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介绍巴菲特白手起家,通过投资成为世界首富的传奇故事,使我感到非常震惊。巴菲特认为。没有人能预测股市涨跌,股票投资是一个高风险的事业,只有在价值被大大低估的时才值得购买。股票价格与企业内在价值经常有很大的背离,由企业基本经营所决定的内在价值,最终一定会反映到价格上来。巴菲特的观点令我耳目一新,让我在绝望中看到了新的希望。
一.初战告捷
于是我不再对股市整体涨跌进行猜测,转而开始寻找价值被低估的股票。我发现刚刚上市不久的“湖北兴化”(现在:国投电力,证券代码:600886)有一个大的在建项目很快就要投产,其利润将出现巨大的增长。
第二天一开盘我就以12元附近的价格大量购买了这只股票。当时的心情与以往买股票时的恐惧与贪婪的感觉完全不同,这次是充满了自信。感觉买到股票就可以赚钱了。不久这只股票就出现了暴涨,由于短期上涨过猛,当上涨到18元附近时,我终于忍不住卖出了持有的股票。在我们卖出之后,这只股票经过几天的震荡接着再次出现暴涨,在接下来几年中又陆续上涨了5—6倍,成为那几年最牛的股票。通过这次经历,我们得出了两个结论。
第一.价值投资的确管用。
第二.买了价值被低估的股票如果能够远离股市可以赚到更多的钱。
这次投资成功不但挽回了过去的亏损,按照约定朋友给了我十四万的利润分成。我把钱拿回家放到桌子上,为了给爱人一个意外的惊喜,我特意盖上了一块毛巾。等爱人下班回到家里,我掀开毛巾,爱人看到这么多钱又惊又喜!我们多年的苦苦等待,终于有了今天的收获。
模仿巴菲特合伙投资公司模式赚钱
湖北兴化投资的成功使朋友对我的信心大增,陆续将大量的资金调入股市。在发现新的投资目标之前,我利用朋友账户里的闲置资金开始申购新股。我发现申购新股收益率非常高,年收益率可以达到30%多。于是我效仿巴菲特1956年创办合伙投资公司的模式,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将大量亲朋好友的资金汇集到一起,专门从事新股申购,为此我还聘请了一位会计帮我整理账目。1997年至2002年这五年当中,通过新股申购的方式,我为亲朋好友赚取了大量的利润,同时我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由于2002年新股发行方式改为市值配售,所以我将大部分资金陆续返还给出资者。留下的一部分资金,在2002年至2007年之间,与证券公司合作,通过委托理财的方式,将资金拆借给投资者,又获取了较高的稳定收益。
重仓燕京啤酒
1997年7月燕京啤酒上市,我意识到重大的赚钱机会已经来临。1988年我经营小烟酒店时,开始我们卖三种啤酒,北京白牌、五星双合盛和燕京啤酒。后来我发现燕京啤酒卖得越来越好,另外两种啤酒则卖得越来越差。有位顾客曾经对我说:“燕京啤酒好喝的原因在于它从地下深层打上来的水就是矿泉水的级别”。到1993年我们关闭小烟酒店时,我们就只卖燕京啤酒了。这件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1997年燕京啤酒上市的时候,在北京的市场上,消费者已经看不到别的品牌的啤酒了。餐馆、超市、小卖部卖的都是燕京啤酒。
当股价下跌到13元附近时,我利用巴菲特评估企业的方法,撰写了一份10页的《燕京啤酒股份公司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对公司未来10年的投资价值进行了一番评估,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该企业产品简单通俗易懂。
第二、有稳定的发展历史。公司1980年建厂产量从1万吨发展到1996年58.9万吨,成为我国啤酒行业产销量第一的企业。
第三、有强大的品牌优势。1992年荣获第31届布鲁塞尔国际金奖。1997年4月获得国家级“驰名商标”。当时在啤酒行业里仅有青岛啤酒一家公司享有这样的荣誉。
第四、公司的长期发展前景非常好。截止1996年底我国共有630家啤酒生产企业,生产啤酒1600多万吨,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啤酒生产国。但是90%的企业年产量不足4万吨,布局十分散乱。美国前7大啤酒厂商占据本国96%的市场份额,而日本前4大啤酒厂商垄断了本国的生产和经营。中国轻工总会提出了“北有青岛、南有珠江、首都有燕京”的中国啤酒发展格局。大量中小啤酒企业将被收购兼并已是大势所趋。燕京啤酒已经从北京开始向全国扩张。
