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化破圈,“国潮”成为虎年春晚关键词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为灵感创作,以独步、静待、垂思等舞蹈语汇把东方意境与宋代艺术之美表达得淋漓尽致。
创意音舞诗画作品《忆江南》以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为蓝本,将音乐、舞蹈、诗歌、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融入进了传世山水画意境之中,也将观众带入古朴雅趣的画中世界。
001号讲解员张国立与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长为大家展示了三星堆重大考古发现——三星堆遗址3号坑出土的一件青铜大面具。
三星堆创意舞蹈《金面》以传统舞蹈结合电影化拍摄手段,展示了青铜文明的绚烂多姿,也带领观众走进了“20世纪人类最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的三星堆遗址。
潮见:近几年来,春晚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传播舞台。除央视春晚外,河南卫视牛年春晚的《唐宫夜宴》早已破圈,今年的《国色天香》同样广受好评。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中从不缺少惊艳世界的美,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文化与时尚的碰撞,是春晚中的文化自信,也是新时代的国潮。
2、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受热捧,将加大供应力度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中,于2月4日正式开幕的北京冬奥会受到全世界瞩目。在此期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受到追捧,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冬奥会选手和国际媒体从业人员,引爆购买潮,导致“一墩难求”。北京冬奥会开幕当晚,超100万网友涌入奥林匹克天猫官方旗舰店,冬奥吉祥物冰墩墩的许多周边产品几乎“秒空”。
本次北京冬奥会特许生产商共29家,特许零售商共58家,其中不乏上市公司,包括安踏体育、元隆雅图、文投控股、王府井等,其中元隆雅图作为北京冬奥会特许商品冰墩墩与雪容融玩具与手办的供应商,冰墩墩衍生品的热销或给其带来业绩弹性。
2月7日,北京冬奥组委发言人赵卫东表示,“因为工厂在春节假期放假,所以冰墩墩非常紧俏,我们也在加大协调、加大供应,大家也可以关心一下雪容融。”
潮见:北京冬奥会开幕式震撼人心,也成了大型带货现场,冰墩墩周边被抢购一空,奥运代表团的同款羽绒服也频频登上热搜榜。有网友调侃,应尽快解决日益增长的冰墩墩需求同落后的冰墩墩生产力之间的差距,落实“一户一墩”。
3、冰雪游打破地域、季节隔阂,同比增长近40%
北京冬奥会的开幕,无疑让冰雪旅游从小众走向大众,更从北方延伸至南方。携程数据显示,截至2月5日,春节期间滑雪主题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54%,冰雪、滑雪景区门票订单同比增长近40%。
4、史上最贵春节档:电影票均价超50元,票房突破60亿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2月6日19点48分,2022年春节档票房(含预售)突破60亿元,2021年春节档7天总票房为78.42亿元,2019年同期则为59.03亿元。
今年春节档共计8部影片,《长津湖之水门桥》、《狙击手》、《奇迹·笨小孩》、《四海》、《这个杀手不太冷静》,以及另外3部动画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筐出未来》《熊出没·重返地球》和《小虎墩大英雄》。
潮见:由于疫情导致电影院的上座率受限,影院试图通过提高票价来保证收入。高价票成为春节档的新标签,但影片质量却未随票价同时增长,这是整个电影产业共同的困局。自大年初五起,部分影院的票价开始回落,但挽回观众的不只是票价,核心仍是影片质量。
1、和府捞面将赴境外上市
近日,绝味食品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深圳网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参股的江苏和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和府捞面),拟实施境外上市计划。和府捞面是一家中式面食直营连锁餐饮品牌,成立于2012年,成立10年间,其共完成6轮融资。最新一轮融资发生在2021年7月,拿到8亿元E轮融资,股东包括CMC资本、众为资本和腾讯投资等,当时刷新了面食赛道的融资纪录,估值达到70亿元。
潮见: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粉面赛道受到资本热捧,投融资事件数超过25件,较2020年翻了3倍,其中陈香贵、马记永、张拉拉、霸蛮、遇见小面等品牌都完成了2轮及以上融资。随着和府捞面冲刺上市的消息得以确认,中式餐饮赛道的竞争将再次升级。
2、快狗打车通过港交所聆讯,冲击“同城货运第一股”
2月6日,据港交所披露,快狗打车控股有限公司通过港交所聆讯,中金公司、瑞银集团、交银国际及农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招股书显示,快狗打车是亚洲主要的网络同城物流平台之一,已建立由数百万用户及司机组成的充满活力的生态系统。截至2021年9月30日,平台注册司机上数量约490万,注册用户数量达2650万,与37000+企业客户建立合作。
潮见:快狗打车的前身是58速运,于2018年8月正式更名,其主要竞争对手是货拉拉和滴滴货运。快狗打车上市之后,同城货运领域面临竞争格局的改变,尤其是在监管政策不断收紧的情况下,资本化竞争或将回归理性,同城货运进入与数字物流、同城零售等领域逐渐融合的正轨。
3、家电巨头美的进军汽车零部件制造,投入10亿美元
