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的狐独星球界面新闻

专注社会底层人士22年不动摇,无业少年、扒手、混混、野模才是他的主角。但奇怪的是,这些小人物却可以触到你心底里。比如说,“温州发廊”那样神秘又令人暗暗地心生鄙夷的存在;喇叭裤曾是最in的时尚单品,从广州回来的青年都梳着猫王发型;《血疑》、《渴望》、《上海滩》等经典作为电影背景被不断重现,你还以为坐上了时光机,仿佛走进了小时候家附近灰得发黑的小巷子,穿着花衣服梳着羊角辫的小姑娘就在身边跳绳。这些怀旧映像里总有一种踏实的乡愁感,孤独又闷骚。

贾科长的电影坚持着另一种真实:你长期视而不见的,被主流压抑被商业鄙视的那个中国。这里并不一定有你想要的热闹但一定会有适合你的温暖。

贾樟柯很迷古代世界和武侠世界,在拍摄《天注定》前,他原本计划拍摄的是一部武侠片《在清朝》。对于曾经生活在封闭县城的他来说,儿时接触外界的东西并不多,《水浒》、《西游记》以及武侠评书等对其成长而言很重要。他说,自己心中一直有一个理想中的“侠”,希望能通过电影表达给观众。

这部电影后来因为《天注定》搁浅,但《天注定》里的主人公身上无一不带着“侠”的气质——比如大海在晋剧《林冲夜奔》的背景下扛枪快意恩仇连杀四人,其中一个人还只是因为鞭打马被他看见了,话说动物保护协会的看到这一段心里肯定无比畅快;取材于轰动全国的邓玉娇案的小玉在杀掉暴打她的客人时一秒钟变身女侠,表情冷酷、动作干净利落,而且她的造型像极了张彻《报仇》里的徐枫。贾在接受采访时也说到,《天注定》的确是在向胡金铨、张彻等致敬。

《在清朝》的监制是杜琪峰担任的。贾樟柯曾引用杜琪峰对他说的一段话说:“武侠片历史上有两次重要飞跃,一次是徐克的《蜀山》,一次是李安的《卧虎藏龙》,你试试能不能再飞跃一次!”

————————————————————————————————————

推荐:

*胡金铨《侠女》、《空山灵雨》、《山中传奇》

*张彻《报仇》、《独臂刀》、《十三太保》

*徐克《蝶变》、《新蜀山剑侠》

*李安《卧虎藏龙》

贾樟柯曾多次在自己的电影里客串,除了《任逍遥》里一个意味不明的唱歌剧的背心青年外,都不是什么好角色,有时候他是满嘴脏话的山西老乡,有时候又是出入于风月场所的有钱老板。但我猜他真正想演的,是韩寒电影《后会无期》里客串的黑社会。

《天注定》上映后,贾樟柯曾公开表示,其实自己想拍的电影都是偏武侠、间谍、黑帮的。这部电影因为血腥程度被认为是一部非常“北野武”的电影,那就必须提到贾樟柯和北野武那些不得不说的故事了。

1998年,贾的第一部长片《小武》在国外各个电影节上获了六七个奖,还在柏林遇到了北野武工作室的制片人市山尚三。这事后来促成了贾樟柯和北野武工作室的合作,他们一口气拍了三部电影——《站台》、《任逍遥》和《世界》。贾樟柯从此再也不用为影片的投资和营销担心,而北野武的营销能力也帮助他走向了国际。后者对他的影响可见一斑。

推荐

《小奏鸣曲》、《座头市》、《大佬》

《小山回家》里,小山在厂桥接上老乡霞子,两人一起乘坐公交车42路来到西单。他们先是在民族世界大商场逛了逛,这里原是一座庙堂式的老建筑,沿中轴线两侧的厢房及中间的厅堂上都挂满了衣服。院子里人群熙攘,小山和霞子穿堂越室看着衣服。接着,他们又来到前门劝业场,这里的服装摊位相对排列,把一片偌大的场地隔成了一条条小巷。