第五、公司具有优秀的管理层。公司的最高管理者李福成,高级经济师,曾多次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优秀企业家等称号。同时,他也是一位非常有头脑管理者,在合资问题上不随波逐流。
第六、当时公司的各项经济指标均处在全国啤酒行业领先水平。
第七、股票价格低于内在价值。我对公司未来10年投资价值进行了一番评估,结果是:
(1)保守评估每年净利润增长10%股价当时大约值每股19元。
(2)按乐观评估净利润每年增长15%股价当时大约值每股29。
而当时的市场价格仅仅是每股13元,
当年燕京啤酒股价走势图
于是我建议与我合作的朋友大量买入这家公司股票,并告诉朋友巴菲特的观点:“当重大机会来临的时候,应当结清支票成吨的买”。我们利用两个股票账户在13元附近很快完成了建仓工作。当我从招商证券永安里营业部走出来时,天气格外睛好,风和日丽。看到大街上满载着燕京啤酒的送货车时,成为优秀企业股东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这种自信和喜悦感觉与当年打透支惨赔后痛苦失魂落魄的心情,形成的对比是何等的强烈啊!
持股期间,我多次和朋友一起去燕京啤酒股份公司参观工厂,参加股东大会,参加企业的厂庆。我还送给李福成先生一本有关巴菲特的书。看到领导班子年富力强非常有朝气,对待股东的态度就像对待老朋友老邻居既亲切又随和,我们受到了很大鼓舞。经过每10股送5股后我们的持股成本降到9元附近。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1998年8月B股指数跌到了不可思议的26点,我们大举买入后不久账面盈利达到30%,在随后的下跌中指数居然跌到了21点,面对账面出现的亏损,我一遍又一遍地学习和向合作伙伴介绍巴菲特的观点,巴菲特说:“你必须在财务方面和心理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应付股票市场的反复无常,如果你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你买的股票跌到你买入价格的一半,还能从容地计划你的投资,你就不该玩这个游戏。”巴菲特思想在我们持股的过程中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心理支持。在持股一年后卖出B股股票时我们获得了一倍的利润。
1999年11月,我开立了自己的B股账户。以0.24美元价格大量购买了只有5倍市盈率的东电B股股票。我购买后不久股价跌到0.2美元。账面损失几乎达到20%,心情一时变得非常低落郁闷,为了增加自己的信心,我反复阅读有关巴菲特的书籍,《胜券在握》书中写道:“因为巴菲特做的都是长期投资,所以短期股价波动对他根本没有影响,巴菲特相信自己比市场先生更有能力评估一家企业的价值。巴菲特认为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你就没有资格玩这个游戏。”我告诫自己市场先生是错的,自己更有能力评估东电B股的投资价值,巴菲特思想总能在我情绪低落时给我鼓舞给我力量。2001年4月以0.78元的价格卖出东电B股票时,盈利达到3倍多。为我接下来离开过热的股市,转投房产奠定了资金方面的基础。
2001年4月我卖出东电B股时,上海股票市场指数在2180点附近。股票平均市盈率达到50多倍,处于疯狂状态。我对朋友说股市连看都不值得看。就像巴菲特在1969年解散合伙投资公司离开疯狂的股票市场一样。在众人贪婪的时候我开始离开了股票市场。
寻找一尺高的栅栏,轻松越过,资产再次实现跨越式增长
2001年5月份开始,我将大量资金陆续投资到房地产市场,这一决定使我避开了随后4年多的大熊市,也使我的资产又一次获得了快速的增长。这仅仅是一次幸运的击球呢,还是价值投资思想在发挥作用呢?答案显然是后者。
