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许多人的生计都受到了威胁,过的是相当煎熬。如在各行各业一样,疫情也给酒行业带来了致命一击,撼动了我们原本的生活习惯和消费模式。
伴随着疫情,2020年竟然已经接近尾声了。那么,2020年酒类消费者有哪些消费趋势,可能会影响我们的酒类市场呢?为解决这个疑惑,我们找来了一份由网易与一投资机构联合展开的市场调查《网易酒行业睿享生活报告》,来康康他们发现了2020年中国市场酒类消费有什么新趋势吧!
2020年中国市场酒类消费趋势(白酒篇)
据调查,疫情并没有削弱消费者对名酒的热情,许多消费者转而通过线上渠道购买。根据阿里发布的2月份渠道数据显示,五粮液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93.2%,泸州老窖更是增长了190.6%之多。
那么,消费者为什么如此看重品牌效益呢?
根据这份调查显示,知名品牌能在口感、酿造工艺悠久、身份象征、社交工具、个人情感需求、性价比、品牌文化和好口碑这几个方面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白酒有12大香型,但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白酒香型只有4种,分别是浓香型、酱香型、清香型和兼香型。浓香型作为主力军,拥有庞大的消费基础和浓厚的历史底蕴,是白酒消费主力人群——60-80后消费者的第一选择。
酱香型白酒以1.7%的差异紧追其后。虽然酱香型因产量低、成本高导致的高价格,使其竞争力与其他香型白酒相比较弱。但酱香白酒香而不艳、低而不淡、醇香优雅、不浓不猛、回味悠长的口味特点也降服了大批消费者,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过去的10年间,酱香型白酒的销售额已经翻了4番,并以行业7%的产能,实现了42.7%的利润。调查显示,52.9%常喝兼香型白酒的人越来越爱喝酱香型白酒,46.2%常喝浓香型白酒的人越来越爱喝酱香型,41.3%常喝清香型的人越来越爱喝酱香型,常喝酱香型的人依然有51.7%越来越爱喝酱香型。理论上,酱香型白酒将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产业」。
趋势三:中高端引领增长,次高端优势凸显
突如其来的疫情,虽然导致白酒上市公司2020年第1季度整体业绩下滑,但是作为高端白酒价格风向标的五粮液和茅台,由于具有更强的抗周期性和抗风险性,其2020年第1季度的业绩不仅没有下滑,反而还在稳步增长中。
疫情期间,消费者更加理性和谨慎,这时消费者更愿意花钱买个保障,知名白酒自然成为首选。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中高端白酒的销售收入市场占有率达到了83.1%,看来中高端的白酒将继续引领白酒市场。
在高端、次高端以及中端白酒中,次高端白酒的优势异常突显。为什么呢?这份调查为我们提供了3种原因。
其一,消费的升级。白酒的消费形态经历了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再到消费经济的迭代。当今,在物质条件已得到极大满足的基础上,精神层面的需求成为了白酒行业消费升级的源动力。
其二,新中产阶级的扩张。如今,中国的新中产人口数量已经增加到了2.4亿人,并预估在「十三五」末达到5亿人。这部分人群成为白酒行业快速复苏的核心动力,也是推动整个次高端白酒行业突破千亿规模的生力军。
其三,主流品牌的次高端战略趋同效应。相对高端品牌而言,次高端品牌的推广既是壮大腰部产品力量,也是理性应对政治与经济环境突变的系统性战略。对次高端品牌来说,次高端的市场占有率决定着品牌的行业地位和长远性品牌战略走向。对新名酒来说,次高端品牌和产品的推广将助力品牌实现全国化布局。
在上文中我们提到,消费者在选择品牌时看重品牌作为身份象征以及社交工具的属性,这自然与其适用场合有关。自饮和朋友聚会时,消费者选择中端白酒较多;而商务宴请消费者选择次高端白酒较多;送礼时消费者更多选择高端白酒。总体来看,中高端、次高端和高端白酒是消费者的主要选择。
趋势四:白酒价值趋势:社交工具&生活益友
白酒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已经无可取代,甚至有59.7%的消费者认为自己不可一日无酒。当然,多数消费者对白酒的需求出于各种原因。调查显示,70.4%的消费者喝白酒是因为社交应酬,48.8%的消费者因为想要缓解压力和焦虑喝白酒,48.0%的消费者是因为享受品酒的乐趣喝白酒。
这说明,白酒除了社交应酬的需要,也日渐生活化,可以满足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个人精神层面的需求。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白酒一直如影随形,仿佛已经深入中国人的血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即便没有饮酒习惯,也未必能完全摆脱它的影响。那么,问题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