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疏专业弱无狼性,高端酒店该如何破除人力管理痛点? 旅讯八点正 要想走得更好更远,不破不立。 关于国内一些高端酒店的长期蹉跎,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润钢曾经提到,由于中国高端酒店... 

关于国内一些高端酒店的长期蹉跎,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润钢曾经提到,由于中国高端酒店成型于经济短缺的计划经济年代,相当部分脱胎于招待所,因此很多方面继承了招待所的基因,缺乏市场眼光。

在笔者看来,这类酒店竞争乏力,组织形态陈旧是重要原因之一,可总结为以下几个特征:“正三角”、“根系状”、“大锅饭”。

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生业态不断涌入,这些组织形态开始面临挑战,如果不能及时升级迭代进行变革,恐怕终究难逃成为“历史”的命运。

01

“正三角”人岗分布造成

“招聘难、成本高、流动大”的困境

劳动力集中在最底层,数量庞大约占到酒店总人数的4成,岗位内容基础且繁琐、专业门槛低、薪酬低廉。酒店在这种组织形态下,受制于经营压力和财务业绩,不得不精打细算的降本增效。

现在一些最底层的一线员工逐渐被实习生和小时工代替,其形成的“小三角”依然是最底层的合同制员工,他们便是今后的领班、主管和副理。

然而因为一线员工和“成长”起来的管理人员的不专业及人手匮乏,导致整体服务质量下滑,酒店不得不以低房价换出租率以保障收益,而一味降价终会入不敷出,开源不行只得节流,人工成本一降再降,导致离职率增加而招聘进人速度远不足以及时补缺,服务链因此逐步崩溃断裂。逐渐形成“招聘难,成本高,流动大”的困境,这个问题虽是老生常谈,但情况却愈演愈烈。

02

“根系状”管理模式是

“层级多,效率低,管控弱”的根源

一个传统的高端酒店自上而下少则五六层级,多则十余级。管理层指令和方针的下达像树的根系般,由上自下层层灌输和分解,从主干脉络直到枝干末梢,分工明晰且高效。

但是目前酒店从业人员的专业、质素、学习理解能力的差异等种种内在和外在因素,让一项指令从首端的发出到末端的接受,往往会被错误传达、通知过时、理解歪曲,甚至遗失。

酒店现存管理系统的繁琐复杂已经严重影响了正常的运营和经营,“一言堂”、“狐假虎威”、“拿着鸡毛当令箭”、“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等等恶习可谓比比皆是,不断侵蚀酒店人的心态,同时也让那些对酒店业心怀憧憬的未来酒店人望而却步。

03

“大锅饭”的薪酬绩效体系导致“人才疏,

专业弱,无狼性”的现状

酒店的薪酬福利体系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基础工资+月度班次津贴+年终分红”,除了销售、前台和餐饮的个别运营一线人员会根据业绩提成,upselling(升级销售)等有少量的激励奖金外,其他同级别的员工薪酬差距不会很大,即使有所谓的一年一度绩效加持,也是形同虚设,美其名曰“公平公正”,避免因为百来元的差距造成内部矛盾,其实这就是“大锅饭”的极端表现。

如此一如既往的酒店薪酬模式,使得具备狼性思维和竞争意识的有潜力的基层员工逐渐离开酒店业,选择留下的更多是兢兢业业的“老黄牛型”员工或安安稳稳“小白兔型”员工,酒店业的整体氛围变得毫无专业性和竞争性。

更有甚者,员工会因为别家比自家同岗位高100元的待遇,立马跳槽,同样的工作内容,在哪家干不是干呢。尽管酒店管理层不断追求和创新酒店经营方面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但没有具备专业性和能力的员工来落地,岂不是空谈?