“前门,阳光正是很好的时候,马路上镀着一层薄薄的颜色。小山在人群中前行,远处的天安门金光灿烂。”电影快结束时,字幕上出现这么几行字。镜头里,前门的拥挤程度一点也不输现在,电车轰隆隆地开过,自行车、三轮车络绎不绝。两个男人在天桥下打架,一个人试图把他们拉开,但是努力了很久都是徒劳。小山走过人群,在一个路边剃头匠那里剪去了一头长发,可能是在为回家做准备,也可能是放弃了回家,因为他既找不到回家的旅伴,也买不到火车票。

影片中出现的民族大世界商场2013年已经停业了,那里原本是“国立蒙藏学校”的旧址,经过文物保护修缮工作后已于2014年向公众开放。而北京劝业场兴起于清末民初,当时是京城第一幢大型综合性商业建筑。作为文保建筑,它现在是大栅栏的一大地标。这条路线如果慢悠悠地看下去,应该可以消磨大半天了。

小武最后行窃被抓住,警察带着他去看守所,走到县城主街上一家家用电器门前,将他铐在路边的电线杆上,自己进了店。小武蹲下休息,而路边围观他的人越聚越多,小武看着他们,他们也看着小武,久久不散去。

典型的山西民居很有看头,灰得发黑的砖墙里透出历史的厚重感。看过《小武》后你会爱上被定格在镜头里灰的和黑的城墙,刷成粉绿色的汽修店,连老派的发廊都变得时髦了起来。

*附:路线图

到了重庆,内陆城市的人会觉得很新鲜。要是从水路慢慢向这座山城靠近,远远地你就能把握它独特的风情了。《三峡好人》里的山西老粗韩三明只身来到重庆,找自己买来又逃跑了的媳妇。伴着黄梅戏的背景音乐,有人在表演变脸和喷火——背景里是宽阔的江面和蔚为壮观的长江大桥。有码头的地方都有又陡又高的堤坝,它会时时刻刻提醒你:这里和你以前到过的地方都不一样哦。一不小心,你还会被重庆其实算彪悍的民风闪了腰:韩三明刚刚踏上奉节的土地,就被开摩的的杀马特青年小宰了一笔:青年带他去奉节老城青石街5号,等到了才发现,因为三峡工程,这里早已被上涨的长江水淹没了,他要找的媳妇幺妹也搬迁了。这里还发生了一个有意思的插曲:韩三明的媳妇叫“幺妹”,他问杀马特青年知道她吗,青年回答说:我们这的女娃儿都叫幺妹,你要找的是哪个?

三明后来被带到一处民居里住下,附近楼房的墙壁上显示着156.5米的三期水位线正好位于二楼的位置。他随后找到了幺妹的哥哥,他和其他几个男人住在6号码头的趸船上,他们是长江上的搬运工。正是饭点,几个人一人端了一大碗面,坐在床上大口大口地吃着。在贾樟柯的电影里,这种场景也很常见:总是一群下苦力的人——搬运工,矿工,建筑工人——端着一碗面吃得特别香。

“山西汾阳之于贾樟柯,如同奥克斯福之于福克纳、高密东北乡之于莫言。”有人这么说。从《任逍遥》到《世界》、《三峡好人》、《天注定》,贾樟柯终于拍了“外面的世界”,但《山河故人》又拍回去了。“重要的不是汾阳,而是故乡。”贾樟柯如此回应。的确,在他的镜头下,70、80年代成长起来的人,谁不能找到一些些共鸣呢?

