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制时间对清蒸刀鱼食用品质及组织结构的影响

(1.江苏旅游职业学院烹饪科技学院,江苏扬州225127;2.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江苏扬州225127)

刀鱼(CoiliaectenesJordan)又名刀鲚、毛鱼、凤尾鱼,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洄游鱼类[1],与鮰鱼、鲥鱼、河豚鱼(河鲀)并称为“长江四鲜”[2],于每年2、3月份洄游入长江繁殖,因其形体细长侧薄又呈银白色,似尖刀,故而得名刀鱼[3]。刀鱼肉质细腻,美味鲜嫩,肥而不腻,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其中又以清蒸的方式最为普遍[4]。

江苏连云港本地产刀鱼,购于扬州麦德龙超市,宰前检验均为冰鲜冷藏,无异常气味[10],体质量(75±3)g。

HCl、K2SO4、CuSO4、HBO3、NaCl、NaOH、乙醇、无水乙醚、石油醚(均为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牛肉膏、蛋白胨(均为生物试剂)麦克林科研试剂有限公司。

TMS-Pro物性测定仪美国FTC公司;PHB-1便携式pH计上海三星仪表厂;KDN-04Ⅱ蛋白质测定仪、HYP-Ⅱ消化炉上海纤检仪器有限公司;WI-946索氏抽提器东西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SZF-06A粗脂肪测定仪上海新嘉电子有限公司;BS210S(1/1000)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GTR16-2高速冷冻离心机北京时代北利离心机有限公司;HTG立式鼓风干燥箱上海精密仪器有限公司;HSX-250恒温恒湿培养箱上海福玛实验设备有限公司;MK-301热电偶接触式测温仪杭州美控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EG-818杰冠电扒炉北京贝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1.3.1样品制备与实验设计

将鱼体去内脏、去鳞,洗净,沥干,每条刀鱼加入盐5g、料酒15g、葱段10g、姜片10g[11],置于25℃通风环境下分别腌制0、15、30、45、60min后,以背脊部的鱼肉为实验样品。取部分生肉样用于pH值、细菌菌落总数测定。另取部分生肉样放入蒸箱中,鱼体中心温度达到75℃时为成熟[12],停止加热,取熟肉样用于质构特性、持水力、失水率、粗蛋白、粗脂肪、矿物质含量等指标测定[13],同时进行感官品质评价。

1.3.2指标测定

细菌菌落总数:参照GB4789.3——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中的平板计数法[14];pH值:参照GB/T22592——2008《水处理剂pH值测定方法通则》中的酸度计法[15];质构特性:物性测定仪直接测定法[16];粗蛋白含量:参照GB5009.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中的凯氏定氮法[17];粗脂肪含量:参照GB/T5009.6——200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的测定》中的索氏抽提法[18];矿物质含量:参照GB500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中的马弗炉灼烧法[19];持水力:参照GB/T5009.3——200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中的离心法;失水率:称重法[20]。

1.3.3感官评价

参照陈树俊等[21]的感官评价标准,由15名专业人士组成评价小组,从嫩度、风味、多汁性方面按百分制进行评价,三者权重比为1∶1∶1。清蒸刀鱼感官指标及其评分标准如表1所示。

表1清蒸刀鱼感官评分标准Table1Criteriaforsensoryevaluationofsteamedsaury

嫩度风味多汁性分值质地柔软,易嚼碎,易下咽鱼香味浓郁,滋味可口咀嚼能产生丰富汁液10~8质地柔软,吞咽顺畅尚具鱼肉固有香气和滋味,无不良气味汁液丰富,口腔内不会感觉干燥7~6质地粗糙,难以咀嚼与下咽略有异味肉汁量少,咀嚼时感觉干燥5~4很难咬碎,难以下咽异味明显或有生鱼肉腥味干燥无味,咀嚼时木质化严重3~1

1.3.4微观组织结构鉴定

实验均重复3次,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用SPSS19.0和Excel2007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图1刀鱼腌制过程中细菌菌落总数的变化Fig.1Changesintotalbacterialnumberinrawsaurymeatduringsalting

鱼宰杀后的起始pH值接近中性。由于鱼肉固有酶作用产生乳酸、磷酸,使pH值略微下降[24]。随着其他碱性分解产物增多以及微生物的作用,鱼肉pH值回升。

图2刀鱼腌制过程中pH值的变化Fig.2ChangesinpHvalueofrawsaurymeatduringsalting

由图2可知,生刀鱼肉腌制0~30min时,其pH值由6.82下降至6.46,随后回升,至腌制60min时pH值为6.84,此时鱼肉的菌落总数达3.3×106CFU/g,已经处于腐败变质初期,不建议食用[25]。

