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业主与管理方的相处之道:如何识破“套路”,互惠互利?

在全权委托酒店管理模式下有一个基本的商业原则或是合同的基础——就是业主必须要按照品牌方的品牌标准设计、建造、装修以及运营酒店。这里有一个基本的条款——业主方在任何时候都需要遵循管理方的品牌标准,并且管理方有权予以更新、调整。

我认为在中国目前这种现状下,这种管理模式引发了业主和管理方后期合作的一些矛盾。对于很多业主而言,在此之前对管理方的品牌标准设计根本不了解。因为品牌标准、设计指引等只有在业主和管理方签订了管理合同或者签署了技术服务协议、或是临时技术服务协议,至少在支付了部分的技术服务费以后,管理方才把品牌标准交给业主方。但是,实际上,这个时候业主已经在合同里面有所承诺了。

但对管理方而言,把品牌交给业主,业主就必须要遵循品牌标准,否则全球各地同一个品牌的酒店,由于每个业主都用不同的标准或者使用标准的时候都有不同的方法或不同程度的调整,而导致品牌的不一致性,那就不具有品牌性了。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管理方的这种要求也是合理的。

蓝汐度假酒店

我认为,国际品牌在境外拓展的时候会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品牌的标准化,另外是品牌标准的本地化。品牌的标准化就是在全球或者在某一个大区域里,这个标准应该基本上是一致或者相似的,不能有太大的差别。品牌标准本地化即是考虑到品牌落地以后为了迎合当地市场或者业主的需求做的调整。品牌标准化和本地化之间面临着这样一个平衡的问题。

从国际品牌的角度,品牌标准的坚持对他们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品牌方会要求业主严格遵守他们的标准设计、建造、装修和管理酒店。从工程设计的角度,有很多强势的管理方都要求业主从管理公司推荐的设计公司名单上挑选设计师。因为这些设计师和他们合作过,对于掌握和实现品牌标准有更多的经验。

我理解管理公司的这个做法,但管理公司可能没有考虑到的是他们在提高了效率和保证了品牌标准的同时也给业主带来了一些烦恼。因为这些设计公司的价格往往会比较高。

另外,从业主的角度,他找的设计师如果真的没有设计过国际品牌酒店,或者对于某个品牌的标准不太了解,也会影响效率和品牌标准的实施。

不仅如此,业主还面临着管理公司并购后品牌标准调整的问题。即一个大的管理公司并购了另外一家国际管理公司后,并购的公司就会对被并购的公司旗下的品牌酒店做很多的要求来满足两个品牌的融合,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系统的更新。而这个时候,业主的支出是非常大的,甚至高达上百万。

另外还有一些现象,比如有些品牌在发展的过程中,换了logo色或品牌升级而标准也随之升级了,而这个时候业主也要随着这样的品牌标准的变更或升级进行调整,这样的费用也是不小的。

因此,我觉得品牌方在试用品牌标准的时候是不是可以给业主留一些灵活的空间。比如由于新的市场的变化发展,酒店智能化的发展,品牌管理方会要求酒店做一些智能化的调整,对于酒店的硬件设施和管理系统进行调整,但对于这种标准的落地上,是否可以逐年调整,而不是一刀切要求一次性完成。

也许在实际操作中没有完全要求一刀切,但是至少在合同里是有这样的提法——任何时候必须要遵循管理公司的品牌标准。这个提法放在合同里确实给业主方造成很大的压力,业主方在后期也会比较被动。毕竟管理公司任何时候有这种想法,都可以把这个武器运用起来。

二、酒店品牌的引进和商务谈判要素

现在酒店市场上的品牌非常多,面对那么多得选择到底应该如何选择呢?

大家通常的做法是先找一个公司做可行性研究,再根据位置、市场、潜在客户、当地的消费水准、未来发展方向、经济情况、交通等等给自己的酒店做定位。

大家在做酒店定位的时候,我有一个建议,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有一个真正做过酒店开发、或者做过酒店运营的人参与,因为他提供的意见会更有针对性。

如何在众多的品牌中选择自己最合适的呢,除了定位以外,我觉得可能还需要做以下几点的研究。

第一,首先要想清楚酒店未来的投资目的或者希望得到的投资回报,有很多业主的第一个想法就是一定要做一个最奢华的品牌,但是这些品牌的投资是很高的。所以我还是建议业主要量体裁衣,不要好高骛远。

第二,我们要了解市场。如果某个市场上已经分布了某个管理公司旗下很多品牌的时候,这个品牌或者体系之间会有些摊薄的副作用。国际管理公司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我认为除了品牌以外,还有系统,包括人力管理、培训、宣传、营销等系统。

