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醬香白酒產區的仁懷,通過加快醬酒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大力實施白酒產業綜合治理,不斷提升白酒廢水處理能力,酒文旅融合,促進白酒企業綠色改造升級,提高含“綠”量,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經濟生態雙贏。
有著“美酒河”美譽的赤水河,孕育著河谷兩岸上千家酒企,水在醬酒釀造的原料中佔比高達50%,酒企深知赤水河對醬酒發展的重要意義,大福酒業有限公司以前一個生產班組一天的用水量近14噸,自“四改一建設”工程后,這個數字縮減了10倍。
茅台鎮。
“我們大福酒業總共改了14台風冷設備,風冷設備改造過后,利用率達到95%以上,我們還改了7個接酒池,全部採用不鏽鋼包裹,能把地鍋水全部收集,避免生產用水外溢,不僅節約用水,生態環保,對酒的品質也好。”貴州省仁懷市茅台鎮大福酒業(集團)有限公司車間主任王明強說。
大福酒業生產車間四改后的接酒池。
在河流的生態保護中,大福酒業嚴格按照仁懷市白酒產業綜合治理要求,大力開展“四改一建設”工作,加強環保設施設備建設,用行動守護赤水河生態環境。“我們廠區2019年全面完成四改工作,對廠內窖池、接酒池、污水管網和風冷設備進行改造,建設廢水應急池,能夠實現生產污水全收集處理和達標排放。”貴州省仁懷市茅台鎮大福酒業(集團)有限公司車間主任王明強說。
據了解,仁懷自2021年開展“四改一建設”工作以來,目前已完成改造提升白酒企業995家,實現廠內進水、污水收集和處理全封閉運行。同時,仁懷還加快推進白酒生產廢水處理能力提升,不斷滿足現有白酒企業生產和發展需要。走進位於茅台鎮的安龍場白酒廢水處理廠,映入眼帘的就是6座高22米,總容積達20000立方米的厭氧反應器,反應器全年無休地收集著各酒企的生產污水,能大幅度降低COD濃度,有效改善水質。
“我們每天有14個員工在崗,採取24小時值班制度,做好日常巡視巡查、水質檢測,確保出水的水量和水質,防止廢水泄漏,我們廠每天的處理量是8000立方米,經過處理的水可達到發酵酒精和白酒工業水表3的排放標准。”茅台鎮安龍場白酒廢水處理廠運行班長黃俊峰說。
安龍場白酒廢水處理廠。
安龍場白酒廢水處理廠,是目前貴州最大的白酒廢水處理廠,設計日處理量8000立方米,配套管網48.6千米,覆蓋茅台鎮白酒生產企業483家。目前,仁懷正在運營的白酒廢水處理廠有30座,設計日處理量合計4.85萬立方米,不僅能夠滿足白酒企業的生產和發展的需求,還能為赤水河流域生態環境、仁懷白酒產業綠色健康發展筑起了生態環保屏障。
“我司將按照綠色發展、生態優先的要求,服務好醬香型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同時,在醬香型白酒產業核心產區,新規劃建設白酒廢水處理廠5座,建成投用后白酒廢水處理量新增1.3萬立方米每天,通過不斷提升治污能力,筑牢了生態保護屏障,有效實現赤水河流域的生態環保,為仁懷白酒產業健康、高質量、綠色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實現仁懷經濟快速健康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仁懷市水務淨水有限責任公司工業污水運管部副部長張潤說。
青山伴綠水,生態保護,不僅出好酒,也讓酒廠成為好風景。夜郎古酒業有限公司打造的酒旅一體化酒庄是3A級景區,吸引不少游客前來體驗醬酒文化。第一次來茅台鎮游玩的內蒙古游客朱海清不禁感嘆,這裡山好水好、環境優美,正是有這樣的生態環境才能釀造出好醬酒。
“我們響應國家號召,四改前期我們共投入2900多萬元,通過處理后所有污水都進入管網,達標排放,同時我們還加強了廠區的建設,升級改造酒庄,增強酒旅融合,通過綠色發展把全國各地的客戶吸引到廠區,在帶動旅游的同時,增加了銷售額,去年實現了2個多億的收入。”夜郎古酒業有限公司安全環保部部長盧登位說。
夜郎谷酒業公司打造的景區。
含“綠”量不斷提升了仁懷高質量發展的“含金量”,有力推動白酒行業健康發展,據各項監測指標顯示,2024年1-11月份,仁懷市城區空氣優良率為99.1%,森林覆蓋率達60%以上,好生態帶來好發展,今年前三季度,仁懷市生產總值完成1410.97億元,同比增長6.8%。(文/圖涂順菊、龍蘋、袁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