注:同行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表4同。

从鱼肉样品硬度的变化规律可知,生刀鱼肉25℃腌制30min即腌制完成。对质构特性的综合分析表明,刀鱼肉经蒸熟后肉质内聚性低,黏附性和胶黏性小,易于咀嚼,具有一定的弹性。

综合分析失水率与持水率变化可知,刀鱼腌制15~45min可实现清蒸刀鱼持水率高、失水率低、嫩度增加、切面多汁、易于蒸熟的目的。

注:同列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

参考文献:

[1]甄润英,陈影,梁静静,等.即食香辣秋刀鱼加工工艺及贮藏品质变化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8,39(18):124-128.DOI:10.3969/j.issn.1005-6521.2018.18.022.

[2]琳紫.清蒸鱼[J].科技文献信息管理,2013(4):35.DOI:10.3969/j.issn.1009-8070.2016.39.038.

[3]董唯,贺雪华,窦川林,等.白酒对秋刀鱼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和功能性质的影响[J].食品与机械,2018,34(7):11-16.DOI:10.13652/j.issn.1003-5788.2018.07.003.

[4]李敏.草鱼鱼肉肠质构性质的影响因素研究[J].肉类工业,2012(9):23-26.DOI:10.3969/j.issn.1008-5467.2012.09.008.

[5]陈美群,谭猛,刘海平.西藏两种裂腹鱼鱼肉质构特征比较分析[J].水生生物学报,2018,42(6):21-22.DOI:10.7541/2018.150.

[6]黄静.蒸汽温度对清蒸鲈鱼食用品质影响的研究[J].肉类工业,2019(5):51-53.DOI:10.3969/j.issn.1008-5467.2019.05.008.

[7]刘利格.储藏过程中鲐鱼肌肉及鱼汁蛋白性质的变化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4:70-72.

[8]蒋奕,俞龙浩.脉冲强光杀菌技术和2种保鲜剂在清蒸鲤鱼中的应用[J].肉类研究,2018,32(6):49-54.DOI:10.7506/rlyj1001-8123-201806010.

[9]朱晓华,翁棋兰,王静.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检测鱼肉组织中4种磺胺与甲氧苄啶的残留量[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9,32(4):138-142.DOI:10.3321/j.issn:1000-2030.2009.04.026.

[10]何碧英,康莉,李瑞园.鱼肉组织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液相色谱-质谱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9,35(4):53-56.

[11]阙婷婷.不同低温保鲜方法对乌鳢鱼肉理化性质以及组织结构的影响[D].杭州:浙江大学,2014:178-201.

[12]GOMESCL,PFLANZERSB,DEFELíCIOPE,etal.Temporalchangesoftendernessandjuicinessofbeefstriploinsteaks[J].LWTFoodScienceandTechnology,2014,59(2):629-634.DOI:10.1016/j.lwt.2014.07.007.

[13]周然,刘源,谢晶,等.电解水对冷藏河豚鱼肉质构及品质变化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10):365-369.DOI:10.3969/j.issn.1002-6819.2011.10.064.

[14]卢焘.双螺杆挤压重组鱼肉加工新技术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07:67-69.

[15]WATANABEKH,DESIMONEFW,THIYAGARAJAHA,etal.FishtissuequalityinthelowerMississippiriverandhealthrisksfromfishconsumption[J].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2003,302(1/3):109-126.DOI:10.1016/s0048-9697(02)00396-0.

[16]王恒鹏,孟祥忍,南新月,等.不同压力下清蒸鳊鱼的品质研究[J].食品科技,2015,40(8):128-132.

[17]刘铁玲,何新益,李昀.冻藏对鲢鱼、鲤鱼鱼肉质构影响的比较研究[J].食品与机械,2010,26(2):30-33.DOI:10.3321/j.issn:1000-2030.2009.04.026.

[18]王俏仪,董强,卢水仙.冷冻贮藏对罗非鱼肌肉质构特性的影响[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1,31(4):89-93.

[19]王宝森.西藏鱼类信息系统的初步建立[D].重庆:西南大学,2008:29-37.

[20]姜启兴,申丽丽,汤凤雨.加热温度对鳙鱼肉色泽和质构的影响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3,34(17):69-72.

[21]陈树俊,王翠连,李佳益.模糊数学综合感官评价法应用于木枣钙果复合饮料研制[J].山西农业科学,2018,46(2):276-283.DOI:10.3969/j.issn.1002-2481.2018.02.29.

[22]HUFF-LONERGANE,LONERGANSM.Mechanismofwaterholdingcapacityofmeat:theroleofpostmortembiochemicalandstructuralchanges[J].MeatScience,2005,71(1):194-204.DOI:10.1016/j.meatsci.2005.04.022.

