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人讲究“人情”,注重礼尚往来,“随礼”名目繁多,比如:婚礼、葬礼、宝宝满月、孩子升入大学、祝寿、乔迁等等,每一项都少不了随份子。
可也不懂从什么时候起,这事儿就变味了。有些地方大摆宴席,讲排场,互相攀比,每到节假日,随礼多到钱包吃不消,人情味成了躲不掉的“人情债”!对此,南通就有地方出手了!
一年随份子超万元!
在海安农村,婚丧嫁娶、生老病死,人情都有着不成文的规矩。家里添丁进口,小孩400,大人600,周岁、十岁、30岁生日,孩子升学、入伍、结婚,都要摆酒庆祝,人情往来都是600块钱起步。
人情层层加码,年年水涨船高。一些村民一年人情往来能支出20笔、总额过万元。
海安开发区爱凌村村民赵虎来
生小孩啊、人家结婚啊等等,总支出靠1.5万块钱,你来的高,我也去的高,不能比人家少,要树立威信啊。
操办婚丧事宜要报审你来我往,互相攀比。既浪费社会财富,又损害社会风尚。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海安市把刹住人情风作为重点,牢牢抓住“关键少数”,全市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及其近亲属婚丧喜庆等事项,均实行报审制度。多部门联合倡议党员干部带头“抵制人情风”。
海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奚荣华
在主题教育中,我们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将治理基层“人情风”列为专项整治的重要内容,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主动担当作为,动真碰硬抓落实,让人情回归真情,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海安大公镇召开现场会,举办“千人签名”活动,全体镇村干部人人递交“抵制人情歪风”承诺书,同时通过小品、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
海安市大公镇党委副书记闫彦
以前,基层人情往来缺乏有效的约束,老百姓负担越来越重。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积极引导全镇上下自觉抵制人情歪风,受到了基层群众的普遍欢迎。
力推人情随礼封顶制
目前,整治“人情风”已在海安全面铺开,全市209个村纷纷行动起来。海安开发区爱凌村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专题协商会,听取村民意见,统一思想认识,积极推行人情随礼封顶制,“人情随礼不超过400元”等一系列具体标准要求都写入了《村规民约》。
海安开发区爱凌村党支部书记储瑞龙
我们老百姓普遍反映,现在这个支部帮助我们领头做这个事情,其实就是我们想做而没有说出来的事情,想做而没有敢做的事情,现在支部牵头来做这个事情,我们感到很高兴。
城东镇爱凌村村规民约
爱凌村村民委员会
抵制“人情风”,留住人情味
据初步统计,海安市已引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1.3万起,为群众减轻经济负担约5000万元。不仅是在海安,目前南通各地都在主题教育中大力倡导婚事新办、丧事俭办,切实减轻群众人情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