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德斯对茶的感悟随笔

英国人平均年消费茶叶的数量达3公斤以上,是世界上饮茶最多的国家,茶已成为英国人家庭必备的饮料,而且特别喜爱喝红茶。英国前首相格拉斯通也是一位茶迷,曾经深有体会地把茶的功效说得神乎其神:“如果你发冷,茶会使你温暖;如果你发热,茶会使你凉快;如果你抑郁,茶会使你欢快;如果你激动,茶会使你平静。”

英国人饮茶始于16世纪茶叶从中国传入英国之时。据说起初,保守的英国人主张喝茶者人数不多,自从英皇查理二世的皇后凯瑟琳娜1662年嫁到英国后才逐步兴起的。凯瑟琳娜原系葡萄牙公主,嗜好中国红茶,体态苗条,嫁到英国成为皇后以后,宫中特设豪华茶室,常邀一些公爵夫人到宫中来饮茶,因此饮茶逐成风尚,并一时成为英国豪门贵族修身养心的灵丹妙药和风行饮料。从此以后,英国大量进口茶叶,茶就成了英国大众的主要饮料,凯瑟琳娜也就被誉为英国第一位“饮茶皇后”。

茶禅与人生感悟

根据《中国茶叶大辞典》对“茶禅一味“这一条目的注解,以河北茶史上东晋时僧人单道开饮茶、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史料、唐代禅门“吃茶去“公案为蓝本来着重诠释。茶禅入性明心见境在中国茶叶博物馆和长兴大唐贡茶院的文字展示中,都把中国禅和茶相合之地指向河北临漳昭德寺。河北赵州“吃茶去“公案被奉为中国茶禅文化和“茶禅一味“的金科玉律和经典。

茶蕴禅意,只在平常之间茶蕴禅意,只在平常之间茶与禅一直有着神秘的关联,茶意可通禅,至于是渐悟还是顿悟,就要看个人造化了。传说达摩祖师面壁九年,出关后眼皮无法张开,便把它们撕了下来,丢在地上,那地方长出一株矮树。他的弟子们摘下树上的树叶泡水饮用,发现这水竟然神奇异常,可以令坐禅的人保持头脑清醒,神志清明,能更透彻地领悟佛的真谛,于是便有了“禅茶“一说。有人说,会喝且能有茶喝并能品味出禅意的人是种洒脱,无茶而能直入禅趣的人是种超脱,有茶而不拘泥于茶趣或是禅趣的人是种超越,无茶而能处处与茶道禅心相应的人则是奇迹。在我们看来,品茶悟禅无须刻意,禅意佛心也并非深不可测的玄机。一花一世界,一茶一人生,其中真味,便在这一饮一食的平常之间。

我们安排茶席,有茶壶、茶则、茶叶、茶碗之类,有些必不可少,自然不可或缺。而有些可有可无,则一概不列。俭约是一种美,留下空白,是为美留下时机、局面和想象。茶道不宜繁杂、琐碎,因为这背离茶道历史和文化本质。茶道之中的空白和简约日本人仓冈天心所写《说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茶师千利休看着儿子少庵打扫庭园。当儿子完成工作后,茶师却说:“不够干净。“要求他重做一次。少庵于是再花了一个小时扫园。然后他说:“父亲,已经没事可做了。石阶洗了三次,石灯笼也擦拭多遍。树木冲洒过了水,苔藓上也闪耀着翠绿。没有一枝一叶留在地面。“茶师却斥道:“傻瓜,这不是打扫庭园最佳方法。这像是洁癖。“说着,他步入园中,用力摇动一棵树,抖落一地金色、红色树叶。茶师说,打扫庭园不只是要求清洁,也要求美和自然。

茶道养心之生活禅

“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鲁迅说这话的时候面带笑容吧,我们暂时可以不叫“先生”,取而代之“迅哥儿”。

