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中高端酒店行业概况

从我国酒店业金字塔结构来看,截至2021年末,美国豪华型/中高端(含超高端、高端、中高端及中端)/经济型酒店占比分别为6.1%。74.7%。19.2%,整体呈现橄榄球型结构,而我国酒店市场豪华型/中高端(含高档与中档)/经济型占比分别为7.70%、33.15%、59.15%,呈现以经济型酒店为主的金字塔型结构,中高端市场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中国酒店业金字塔型结构

2、经营模式

目前,国内酒店行业的经营方式分为酒店运营与酒店管理,酒店运营主要以直营模式为主,而酒店管理模式则按照经营形式的区别分为受托管理、特许经营以及轻管理三种,业主拥有的自主权依次提高。

酒店行业经营模式

二、高端酒店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1、社会环境

据统计,疫情前我国商旅支出逐年增加,2015-2019CAGR为8.31%,2020年因疫情影响有所下降,但次年马上回升,截止2021年商旅支出已达2947亿美元,预计未来仍将以较高速度增长。商务出行标准的提高有助于中高端酒店市场需求的扩大。

2015-2025年我国商旅支出及增速

2、政治环境

2018年以来,国家鼓励酒店规范化发展,提升酒店业服务质量。随着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国家发布一系列政策帮助酒店业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并积极规划酒店业在“十四五”期间的发展重点。酒店行业主要政策汇总如下:

三、酒店行业产业链

酒店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商业地产开发商和业主、用品和设备供应公司,产业链下游为中端消费者,包括商务和旅游的个人客户以及企业客户;酒店集团处于产业链中游,以酒店运营和服务提供为基础,延伸至预订端,基于自身会员体系提升直销水平,实现对下游终端消费者黏性的培育。

酒店行业产业链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中国房地产行业火热,1988年至2007年期间,大多数年份的商品房成交额同比都超过20%,由此诞生了万达、绿地、世茂等房地产巨头。届时洲际等国际酒店希望进入中国市场的迫切需求与国内房地产巨头们欲借用国际高端品牌酒店提升地产溢价之心一拍即合,内资房地产+外资酒店托管的运营模式迅速席卷,成为国际品牌酒店在中国扩张的重要方式。

后房地产红利逐渐衰退,特别是2017年以来商品房成交金额增速连年放缓,2022上半年许多房地产巨头销售额更是骤降,行业已不再是野蛮生长时期。这时,托管费用较高而盈利能力有限的国际品牌酒店对房地产巨头而言已成为一种桎梏,恰逢20年酒店管理合同到期高峰,许多房地产开发商选择终止与国际酒店合作,国际酒店的撤牌将带来一批优质物业入市,给国内中高端品牌的拓展带来了机遇。

2022年H1许多房地产巨头业绩表现不佳

四、中国中高端酒店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客房数量

据统计,截至2022年1月1日,我国高端连锁酒店5076家,客房数72.21万间,客房总数同比增长1.69%。与2019年相比,高端连锁酒店增长了45.43%,在所有连锁酒店市场中增速最快。高端连锁酒店在疫情冲击之下保持一枝独秀充分反映了中国酒店市场消费升级趋势不可阻挡。我国中端连锁酒店12989家,客房数122.68万间,客房总数同比增长19.60%。在疫情的冲击下,虽然中端酒店2020年的市场增速较之前两年大幅度降低,但在2021年恢复了较快增长。

2017-2021年我国高端、中端连锁酒店客房数量

2、收入

从我国中高端连锁酒店收入来看,据统计,2016-2021年我国中高端连锁酒店收入由195亿元增至659亿元,CAGR为27.6%,其中2020年疫情冲击下中高端酒店收入同比下滑19.1%,同期连锁酒店整体收入下滑36.8%,中高端酒店营收增速韧性明显强于行业整体;

2016-2022年我国中高端连锁酒店收入及增速

3、中高端占比不断提升

近年来我国头部酒店集团不断提升中高端酒店占比,2021年锦江、华住、首旅的中高端酒店占比分别提升至52.0%、38.1%、23.4%。锦江收购维也纳、铂涛和丽笙切入中高端和高端市场;华住自创禧玥品牌,外购美居、城际、花间堂、美爵、施柏阁等中高端及高端品牌;首旅自创璞隐、和颐,与凯悦集团合资成立逸扉品牌,布局中高端市场。

2017-2021年头部酒店集团不断提升中高端占比

4、国内品牌竞争力增强

据统计,2021年国内高端酒店新增供给63家,占比35.8%,同比2020年提升18.9pct。投资人对高端度假酒店和特色酒店的投资增加。

2021年高端酒店新供给中国内品牌增加

5、酒店业受疫情影响较大

我国酒店业整体出行仍受疫情影响,长线出游严格受限,目的地酒店客源受阻。2022年国内疫情局势仍有所波动,几个小长假的旅游出行人次仍未恢复至19年同期水平,整体出游人数的减少使得酒店经营欠佳。

