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的事例。2.播放视频酗酒酿惨剧,并引导学生谈体会。教师小结:喝酒直接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还有可能诱发不良行为,甚至导致违法犯罪。【设计意图】通过搜集资料和观看视频,为学生呈现吸烟、喝酒的危害,增强学生对烟酒危害性的认识。活动三烟酒观点大碰撞1.阅读教材19页活动园。情境一:全家聚会,大人和孩子一起喝酒能活跃氛围,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情境二:只要是在家里吸烟就没关系。情境三:吸烟能忘记烦恼,结交新朋友,拉近与人的距离,产生灵感。结合这些生活中的事例,各小组自选一个情境进行演绎,考虑采用何种“说服理由”,澄清这些“错误的认识”。(1)小组同学配合练习。(2)情境演绎。2.课件出示阅读材料。
4、材料一香烟中的有害成分对青少年身心的影响。材料二饮酒对青少年身心的影响。材料三教材19页的阅读角爷爷的悔恨。(1)吸烟、喝酒对青少年有什么直接危害?(2)面对这些危害,我们应该怎么做?教师总结:吸烟与喝酒会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只有认清危害,主动拒绝,学会自我保护,我们才能健康地成长。【设计意图】通过情境故事或以课本剧的形式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在故事分析中,将错误观念与具体事实做对比,增加说服力。【板书设计】3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烟酒有危害学会自我保护,我们才能健康地成长第二课时毒品更危险活动一搜集资料,了解毒品的危害1.小组讨论。(课件出示教材20页资料)资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
5、人犯罪法第三十四条内容。资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十八条内容。资料三案例花季少年的噩梦。(1)结合查阅的资料,讨论吸毒对个人、家庭和社会有哪些危害。(2)关于禁毒的法律规定你还知道哪些?与同学讨论吸毒对个人,家庭和社会有哪些危害?(3)组内交流。(4)学生汇报交流成果。2.学生回忆自己参加过的禁毒教育活动,并结合参观感受说说吸毒的危害。教师小结:吸毒会摧毁一个人的身体和意志,破坏家庭的幸福,危害他人的人生和财产安全,败坏社会风气,甚至威胁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园中呈现的三个资料卡,从不同层面分析、说明吸毒的危害性和违法行为。活动二借助故事,正确对待对毒品的好奇心1.
8、】3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不当的好奇心毒品更危险辨别是非能力弱不良同伴的影响第三课时拒绝危害有方法活动一了解拒绝的方法1.谈话导入。你有没有抽过第一口烟?喝过第一口酒?2.课件出示图片,了解青少年吸烟的原因。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13-18岁的青少年中,吸烟者达1500万,尝试吸烟者不下4000万。对此,你有什么话想说?3.课件出示阅读资料。结合资料回答问题。(1)未成年人为什么容易受到烟酒和毒品的不良诱惑?(2)新型毒品经常以哪些方式诱骗人们吸食?4.欣赏漫画并回答问题。(1)为什么要远离沾染不良嗜好的人?(2)远离危险,我们应该抵制哪些错误观念?5.课件出示教材23页活动园。情境一
9、:放学路上,同学给你一支烟,说:“抽一支吧,反正老师也看不见。”情境二:同学过生日,提议喝点酒庆祝,还说低度酒喝了也不会醉。情境三:做火车时,对面的人递给你一瓶饮料。(1)小组探究:面对这样一些情境时,想一想你的对策。(2)四人小组交流(3)任选其中一种情景演一演。教师小结:远离烟酒拒绝毒品。首先要提高防范意识。意识不到有危险才是最大的危险,让我们“远离第一支烟、第一口酒、第一次毒”。【设计意图】教材中通过图文结合的呈现方式,向学生形象的说明了远离烟酒和拒绝毒品的关键是要有防范意识,从而提示大家在思想认识上要保持警惕,在行为上要做到拒绝。活动二案例分析学会拒绝1.阅读24页活动园资料
10、。思考:(1)有人劝你吸烟、喝酒、吸毒怎么办?(2)有人让你尝试一种彩虹烟时怎么办?(3)远离烟酒和毒品危险,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2.学以致用。欣赏漫画,并思考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教师小结:要远离可能对我们产生危害的地方。坚决不去不适宜未成年人出入的场所,如酒吧、网吧、歌厅等,这就给自己的安全增加了保障。【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以及活动园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学习,让学生提高防范意识,远离不安全场所。活动三学会说“不”1.阅读P25学会说“不”操作手册。(1)小组讨论,完善学会说“不”(2)学生汇报交流。2.请同学们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说一说当我们遇到诱惑和危险时该怎么做?3.发放并签订承诺书,承诺远离营业性网吧、酒吧等场所。教师总结:远离烟酒,拒绝毒品,关键在我们自己。要增强防范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