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统计局江西省统计公报江西省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江西省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江西省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

江西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防风险等各项工作,推动全省经济回升向好,质量效益稳步提升,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32200.1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50.4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3706.5亿元,增长4.6%;第三产业增加值16043.2亿元,增长3.6%。三次产业结构为7.6:42.6:49.8,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1%、48.7%和43.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1216元,增长4.1%。

年末全省常住人口4515.0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2.9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850.33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3.13%,比上年末提高1.06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29.5万人,比2022年减少3.0万人;死亡人口33.3万人,增加1.9万人。人口出生率6.52‰,比2022年下降0.67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7.36‰,上升0.42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0.84‰,下降1.09个千分点。

表12023年年末常住人口数及其构成

指标

年末数

(万人)

比重

(%)

全省常住人口

4515.01

100.0

其中:城镇

2850.33

63.1

乡村

1664.68

36.9

其中:男性

2332.79

51.7

女性

2182.22

48.3

其中:0-15岁(含不满16周岁)

927.51

20.5

16-59岁(含不满60周岁)

2740.60

60.7

60周岁及以上

846.90

18.8

其中:65周岁及以上

608.85

13.5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6.1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5.4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5.1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5.7万人。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3.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4.2%。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下降4.7%。

表22023年居民消费价格分类别涨跌幅度

类别

比上年增长

居民消费价格

0.3

食品烟酒

0.4

衣着

1.9

居住

0.1

生活用品及服务

-0.2

交通通信

-2.5

教育文化娱乐

2.3

医疗保健

0.7

其他用品及服务

3.3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98.9亿元,比上年增长4.2%。粮食种植面积3774.3千公顷,下降0.05%。其中,稻谷种植面积3383.9千公顷,下降0.6%。油料种植面积808.2千公顷,增长9.6%。其中,油菜籽种植面积592.8千公顷,增长13.0%。蔬菜种植面积713.8千公顷,增长1.3%。棉花种植面积19.4千公顷,下降1.7%。甘蔗种植面积13.3千公顷,下降2.4%。

全年粮食产量2198.3万吨,比上年增产2.2%。油料产量148.1万吨,增产7.8%。棉花产量2.2万吨,增产1.2%。烟叶产量2.9万吨,增产5.5%。茶叶产量7.9万吨,增产2.9%。园林水果产量583.9万吨,增产8.4%。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367.6万吨,比上年增长2.5%。其中,猪肉产量257.4万吨,增长3.0%;牛肉产量17.8万吨,增长3.9%;羊肉产量3.2万吨,增长1.6%;禽肉产量89.2万吨,增长0.9%。禽蛋产量73.2万吨,增长7.1%。水产品产量296.7万吨,增长4.8%。年末生猪存栏1676.0万头,比上年末下降3.1%;全年生猪出栏3143.6万头,比上年增长2.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1180.7亿元,比上年增长5.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4%。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长9.6%,股份制企业增长6.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0.1%;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5.0%,制造业增长6.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0.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分行业看,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0.0%,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8.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3.3%,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7.1%,汽车制造业增长10.1%,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1%、9.1%、10.0%,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为28.1%、39.5%、31.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0922.2亿元,比上年增长2.6%;实现利润总额2068.0亿元,下降13.0%;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8.54元,比上年增加1.18元。

表3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多晶硅

万千克

164.3

-45.9

单一稀土金属

1591.6

-2.7

中成药

万吨

9.7

4.8

白酒(折65度,商品量)

万千升

4.7

-10.4

啤酒

56.2

-5.3

精制茶

92397.0

-25.5

卷烟

亿支

643.2

0.2

化学纤维

111.6

-9.3

万米

56808.8

-24.1

服装

万件

99287.8

-12.1

机制纸及纸板

370.1

1.0

饲料

1100.6

-5.4

硫酸(折100%)

339.9

2.6

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

91.7

-17.7

化学原料药

118253.9

-9.6

水泥

8341.1

-3.9

瓷质砖

万平方米

129775.1

6.9

粗钢

2658.5

-1.2

钢材

3646.3

10.4

十种有色金属

257.6

5.6

其中:精炼铜(电解铜)