林林种种的现状都迫使酒店业从内到外的变革:组织结构的重建、人岗匹配的优化、薪酬福利的提升、长效激励的加持,这些都是当下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紧迫课题。对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让“临时性补充劳动力”成为“长效性固化劳动力”

“正三角”的酒店组织形态中位于最下面的是基层员工,主要由正式合同制员工、劳务工、实习生和小时工四类组成。

由于法律法规的约束,除了小时工,其余三类人员在工作时长和薪酬福利上相对固定,因此在招人方面难度较大。

由于基层岗位的专业性不高、工作内容繁杂、薪资报酬低,小时工成为当下酒店业最大的“临时性补充劳动力”。再加上不需要考虑福利和用工时长,对小时工的安排更加灵活,按需用人即可,这就是所谓的“灵活用工”。

当酒店把一线岗位都开放给灵活用工,让现阶段的“临时性补充劳动力”成为基层岗位的“长效性固化劳动力”,不再拘泥于每天8小时连续工作,依据每日经营淡旺时段合理分配人手,将福利转为薪资进行及时发放,自然招聘难、人力成本高和流动性大的问题迎刃而解,当然前提是有专业的酒店第三方劳务公司。

酒店可以通过实行多劳多得、一岗多能、一职多责等内部培训手段,考评“灵活用工者”的专业能力和素养,为其提供相匹配的时薪待遇。如此,一线员工服务的主动性和专业性提升,客户体验随之得到提升,同时也提高了酒店内部客房、餐饮等产品的溢价能力。

也只有解决了一线员工匮乏和专业能力欠佳的问题,经理、总监和总经理这些管理岗位的人员才可以各自归位、各司其职、各显所长。

让“根系状”管理模式变得更为“扁平化”

酒店为了培养接班人,启用了各类人才管理计划,但是存在培养队伍职级繁多、沟通不畅的问题。

在笔者看来,人才培养与日常管理应该一分为二。各部门副职不应作为在日常经营中的决策和管理者,而是以执行和操作为主,通过经验累积和专业能力加持转为正职。

如此,管理层级可由原来的多层缩减至三层即总经理、部门总监和部门经理,快速提高上传下达的效率和精准度。如此“扁平化”管理变得简化、透明、高效,同时激发内部活力,使酒店上下一心。

甩掉“大锅饭”,开启“小炉灶”

“要想经营搞得好,员工激情很重要。”一家没有狼性的企业,迟早会成为别人的盘中餐。

酒店目前惯用的激励和绩效体系之所以成效甚微,就是因为奖惩不够鲜明。优秀、平庸与拙劣的分界线变得十分模糊,奖励绩效的队伍呈现出“绩优7%,绩劣3%,中间无功无过的占比高达90%”的现象,而且绩优和绩劣在奖金分配上,也只有微小的差异,这种“大锅饭”体系会逐步演变成“劣币驱除良币”的状态。

“小炉灶”是一种用个人绩效指标代替全员指标的方式,用OKR(ObjectivesandKeyResults,即目标与关键成果法)替代传统的KPI,这种个体业绩与组织业绩紧密挂钩,是挖掘员工潜能和激发狼性思维的唯一途径。

如此才能激励优质人才,逐步淘汰绩劣员工,提升员工队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通过“小炉灶”让表现卓越的员工获得更大的利益和优越感,酒店才能够倚靠这类员工创造更好的经营业绩,从而实现共赢共荣。

我们习惯用以往的经验和现有的学识完成眼下的工作,却忽略了当下处在新模式、新办法、新策略的变革时代。

现今,前端科技和人工智能的运用已经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未来更是锐不可挡。智能技术在提升客户体验和后台支持等方面已经进行了很多尝试,组织结构中的部分功能环节也逐步被更加高效和简便的方式所替代。例如,考勤系统已经从纸质签过渡到刷卡再到指纹,甚至人脸和瞳孔的精准识别。

对于酒店人力资源最难的“招聘”和“降本”,也可以通过科技的方式寻求到另辟蹊径的解决方案,未来,刷碗、清洁、上菜等酒店常规服务都可能被科技应用逐一替代。智能化将成为酒店组织体系变革的一种路径。