如果在同一个区域,已经有某个酒店集团旗下的品牌酒店,那这个系统的资源可能会变得非常缺乏。但是话说回来,其实人力资源缺乏是整个中国酒店市场的事,可能远远不只是一个酒店管理公司的事儿。也就是即使是一个小众品牌,可能也同样面临人力资源或者技术资源缺乏的问题。

第三,我们在挑选品牌的时候,要清楚自己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业主需要的是品牌的名声、酒店未来的经营能力、还是想要和合作伙伴达成很好的合作,促进未来的发展。

第四点,业主在了解品牌的时候,还需要了解管理公司的高管、各地的项目情况、目前的业绩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等。近年来,品牌之间的人员流动很大,这有利于大家了解不同品牌不同的管理风格,不同的管理公司之间也在互相学习。

但同时,这种国际品牌之间的互相学习也导致了现在国际酒店管理公司或者酒店委托管理市场上出现的一些现象。第一,管理合同的期限基本上都比以前长了,比如以前很多酒店品牌可以同意签十年,现在基本上都是十五年了。第二点,对于公章的使用,现在公章使用的控制权一定要放在管理公司,而这样的条款明确写在了签订的协议里。

因此从这样的趋势看来,管理合作合同越来越难谈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商业谈判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究竟应该注意什么呢?

首先,双方都要知道谈判其实不是从双方坐下来翻开合同从第一条定义开始谈起。真正的商业谈判是在一方接触另一方就已经开始了。所以既然谈判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了,业主在开始接触管理公司的时候就应该特别注意措辞了。

第二点,我认为商业谈判的基础是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管理公司不要觉得业主方对酒店管理不懂,就趾高气昂;业主也不要觉得自己是投资方,就不尊重管理方的意见。

第三点,双方在谈判前要有一个比较好的调查。管理方要了解业主的资质、与品牌合作的真正的目的等,这有利于管理公司未来和业主的进一步合作。

管理公司一定要提前了解业主的情况,例如如果业主的地都还没拿到的话,那管理公司面临的风险就肯定很大了。另外,还需要了解业主的资金链的问题等。

于业主而言,这个调查就更重要了,我们要了解管理公司的哪些品牌做得好或者不好,哪个品牌更加适合自己。另外,如果你是第一次接触酒店管理合同,你肯定要了解酒店管理公司管理合同的内容以及开发的模式。

第四点,谈判不仅是一个讨价还价的过程,也是一个双方互相让步的过程。每个管理公司不管再强势,都必须对业主的某些合理需求做一些调整。谈判不仅是讨价还价的过程,也是一个教育的过程,这是一个双方好好沟通,互相学习的机会。

关于谈判的最后一点,双方应该共同寻求解决方案,去创造一个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很多时候业主方和管理方都过于固执,执念于自己的想法,并不愿意深入谈一些问题。这样的一个谈判方式其实是不符合商业谈判精神的。商业谈判的精神不是逼着对方去接受你的东西,我觉得是一种说服,或者说是双方共同去解决,寻求解决方案。

三、酒店开发和运营的法律风险规避

演讲嘉宾(已获嘉宾确认)