人遇上茶,或者茶来到生活,心情和氛围总为之一变:亲切,随和,温软,绵长。

高冲低泡,旋仰之间,杯中天物起伏翻转,阵阵清淡荷香弥漫开来,奔波一天的人们开始回到夜里某个温软的角落,一片片茶叶这时慢慢落到杯底。尘埃落定,面前一杯普洱。

叶儿毛茸茸的边缘,有一些平缓的银光。绿色的茶水透着微黄,像夜里一些清亮起来的眼睛。一杯润吻喉,有些油而滑的感觉停在舌尖。或者是一杯陈年普洱,红浓明亮,醇厚而綖,淡淡的回甘,是舌头从另一味觉空间醒来,还是茶激活了我们的吻喉

品一杯禅茶,参一种禅机

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是具体的茶事实践过程,同时也是茶人自我完善、自我认识的过程。茶人通过品饮而悟道,称作茶道。

由此可见,茶道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修证范畴,是要实修实证的,不仅要在"理"上认知,更要在"事"上修证,而非仅仅停留在认知或研究的层面上。茶人对于茶道的修证,称作茶道修持。茶道修持和生活禅是相通的,两者都强调"道"是不可思议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实修实证,最终得以顿悟。

普通人的生活,大多不具备禅的超然性、超脱性,不具备禅者的喜悦安详,都是在痛苦中挣扎,谈不上什么生活的`艺术,无非柴米油盐妻儿老小。当然,僧人也有种种的烦恼。不学禅的人烦恼就更多,即使是艺术家,他的生活也并不等于是艺术。

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禅就是生活。在日常生活到煮水煎茶中,品一杯香茗,参一种禅机,这就是生活禅,所品味禅茶。禅茶冲洗了五脏六腑,禅净化了心性灵魂。在简约、淡泊的口味里,在清汤茶水中静心关照,止心止欲,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耳鼻舌身意,此心无住。

茶艺是泡茶者与品茶人使品茶由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的活动过程。卢仝通过这一过程完成了从凡人到圣人的转变;皎然通过这一过程完成了从僧人到禅人的转变。我们在卢仝的诗中读到了儒家的"济世",在皎然的诗中读到了释家"超凡".两人借助同一载体从不同的途径达到了同样的高度。

品味人生茶语:茶与人生篇

茶中有禅更要茶禅一心

茶中有禅茶中无禅大约,茶中是有禅的。不然,何以有普陀佛茶何以有安溪铁观音或许,茶中是没有禅的。茶中有禅。色泽翠绿、味道甘醇、香幽如兰,这不正是禅宗追求的淡漠名利、心如明镜吗茶中何以有禅根源在心中有禅!

饮茶使我不只感悟到茶文化在中国古代已融入先贤的“天地人和”的哲学思想,并被赋予“淡泊、朴素、节俭、清廉”的人格理念,形成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还从中感悟到了禅意,即悟到佛家“禅茶一味”之说。饮茶的过程,也是认识自己、把握自己的过程,也是“苦静凡放”的修炼过程。

茶中有禅,茶禅一心,更能清静人的灵魂。茶能清心去火,禅能静心明性。茶禅一味,却是人间难得的境界,多少人一生向往的境界。其实真正的境界,不需要向往,而是感悟。曾经见过许多人炫耀自己的茶曾在佛祖菩萨面前祈福过,而笔者却认为那不过是人心里的一点自我慰藉而已。

茶思禅味至纯至简

一位台湾著名女作家曾经说过:阿拉伯人品茶有三道,一道苦若生命;二道甜若爱情;三道淡似微风。

妙玉曾经在栊翠庵教训别人:“饮茶,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

妙玉的话我自然不敢赞同,如是赞同,那么估计人类便全部都是牛骡之类牲畜了;但是那位女作家的解释倒是颇有禅味。

佛教中一直都有这样的修炼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而王国维也曾经提出人生的三种境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其实无论是茶,是诗、还是禅,都是通过思考让人心回归至纯至简。想想吧,“寒雪里,烹茶扫雪,一碗读书灯”是多么清淡,又是多么丰盈。

《茶道养生》科学、全面、深入、系统地论述了“以茶养身”和“以道养心”的辨证关系,把神秘的东方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相互印证,把温馨浪漫的茶艺艺术与延年益寿,美容养颜的功法相结合,使人在美的享受中达到身体健康,心灵愉悦的目的,填补了我国养生学的一个空白。