2022年受疫情影响我国节假日旅游出行人次情况

五、中国中高端酒店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1、酒店集团竞争格局

根据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2022中国酒店集团及品牌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前十家酒店集团为锦江、华住、首旅、格林、东呈、尚美、亚朵、德胧、逸柏、风悦,前十集团市占率合计69.46%。

2022年前十家酒店集团市场占有率(%)

2、中高端酒店竞争格局

据统计,我国中高端酒店品牌集中度较低,2021年中高端酒店连锁品牌CR10仅为26.41%,远低于中端酒店的70.78%。随着酒店等级的上升,住客对酒店产品的差异化需求更高。

2021年我国中高端连锁酒店品牌Top10(单位:%)

注:市占率仅统计连锁酒店,不含单体酒店。

六、中国中高端酒店行业发展趋势

1、疫情推动住宿业深度洗牌,加速行业变革升级

疫情反复,一切流量的生意重新洗盘,住宿业首当其冲,推动住宿业深度洗牌,加速行业变革升级。疫情是对公司生存能力、现金流、发展质量、成本效率、危机管理、风险抗击能力等等的压力测试,极限考验。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单体酒店压力明显,行业马太效应凸显,行业连锁化率持续走高。轻资产战略模式成为较优选择,轻资产加盟模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释放现金流,加速门店扩张,行业龙头公司加盟店占比快速提升。酒店集团化、头部化、品牌化、连锁化、平台化、资本化、数字化之大趋势不可逆转。

2、行业需求倒逼,酒店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

受疫情的影响,消费需求大幅萎缩,降本增效现实压力倒逼之下,酒店业普遍提高了对数字化转型的认识与自觉,加速了数字化转型的步伐。随着疫情防控逐渐常态化,人们更加依赖于无人化、自助化、智能化、便捷化的线上消费方式。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下,顾客对于数字化体验的需求不断增加,大众数字化消费习惯也正在逐步养成。如何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下生存下来,创新求变值得思考,线上外卖新零售、直播带货、自助入住退房、服务本地生活等等方式成为众多酒店的自救举措,环境与市场的急剧变化,逼迫着酒店业进入新的产业时代。

3、住宿业大整合,酒店业也必将迎来新的投资热点

2021年住宿业大整合,这仅仅只是一个开端,酒店业也必将迎来新的投资热点。趋势一是大规模的老酒店的存量改造升级机会;趋势二是一线城市周边酒旅目的地,主业态包括酒店,配套公寓、民宿、客栈;趋势三是二三线城市本地生活方式酒店,集文化+教育+旅游+新零售等商业空间于一体等等。总之,接下来更多的投资机会还需符合“内循环”的国家战略和消费升级的趋势,酒店投资走向更加专业化和细分化。

4、中端酒店市场升势再起,中长期利好基本面构成支撑虽遭受疫情影响,消费短期不振

THE END
1.酒店经营的基本模式(连载9)进入20世纪50年代,特许经营得到了飞速发展,许多通过连锁经营形成的酒店集团如假日、希尔顿、喜来登等认识到酒店品牌、形象、管理模式、销售网络等具有的价值,便将这一形式作为集团扩张的低成本和高利润途径。 目前,世界著名酒店集团的很大一部分都是以特许经营模式进行发展的。精品国际酒店是世界上最大的特许经营公司之一https://www.liuweihotel.com/index.php/home/article/detail/cid/27/id/125.html
2.阿米巴经营模式实现酒店利润“无限性”阿米巴经营模式不仅是一种经营方法,更是一种人性化的经营理念,只有真正将理念深入人心,才能将这一经营模式贯彻执行。https://www.meadin.com/zl/180163.html
3.餐饮经营分析报告6篇(全文)1. 经营模式现代化 随着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 “O2O”、“四网合一”的等经营模式应运而生。其中, O2O是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 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O2O给商家带来的最直接的价值是增加导流和提升客户体验。通过O2O, 商家可以接触更多的消费者, 而不受传统的线下交易的地理范围所限;其次O2O可以https://www.99xueshu.com/w/fileuusmj3sc.html
4.养生餐厅项目介绍五、养生饭店的经营模式 其创始人:董长林。 宁波市素满香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创立于2012年,以传播素食文化为己任,倡导“健康养生、低碳环保、关爱生命、保护地球”的生活方式。公司创始人董长林从事餐饮经营近20年,现任中国饭店协会素食专业委员会执行理事长。 https://www.lnky.net/hsjj/29088.html
5.国家开放大学22秋小微企业管理形考任务14[标准答案]10.小饭店经营存在的问题包括(? ) A.抗风险能力差 B.无明显市场细分 C.定价无突出优势 D.营销手段有限 2.连锁经营的形式有(? ) A.特许加盟 B.直营连锁 C.自愿加盟 3.小饭店经营的特点包括( ?) A.抗风险能力差 B.促销形式单一 C.受经营模式限制小饭店发展潜力不足 http://www.youxue100f.com/qita/2022-11-18-9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