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医药供应链”

近年来,随着两票制、医药分开趋势发展,医药分销渠道越发扁平化,上下游客户对医药供应链的要求越来越高,促进了传统供应链系统向现代供应链系统的不断转变。

而以互联网大数据为技术手段,打通了医药产业上、中、下游包括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通路,通过资源整合构建全新的生态链系统。

两票制

No.1

医药供应链的结构组成

无论是传统的医药供应链,亦或是两票制等医改下的药品供应链或是医药数字化供应链,都包含着多个供应链节点主体,参与到药品从生产到最终被消费者使用的一系列的过程中:

医药行业监管部门、药品原辅料供应商、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招标中介组织、药品批发企业、药品分销商、医院、药品零售企业、合作伙伴(如第三方物流企业、银行等组织)、终端顾客(患者)。

在医药供应链中,可按照发生的顺序和性质不同分为供应物流和销售物流两大环节。

供应物流是指医药生产企业之间,以原材料为对象的运输、仓储、装卸、搬运、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其特点是运输线路固定,批量大(如果采用公路运输方式,则以整车为主),频次稳定。

销售物流是指从制药企业的成品仓库送到消费者手中这一过程中,以成品药为对象,从制药企业到零售终端,包含两块性质不同的运输:干线运输和区域配送。药品供应链中的参与主体过多,民众更关切的是销售端供应链,典型结构下图所示。

药品供应链典型结构

可以说,药品供应链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网络,具有一般供应链网络层次结构的共性。处于药品供应链中间环节的节点主体既有多个供应商,同时又有多个下游顾客。

No.2

医药供应医药供应链节点

主体与角色定位链的结构组成

药品生产企业

药品生产企业处于本文所界定的药品供应链的源头,其下游顾客有各级药品批发企业和药品零售企业。

其在供应链中的主要作用为:

一是研发和生产消费者所需要的、质量合格的药品并投放到药品市场供消费者选择使用;

二是向下游顾客提供实时的产品信息和库存信息,以优化供应链的成本和改善供应链的质量。

药品批发企业

药品批发企业是药品供应链的中间环节,其既是药品的聚集地,又是药品的分散处。一方面与上游的药品生产企业紧密相连,从药品生产企业获得经营的对象,另一方面又与下游的药品终端销售场所(医院、药品零售企业)密不可分,向它们提供着防病治病、康复保健的产品。

一是担负药品的供应、分销和调拨功能,向医院和药品零售企业提供患者所需要的药品;

二是起着为药品供应链提供关键物流、运输、库存管理和信息服务的作用,是保证药品供应链物流、信息流畅通、提高整个供应链运作效率的关键环节。

医院

医院在药品供应链中是一个十分重要而且特殊的节点,也是核心企业。

它的上游是众多的药品批发企业,下游是终端顾客——患者,在供应链中主要提供医疗服务,但由于在对药品的选择和使用上,医院是患者的全权代表,在医药未分家的体制下,病人所消费的绝大部分药品是在医生的指导下从医院购买的,因而导致了医院是我国药品最主要的流通渠道和交易场所。

目前,我国制药企业97%的产品都给了药品批发企业,而批发企业85%的药品又销售给了医院。所以,医院是也是我国药品流通与交换过程中一个最主要的节点经营主体。

其在供应链中的主要作用表现为:

一是在医疗实践中了解、发现和创造终端顾客的需求,对其加以归纳整理,并代表终端顾客及时把需求信息反馈给上游供应商;

二是让终端顾客能够方便、顺利、快捷地获取治疗所需要的药品;

三是通过准确诊断病人的病情,对症下药,有效治疗来保证消费者享受安全、有效的药品消费,从而实现药品的价值。

药品零售企业

药品零售企业是药品进入消费环节后除医院外的另一渠道,也是药品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经营主体,其上游是药品批发企业或药品生产企业,下游也是终端顾客。目前药品零售企业的销售已占到药品销售15%的市场份额,并且仍保持着继续增长的良好势头。

其在供应链中的主要作用与医院有些相似,所不同的是它主要为患者提供OTC产品与服务,而处方药品的销售要凭借医生的处方才能提供外配服务。目前,药品零售企业在我国药品供应链中还不是药品销售和实现药品价值的主导力量,因而所起作用有限。

药品监管部门

药品监管部门虽然不是药品供应链本身中的一个节点经营主体,但是国家为了保证药品的质量,对药品的监管覆盖到了整个药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所以,药品监管部门应该作为药品供应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是通过GMP、GSP认证等手段限制药品供应链中各节点经营主体的准入资格,遏制假劣药品和非法经营活动,从源头上规范药品流通市场秩序,给药品供应链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二是明确规定并监管药品供应链中各节点经营主体内部及它们之间的业务流程,药品穿过药品供应链的路径、过程和方式等,以保证药品从生产到最终使用的质量安全。如首营企业和首营药品的审核、进货、检验、库存养护、出库复核、销售、销售退回、不合格药品审批和销毁、特殊药品管理等一系列的业务流程和这些业务过程中产生的记录,这些记录便是药品通过药品供应链的路径描述;

