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推荐即将上映的《金的音像店》,科长一如既往热爱纪录片

对于纪录片,贾樟柯导演不仅仅是一名观众,同样也是一名创作者,在1995年完成导演首作《小山回家》的前后,他曾经拍摄一部纪录片,名叫《那一天,在北京》(未剪辑),拍摄广受赞誉的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作品《三峡好人》的缘由,源自他为画家刘晓东拍摄纪录片《东》的经历。纪录长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也曾在第70届柏林电影节特别展映单元进行了全球首映。

《公共场所》:开放空间里的面对和背对

作者:五行缺水

编辑:张劳动

当有人掀开窗帘,他们走出舞厅,走到外面,走向镜头之外。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一一经过。走出门帘就是走出他们共有的状态,就是走进不同的自我状态,一扇门帘也是从封闭走向开放。但是这种走出并非是抵达,而是分散,各自寻找不同的目的地。

这样的空间正是一种公共空间——既看见也被看见的开放状态,拍摄公共空间的意义就在于消解了确定的方向和目标,消解了固定的人物和关系。

看见,其实是一种偶然,所有出现在公共空间里的人物都不是特定的,而是随机的。在矿区车站等车的那些人,来来去去,也都是消解了他们背后的故事。老人费力地拉着外套的拉链,起先总是扣不住,拉上去却又拉下来,反复尝试,大概是拉链坏掉了,但是这种坏掉却并非是刻意表现的难受,老人嘴巴里嚼着什么东西,像是津津有味的样子,而这种状态无形之中消解了拉拉链的不快,一分钟的长镜头里,是拉拉链的不顺,也是吃东西时的无谓,而等他终于拉上了拉链,等候的公交车也到了。

镜头却并未在老人上车之后停止“看见”,依然是着固定的状态,从远处赶来一个年轻一点的女人,这不是她要上的车,于是她站在车站里等候属于自己的那辆车。她一会儿站着望着车来的方向,一会儿走着,转到车站后面,看对面的宿舍,这是有钟声响起,这时有小孩子的笑声响起,但是这些声音没有影响她的等车状态,之后有一个抽烟的男子走来,他们似乎认识,便聊起天来,说说笑笑的样子,之后属于他们的车终于来了,于是急急地上了车。

在镜头里根本无法洞悉他们的身份,无法知道他们的生活,只是在一个公共空间里,呈现一种偶然的状态,这种状态是开放的,其实也是封闭的,是面对镜头的,其实也是背对镜头的,它一方面被看见,另一方面却是隐匿的。

当下一个场景出现在行驶的汽车上时,对于看见的那些面孔,依然是最陌生的,他们的所有故事都被藏匿在无法探知的镜头之外,男子耳朵里夹着一支烟,之后他点燃了烟,没有和旁边的人讲话,只是自顾自的抽烟;小男孩站着,看着被看见的镜头,表情细微地发生变化,但是总是无法控制自己的牙痛……车上的人都是未知的,他们随着汽车的颠簸而左右摇晃。

这种开放结构,消除了叙事功能和诗意阐述,也消除了中心意义,消除了特定的人物和场景。在夜晚的火车站,两个男人坐在长凳上,没有说话,一个男人翘着脚无聊地看着,另一个男人低着头看着一本书或杂志,他们既看见,也被看见,但是在这种开放场合里,他们却都是陌生的,只有窗外的火车进站、离站而发出的声音。

在公共场所里,他们是未知的复数,而每一个人单数后面的故事都被隐匿起来,这正是公共空间所具有的无解特性,看见和被看见,在一种对等关系里,其实也是无意义的阐述,而要消除这种对等,其实最简单的方式是背对,背对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让人产生一种想象,一种更加复杂的隐喻,所以背对在另一个意义上却在深入那个看见背后的故事。

候车室男子和那两人是熟悉的,所以他们的故事在背对着镜头的时候,走进了属于他们却不被看见的故事里。而在矿区等车的女子在某一时刻也是背对着镜头的,她望见了对岸的宿舍,望见了干涸的那条河,她所有所思,似乎在怀想着某一种记忆。但是在背对的时候,故事和表情一样,是隐匿的,是属于不被看见的个人叙事。