在1997年的《小武》里,小武在音响店偷了顾客的钱包后走进三皇庙巷,走过身穿花毛衣、正在跳绳的三个女孩。这个巷子的围墙高高的,墙砖灰黑,在拐角处挂着一个信箱,上面写着“人民邮政”几个字。信箱高过了小武的头顶,他扬起手,把一摞身份证塞进了信箱,都是他偷来的钱包里的。扮演小武的王宏伟是个小个子,这个有些温情的镜头不禁让人对他多了几分同理心。只不过,这些身份证后来都成为了他偷东西的证据……

城墙在贾樟柯的电影里是出镜率特别高的布景,很多浪漫的桥段都在这里上演:《站台》里崔明亮在城墙上骑自行车,又在这里被殷瑞娟拒绝;冬天里雪都积了起来,他们两人在桥洞下掏心窝子聊天。随便在这里找一段城墙拍照,现在看来都是文艺大片。汾州府城墙始建于曹魏年间,高四丈八尺,现仅存200余米。以前平遥是汾州府的属县,绕平遥县的城墙像卫星一样拱卫着汾州府,但现在平遥的城墙可比汾阳有名气多了。2005年汾阳市政府对城墙进行了维修,所以要是现在去,看到的肯定不是贾樟柯电影里的那个样子了。

文峰塔建于明末时期,是汾阳的标志性建筑,在最近上映的《山河故人》里出现多次。“家住汾阳龙门地,表里山河留美誉。文峰塔上升紫气,迈步走向新世纪。”这是女主角沈涛在1999年正月十五的文艺汇演的舞台上唱的。贾樟柯在取景文峰塔时还收入了周边的一片仿古建筑。值得留意的是,这片建筑在三个时空里始终处于建设状态,历经二十多年依然人迹罕至。2025年,孤身一人的沈涛在雪中伴着《GoWest》的旋律,跳起了当年的迪斯科。斯人已老,文峰塔犹在。

贾樟柯2015年6月曾经发微博打听上海松江火车站是不是还在。这里是《站台》的取景地,《致青春》、《两个女人的战争》等很多电影都曾在这里拍摄。松江火车站建于1908年,高高尖尖的屋顶和红色砖瓦外墙非常漂亮。上世纪90年代改造后,成了《站台》里面的样子,被誉为“最文艺火车站”。不过有网友说车站要被拆除了。现在每天的客流量只有1000人左右,所以要去的话得趁早。

“不出北京,走遍世界”,这是“大兴的巴黎”,北京世界公园,布满了仿建世界名胜的微缩景观。《世界》里,公园的工作人员兴奋地跟人介绍:这里是美国纽约的世贸双子大厦,9·11的时候被炸了,但我们这儿还有。没错,从巴黎埃菲尔铁塔到英国大本钟,这里真的是是个小地球。人们坐着小火车,从“印度”走到“泰国”,在“比萨斜塔”前摆拍,坐观光电梯到“埃菲尔铁塔”顶端鸟瞰北京。嗯,从“金字塔”到“曼哈顿”只需要十秒钟,舞蹈演员赵小桃和男朋友就在这个小世界里幻想、相爱、猜忌、和解。

佳县位于黄河中游西岸,东与山西临县隔黄河相望。《站台》里,文工团的人想借用城关粮站的舞台被拒,只好把卡车的车斗当作舞台。录音机里大声地响起《路灯下的小女孩》,两个姑娘站在车斗里扭得热烈,粉色的衣服在滞重的空气里显得特别扎眼,但是没有一个路人停下看她们的表演。这时候黄河渡口上传来发动机的声音,一艘小船载着七八个人驶向对岸,远处的山脉贫瘠得没有一丝生气。而《山河故人》里曾多次出现黄河流冰,张晋生和沈涛还在黄河边引爆了一颗炸弹。

第五套10元人民币的背景图就是三侠夔门,又名瞿塘关,西起重庆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巫山县的大溪镇。一个和韩三明同住的四川男人掏出10块钱,问他有没有看到夔门。这时韩三明掏出一张第四套人民币的50元,上面印着壶口瀑布,四川男人朴实地感慨道:“你的家乡风景好美哟!”第二天,韩三明手里拿着10块钱人民币,望向远方的夔门——层峦叠嶂,在氤氲的水汽中雄伟壮丽,一艘船快速划过水面,在身后留下一道白色的尾迹。这些时刻大概也是为什么《三峡好人》的英文标题叫做《StillLife》的原因——三峡拆迁是天大的事,也大不过老百姓的日子。