THE END
1.高档茶室不同风格设计理念及经典案例戈者设计对玩“墨”者来说,茶有着独特的魅力以当地的茶文化作为贯穿,融入东方美学的水墨写意,营造出空间的意境与禅味,呈现一处恬淡静逸的当代人文雅居。 汇龙湾顶层复式 | 黄洁新 秉持着“大宅至简”的理念,将多余的东西剔除,设计师为空间赋予更多的精神内涵,结合了主人的爱好及生活需求,以极简自然打造出诗意的栖居。 https://gavindesign.com/gaodang-chashifeng-anli.html
2.禅茶:品味内心的静谧进入茶室后,我们首先会注意到清新幽雅、布置简洁却别有风情的环境。每一个物件都经过精挑细选,在其间无论是花草树木还是摆设陈设都透露着主人对生活态度上独有见解。 茶道强调的是一种从外到内的修行,通过仪式感和细节的把控来引导我们进入一种宁静、平和的心境。在品味茶水时,我们需要专注于每一个动作,每一口茶https://www.coffee.cn/tea/post/152612.html
3.和风*禅味禅,原本为佛家的一个修炼法门。日本禅宗经过几代人的传承相袭,禅宗理念已转变为日本人平常生活中的一些智慧。 然而,在日本的设计艺术中,禅宗更是一种独特的设计文化。 在日本,无论在繁华都市或僻静小城镇的商业橱窗里,你常常会发现要不只摆一件陶器,或花瓶只插一束花,四周空空荡荡,空无一物。茶室里的墙壁上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1210/14/2634641_76766684.shtml
4.茶室设计道至心间生素雅简淡的茶室雅俗共赏打造一个素雅简淡的茶室, 是每个爱茶人的心中所求。 现代生活虽不能 完全避开车马喧嚣, 但作为茶人的幸福是, 可以在心中修篱种菊。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风尘俱静,禅味悠长。 这里有宁静致远的格局, 有清风自来的淡泊, 有返璞归真的绝俗, https://www.zgsjlm.cn/sn991/vip_doc/14387791.html
5.毕业论文自考毕业论文题目:某茶馆(茶楼)室内环境设计专 业 建筑艺术 学生姓名 陈娇 准考证号 011809302233 指导老师 李锐 职 称 讲师 日 期 2010年12月19日星期日摘要: 3 关键词 3 前言: 3 一、茶楼的产生和发展 4 1、茶馆的形由寺院茶堂到民间茶肆 5 (1)由寺院茶堂到民间茶肆 5 (2)“茶博士”与多样服务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512/166087655.shtm
6.从事榻榻米定做和室茶室设计福斯码障子纸和室材料批发和销售京都和室是北京榻榻米厂家,专业从事北京榻榻米定做,提供北京榻榻米设计,北京榻榻米加工,北京榻榻米安装等一系列服务,同时提供和室茶室设计,日式园林枯山水,日本景观庭院设计及施工,福斯码障子纸和室材料批发等相关业务,北京榻榻米、日本景观庭院设计及施工、日式园林枯山http://www.ktws.com.cn/
7.禅文化(精选十篇)就像人们游览少林寺,大多是半日游、一日游,真正能够在旅游中了解少林禅文化的极少,利用少林禅文化健身养生的更少,当然寺院的讲禅堂少,高僧不多也是一个原因。可是怎样才能让人们了解少林禅文化,并把这些国粹发扬光大,为人们健身养生服务呢?我们先来看看少林禅文化的养生作用吧?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urbv8q5.html
8.餐饮酒店空间设计教案6篇(全文)酒店(或称饭店 hotel)的出现,若从英国公元1400年左右出现的酒店雏形——客栈算起,已有近600年的发展历程,虽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旅馆的国家,但真正代表中国酒店诞生的是1900年建成的北京饭店.中国室内设计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发展极其缓慢.中国的酒店业设计同样如此 ,50年代至70年代末几乎没有自己的室外内设计.如北京https://www.99xueshu.com/w/filex1l78f2o.html
