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袅茶烟透出的文化“活水”——徐克宁钧瓷之美图文首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茶已成为一种时尚和追求美的享受的载体。而用于喝茶品茗的茶具自然就多种多样,有金属制作的,有玻璃制作的,也有泥土烧制的。有的华贵,有的粗劣,有的艺术,有的直白。在人们广泛追求的饮茶方式的时代,一个好的、雅致的、有健康功能的茶壶不仅能给人们以艺术氛围,体现艺术修养,而且还给人们提供健康的“活水”。

禹州神垕是钧瓷的故乡,在研发钧瓷茶器上有着自己传统的优势。不论是现代工艺生产的高石英石、骨质瓷,还是仿古工艺生产的唐花釉瓷、天青、月白、炉钧釉、钧花釉等都有茶具良品生产。天然、健康、精细、实用、釉美、高雅成为钧瓷茶具的优势。特别是近几年钧瓷壶如“雨后春笋”般地成为饮茶的重要容器。

徐克宁,作为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的神垕镇本地人,对钧瓷壶艺术投入了深入的研究和创新,烧制出了不少钧瓷壶品种,式样达百余种,有的成为了经典之作。

初秋的一天,伴着累累果实的阵阵香气和秋天金黄色泽带给我们的美丽诱惑,和朋友一起走进了这位从事钧瓷壶已达近20年的钧瓷大师工作室。

钧瓷展厅内,摆满了徐克宁设计制作的各种瓷器,琳琅满目,不胜枚举。其中最为耀眼和占据大部分空间的是各式各样各色交相辉映、美轮美奂的钧瓷壶。我们一边看,一边听徐克宁介绍:制作茶壶,特别是社会发展到了今天,人们的生活要适应这个快节奏和流光溢彩的时代。而适应现代生活的必然是与文化和健康有关的一些物品和使用频率较高的茶具。茶具作为一种家庭生活必备的工具,在现代生活中,它的这种功能不仅仅只是贮存的功能了,而应具有文化的深邃意境,即让人观之的美感性和时尚性。当然,时尚的钧瓷壶,必须将时尚文化与中国传统的文化结合在一起,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

徐克宁解释着,随手拿起一把他设计的“时尚壶”。该壶壶身似钟,底向外撇,大圈足内收,嵌盖与壶口严密无缝,融为一体,小弯流,玉龙把,形制古朴,端庄大方。这就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加入了现代的时尚文化,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徐克宁不愧是以专攻茶具为主的钧瓷大师。说起茶器来,一套一套的理论,让笔者听得心服口服。他说,钧瓷茶具是日用艺术化的典型代表,它即是艺术品、形制优美、颜色古雅;同时它又是实用品,胎质坚硬、茶味清香。两大优点使得钧瓷壶古朴淳厚,不媚不俗。近年来,整个神垕的大师工匠们,由于他们的文化底蕴高、技术水平好,出了不少具有美学元素的名壶。

徐克宁陪着我们继续看,并手指着货架上的壶解释道,一件具有美学价值的名壶应具有手拉胚的壶体,简洁清朗,线气流畅。壶盖与壶身的结合处,开盒自如,细密无间,用壶倒水,水流顺畅的特点。

在他的展室里,如一眼望去的第一印象是五颜六色的色泽和斑斓的窑变。的确,徐克宁烧制的壶釉色很美、很丰富,有艳有淡、有深有浅,适合人们的不同需求。各色有各色的美,各色有各色的特点。钧瓷的自然密度为各种造型的壶留足了极大的釉色发展空间,为更大范围地进入人们的生活美创造了条件。

徐克宁设计烧制的壶大致有以下几个范围:一是自然型壶,二是几何型壶,三是筋纹型壶,四是“功夫壶”。样式有圆满壶、呈祥壶、秦叔壶、薪火壶、竹节壶、高足壶等等,品种达百余种。不论哪种造型,徐克宁在设计时,其理念就是更多的表现出自然形态最美的部分,并符合壶的功能合理、视觉美观和使用安全的原则。