在拍摄于2008年的《二十四城记》里,来自沈阳的厂花郝大丽所在的工厂迁到成都,她和丈夫带着孩子从沈阳坐车到大连,从大连坐船到上海,上海换船到重庆,再从重庆坐车到成都,走了整整15天。“路过神女峰,全是大雾,什么也没看见。”这句话道出了去神女峰旅游顶重要的一点:记得提前看天气预报。

神女峰是巫山十二峰之最,相传巫山神女瑶姬居住在此处,因为一根巨石突兀于青峰云霞之中,宛若少女而得名,是历代文人骚客争相歌咏的名胜。杜甫就留下了“叠壁排霜剑,奔泉溅水珠。杳冥藤上下,浓澹树荣枯。神女峰娟妙,昭君宅有无”的句子。

属于太行山西缘山脉,自古就是避暑胜地。乌金山寺庙自隋唐时期开始修建,距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在《天注定》里,姜武饰演的大海在大雪纷飞的天气里骑着摩托车往家里赶,在乌金山的牌坊前看到一队警车呜咽着开过。这之后,他将因为乌金山煤矿“大开杀戒”。

《山河故人》里,沈涛站在城楼上俯瞰老街,这条街不是在故事所设定的汾阳拍的,而是在孝义。街上的鼓楼是明代建筑,跟汾阳的那座很像,只是汾阳鼓楼所在的那条街已经拓宽,不符合拍戏需要,而这里还是老样子。不过街上的门脸还是和以前大不一样了,为此贾樟柯让置景的师傅挨家挨户改成了十几年前的模样。

《世界》里来自温州的裁缝廖姐居住的地方。很常见的城中村——密密麻麻的平房,路中间扯着服装批发中心的横幅,一个燃烧着的沙发让空气里带着不安。

《世界》里小桃给太生发信息说“在鸿运宾馆等你”,但因为老乡“二姑娘”在工地上出事了,太生没有去赴约。“二姑娘”拼命干活是想还债,他临死前留下一张欠条,上面的金额小到令人流泪。

《世界》里小桃的同事小魏住的地方,四周都是厂房,烟囱里冒着滚滚浓烟。小桃和太生在这里煤气中毒,后来被救出,双双放在雪地上。

红砖房子里,一个身穿红毛衣的中年妇女坐在二楼的窗口上一边晒太阳一边织毛衣,一边热情地和路过的厂花打招呼。在住进电梯公寓以前,大多数中国人都是这种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居住方式。

既是宾馆,又是洗浴按摩中心。按摩小姐躺在按摩椅上,各自有自己的编号,等待着客人“翻牌”。《天注定》里的郑小玉是宾馆的前台,下班后在一个房间里洗衣服,却被一个几次三番闯入房间的客人要求“全套”。

《三峡好人》里,韩三明和一群拆房子的民工住在这里,他们一天“挣5,60块钱”。客栈在山腰上,典型的重庆风情,出门就就能望见夔门。在三峡的搬迁大潮中,这里也没有逃脱拆迁的命运。

《小山回家》里小山打工的餐馆,地处东四十条的闹市。厨房的一角有一台抽油烟机,熏得黑黢黢的。屋子中央的桌子上摆着两个用木墩子做成的砧板,又高又结实,小山戴着厨师帽,衣服上布满油污。这时候镜头挪到餐馆的老板赵国庆身上,一个西装革履油头粉面的青年,字幕对他的介绍是:爱好读书(散文)、音乐(忧郁)、郊游(风中漫步),嗯,那还是个(装)诗人能骗女孩子的年代啊。

这是一家地地道道的“苍蝇馆子”,一个用几块油布支起来的棚子,上面还能看到“精制面粉”的字样,可见老板也真是持家有道。棚子里面摆着低矮的桌椅,生了一盆炭火。吃的当然是最简单的山西面食加荷包蛋,茶叶蛋,简单的小菜。

《二十四城记》里陈冲扮演的的第二代厂花小花说,那时候第一、三食堂的工人都要来二食堂看上海姑娘。小花被工人们称作“标准件”,就是厂花的意思,至于食堂的饭好不好吃,还重要么?