陈伏姣

湖南省旅游饭店协会

秘书长

罗家福

酒店高参

创始人兼CEO

黄德利

原洲际酒店集团

大中华区总裁

罗军

途家及斯维登集团

联合创始人兼CEO

胡升阳

盈蝶咨询

陈妙强

开元酒店集团

总裁

马英尧

尚美生活集团

董事长

王建平

君澜酒店集团

陈雪明

金陵酒店管理

有限公司总裁

许京生

原国家旅游局副巡视员、原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秘书长

林聪

万豪国际集团中国地区酒店业务发展高级副总裁

吴敏

地中海俱乐部

大中华区开发建设

及项目管理副总裁

夏农

海航璞蔚

总裁暨首席执行官

钱进

希尔顿大中华区

及蒙古总裁

刘晓风

丽柏乐集团

副总裁

梅萍

嘉佩乐酒店集团

中国区首席代表

纪晓东

纽宾凯集团文化板块

执行董事

肖熙凰

维也纳酒店集团

高级副总裁

王海燕

甘圣宏

君亭酒店

执行总裁

陈君

万枫酒店

CEO

陆斯云

希岸酒店

唐鸣

世茂喜达酒店集团

藏晓安

希尔顿中国区

酒店业主协会会长

蔡海洋

中青旅山水酒店集团总裁

马博

陆荣华

春秋投资

总经理

钟再佑

逍遥资本

合伙人

陈熙慧

寻龙资本

黄涛

聚元资本

刘博

STR北亚区

经理

金伟德

洲际中国区

唐伟良

恒大酒店管理集团

副总经理

赵晖

温德姆酒店集团

发展与战略盟

朱小刚

雅高酒店集团

大中华区

首席商务官

范萌妃

朗廷酒店集团

中国区业务拓展

孙兆刚

中南置地酒管公司

杨怡萍

格美集团

首席运营官

黄俭

深航酒店管理公司

邱杰

瑰丽酒店集团

中国首席发展官

郁国刚

万豪国际集团

中国区酒店业务

发展副总裁

陈宝柱

希尔顿欢朋

(中国)投资发展

高原

建业新生活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赵耕乾

多彩投

魏黎

WEI酒店

品牌创始人

大象商务

谈判创始人

李萌

鑫霖资产管理

张磊

明宇商旅

贾琼

凯帝国际

亚太区总裁

徐翔

绿城酒店资产

管理公司总经理

卢文揆

远洲旅业

董事

贾舟祺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

有限公司固定

收益部董事总经理

顾轶骏

金茂(中国)酒店

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发展部总经理

王立群

泛海酒店

金阳

华侨城深圳

酒店发展有限公司

李国华

深圳地铁集团

商业管理公司

戴玉

碧桂园集团

外资酒店管理中心

李晨炜

红树林度假世界运营管理公司MVM平台

常务副总

金宇锋

直客通

业务副总裁

夏国跃

宝龙酒店集团

孙健

洲际酒店集团

首席发展官

李德强

大中华区执行董事

兼发展副总裁

邢林

凯悦酒店集团

地产及发展副总裁

峰会流程(已获嘉宾确认)

8月29日15:00-20:00

8月30日07:00-12:30

峰会主题:酒店新物种

主持:湖南省旅游饭店协会秘书长陈伏姣

09:00-9:05主办方致辞

致辞嘉宾:酒店高参创始人兼CEO罗家福

09:05-9:10开幕致辞

致辞嘉宾:原洲际酒店集团大中华区总裁黄德利

09:10-9:30

演讲嘉宾:途家及斯维登集团联合创始人兼CEO罗军

09:30-10:20

高峰圆桌:预见未来,中国酒店业的下一个十年

主持嘉宾:盈蝶咨询创始人兼CEO胡升阳

圆桌嘉宾:

开元酒店集团总裁陈妙强

尚美生活集团董事长马英尧

君澜酒店集团总裁王建平

金陵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总裁陈雪明

雅高酒店集团大中华区首席商务官朱小刚

向蜜鸟CEO林迅

10:20-10:50社交茶歇

10:50-11:30

主旨演讲:中国酒店业芳华未逝,未来已来

演讲嘉宾:万豪国际集团中国地区酒店业务发展高级副总裁林聪

11:30-12:30

高峰圆桌:怎么打造生活方式和度假酒店新物种?

主持嘉宾:明宇商旅副总裁张磊

海航璞蔚总裁暨首席执行官夏农

地中海俱乐部大中华区开发建设及项目管理副总裁吴敏

丽柏乐集团副总裁刘晓风

嘉佩乐酒店集团中国区首席代表梅萍

红树林猫喂猫云平台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李晨炜

12:30-14:00社交自助午餐

8月30日14:00-18:00

峰会主题:酒店品牌秀

主持:纽宾凯集团文化板块执行董事纪晓东

14:05-14:25

主旨演讲:民族酒店品牌如何走向国际化?

演讲嘉宾:维也纳酒店集团高级副总裁肖熙凰

14:25-15:10

CEO圆桌:中高端酒店的投资策略

主持嘉宾:酒店高参副总裁王海燕

君亭酒店执行总裁甘圣宏

万枫酒店CEO陈君

希岸酒店创始人兼CEO陆斯云

希尔顿欢朋(中国)投资发展副总裁陈宝柱

15:10-16:20

酒店的未来:中国酒店品牌秀(上)

每个酒店品牌按照各自风格进行10分钟演讲,投资嘉宾代表资本和消费者现场点评

演讲嘉宾:

中青旅山水酒店集团总裁蔡海洋

尚美生活集团CEO马博

维也纳酒店集团好眠事业部总裁蒲青山

投资嘉宾:

春秋投资总经理陆荣华

逍遥资本合伙人钟再佑

16:20-16:50社交茶歇

16:50-18:00

酒店的未来:中国酒店品牌秀(下)