“以适当的价格购买一些地段好的小户型房产出租,以5年,10年,20年的眼光看,这是最稳妥和最安全的投资方式。虽然短期内收益不高,但是简单,非常符合巴菲特的思想,也符合中国的国情”。
我认为当时的情况已经非常清楚,股票的平均市盈率在50多倍,而用当时的房价除以一年的租金换算出来的市盈率只有10倍。投资房产的租金年收益率大致在10%的样子,如果考虑到未来房价和租金的不断上涨,当时房产的投资价值远远高于股票的平均投资价值。
通过多年研究巴菲特价值投资理论,我已经获得了大量的知识储备。这些知识为我做出正确决策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它们没有一个是复杂的,都是一些非常好理解的知识。
第一.巴菲特说:“内在价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他为评估投资和企业的相对吸引力提供了惟一的逻辑手段。内在价值的定义很简单——它是一家企业在其余下的寿命中可以产生的现金的折现值”。其实评估一处房产和评估一家企业的内在投资价值的原理是完全一样的。如果一个人完全理解了内在价值这个概念,就很容易看出当时股票的投资价值和房产的投资价值是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
第三.巴菲特说:“格雷厄姆所倡导的并非卓越投资,他也不是一时的风云人物。他所倡导的是合理投资,我认为,只要不是过于急于求成,合理投资能使你非常富有,而且,更妙的是它不会使你贫穷”。对于我这个已经品尝过一次“下地狱”滋味的人来说,这句话已经深深地铭刻在我的心里。房产投资显然符合格雷厄姆所倡导的合理投资。
第四.巴菲特追求的投资目标是:公司价值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我认为我定的目标理应比巴菲特定的目标低一些才对。而当时房产投资预期未来几十年回报率在12%左右,恰好满足了我对投资收益率的要求。
第五.巴菲特说:“我将确定性看的很重,如果你这么做,则所有造成风险的因素对我而言都没有意义,风险来自于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以合理的价格购买优质房产长期持有,这样的投资既简单又不可能犯错误。所以这一投资完全符合我对确定性的追求,
第六.《富爸爸·穷爸爸》一书的作者罗伯特·T·清崎说:“对于任何寻求财务独立或自由的人来说,房地产都是一个强有力的投资工具。可以说这是一种独一无二的投资工具。”我认为以合理的价格购买并长期持有优质房产的好处在于,你可以充分地享受房价租金不断上涨带来的复利收益。复利被称为人类发现的第八大奇迹。
当时有很多人不理解我为什么在股市异常活跃不断创新高的情况下离开股市,转而投资房产。我与这些人的区别在于,我衡量一项投资是否具有吸引力,不是从资产价格每天变化的角度来考虑的,而是从一项资产内在价值的角度来考虑。无论这项资产是股票、房产、还是一座农场,都应采取相同的估值方法。当然,前提条件是无论你在哪个领域里进行投资,你都应当牢牢记住巴菲特的教诲,巴菲特说:“投资必须是理性的。如果你不能理解它,就不要投资”.同时巴菲特也提醒我们:“就你合格的圈子来说,最为重要的东西不在于圈子的面积有多大,而是你如何定义这一圈子的周边。如果你知道了圈子的边缘所在,你将比那些比你的圈子要大5倍,但对圈子的边缘不甚清楚的人要富有得多”。巴菲特的这段话与我国的民间智慧“生意不熟不做”有异曲同工之妙。许多年来我把股票看成是生意的一部分。无论是在股市还是在其它方面我回避了许多我不能完全理解的生意,坚持只做自己能够完全理解的生意,就是巴菲特伟大的思想和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1年至2007年我陆续将大量资金投入到房地产市场,房产投资对我来说就像巴菲特到处寻找的“一尺高的栅栏”,轻松越过之后,使我的资产再一次获得了快速地增长。
为什么说在股市方向比勤奋重要100倍
我们都知道巴菲特是世界上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大师。但巴菲特也不是一开始就找对了方向,他在黑暗中摸索了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