《二十四城记》的第三代厂花娜娜之前做“代购”,后来在飞机上认识的马来西亚的朋友想承包电视塔上的旋转餐厅,请她当经理。从这里看出去,视野一定是极好的。

2014年12月,贾樟柯回太原开饭馆的消息在朋友圈疯转。21日,贾樟柯在微博上发布“过去当导演的时候没睡过一个午觉,现在回太原开小饭铺,好吃好喝不发愁”,接下来连续几天,微博的内容都和吃有关:“今天揪片儿卖得最好”、“今天一个客人点了一盘拨烂子”、“今天去山里买豆面”、“跟车去山里买荞面”。消息称贾樟柯所开饭店位于太原市学府街,店名叫“佳赞客”,取其名字谐音,主卖山西名吃刀削面。

2015年5月,《山河故人》在戛纳首映,深夜,贾樟柯在戛纳唯一的中餐厅、也是他戛纳最爱的中餐厅“竹园”大宴宾客。有记者吃完后表示“也就那样嘛”,但国外的中餐当然没办法和国内比。据说这里是很多明星的挚爱,想想戛纳电影节通常要持续两周,中国胃的明星就把这儿当食堂了。今年伍迪·艾伦爷爷也是那儿的常客呢。

都知道贾樟柯的电影里肯定少不了迪厅。他曾告诉《纽约客》,小时候最喜欢的电影是1984年的美国影片《霹雳舞》,他自学了其中的舞步,跟着一个巡回歌舞团去表演。他甚至跟同学组过霹雳舞组合!他说自己高中时被称为“霹雳王子”,到大学就是“迪厅王子”。在北京电影学院读书的时候,学校旁边有迪厅,他一天至少要跑三个场子跳舞。NASA、Banana、JJ都是他常去的地方。对了,这里的屋顶上当然有球状彩色闪灯,男人都要穿着廓领上衣翩翩起舞……

《小武》里,扒手小武失去了朋友,失落中走进大上海歌舞厅,因为歌厅小姐胡梅梅产生了对爱情的憧憬。歌厅里摆着沙发和电视,橘红色的灯光照得人看不出本来的肤色。胡梅梅让小武唱卡拉OK,小武偏不唱。后来两个人关系亲近了,还和其他妹子一起在屋子里跳起了贴面舞。

贾樟柯自称是“泡在录像厅里长大的”。没错,那时候电影院还叫录像厅。考大学的时候,他数学太差,父母把他送到太原去上山西大学的一个美术班,好准备考美术院校。结果贾樟柯常去学校附近的一个“公路局电影院”看电影,有一天,他看到《黄土地》,当时就立下了当导演的愿望……后来,他电影里的角色也常常选择在录像厅里约会,比如《任逍遥》里的80后失业青年斌斌和他还在读书的女友圆圆。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小青年最喜欢的娱乐莫过于在台球厅抽抽烟,吹吹牛,泡泡妞,当然很多架也是在这里打的。小武带着胡梅梅从歌厅出来,在汾阳市场附近溜达。街道两侧的仿古小楼上几乎全是歌厅,门脸一样,连名字也都单调地重复着“大上海”、“维也纳”。不远处,“台球厅”大大的牌子特别显眼。

贾樟柯特别喜欢叶倩文的歌,是因为吴宇森导演的电影《喋血双雄》,那是他“录像厅时代最崇拜的电影”。《喋血双雄》里的那首《浅醉一生》,后来出现在贾樟柯的《站台》的结尾,崔明亮一个人站在他家的阳台上,听到远处传来这首歌;第二次出现在《二十四城记》里,成为从上海分配到成都国营工厂一生未嫁的厂花的主题曲,歌词是:

即使希望似梦幻/人渐醉在梦里海市蜃楼/让我编织海市蜃楼/一天一天浅醉过一生

在《山河故人》里,叶倩文的另一首歌《珍重》也反复出现:

盼望世事总可有转机/牵手握手分手挥手讲再见/纵在两地一生也等你

贾樟柯说:“歌对我来说,不单是一个时代,更主要是那个时代我们珍惜的东西,就是情义。”

说到那个时代的歌曲,当然就不得不提到红磡体育馆了。2012年,叶倩文在香港红磡举办《完全是你》演唱会,全场爆满,一票难求——岂不也是“青山可移,感情永在”的写照?