[23]张婷.腌制鱼类物理、生化特性分析及其品质评价模型建立[D].上海:上海海洋大学,2013:101-130.

[24]闵娟,刘红,李传勇,等.4种植物提取物对马鲛鱼保鲜效果研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7,8(8):2847-2855.DOI:10.3969/j.issn.2095-0381.2017.08.003.

[25]王伟力,杨舒婷,焦建刚,等.三种水族馆珍贵鱼类的营养成分分析及脂肪酸营养评价[J].水产学报,2019,43(3):618-627.DOI:10.11964/jfc.20180511274.

[26]MANZB,MüLLERK,KUCERAB.Wateruptakeanddistributioningerminatingtobaccoseedsinvestigatedinvivobynuclearmagneticresonanceimaging[J].PlantPhysiology,2005,138(3):1538-1551.DOI:10.2307/4629952.

[27]王琳,赵镭,范刚.不同烹饪及储存条件对菜品感官品质的影响[J].中国调味品,2019(11):19-22.DOI:10.3969/j.issn.1002-2481.2018.02.29.

[28]LAMETSCHR,BENDIXENE.Proteomeanalysisappliedtomeatscience:characterizingpostmortemchangesinporcinemuscle[J].JournalofAgriculturalandFoodChemistry,2001,49(10):4531-4537.DOI:10.1021/jf010103g.

[30]卢涵.鳙鱼肉低温贮藏过程中蛋白氧化、组织蛋白酶活性与品质变化规律的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7:11-17.

[31]孔保华,李明清,夏秀芳.不同盐对鲤鱼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和凝胶特性的影响[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1,37(3):50-55.

[32]卢涵.-20℃下鳙鱼肉中组织蛋白酶B及L对其肌纤维微结构及持水力的影响[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9,38(5):79-82.DOI:10.7666/d.Y2306707.

EffectofCuringTimeonEatingQualityandMicrostructureofSteamedSaury

SHENHui1,WUPeng2(1.CollegeofCulinaryTechnology,JiangsuInstituteofTourismandHospitality,Yangzhou225127,China;2.CollegeofTourismandCuisine,YangzhouUniversity,Yangzhou225127,China)

Abstract:Giventhatcookedsaurywithoutpre-curinghasthedefectsofroughtexture,inadequateflavorandstrongfishysmell,areasonablecuringtimeafterslaughterwasdetermined.SauryfromLianyungang,Jiangsuprovincewassaltedfordifferentperiodsoftimeandsteameduntilmaturity.Changesinqualityindicatorsweremonitoredasafunctionofsaltingtime.Theresultsshowedthatcuringat25℃for30minwasfoundtobeoptimal.Theresultingproducthadthelowesthardnessofabout3.13N;theadhesivenessandgumminesswere0.57Paand1.76N,respectively,andtheelasticitywas8.22mm.Atthesametime,thewaterholdingcapacitywasashighas22%.Inaddition,thefishmeatexhibitedalowpercentagelossofwater,waseasytochewandhadagoodmouthfeel.Theseresultswereconsistentwiththemicrostructureobservation.

Keywords:saury;curingtime;steaming;qualitycharacteristics

收稿日期:2019-11-20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川菜发展研究中心项目(CC19Z35)

第一作者简介:沈晖(1985——)(ORCID:0000-0002-0849-8750),男,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烹饪工艺及烹饪营养与卫生学。E-mail:41760568@qq.com