9.灵动的禅意空间日本现代室内设计漫谈邱松设计师他们将禅宗的理念纳入现代环境设计的构思之中, 并将这种美的意识升华, 以此来寻求形式上的突破。在日本, 无论是在餐馆、茶室和庭园等传统建筑中,你都可以充分感受到独特的"和"文化所带来的"禅味"设计,也可以在超现代的钢架结构, 或用清水混凝土围造的博物馆、美术馆的建筑中,品味出现代意味的"禅境"来,日本人https://www.shejiben.com/sjs/440290/log-23761-l99812.html
10.四合茗苑新中式茶楼设计:寻一间茶馆,守一世清风四合茗苑新中式茶楼设计:删繁去奢,精在体宜。 四合茗苑中式设计机构的新中式风格茶楼,去除浓墨重彩的色调,摒弃雕梁画栋的繁复,仅靠自然之美就散发出古雅而清新的魅力。风尘俱静,禅味悠长。这里有宁静致远的格局,有清风自来的淡泊,有返璞归真的绝俗,有身心寂静的归宿。 https://www.bj-sihemy.com/e/app/show.php?classid=267&id=9431
11.王成中国设计新锐奖湖北省榜获得者都市茶所林下空间赏析除了自然和有机的意趣 光影表现效果也十分独特,层次错落 疏密张弛,仿佛清辉铺地,月影斑驳迷离 有时光剥蚀的诗意 对于空间的美学主题表达,充满浓郁禅味 入室中庭▲ 入室的门庭做了一个装置艺术的构件 它的造型可以让人联想是一个采茶的竹篓 又让人联想是一个醅火的竹器 https://www.jia360.com/new/120163.html
12.425Day雅俗共赏的茶室客厅风尘俱静,禅味悠长。 洁淡雅的基调, 中式风格的意境 茶室客厅中 无论是木质的色彩, 还是中式流畅的线条, 都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当然,新中式茶客厅的装修讲究一种韵味, 若懂茶、爱茶之人 从传统茶文化的出发 更可烘托茶韵 若有一间茶客厅 https://www.jianshu.com/p/5f952e6fc2a1
13.有间茶室清虚雅素,将世上大雅融于一茶一室之间在这删繁去奢、精在体宜的茶室, 你会发现,一切都变得宁静, 古雅之中,透着清新, 清新之间,又重归宁静。 真正的宁静, 不是避开车马喧嚣, 而是在心里修篱种菊, 风烟俱净,禅味悠长, 偶寄闲情,暂忘尘嚣, 这不是仅仅是间茶室而已 这里有宁静致远的风情, https://www.360doc.cn/article/50120487_1118397632.html
14.雷电将军角色设计中的花卉元素——朝颜原神社区丰臣秀吉是日本战国三杰之一,实现日本自15世纪中叶后首次的形式上的统一,日本历史上最出名的一次刀狩令便是他的杰作。相传成为了天下人的丰臣秀吉喜欢与当时的名士茶道大师千利休品学禅味。 一日,秀吉听说利休家的朝颜开的很美,于是想去利休家里赏花,利休得知,精心准备。 https://www.miyoushe.com/ys/article/8965297
15.北宋名臣文彦博:茶中有禅味,茶汤即佛法月读2023年06期北宋名臣文彦博:茶中有禅味,茶汤即佛法,文彦博,好去三摩地,相逢两会家。禅心究实际,慧眼绝空花。闻在东林日,常烹北苑茶。愿将甘露味,余润济河沙。—[宋]文彦博《送弥陀实师https://wap.cnki.net/touch/web/Journal/Article/YUDU202306014.html
16.茶室插花~渡心茶室插花的花器要便于悬挂和单独摆放,器物可比茶席插花大,花器的色调和质感要注意和茶室氛围相协调,常选用竹木和陶瓷花器,分为瓶、盆、缸、筒、碗、篮和自由式花器。 胡昳,与我们分享: 随林荫老师修茶后,在茶室中寻觉了“有茶味”的花艺,与茶共修,形成《茶室插花》的东方禅意花艺。今天,从碗花的插花方法开始分https://www.meipian.cn/aimfr3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