如果说《山河故人》里的《珍重》是录像厅文化的产物,那么《GoWest》就是迪厅文化的产物。贾樟柯说,《山河故人》开场拍1999年跳迪斯科的场面把在场的人都拍哭了,“一方面是音乐里面的那种激情和能量,一方面又是一种物是人非的哀伤,那场戏真的是种‘轻快的心碎’”。

《小山回家》的音乐是由张楚操的刀。1994年,张楚与窦唯、何勇、唐朝乐队赴香港红磡开“中国摇滚乐势力”演唱会引起轰动,开辟了中国摇滚的鼎盛时代。他和许巍、郑钧并称为西安“三剑客”,而《任逍遥》里也用了郑钧的《赤裸裸》。江湖酒吧位于棉花胡同里,四合院还在,陈年的桌椅,烛光摇曳里闪耀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鲜活的面孔。来自全国各地的民谣歌手和乐队都曾在江湖酒吧进行过现场演出,包括周云蓬、李志、张楚、布衣、洪启、苏阳乐队等都在这里办过小型演唱会。

上世纪80年代,深圳歌手刘鸿的原唱歌曲《站台》唱响全国各地,在2000年的电影《站台》里,这首歌伴着一群县城青年在青春的站台上等待时代的火车。

而刘鸿是在深圳的歌舞厅里成长起来的。当时深圳歌手大量翻唱香港歌曲,歌舞厅文化也是在对香港的模仿中渐渐确立的,这里诞生了毛宁、杨钰莹、黄格选、戴军等中国第一代流行音乐歌手,凤凰传奇也是从“金色时代”歌舞厅里走出来的。