198.5

9.2

铜材

484.5

5.5

汽车

万辆

48.0

12.2

其中:新能源汽车

8.6

47.7

家用电冰箱

万台

77.5

10.5

太阳能电池

万千瓦

7302.2

92.3

房间空气调节器

773.6

165.0

全省开发区投产工业企业18045家,比上年增加1228家。开发区工业增加值增长9.7%,实现营业收入38122.1亿元,增长3.8%;实现利润总额1877.0亿元,下降12.5%。营业收入超千亿元的开发区有6个。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原煤219.4万吨,比上年增长11.4%。原油加工量766.5万吨,增长6.6%。发电量1671.0亿千瓦时,增长4.6%。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2531.7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7177家,比上年增加1238家。

四、服务业

全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6043.2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080.92亿元,增长5.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495.1亿元,增长8.5%;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651.2亿元,增长13.4%;金融业增加值2170.2亿元,增长4.7%;房地产业增加值1955.4亿元,下降4.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789.3亿元,增长12.9%。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4373.5亿元,比上年增长6.6%;利润总额269.7亿元,增长26.5%。

全年货物运输总量209408.1万吨,比上年增长6.3%;货物运输周转量5344.8亿吨公里,增长4.4%。九江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0亿吨,增长11.2%;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7.4万标准箱,增长13.6%。南昌港完成货物吞吐量4550.9万吨,增长61.2%;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2.3万标准箱,增长5.5%。

表42023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绝对值

比上年增长(%)

货物运输量

209408.1

6.3

铁路

5129.4

-1.3

公路

188005.2

5.4

水路

16266.9

21.8

民航

6.6

50.6

货物运输周转量

亿吨公里

5344.8

4.4

594.9

-3.5

4256.8

4.2

493.1

19.0

全年旅客运输量26136.2万人,比上年增长54.7%;旅客运输周转量832.7亿人公里,增长82.8%。

表52023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旅客运输量

万人

26136.2

54.7

12701.8

98.9

11707.3

20.3

228.1

135.2

1499.0

122.8

旅客运输周转量

亿人公里

832.7

82.8

749.1

90.0

83.3

35.9

141.4

年末公路通车里程21.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742公里。铁路营业里程5023.8公里。年末全省民用汽车保有量803.1万辆,比上年增长5.5%;民用轿车保有量470.3万辆,增长6.5%,其中私人轿车454.7万辆,增长6.4%。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5.9%。第一产业投资下降9.9%,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8.0%,第三产业投资增长5.6%。民间投资下降18.0%。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9.1%。社会领域投资[5]增长21.4%。

表62023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及构成

行业

构成(%)

总计

-5.9

第一产业

-9.9

1.7

第二产业

-18.0

41.4

工业

-19.0

40.8

采矿业

-13.3

1.2

制造业

-21.1

36.0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7.7

3.6

建筑业

1042.7

0.6

第三产业

56.9

批发和零售业

-42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40.9

6.8

住宿和餐饮业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33.2

金融业

-62.2

0.0

房地产业[6]

-8.8

18.1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0.9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0.4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4.3

17.1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教育

32.1

3.5

卫生和社会工作业

34.5

2.7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1.1

1.5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8.9

1.8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7.1%,其中住宅投资下降5.7%;办公楼投资增长5.1%;商业营业用房投资下降23.1%。商品房销售面积3432.9万平方米,下降20.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911.1万平方米,下降21.6%。商品房销售额2482.4亿元,下降20.6%,其中住宅销售额2100.7亿元,下降21.2%。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750.6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长5.2%,其中住宅待售面积372.0万平方米,下降0.4%。

六、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59.8亿元,比上年增长6.3%。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1475.1亿元,增长6.1%,其中城区消费品零售额6758.8亿元,增长4.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184.6亿元,增长7.1%。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12126.0亿元,增长5.2%;餐饮收入1533.7亿元,增长15.9%。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4999.4亿元,增长2.2%。网上零售额3107.6亿元,增长13.8%,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734.5亿元,增长11.8%。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5.4%,饮料类增长2.6%,烟酒类增长1.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6.0%,化妆品类下降37.4%,金银珠宝类下降5.7%,日用品类增长3.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3.3%,中西药品类增长3.2%,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8.5%,家具类增长6.2%,通讯器材类增长6.5%,石油及制品类增长8.9%,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4.0%,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增长5.9%,汽车类下降6.6%。