现代酒店业已经具有百年历史,存在即合理,但无论是一家企业还是一个行业,要想走得更好更远,不破不立。酒店人力资源的从业者,要擅于破局,才能开拓出新气象。

*本文作者杨泉系金茂(中国)酒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经理

THE END
1.酒店运营模式应选择委托管理?特许经营?还是自主管理?酒店经营的商业模式主要可分为委托管理模式、特许经营模式和自主经营三种模式。酒店项目选择哪种运营模式,需要考虑酒店项目的地理位置、现场的优劣势、市场定位(产品定位、档次、规模体量、设计风格、客源市场、竞争对手);开发成本及投资回报情况等因素来综合评判。具体运营模式分析如下: http://www.northstarhk.com/newsinfo/4874397.html
2.酒店的类型等级划分管理系统大家在外旅游、出差、探亲印版都会选择酒店作为当立的落脚点。酒店相对于宾馆、民宿来说,经营范围较大而设备比较好,在安全和服务方面也会更令人感到安心和舒心。以酒店建筑、设施设备、功能及管理、服务水平为依据,可以分为一到五星级。一个运营管理良好的酒店,其类型定https://www.cnpp.cn/focus/4424.html
3.酒店管理原则酒店管理知识必读100条→MAIGOO知识56、酒店的管理建立在客人的投诉之上,也可以说,酒店的管理建立在对质量事故的分析总结基础之上。 57、市场的情况是千变万化的,要善于随市场的变化而变,捕捉一刹那的效益。 58、虚心好学,不耻下问,不等于一无所有。 59、销售政策的制度要考虑宾馆的经营管理方式,经营特点,发展方向,客户成份,市场趋势等。 https://www.maigoo.com/goomai/12023.html
4.酒店管理者必备的九大管理知识酒店运营及管理常识博客酒店经营管理其实是一件非常耗费精力的事情,但是因为有些岗位职责管理层很难做到每一处都亲力亲为,所以就需要管理者借助一些管理思维来进行安排部署。 为了帮助作为管理层的你,更好地权衡手中的工作,从全局角度进行前瞻思考。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酒店管理者一定要学的9 大方面。 https://blog.csdn.net/shijigroup666/article/details/127919463
5.酒店经营的基本模式(连载9)进入20世纪50年代,特许经营得到了飞速发展,许多通过连锁经营形成的酒店集团如假日、希尔顿、喜来登等认识到酒店品牌、形象、管理模式、销售网络等具有的价值,便将这一形式作为集团扩张的低成本和高利润途径。 目前,世界著名酒店集团的很大一部分都是以特许经营模式进行发展的。精品国际酒店是世界上最大的特许经营公司之一https://www.liuweihotel.com/index.php/home/article/detail/cid/27/id/125.html
6.酒店管理十大管理要点详解酒店经营思路和方案人员管理是酒店管理的核心,酒店员工是酒店的宝贵财富,他们的素质和态度直接影响到酒店的服务质量和经营绩效,建立良好的员工关系,提供合理的薪酬福利,营造积极的工作环境,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人员管理的关键。 服务质量管理 服务质量是酒店的生命线,酒店应该建立完善的服务标准体系,加强对服务过程的监控,提高员工的客户服https://www.coffee.cn/xican/post/373141.html
7.酒店管理公司经营范围有哪些摘要: 酒店管理公司经营范围有哪些酒店管理公司经营范围一般项目:酒店管理;企业管理;商务代理代办服务;会议及展览服务;物业管理;停车场服务;非居住房地产租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 酒店管理公司经营范围有哪些 酒店管理公司经营范围一般项目:酒店管理;企业管理;商务代理代办服务;会议https://www.91kaiye.cn/article-16811-1.html
8.酒店的模式,酒店管理的四大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酒店业主与管理公司共同承担酒店的经营和管理责任,并共享利益。联合经营模式的优点是能够充分发挥两方的优势和资源,实现资源整合和管理协同,从而提高酒店的效益和竞争力。联合经营模式也需要酒店业主和管理公司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建立相互信任和共赢的框架。http://www.ywyclub.com/article/4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