No.3

医药供应链各节点

主体间的相互关系

药品供应链具有一般供应链相同的规律,都是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与管理实现价值增值。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在药品供应链中的流动既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

因此,药品供应链中各链节是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

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供了物质保证,也为药品的流通与交换提供了物质基础;

药品批发企业是连接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销售终端(医院和药品零售企业)的桥梁;

医院和药品零售企业所提供的药学服务与药品消费是实现药品价值增值的关键;

药品监管部门的监管为规范整个药品供应链中各节点主体行为和控制药品流通中的质量安全提供了法律上和制度上的保障。

No.4

医药供应链运作模式

因而,在这种模式下,药品供应链对市场需求的响应能力较差,下游顾客尤其是终端顾客(消费者)只能被动接受上游供应商传递的产品或服务,被动进行有限制的选择。

我国传统医药供应链运作结构

此外多层复杂的分销系统不仅导致药价大幅增加,消费者不得不承担从上游累加下来的高昂成本,也使批发商和分销商更容易规避制造商对产品销售的诸多限制。

药品分销运作机制

由于传统药品供应链和药品分销运作机制的种种弊端,2017年1月11日,国务院八部委共同发布了《关于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

两票制是指药品从医药企业卖到医药配送商开一次发票,医药配送商卖到医院再开一次发票。以“两票”替代目前常见的七票、八票,减少流通环节的层层盘剥,并且每个品种的一级经销商不得超过2个。

“两票制”实施后,医药流通企业将直接连接上游医药生产企业和下游零售终端,在医药供应链中承担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枢纽作用。医药流通环节将呈现出渠道扁平化的特点,医药供应链层级大幅压缩。

“两票制”在规范药品流通秩序、压缩流通环节、降低虚高药价、净化流通环境、打击“过票洗钱”、强化医药市场监督管理方面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可以预见,“两票制”的推行将引发医药流通企业的集聚整合: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医药流通企业会因业务减少、合规检查吊销执照等原因,面临被收购、转型或者淘汰的前景。从长远来看,医药流通行业经营环境将会不断改善,行业集中度将会持续提高。

然而,“两票制”药品供应链却杜绝不了问题药品、假药的存在,无论是传统模式还是“两票制”的模式,进货手续总有作假的可能,特别是小药店、小诊所,无法百分百的保证进货渠道完全真实可靠。

因此,如何实现药品供应链信息共享,高效协同,增加药品供应链全程透明化、可视化程度,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No.5

医药供应链发展趋势

正在进行的一些医药供应链变革,体现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包括:

流通环节缩减,流通成本降低

通过加快药品流通体制改革,打破原有的药品三级批发体制,突破地域的限制。通过纵向一体化或战略联盟等形式尽可能地缩短流通环节,控制流通成本,努力降低药品价格。通过GSP认证达标的系统改造,完善管理体制,提高管理能力,并根据业务需要,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从而优化资产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获利能力。

提高供应链集成度

①医药企业规模经济水平和产业集中度提高,数量将持续减少;

②制药企业将按品牌和品种进行整合;

③批发企业将按物流平台和服务进行整合。根据国际惯例,医药批发的出路在于经营医药物流,提供各种服务;

④零售企业将按品牌和连锁业进行整合。

制药企业非核心业务外包企业

医药外包(CRO,ContractResearchOrganization,合同研究组织)始于欧美,指大型制药企业将一些非核心的研发环节外包,在提高效率的同时,能为企业节省30.0%—50.0%的成本。

发展信息技术,实现药品物流信息化、智能化和数字化供应链

药品物流向医院延伸

药品交易实现柜台销售与电子商务网络平台相结合

互联网络技术的实际运用产生了一定的专业商品交易网络系平台,利用信息技术将电子商务与传统医药分销产业相结合,形成“鼠标+水泥”的先进医药分销企业模式。实施电子商务是医药流通体制的一项改革,必然造成利益的重新分配,虽然有一定困难,但这是一个趋势。

更重视客户需要

加强药品监管控制能力

总之,随着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药品供应链的发展趋势是:各主体力量更趋于均衡,利益分配更为合理,协作性增强,供应链总体运作成本大大降低,运作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另外,在2018(第五届)中国医药物流行业年会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忠付也提到了我国医药供应链发展的“五化”,也代表了对行业发展的一种判断,具体如下:

生态共享平台化

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推动供应链发展,未来医药供应链将呈现以资源共享、互融互通的医药信息平台为载体,与商业银行、信托、保险、担保等金融实体为依托,聚集持有人、经营企业、使用企业、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消费者等要素,采用智慧化的物流技术手段,共同构建动态高效、共生共享、多方互赢的医药供应链生态圈态势。

组织结构网格化

随着药店连锁率提高、分销渠道整合、两极分化明显,零售药店向DTP药店、连锁药店、智慧药房等模式转型,医药供应链企业由单一线性结构,转向动态网状拓扑结构,由单一的“串联”转向“并联”,同时随着“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推进,医药供应链行业将逐步建立互联互通的全球医药供应链体系。

服务水平专业化

随着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行,医院职能定位更加精准,对专业化医药物流服务要求更加迫切。未来,将涌现一批运力要素聚集、网络布局合理、辐射带动明显、多仓高效协同、可实现跨区域配送的典型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或联盟,提供差异化、定制化、柔性化的医药供应链服务。

医药物流标准化

信息技术智慧化

医药供应链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企业边界被打破,信息技术倒逼产业链强化供应链协同。信息技术的智慧化在医药物流上主要体现在两方面,智慧医药和智慧物流。线下医疗服务互联网化和以企业为主导,线上提供医疗服务。实现多码并存、来处可查、去处可追、药品信息化追溯体系的建立,结合无人车、无人仓等先进技术、打造建立标准化、规范化、技术化的智慧医药物流。

THE END
1.药品零售经营监督检查制度和标准企业应当在药品采购、储存、销售、运输等环节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药品质量,并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建立药品追溯系统,实现药品可追溯。 第三条 药品经营企业应当严格执行本规范。 药品生产企业销售药品、药品流通过程中其他涉及储存与运输药品的,也应当符合本规范相关要求。 第四条 药品http://www.lyctp.gov.cn/info/3657/56760.htm
2.整车制造行业的质量控制与追溯挑战及LIMS的助力作用金现代LIMS系统数据来源分散:整车制造过程复杂,涉及冲压、焊接、涂装、总装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各自的数据采集点,如冲压车间的设备参数、模具状态,焊接车间的焊接电流、电压,涂装车间的涂料参数、烘干温度等。这些数据分散在不同的生产设备、检测仪器和管理系统中,难以统一收集和整合,导致质量管理人员无法全面、准确地了解生产过程https://lims.jxdinfo.com/industryDetail.html?contentId=3541
3.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知识题库(食品生产类餐饮服务类和食品销售类)36.某面包厂的进货查验记录中记录了原料鸡蛋的生产 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可以不记录进货日期。( 错误 ) 37.某食品生产企业出具了出厂产品自检合格报告后, 可以不留存相对应的原始检验记录。( 错误 ) 38.某糕点生产企业为保证产品新鲜,可将刚烘焙好未 经检验的产品运输出厂进行销售。( 错误 ) https://www.foodmate.net/zhiliang/guanli/170148.html
4.韩建河山: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意向书股票频道长、建设过程中的变动因素较多。公司的供货安排需要配合建设单位的建设节奏, 若某个时间段内,工程建设进度放缓,将会对该期间公司的合同执行情况及经营 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二)大额订单影响公司经营业绩的风险 发行人主导产品为 PCCP,其销售合同主要通过投标方式取得,这些合同具 有订单金额大、生产及供货持续时间长、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5052500000897_9.shtml
5.公司公告未来,我国网购市场交易频次的提升和消费结构的多元化将推动电商市场持续内生增长,加之中西部和农村电商市场未来将逐步繁荣、“小件多量”的创新模式呈现爆发式增长,未来电商件包裹的寄递需求增长动力仍十分充足。 快递行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并连接着生产与消费各环节,涉及领域广、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http://basic.10jqka.com.cn/api/stockph/pubInfo/13640067/
6.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建设局:为规范公共租赁住房资产管理二、加强海砂开采、运输、销售、使用全过程监管 (一)加强海砂开采环节的监督管理。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严格海砂开采许可管理,督促海砂开采企业和个人按照批准的范围和方式规范有序开采海砂。海砂开采企业应健全台账记录,在销售海砂时向运砂船舶(车辆)提供每船(车)次海砂来源证明。对非法占地的砂场、堆场坚决予以取缔http://www.110.com/fagui/law_398300.html
7.《产品质量法》调整的环节包括生产销售仓储运输等。《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2023),提出推动数据资源作为新型()的充分流通和使用,打通不同主体间的信息壁垒,带动能源网络各环节的互联互动互补。 A. 生产资料 B. 信息资源 C. 生产要素 D. 生产资源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2023https://www.shuashuati.com/ti/77d5f9e016f24285b8613dd13989e081.html?fm=bdbds9ead0cd8ec975b8bd3b070a76a017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