七、对外经济

全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5697.7亿元,比上年下降10.2%。其中,出口值3928.5亿元,下降17.3%;进口值1769.2亿元,增长11.1%。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727.7亿元,占比47.9%,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

全年新设外商直接投资企业401家,比上年减少268家。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7]金额12.8亿美元,下降41.1%。利用省外项目实际进资10896.7亿元,增长4.5%。

表72023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金额

(亿元)

进出口总值

5697.7

-10.2

出口值

3928.5

-17.3

其中:一般贸易

3180.9

-19.8

加工贸易

701.3

其中:机电产品

2020.8

-5.6

高新技术产品

1113.8

进口值

1769.2

11.1

.

1022.7

9.6

648.6

17.6

696.1

5.7

450.7

-20.8

表82023年对主要国家(地区)出口值及其增长速度

国家(地区)

美国

523.8

-24.3

东盟

661.8

-32.2

欧盟

503.5

-12.3

中国香港

470.9

越南

147.1

-39.0

韩国

260.3

-7.1

印度

130.6

日本

197.8

荷兰

144.5

4.0

沙特阿拉伯

132.1

122.9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37.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2%。

八、财政金融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59.6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税收收入2021.8亿元,增长13.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500.6亿元,增长2.9%。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8037.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2%。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8049.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0%。

年末境内证券市场共有上市公司88家。辖区内证券公司2家,分公司58家,证券营业部292家;期货公司1家,分公司12家,期货营业部21家。

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8]1007.7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27.5亿元,寿险保费收入486.7亿元,健康险保费收入174.8亿元,人身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18.7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411.5亿元。其中,财产险赔付218.1亿元,寿险赔付85.8亿元,健康险赔付99.9亿元,人身意外伤害险赔付7.6亿元。

九、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242元,比上年增长5.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554元,增长4.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58元,增长7.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13,比上年缩小0.06。

全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379元,比上年增长7.7%。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733元,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421元,增长8.5%。全省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9%,其中城镇为31.1%,农村为33.3%。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435.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3.6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951.5万人,减少129.6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527.4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42.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885.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402.6万人,增加45.1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7.1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593.4万人,增加35.3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412.3万人,增加8.4万人。城市居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8.4万人,农村居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47.4万人,农村居民纳入特困供养人数12.7万人,全年临时救助18.2万人次。

年末共有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1869个,床位18.9万张,其中养老床位18.5万张;收养人数9.2万人。社区综合服务机构和设施总数2.3万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195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40.6亿元,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12.4亿元,直接接受社会捐赠21.3亿元。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累计获省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的机构2104个。其中,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0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347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68.9万台(件)。获得CCC认证证书的企业775家,获得CCC认证证书6097张。发放自愿性产品认证证书2.0万张,发放省级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973张。测绘部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各种基本比例尺地形图4592幅,测绘基准成果695点,遥感影像成果3234.4万平方公里。

表92023年各类学校招生、在校生和毕业生人数

单位:万人

招生数

在校生数

毕业生数

研究生教育

2.5

7.2

普通高等教育

51.6

154.6

42.3

成人高等教育

11.7

42.4

16.0

中等职业教育

16.2

53.4

16.3

普通高中

40.2

122.3

38.0

初中学校

68.2

208.1

68.4

普通小学

59.7

375.1

年末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含普通、职业本专科)109所,普通高中568所,中等职业学校272所,初中阶段学校2249所,小学5830所。民办学校6665所。特殊教育在校生3.8万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132.4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3.9%,普通高考录取率为78.1%。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共有公有制艺术表演团体81个,文化馆116个,公共图书馆114个,博物馆201个。广播电视播出机构96个。有线电视实际用户583.2万户,其中有线数字电视实际用户536.6万户。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6%,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8%。全年出版各类报纸62种、期刊165种、图书11186种,出版各类报纸51797万份、期刊6542万册、图书34673万册。

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数81827.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4.9%;旅游总收入9668.0亿元,增长67.9%。

年末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4012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74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707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16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8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56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05个。卫生机构人员43.7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5.8万人。注册护士16.8万人。医院、卫生院床位数31.4万张。