···························································

THE END
1.吸烟有害降,未成年禁止吸烟吸烟有害健康,未成年禁止吸烟两个球球 河南 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闺女惹妈妈生气,竟找最菜的当靠山,也不知道哪来的勇气 三川搞笑 471跟贴 打开APP 司机这波操作,我只能说一句牛! 小佳儿 1121跟贴 打开APP 讲真,是球网先动手的!!! 新媒体 打开APP 论背景音乐的重要性!! 新媒体 打开APP 旁边https://m.163.com/v/video/VGHT6D1KB.html
2.小孩天天捡烟头抽,学大人抽烟有模有样,男子一吼赶忙逃窜!小孩天天捡烟头抽,学大人抽烟有模有样,男子一吼赶忙逃窜! 举报 小鱼干游戏菌 关注9,581 信息 分享: 直播热点 下载APP领会员 直播中 小言儿~ 直播中 丽丽感谢家人宠爱 直播中 悠然~服务 视频 自媒体分成 分类 电视剧 电影 综艺 56出品 高校 粤语 搞笑 音乐人 生活 游戏 时尚 娱乐 科技 教育 汽车 少儿 母https://www.56.com/u40/v_MTkzMjY4MDkz.html
3.科长超越自我的成熟之作(三峡好人)影评是这个唱着当时的网络流行曲的小孩,以及那个表达导演无法理解一个2000年建城史却被2年内移平的奉节的不可思议的UFO:这个联系涛姐和三明的流行歌小孩,本身就有着一种导演对当时社会剧烈变迁的难以理解的表达:一个12岁左右的底裤小孩,居然抽烟,他的父母教育的缺失,让人瞬间感受到三峡奉节那个变迁城市教育水平的状况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198877/
4.《三峡好人》:大山大水小故事影音娱乐《三峡好人》(2006)是贾樟柯在筹拍《东》的时候衍生出来的剧情片,两片同时拍摄。它们都是独立的作品,但若能互相参照,会增加很多观赏趣味。在《东》里的油画里蹲在一旁抽烟的老成男子,就是《三峡好人》里的男主角三明。也许,后者正是这个抽烟男子背后的故事:贾樟柯的摄影机延伸到画布外面的世界里。在现实里,韩三明https://ent.sina.com.cn/r/m/2006-12-05/10391356766.html
5.三峡好人,他们在找寻什么?——电影《三峡好人》早就耳闻《三峡好人》是一部获奖影片,听说该片在国外获奖很多,什么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亚洲电影最佳导演奖、最佳电影奖、最佳原创音乐奖……但国内没有公映,一直想看。今日休假,在家得闲,无意中看了该片,一贯的风格,一样的纪实感,一样的没用影星,一样的冲击力。 https://www.jianshu.com/p/a3a95a1d1cfd
6.试论电影《三峡好人》的叙事策略论文他曾经谈到,“在《三峡好人》中的新尝试就是我们录制了大量的现实的声音,把音效采样回来以后,录音师像作曲一样,重新编排,整个有5、6个段落都是用音效来作曲,包括砸墙的声音、波浪的声音、风的声音、小孩的喊叫、很低沉的人的喘气声,把他像音乐一样组合起来。”[8]在《三峡好人》中,导演将一系列的流行歌曲巧妙https://www.unjs.com/lunwen/f/20190414092715_1970474.html
7.红色影片影评征文(精选9篇)篇9:影片三峡好人的影评 首先不得不提到的一个细节是影片一开始的长达三分多钟的长镜头。此处长镜头的运用如同一副翻卷开的画轴,将其中的内容缓慢的呈现出来。影片一开始显现出之前声画串前,伴随着轮船声长鸣,江水滔滔,嘈杂声响,船上的人群打牌抽烟、看手机、看手相、聊天、扳手劲的场景被展现出来,俨然一副众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n8wbj.html
8.生命的嬗变最新章节许戈辉著在《三峡好人》拍摄的过程中,贾樟柯就已经奔波在台湾和香港为他筹备多年的另一部电影《双雄会》做资料准备了。在这部讲述20世纪50年代中国香港的故事中,张曼玉出演片中一位不穿旗袍穿制服的空姐,而这也是贾樟柯电影历程中又一次全新的尝试。 贾樟柯: 这几年我对历史特别感兴趣,特别是对民国的历史、对1949年后这一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0114873/4.html
9.三峡好人长江哀歌由中国第六代导演贾樟柯创作的电影《三峡好人》上映于2006年,是一部纪实性电影,曾获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鸡奖。影片贯穿贾樟柯导演“时代的刺客”的创作风格,坚持了他关注小人物的一贯路线。 这部影片以“三峡工程”为背景,以建筑工人韩三明和护士沈红这一男一女从山西到奉节寻亲为主线,分为烟、酒、糖、茶四个http://news.cuz.edu.cn/info/1021/38653.htm
10.视听语言三峡好人分镜头.doc内容提供方:150***6340 大小:290.01 KB 字数:约1.74千字 发布时间:2021-01-13发布于山东 浏览人气:310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视听语言三峡好人分镜头.doc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贾樟柯电影【三峡好人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112/6011031122003050.shtm
11.今晚看了三峡好人好多年前我在千岛湖来自斯芬克斯夜与雾今晚看了《三峡好人》。好多年前我在千岛湖镇的网吧里看过这部片,那时候太小,看不明白。今日再看。有些懂了。贾樟柯的电影是可以住在里头的。山西男人朴实深沉的魅力也一览无余。最后韩三明和一起拆房的三峡兄弟们喝临别酒的一幕实在拍得太好,川渝汉子黝黑挺括的背脊,闷头抽烟,一支接着一支。天一亮,一群男人踏https://weibo.com/5898082523/LANS2uDi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