近日,国内家电巨头美的集团投资成立的新公司落户安徽安庆,该公司注册资金为2亿元,由广东威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间接全资持股,后者是由美的集团、佛山市美的空调工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持股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
美的威灵汽车部件总经理陈金涛公开表示,在未来十年,美的还将投入10亿美元用于技术攻关,并致力于成为新能源汽车系统级解决方案供应商。“美的汽车零部件业务将于今年正式迎来‘起飞’拐点,目标是打入全球一半主流新能源车客户的供应链体系。”
潮见: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家电巨头的新战场,TCL、海信、海尔、创维等家电巨头都在加速投身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抢占赛道的同时为自身寻找新的增长点,留给新入局者的空间已经不多了。
4、呷哺布局国际餐饮市场落子,未来5年计划新加坡开店50家
潮见:近几年来,呷哺呷哺和海底捞面临众多新品牌的围攻,营收增速不断下滑,国际化战略是转移风险的有效方式。不过,拓展海外市场需要更充分的准备,以子品牌湊湊开启海外首店,说明呷哺呷哺的国际市场战略以高端化为主。
5、造车新势力新年首份成绩单:小鹏交付近1.3万辆居首
2月1日,造车新势力先后公布了1月份交付量信息,其中小鹏汽车交付了12922辆,拿下造车新势力月度销量冠军;理想汽车交付12268辆;哪吒汽车交付11019台;蔚来汽车交付9652辆。
潮见:虽然芯片短缺的压力仍在,但造车新势力们的月度出货量纷纷破万并趋于稳定,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稳步提升作出贡献。造车新势力的排名始终在变化,但彼此之间的竞争并不激烈,真正的压力在于传统车企的转型。
6、杨国福冲击“麻辣烫第一股”,当前加盟店达6000家
近日,证监会国际部披露,上海杨国福企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即杨国福麻辣烫)提交《股份有限公司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份审批》材料,杨国福正式冲击“麻辣烫第一股”。杨国福麻辣烫品牌始创于2003年,至2021年,杨国福加盟店已经达到了6000多家,遍布全国23个省市,并且向海外市场开始拓展。
潮见:中式餐饮赛道火热,创办近20年的杨国福冲刺上市,麻辣烫赛道也将跑出第一个IPO。2022年,和府捞面、乡村基、老乡鸡、西贝、巴奴火锅等连锁餐饮企业携手上市,中式餐饮热辣滚烫。
1、书亦烧仙草获超6亿元投资
近日,新茶饮品牌书亦烧仙草获得超6亿元的战略投资。据悉,此次投资共有三支基金。第一支为绝味、洽洽食品、腾讯、克明食品等一起成立的“成都新津肆壹伍”;第二支为绝味新募的一支定向基金“湖南书带草”;第三支基金为战略定位知名公司特劳特与劲酒的母公司劲牌,还有劲霸男装等一起成立的“青岛诺伟”。
潮见:此次融资的目的,按照行业规律与业内人士分析,大致为两方面:一是供应链和门店的管控,二是为了继续扩张和上市。
2、连锁餐酒吧COMMUNE获数亿元A+轮融资
近日,连锁餐酒吧品牌COMMUNE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日初资本领投,高瓴投资、番茄资本跟投,木星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COMMUNE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将酒水自选区、超级吧台与经典就餐区三大功能板块相结合,面向Z世代及新中产阶层消费客群的复合型餐酒吧。
潮见:日初资本的创始合伙人陈峰表示,在白天的经营时段,众多从中国诞生的新消费品牌已经创造出难以计量的价值,而COMMUNE以“日餐夜酒”作为切入点,通过全时段餐酒吧产品,成功打造不同时段、不同聚会场景、不同饮食饮酒偏好兼容的线下空间,有着极高的社交属性、标准化程度与性价比。
1、娃哈哈跨界卖酒,零售价超茅台新品
潮见:早在2013年,娃哈哈就宣布进军白酒行业,斥资亿元与金酱酒业合作成立了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领酱国酒业有限公司,推出了2013年版的领酱国酒,定价在100-400元。时隔9年,哇哈哈白酒再度推出新品,直逼飞天茅台的定价,既是夸张的自信,也是最大的挑战。
2、钱大妈预制菜新品上线
近日,钱大妈应邀参加2022广东预制菜“双节”营销活动,公布了盆菜、梅菜扣肉、发财猪手等数十款预制菜新品。钱大妈创立于2012年,首创“不卖隔夜肉”经营理念,根据官方信息显示,钱大妈在华南地区拥有接近2000家门店,但在1月19日,钱大妈退出了北京市场。
潮见:“退出北京”和“发力预制菜”两大战略调整综合分析,钱大妈在门店扩张上“由攻转守”,力求夯实华南等成熟市场的竞争地位,优先保障经营现金流和利润,但同时在新业务方面“由守转攻”,集中资源快速抢占2021年下旬爆火的预制菜蓝海市场,打造下一个“现金牛”业务。
1、刘强东捐赠23.4亿美元,用于教育环保
2、俞敏洪:K9培训业务已全面停止,给家长学生该退的钱都退了
日前,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在“老俞闲话”公众号发布其在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2022年新春联欢会讲话。俞敏洪表示,该给家长学生退的钱我们都退了;员工走的时候该给的“N+1”,我们也努力的给了;新东方退了1000多个教学点,很多是刚刚装修好还没有使用,该退的也退了。“到今天为止,新东方的地面K9培训业务和在线K9培训业务,已全面停止。”
潮见:虎年,是刘强东第三个本命年,也是俞敏洪第四个本命年,二人对比,俞敏洪的处境更令人唏嘘。不过,已至花甲之年的俞敏洪,仍然相信“2022年一定会比2021年更好”。
3、带货主播罗永浩回归科技界:VR、元宇宙两个行业都不做
春节前夕,有网友在微博表示,自己的新年愿望是希望行业冥灯罗永浩去干掉VR和元宇宙。随后罗永浩转发微博并作出回应,明确表示这两个领域都不做。而在此前,罗永浩曾表示将回归科技界,长期看好AR/VR市场,未来再做产品,极大可能是AR/VR方向。
潮见:两次的回应产生矛盾,罗永浩下一个创业项目仍未浮出水面。但自从“卖艺还债”之后,罗永浩曾明确表示“直播并非我理想与热爱的方向”。他在社交平台公布“年后将回归科技界”,但下一个创业项目仍未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