万达酒店及度假村品牌管理部总经理郑期仁

世茂喜达酒店集团市场及品牌策划总监文莉

朗廷酒店集团高级业务拓展总监张庭光

温德姆酒店集团中国区发展总监董月军

寻龙资本合伙人陈熙慧

聚元资本合伙人黄涛

18:00-18:10现场互动环节(抽奖)

18:10-20:00峰会欢迎鸡尾酒会

8月31日09:00-12:30

峰会主题:酒店趋势洞察

主持:希尔顿中国区酒店业主协会会长藏晓安

09:00-9:05峰会致辞

致辞嘉宾:原国家旅游局副巡视员、原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秘书长许京生

THE END
1.酒店运营模式应选择委托管理?特许经营?还是自主管理?酒店经营的商业模式主要可分为委托管理模式、特许经营模式和自主经营三种模式。酒店项目选择哪种运营模式,需要考虑酒店项目的地理位置、现场的优劣势、市场定位(产品定位、档次、规模体量、设计风格、客源市场、竞争对手);开发成本及投资回报情况等因素来综合评判。具体运营模式分析如下: http://www.northstarhk.com/newsinfo/4874397.html
2.酒店的类型等级划分管理系统大家在外旅游、出差、探亲印版都会选择酒店作为当立的落脚点。酒店相对于宾馆、民宿来说,经营范围较大而设备比较好,在安全和服务方面也会更令人感到安心和舒心。以酒店建筑、设施设备、功能及管理、服务水平为依据,可以分为一到五星级。一个运营管理良好的酒店,其类型定https://www.cnpp.cn/focus/4424.html
3.酒店管理原则酒店管理知识必读100条→MAIGOO知识56、酒店的管理建立在客人的投诉之上,也可以说,酒店的管理建立在对质量事故的分析总结基础之上。 57、市场的情况是千变万化的,要善于随市场的变化而变,捕捉一刹那的效益。 58、虚心好学,不耻下问,不等于一无所有。 59、销售政策的制度要考虑宾馆的经营管理方式,经营特点,发展方向,客户成份,市场趋势等。 https://www.maigoo.com/goomai/12023.html
4.酒店管理者必备的九大管理知识酒店运营及管理常识博客酒店经营管理其实是一件非常耗费精力的事情,但是因为有些岗位职责管理层很难做到每一处都亲力亲为,所以就需要管理者借助一些管理思维来进行安排部署。 为了帮助作为管理层的你,更好地权衡手中的工作,从全局角度进行前瞻思考。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酒店管理者一定要学的9 大方面。 https://blog.csdn.net/shijigroup666/article/details/127919463
5.酒店经营的基本模式(连载9)进入20世纪50年代,特许经营得到了飞速发展,许多通过连锁经营形成的酒店集团如假日、希尔顿、喜来登等认识到酒店品牌、形象、管理模式、销售网络等具有的价值,便将这一形式作为集团扩张的低成本和高利润途径。 目前,世界著名酒店集团的很大一部分都是以特许经营模式进行发展的。精品国际酒店是世界上最大的特许经营公司之一https://www.liuweihotel.com/index.php/home/article/detail/cid/27/id/125.html
6.酒店管理十大管理要点详解酒店经营思路和方案人员管理是酒店管理的核心,酒店员工是酒店的宝贵财富,他们的素质和态度直接影响到酒店的服务质量和经营绩效,建立良好的员工关系,提供合理的薪酬福利,营造积极的工作环境,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人员管理的关键。 服务质量管理 服务质量是酒店的生命线,酒店应该建立完善的服务标准体系,加强对服务过程的监控,提高员工的客户服https://www.coffee.cn/xican/post/373141.html
7.酒店管理公司经营范围有哪些摘要: 酒店管理公司经营范围有哪些酒店管理公司经营范围一般项目:酒店管理;企业管理;商务代理代办服务;会议及展览服务;物业管理;停车场服务;非居住房地产租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 酒店管理公司经营范围有哪些 酒店管理公司经营范围一般项目:酒店管理;企业管理;商务代理代办服务;会议https://www.91kaiye.cn/article-16811-1.html
8.酒店的模式,酒店管理的四大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酒店业主与管理公司共同承担酒店的经营和管理责任,并共享利益。联合经营模式的优点是能够充分发挥两方的优势和资源,实现资源整合和管理协同,从而提高酒店的效益和竞争力。联合经营模式也需要酒店业主和管理公司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建立相互信任和共赢的框架。http://www.ywyclub.com/article/4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