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的产业互联网化是不可逆流的趋势。由于医院打破以药养医模式影响到药企的盈利,政府降低互联网药品交易门槛缩短了药品的商业链,药企和互联网企业都在谋求布局"互联网+医药"。互联网医疗中国会认为,目前有三种商业模式,B2B解决了药企与医疗机构之间信息化对接;B2C帮助购买者在线比价购买,扩大选择种类;O2O区域内专业化即时配送药品,解决了购买者的急需,确保了药品的质量。本期我们主要探讨医药电商的O2O模式。
一、现有电商模式分为平台型和自营型电商。
现有医药电商模式包括B2B模式、B2C模式、O2O模式。其中,B2C最多;B2B因企业之间信息化对接难,发展缓慢;O2O处于探索中。
门槛降低,电商更加灵活。互联网公司必先取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才能提供药品互联网交易服务。截止2014年9月,全国有313家企业获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其中,C证占比72%,对于企业来说,获得C证即可开展B2C业务,对大多数企业来说获取网售牌照不是难题。即便公司暂时"无证",仍可通过与药店合作,作为一个信息展示平台树立品牌,再申请证书。
图1、电商牌照获批情况
自营型B2C运营模式以销售价差为主,可以攫取产业链利润。平台型B2C运营模式以收取流量佣金为主。综合型B2C是兼具平台和自营特征。O2O运营模式以销售价差为主,从商家抽成,为线下导流。
1、多样化的自营电商
自营电商主体多样。包括:工业企业(以岭药业、华润),商业企业(好药师),经销企业,连锁药店(一心堂),PBM,互联网企业,甚至医院等。自营电商的流量入口包括两种:第三方平台和自建官网(第三方导流目前还是主要模式)。自营电商的经营品类:包括自己生产药品和整合代理的其他厂家产品,其中做某一细分领域或病种的是重度垂直,做多个领域的是综合型。自营电商的运营模式是:通过产品销售价差获得盈利,电商深入渗透产业链,整合各方产业链资源,满足患者低价便捷拿药和健康服务需求。
中国自营电商的核心竞争力:物流+上游议价力+服务。患者有获取低价便捷药品和服务需求,通过中美对比,中国药品电商在医疗服务稀缺、供应链冗长、专业物流配送效率偏低等背景下,未来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服务+上游议价力+物流",谁提供更好的服务,谁上游议价力强拿到丰富便宜的品类,谁配送更即时,谁就更有可能深入满足客户需求,吸引和黏住客户。
2、寡头垄断的平台型电商
平台型电商盈利模式是为自营类商家提供更好的平台,以收取流量佣金为主。其竞争的核心是有庞大的流量,并且有更适合各个卖家的环境(可以类比商业零售中商场,商场建立在人气旺盛的地方更吸引卖家入驻和顾客光顾,商场里面的环境制度好能更吸引卖家入驻和顾客光顾)。主要份额未来可能属于第三方互联网企业,竞争格局预计是互联网巨头加少量医药细分平台。因为第三方互联网企业目前已经形成寡头垄断格局,导致新出现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建立流量成本越来越高,并且先行接通处方医保需要打通政府资源,政府事务能力必须较强,再出现一家平台型巨头的可能性不大,第三方平台型医药电商未来预计仍然以现有互联网巨头垄断为主导,并可能会出现少量药品细分平台,如八百方等。
二、从送药APP看医药O2O模式发展路径
(一)医药O2O模式发展的基础
智能手机普及,移动互联网发展成熟,医药APP推出时机成熟;医药电商能够基于精准地理位置配送订单与服务;京东商城、亚马逊等电商推出快速送达服务,限时送成为可能。
(二)医药O2O模式的特征
用户体验重要。药品是"被动需求",只有在用户感觉不适,才会想到打开医药APP,用户的体验非常重要。
专业资源重要。医药行业门槛高,掌握资源和发言权的仍是传统药企,上游资源的掌握很重要。
外来挑战。送药APP有点像是简单的快递公司,极大可能被社区O2O所颠覆。
(三)医药O2O商业探索
目前,阿里健康,药急送,叮当快药,药给力,快方送药,百度直达号即将发布的"线上寻医问药",探索发展途径,吸引用户,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
1.资源雄厚的阿里健康
阿里健康以石家庄为试点,运营模式是:患者到医院拿纸质处方-到阿里健康平台拍照上传-药店抢单-患者根据距离、价格和服务等来挑选药店-以自提或药店配送方式拿到药品-自费支付,价格低于医院价格20%左右,并享受阿里满30减20元优惠。目前处于流量平台搭建阶段,暂未收取流量佣金。阿里健康模式的推行,解决了患者拿到处方后,药品购买的三个痛点:安全(由正规连锁药店报价+审方环节)、便宜(比现行的药价负担至少减少20%)、方便(就近自取或等待送货上门)。阿里推出"未来医院"计划,拥有全国仅有的药品电子监管码体系,以及药品流通的庞大数据库。面临挑战有:医院处方不外流,药店抢单不积极,医保不能支付。
图2、阿里健康购药流程
2.医药O2O领域的探路者金象网
(四)对医药020目前发展的思考
通过对业界发展的比较与分析,互联网医疗中国会认为:
鉴于订单量远未达到盈亏平衡点,药企电商都在尽力吸引用户,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短期内,企业可以通过咨询类产品作为入口,把在线问诊和送药平台两个功能的产品整合,问诊之后提供药品推荐和购药服务以吸引用户。
连锁药店和药企的区域性不广,区域半径以外的用户可能会流失,可以在保证用户体验的基础上加快区域扩张,在扩张速度和用户满意度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