THE END
1.白酒成分含量分析表理想股票技术论坛提供白酒成分含量详细分析,包括酒精、水、酯类、酚类等多种成分的含量及比例,为白酒研究、品鉴提供参考。 ,理想股票技术论坛https://www.55188.com/tag-8530000.html
2.白酒营养成分表营养成分表 菜谱网白酒营养成分 白酒营养成分 主要营养元素 238卡路里(千卡) 热量 1.9克 蛋白质 0克 脂肪 48.1克 碳水化合物 主要营养成分含量 热量 238卡路里 蛋白质 1.9克 碳水化合物 48.1克 脂肪 0克 能量 996千焦 饱和脂肪酸 0克 单不饱和脂肪酸https://www.xiao688.com/nutrition/food-628.html
3.白酒成分含量标准是多少,一般白酒的酒精含量不得超过多少相关标准规定,成品白酒高度酒41-68度,总酯含量要求在:优级大于等于2.0,一级大于等于1.5,现在标准已取消二级了。 白酒香型不同,优级标准不同,清香型白酒总酯要求大于1g/l,米香型白酒要求大于0.8g/l,兼香型白酒要求大于2g/l,浓香型白酒要求大于2g/l. https://www.meijiu.com/cs/1418794.html
4.《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22年,第42卷,第03期737基于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的水泥生料成分含量检测研究 黄冰1,王孝红2,蒋萍2* DOI: 10.3964/j.issn.1000-0593(2022)03-0737-06 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水泥生料成分的快速检测,但我国水泥企业在生产水泥生料时所用原材料品种不一,使用不同的原材料进行生产时对近红外光谱建模带来一定影响。为了研究不同原http://www.sinospectroscopy.org.cn/readnews.php?nid=97029
5.程序升温毛细管色谱法分析白酒中若干微量成分的含量实验报告(共6程序升温毛细管色谱法分析白酒中若干微量成分的含量实验报告(共6篇) 实验 白酒成分分析 专业分析实验 白酒成分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白酒的成分组成和分析检测的意义。 2.了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 GChttps://mip.book118.com/html/2017/0502/103864041.shtm
6.白酒检测国家标准参数白酒国家标准参数检测与分析通过对白酒国家标准参数进行检测与分析,可以全面评估其香气成分、醇度、酸度、挥发性物质含量以及重金属含量和糖分含量等指标,从而判断其品质水平和安全性。这些参数不仅对白酒生产企业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消费者选择优质白酒提供了科学依据。 总之,白酒国家标准参数检测与分析是保证白党品质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科学https://www.coffee.cn/xican/post/329222.html
7.白酒(100克)的热量和营养成分100 克 白酒 营养成分 食用量 100 克 每份 能源 1238 千焦 296 千卡 蛋白质 0.17克 脂肪 0克 饱和脂肪 0克 多不饱和脂肪 0克 单不饱和脂肪 0克 胆固醇 0毫克 碳水化合物 0.2克 糖 0.2克 纤维 0克 钠 1毫克 钾 2毫克 上次更新时间:2020年05月12日 10:50 上午https://www.fatsecret.cn/%E7%83%AD%E9%87%8F%E8%90%A5%E5%85%BB/%E6%99%AE%E9%80%9A%E7%9A%84/%E7%99%BD%E9%85%92?portionid=7666699&portionamount=100.000
8.不同年份不同质量等级李渡白酒香气成分分析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以及气相色谱-嗅闻-质谱法分析了 17 个李渡酒中的香气成分, 通过计算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 OAV)确定重要香气活性化合物, 结合偏 最小二乘法分析得到差异香气物质.结果 共鉴定出李渡酒中的 92 种挥发性化合物, 26 种香气活性化合物; 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乳酸乙酯(2538.18 mg/http://chinafoodj.ijournals.cn/ch/reader/create_pdf.aspx?file_no=20230320015&journal_id=spzljcxb
9.酿酒主要原料的成分及特性成都市德缘坊酒业有限公司官网大米的淀粉含量较高,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少。粳米淀粉结构疏松,利于糊化,糯米质软,蒸煮后粘度大。粳米与糯米的成分比较如下表2-4: (四)麦类原料的成分及特性 小麦除用于制曲外,还可用于白酒生产,小麦中的碳水化合物,除淀粉外,还有少量的蔗糖、葡萄糖、果糖等(其含量2%—4%),以及2%—3%的糊精,以及适量的钾、http://www.cddyfjy.com/news/164.html
10.白酒的热量白酒减肥营养成分云健康食物库包括白酒的热量,白酒的营养成分,白酒减肥功效,白酒的含量,为您提供更多白酒减肥的相关知识让您更加了解食物。http://www.hpcn21.com/shiwuku/baijiu/
11.白酒杂醇油的主要成分是异戊醇、戊醇、异丁醇、丙醇等,其中以异丁醇、异戊醇的毒性较大。原料中蛋白质含量多时,酒中杂醇油的含量也高。杂醇油的沸点一般高于乙醇(乙醇沸点为78℃,丙醇为97℃,异戊醇为13l℃),在白酒蒸馏时,应掌握温度,进行掐头去尾,减少成品酒的杂醇油含量。 (二)醛类 酒中醛类是分子大小相应的醇https://baike.sogou.com/v122667.htm
12.白酒分析方法(精选四篇)白酒分析方法(精选四篇) 白酒分析方法 篇1 醛类是白酒中不可或缺的香气成分, 但含量过高则会出现强烈的刺激味, 并对人体构成危害, 引起头痛。所以, 准确测定白酒中总醛的含量, 对改善白酒质量, 控制或减少对人体的危害至关重要。利用亚硫酸氢钠加成法检测白酒中的总醛含量时, 通过调整亚硫酸氢钠的加入量, 改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ucohv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