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4日,是第十九个世界肾脏日。
今年的世界肾脏日主题为:人人享有肾脏健康--推进公平的医疗服务和优化的药物治疗实践。
3月14日上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门诊大厅聚集了不少前来问诊的市民。得知今天是“世界肾脏日”,周边的市民群众早早就来到医院。
肾内科主任医师张翥,主治医师董洋、孙长丽、尤针针、赵心迪等专家一字排开,为前来问诊的患者提供肾脏疾病诊疗服务,并为市民免费测量血压、血糖、尿酸,让他们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你记得多喝水,不要吃铁含量高的食物。”
“尿毒症的确诊,不是看单一指标,先不要过于焦虑……”
活动现场,王园园护士长等医护人员为患者及家属发放肾脏健康知识宣传资料,介绍肾脏病的危险因素、预防方法、治疗原则和用药注意事项,帮助大家了解肾脏病,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慢性肾脏病是一种非传染性疾病,目前影响全球约8.5亿人,2019年导致310多万人死亡,预计到2040年,肾脏疾病将成为全世界影响寿命的第5大原因。
在中国,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高达10.8%,患者人数超过1亿,需要接受肾脏替代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有200多万,并以每年新增12~15万的趋势持续上升。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之后,又一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沉默杀手”。
慢性肾脏病可以通过早期预防、早期诊治得到控制,从而延缓终末期肾脏病的进展,减轻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肾内科主任顾玥主任医师提醒大家,高危人群一定要重视肾脏病的筛查!
当出现以上肾脏病危险因素时,需定期做尿常规、肾脏彩超、肾功能等检查以早期发现是否合并肾脏疾病,同时需控制好原发病。
肾脏病的早期表现有哪些呢?
2.小便量、次数、感觉异常:正常人小便5-6次/日,夜里不超过2次,尿量为1000-2000ml/天。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夜尿多,小便量每天少于400ml时,需及时就医。
3.浮肿:最先出现双眼浮肿,严重时出现脚踝及腿部浮肿。
4.疲劳、乏力:当肾脏功能不好时,很多代谢废物难以从尿液中排出,同时,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从尿中流失,就会出现疲劳、乏力等表现。
5.不明原因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肾功能不好后肾脏排毒能力下降,体内毒素水平升高,常常可以引起胃肠道症状。
6.头痛,血压升高:慢性肾脏病可以导致头痛,高血压,叫肾性高血压,是慢性肾脏病的表现之一。所以高血压患者一定要进行尿常规检查,避免将肾性高血压误以为是普通高血压,忽视了肾脏病的问题。
7.口气中有氨味:肾功能不全时体内氮质废物清楚有障碍,会出现口气中有氨味的现象。味道像腐坏的蔬菜,很刺鼻。
对于预防肾脏病,顾玥主任提出了10条小建议,一起来学习下~
预防肾脏病我们可以做什么?
1.健康饮食和控制体重:
2.戒烟戒酒:
戒掉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吸烟会减少肾脏血液灌注,肾脏就会受损,吸烟还会使患肾癌的风险增加约50%。
3.保持健康,合理运动:
生活作息规律,健康的生活方式,参与慢跑、游泳、骑行、散步等运动来保持健康活力。
4.规律监测血糖,控制血糖水平:
定期监测血糖,及时就医,避免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5.监测血压,避免血压大幅度的波动:
血压过高或过低对肾脏都有损害,应将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
6.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勤排尿,不憋尿:
适当的水分可以降低有害物质在肾脏中的浓度,帮助废物更快更好地排出,并防止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等。白开水是肾脏的好伙伴,而可乐、果汁等含糖饮料可能会增加肾脏负担,并不推荐饮用。喝水宜少量多次,并注意勤排尿,不要憋尿。
7.不随意服药:
肾脏是药物的主要代谢器官,如需用药,应尽量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切忌乱服药,特别是止痛药、感冒药、中草药等,包括保健品。
8.避免突然剧烈运动:
运动锻炼好处很多,但运动也需要有一定的原则,要懂得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地加大运动量。长期不运动,突然剧烈运动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引起急性肾损伤。
9.避免熬夜、作息紊乱:
10.有肾病家族史应定期筛查肾脏病:
相似的遗传背景,相同的生活习惯,使得肾病人群有一定的家族聚集现象,如果你的家人患有慢性肾病,一定要重视肾脏病的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