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可以吃,但要戒掉高糖饮食。河南省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医师马超谈到,长期高糖摄入会导致肥胖和胰岛素抵抗,造成内氧化应激、内分泌紊乱及免疫功能障碍,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风险增加。
癌症患者体内的癌细胞,也会以糖的无氧酵解为主要供能方式,所以不管是普通人,还是肿瘤患者,都应该控制添加糖的摄入。
人不能吃得太油腻。《NATURE》杂志近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肥胖、高脂肪及高热量饮食是引发多种癌症的危险因素。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李剑表示,吃多了太多油腻的食物容易发胖。而肥胖是癌症易发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肥胖可能会增加62%子宫癌风险,也会增加31%的胆囊癌风险和25%的肾癌风险。
不少人是“肉食动物”,爱荤不爱素。很多研究都证实:大量摄入猪牛羊肉等红肉,与结直肠癌等癌症的患病风险增加有关。此外,火腿、熏肉、培根等加工肉类,更是被划为I类致癌物,意思是能明确导致癌症。
有些人好像每天除了工作久坐,就是睡觉了;能坐车绝不走着,能坐电梯绝不爬楼梯……不过,这些证据表明,进行有规律的、持续的身体活动能预防某些部位的癌症,远离久坐生活方式对于降低癌症的发生是确实有效的。
吸烟者,无疑已成为“癌症的候选人”!随着吸烟者的吸烟量越大、吸烟年限越长、开始吸烟年龄越小,肺癌的发病风险和概率也就越高。
巴玉峰指出,中国人总爱把“趁热吃”挂在嘴边,殊不知,饮品温度在65℃以上饮品(如咖啡、茶等)可能会引发食管癌。像火锅、河南人钟爱的汤面条等“烫食”,长期保持这样的饮食习惯,容易损伤食管黏膜,反复修复,长期循环很容易导致癌症。
中式咸鱼甚至成了著名的致癌物,上了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黑名单。中国拥有全球18.5%的人口,却每年都认领了全世界近50%的胃癌病例。不管是发病数还是死亡数,胃癌都稳居恶性肿瘤杀手榜第2位。
我们的邻居韩国,胃癌的发病率也非常高。联想到他们爱吃泡菜的高盐饮食习惯。另外,腌制不当的咸菜中,亚硝酸盐也容易超标。这也会间接增加患癌的风险。
高启龙指出,长期睡眠不足严重影响糖皮质激素分泌,容易导致暴饮暴食、加速衰老、诱发感冒、记忆力减退、情绪紧张和沮丧,从而导致人体的免疫失衡,不能够正常完成免疫的增生和抵抗,无法清除每天产生的一些恶变细胞,就有可能得癌症。
癌症和情绪有密切关系,李靖介绍,癌症的发生和人的内在机能紊乱有关,情绪和个性是其中很重要的环节。研究发现,敏感、抑郁、多疑、厌世是癌症的催化剂,其可能机理是抑郁大大削弱了人的免疫功能,使人体机能处于低质量运行状态,当细胞突变时不易自我清除。
高启龙
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肿瘤专委会委员,中国老年学会中西医结合肿瘤专委会委员,河南省肿瘤整合治疗与姑息疗法专委会常委。擅长肺、胃、食管、肝、肠、乳腺、淋巴等全身各部位原发癌、转移癌、复发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尤其擅长肺肝骨脑淋巴结转移癌、胸腹腔积液及心包积液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李靖
泌尿外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博士,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泌尿外科青年委员会副组长,河南省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的规范化诊治工作。专业技术方向为肾癌、肾上腺肿瘤、膀胱癌及前列腺癌等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的外科及综合治疗,擅长各种泌尿外科腹腔镜及腔内手术。
副主任医师,博士,曾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附属石溪医院访问学习,主攻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及综合治疗,主要擅长肺癌、食管癌、食管胃交界部癌、纵隔肿瘤的诊断及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院科技拔尖人才,河南省医师协会首届肝胆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胰腺癌专委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等。长期从事肝胆胰肿瘤临床与基础研究,擅长复杂肝癌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肝门部胆管癌根治、胆囊癌根治及腹腔镜微创手术等。
李剑
普外科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中国NOSES(经自然腔道取标本)联盟PPS(精准功能保肛)分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医学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分会NOSES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外科快速康复专委会委员,河南省消化医学学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等。擅长超低位直肠癌精准功能保肛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