在展台上,我随手拿起一把徐克宁烧制的壶。该壶型由各种不同的曲度的曲线组成,珠圆湿润,比例协调,转折自然。整器线条优美、空间协调雅致,形意相融。瓜皮绿中渗出斑点桃红,色泽和谐,观之韵味无穷。壶身饱满圆润,如中秋皎月,人月俱圆,充分体现了自然之美和钧瓷的特点,不失为壶中的珍品。

还有一套叫《音·律》的作品,此套茶具以西施壶为造型设计,壶底施釉,手工拉胚成型。茶壶弧线浑然一体,釉色通身红中透紫。釉光浮动之间仿佛是红旗长林、万山红遍的景象。茶杯以竹节为元素,寓意胸有成竹,杯底收缩圆润饱满,杯身通红,如一轮红日,杯口出筋如线,如日月般一抹浑圆的弧光。故名《音·律》,正如琵琶躺在琴架之上,一缕清香高高上升,淡淡乐声从中传出,一副美如画卷在徐徐展开。此茶具系列贴近生活,符合艺术审美标准。

看完他的壶及众多的配套壶的主人杯后,我们坐下来品茶。克宁拿出一套“水系列”的配套茶具,这壶将中国元素与造型艺术相结合,在茶文化中体味传承文化是他开发的一个新品种。其釉色以麦苗绿为主调,绿中留白、白中泛青、青中透红。该壶形似圆鼓,线条饱满流畅,壶盖为圆。与壶身通过巧妙的处理,刚柔并济。在完美保留钧瓷古朴、典雅特征的同时,又展现出完善的实用性以及玲珑的精美感,是钧瓷艺术与日用艺术的完美结合。

克宁拿茶叶泡上茶,因我喝茶易失眠的原因,我让他给我与此壶配套的主人杯中倒了白开水。水变温后,我慢慢品来,温水进入口中,便有一种清爽微甜的感觉,比起瓶装的矿泉水及其它常喝的各种水好喝得多了。我问克宁,这水有点甜。他笑着告诉我,这就是我们生产的壶的特殊之处了。他介绍说:我制作的茶器全部采用本土资源天然矿石,不添加任何化学元素,饮用时无重金属渗出,并在1300℃的高温下烧成,胎质矿化度高,壶体空隙直径小,吸水力极低,对微分子茶碱有吸收保护作用,对有霉变可能的茶碱质有剔除的功能,是新兴的现成的茶用具。克宁告诉我,我生产的茶具不论何种品种都是属养生茶具,在使用本土原料的基础上,我还加入了一些含有60多种微量元素的药用的矿物。

这些矿物中的元素,具有自变、自净、除杂、去异味的生态活性。其媒体介质经过吸附和离子交换的作用,能增强人体吸收有益活性物质的功能,提升纯、净、软的口感和味觉。经过质检中心的监测结果表明,徐克宁制作的钧瓷养生茶具,所有的技术指标都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另外,这一钧瓷养生茶具通过添加的中药矿物,可以快速产生、吸附氧离子的材料,从而提升水中氧离子的含量,可达到提高体内血样含量的目的。

听了徐克宁的介绍,我知道我喝的水如此“清甜”的原因了。凡是爱茶之中,一定会少不了一个美的茶壶和配套的茶具。来创造和享受自己美好的生活。而徐克宁就是为创造这种享受美好享受生活的人们提供工具的艺术大师。我们希望,徐克宁不断的将文化的、健康的“活水”输入到新的壶艺的创作中来,为人们生活创造更加美好的茶具。