年末国家级青少年俱乐部有145个,省级青少年俱乐部有61个。青少年户外活动营地5个。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5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37所,省级单项体育后备人才基地48个。在国际和国内的重大比赛中共获得83枚金牌、75枚银牌和109枚铜牌。

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年完成营造林379.7万亩,湿地恢复和综合治理7.7万亩,湿地生态效益补偿12.0万亩。持续开展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发表新物种16种,发现中国新记录物种6种、江西省新分布记录物种101种。新增高产油茶面积首次突破100万亩。新增森林药材种植面积32.3万亩,香精香料种植面积2.2万亩。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7086.5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6.9%;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增长1.4%。

全省空气优良天数比率96.5%,比上年提升4.4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29微克/立方米,11个设区市空气质量连续2年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全省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7%;长江干流10个断面连续6年、赣江干流33个断面连续3年保持Ⅱ类水质;鄱阳湖总磷浓度为0.059mg/L,比上年下降6.3%;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

全年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610起,比上年减少180起,同比下降22.8%;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514人,比上年减少63人,同比下降10.9%。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邮政业务总量按2020年不变单价计算。

[4]电信业务总量按2022年不变单价计算。

[5]社会领域投资包括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

[6]房地产业投资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外,还包括建设单位自建房屋以及物业管理、中介服务和其他房地产投资。

[7]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数据从2022年7月起改为国家商务部统计口径数据。

[8]原保险保费收入是指保险企业确认的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

THE END
1.我猜茅台25年销售额目标同比24年增长7%我猜 茅台 25年销售额目标同比24年增长7%-10%,净利润同比24年增长7%,930亿左右。 五粮液 25年同比24年营业额和净利润都持平略增1%。只要长期能跑赢通胀就达到预期了,超出的就是额外的惊喜。$贵州茅台(SH600519)$ $五粮液(SZ000858)$https://xueqiu.com/4293984518/316699949
2.师之手茅台一季度逆市大增能否成为市场的强心剂简介在白酒股市暂时“降温”之后,贵州茅台一季度的强劲净利润增长成为了市场注入“强心剂”的关键。【中国白酒网】4月16日,贵州茅台发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的主要财务数据,这些数字表明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为391.6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8%左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5.2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9%左右。 这份业绩报告不仅超出https://www.jhybpgouw.cn/bai-jiu-pin-pai/336052.html
3.2023年11月中国白酒产量激增至469万千升增长率飙升71趵突泉白酒2023年11月,中国白酒产量达到了46.9万千升,这一数字同比增长了7.1%,展现出行业的蓬勃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增幅是基于规模以上企业的数据统计,其中起点标准为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万元。对于这一群体而言,他们在生产和销售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步。 然而,如果我们回顾2023年上半年的情况,情况则不尽如人意。在1至11https://www.hrmbqgwb.cn/bai-jiu-wen-da/283099.html
4.2023年中国白酒行业产销量统计及利润情况分析中国白酒行业自2021年以来一直持续发展,投资者对其看好。到2023年,中国白酒行业的产销量统计及利润情况都会受到更大的关注。本文将从产量、市场结构、产品性能、研发创新、价格策略、市场推广等多方面分析中国白酒行业2023年的产销量统计及利润情况。 一、产量 https://www.sgpjbg.com/info/c4f430083346d497d1e7cfbcb716bd83.html
5.白酒企业2023年年报: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山西汾酒今世年报悉数公布,食品伙伴网整理了20家白酒企业2023年业绩情况,其中,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山西汾酒、今世缘、舍得酒业、口子窖、天佑德酒、古井贡酒、迎驾贡酒、洋河股份、金徽酒、水井坊、伊力特、上海贵酒2023年营收净利双增长;酒鬼酒营收净利双降;老白干酒增收不增利;皇台酒业、顺鑫农业、金种子酒2023年净利润出现https://news.foodmate.net/2024/05/687772.html
6.广发郭磊:下半年金融市场或重拾“定价锚”盈利底和短期政策底将2007年二季度-2009年一季度、2010年二季度-2012年二季度、2013年一季度至2014年四季度、2017年二季度至2019年一季度、2021年二季度至2023年一季度的企业盈利下行周期均是8个季度。 2023年4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为-18.2%,5月同比为-12.6%,对应的较大可能性是二季度盈利降幅较一季度小幅收窄,本轮企业盈利下行同样是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9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