命垂危。很多医生一致认为只有一种药才能挽救患者的生命, 这就是本城的药剂师最近研发的一种新药。研发这种药的成本虽然为200元, 但是药剂师乘人之危索价2000元。妇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vsjpdw.html
16.因为热爱,所以精彩——绵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谢平事迹为加大社会面的抗击疫情法律知识普及,赢得更多群众配合公安机关执法,谢平撰稿、主持在四川法制网、四川省警察协会持续推出《谢警官说抗疫中的“法律故事”》11期。公安部《公安研究》、四川省委政法委《四川政法》、《广西警官学院学报》、《中国知网》《公安教育》《陕西警官职业学院学报》对谢平的疫情法律研究成果予以http://www.scfz.org/m/renwu/4/91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