THE END
1.茶韵幽情茶烟袅袅,似轻纱薄雾,萦绕茶韵幽情 茶烟袅袅,似轻纱薄雾,萦绕于梁间。沸水冲入茶盏,叶芽舒展,如绿衣仙子翩翩起舞。茶汤初绽,色若琥珀,澄澈清明。轻嗅茶香,幽韵四溢,仿若置身于春日山林,晨露润芳草,兰芷伴清风。 浅啜一口,滋味先苦后甘,恰如人生之旅,历经磨难,终得回甘。茶在舌尖打转,甘醇在口腔蔓延,思绪亦随之飘远,或念及古之雅士,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306162051?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2.《茶烟袅袅》幸有之晋江文学城首页>茶烟袅袅 本文作者建议18岁以上读者观看。 作者:幸有之 类型:原创-言情-近代现代-爱情-女主视角 标签:励志 甜文 治愈 日常 现实 群像 主角:汪耀儿、沈彬 配角:袁文芳、谭苗苗、卢勇、陆涛、董妮 一句话简介:人生不必轰轰烈烈平凡最抚凡人心 立意:即使深陷泥潭也要向着光开出一朵狗尾巴花 状态:未https://wap.jjwxc.net/book2/8489811
3.茶味润心田,茶烟袅袅起,茶韵入梦来。我正在参与对对联飞花令#对对联飞花令#写一首诗中含“茶”的五言诗:茶香飘四溢,茶味润心田,茶烟袅袅起,茶韵入梦来。我正在参与【对对联 飞花令】活动,戳这里:和我一起参与,分50000元现金。https://www.toutiao.com/w/1817737257135168/
4.回望自芬芳而我独对茶烟感爱好,便问老人有何绝招,能将茶水冲泡得茶烟袅袅。老人停住,厥后才明确我的意思。老人哈哈大笑,“那里有什么绝招呀,一小我私家独居山中也寥寂,每次沏茶时,喜好听水在壶中沸腾着,似乎在唱歌,然后再冲泡。茶水入杯时,也喜好高低垂起,茶杯上方便烟雾腾腾,你说的茶烟我不太懂,但是陈茶冲泡时,烟雾https://www.xdyy8.com/wenxue/zuowen/31900.html
5.茶烟素材茶烟图片茶烟素材图片下载水彩古风围炉煮茶烟雾袅袅暖意浓浓插画氛围感 冬日冬天雪景温暖小屋暖阳炊烟袅袅烟火气息温馨 足浴按摩美容店招牌门头 中式茶文化禅茶屏风挂画壁画装饰画设计 饮料 特写 咖啡 杯子 咖啡 喝 咖啡 杯子 颜色 杯子 杯子 属于 咖啡 喝花 集中 花园 好的 早晨 hd 壁纸 热的 早晨 杯子 在户外 公园 茶托 烟 夏天 茶三 https://www.51miz.com/so-sucai/2889230.html
6.“茶烟袅袅笼禅榻”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茶烟袅袅笼禅榻 出自汉朝牟融的《游报本寺》 原文赏析:山房寂寂荜门开,此日相期社友来。雅兴共寻方外乐,新诗争羡郢中才。茶烟袅袅笼禅榻,竹影萧萧扫径苔。醉后不知明月上,狂歌直到夜深回。了然尘事不相关,锡杖时时独看山。白发任教双鬓改,黄金难买一生闲。不留活计存囊底,赢得诗名满世间。自笑微躯长https://www.gushiwenwang.cn/juzi/436969.html
7."袅袅茶烟心绪乱。"拼音和出处及意思小提示:"袅袅茶烟心绪乱。"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袅袅:(形)①形容烟缭绕上升:炊烟~。②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或女子体态轻盈:垂柳~|~婷婷。③形容声音婉转,悠扬不绝:余音~。 心绪:心情(多就安定或紊乱说):~不宁。~乱如麻。 https://www.gushiciqu.com/ju/zi45b3e9c0.html
8.090厨房突袭凤华天下其他小说茶烟袅袅,林若惜轻声道:“许久没有给门主泡茶了呢。” 萧子凉啜了一口,不吝赞赏了句:“好。” 她红扑扑着脸,眉眼之间尽都跳跃着喜悦。 若是杨眉儿在,一定会说:几月不见,如隔三秋。 幸好没有这个随时会笑话她的人在,林若惜起的早,先出了门坐在园中花草当中开始吐纳清心**。第四重心法名为静中至静http://www.zmccx.com/41_41344/7313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