对于公共场所来说,看见和被看见在某种程度上也在表现功能的叠加。在公共汽车的运动场景之后,是另一个静止的公共汽车,原来这是被改建成小饭店的废弃的公共汽车,那些人在上面吃饭喝酒,靠着窗就像坐在汽车上,但是这不运动的公共汽车已经改变了属性,改变了目的地,甚至早已经没有了目的地,它是被消费的公共场所,而那些坐着吃饭的人即使有着不同的故事,对于这辆废弃的公共汽车来说,也无法以自己的方式被看见。

而在汽车站里,候车室也完全成了另外的场所,有人在这里打台球,有人在这里篆刻,有人也在旁边跳着交谊舞,他们各自有着各自的故事,但是在功能叠加的公共场所里,这种叙事功能一定会被消解。那个坐在轮椅上的男子,戴着墨镜,剃着光头,对于他来说,那异样的目光里其实已经说出了一个属于他的故事,但是仿佛欲言又止,在公共场所里,被看见的他不再属于特定的人,他只是一个偶然的人。

偶然消除了人物的具体性,贾樟柯说:“这个电影就这样不停地在抽象,有一些情节性戏剧性的,我都全部把它拿掉了,一直到最后,就剩下那些状态,那些细节,我希望最后这个电影能吸引大家的就是那些面孔,那些人物。”

其实在这样抽象语境下,可能会记着这些面孔,但是记住本身就变成了无意义,他们是司空见怪的,他们或者就是我们身边的陌生面孔,所以看见他们,其实意味着不看见他们,没有对话,没有言语,只有被群体化的状态,所以他们都是整个场景的一部分,“你没有必要听清人物在说什么,他的声音是环境的一部分,他说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样子。”所以用无意义来阐释意义,这种像是行为艺术的影像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建立了秩序,但是在更大意义上消解了所有可能。

公开的场景,隐匿的故事,面对的表情,背对的想象,其实对于一个公共场所来说,重要的并不是能够记录那些去除了叙事功能的人,而是在一种偶然状态下深究背对着的那些故事,或许这才是作为公共场所功能叠加的意义,而在贾樟柯刻意去中心化和叙事化的公共场所里,一切都像那辆等待许久的“无人售票车”,没有交流,没有对等,没有冲突,所有看见和被看见都在自动状态下完成。

《公共场所》

导演:贾樟柯

类型: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吾独白

上映日期:2001.4.28

片长:31分钟

又名:InPublic

影片介绍:

在时长约31分钟的该片中,所记录下的公共场所包括:一个郊区小火车站深夜的候车室、一个矿区附近黄昏时分的汽车站、一辆不知开往何方向的公共汽车、一个由废弃公共汽车改造成的小餐馆和一个长途汽车站的候车室(兼具台球厅、舞厅等多种功能)。

THE END
1.大宜宾四川练团子大美宜宾12月4日至6日,2024光伏行业年度大会在宜宾举行。这是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首次在中国西部城市举办,映照https://dayibin.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98127
2.#宜宾喊你来长江边赏鸥看鱼啦#冬游宜宾,除了竹海,石林等老牌【#宜宾喊你来长江边赏鸥看鱼啦#】冬游宜宾,除了竹海、石林等老牌旅游景点,还能看什么?#宜宾冬季限定美景已上线#在宜宾三江口附近,清澈的江水中,成群结队的野生鱼儿欢快地畅游,红嘴鸥在空中飞舞盘旋。#四川人有自己的冰雪世界#这个冬天,快来宜宾赏鸥、看鱼、逛三江六岸,解锁宜宾冬季的“限定”体验。四川日报的https://weibo.com/1892565504/P4dt33DkD
3.大宜宾四川练团子大美宜宾12月4日至6日,2024光伏行业年度大会在宜宾举行。这是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首次在中国西部城市举办,映照http://dayibin.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98127
4.三峡好人好景好吃5月4日,爬三峡之巅,选择从拗口开始登山。从下车到登顶,四个小时,沿途一直休息和拍照。如果从白帝城开始,预计5个半小时能登顶。 也路过宜宾和重庆市区 魔幻山城的夜景是美的 推荐宜宾、泸州的烧腊 还在宜宾薅了对所有电车免费充电的活动(本地及外地车均可),以及外地人随便吃的燃面,只要https://www.douban.com/note/862064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