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源只提供10页预览,全部文档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文本内容:电影《三峡好人》中的纪实美学探究戏的形式出现,而是像写随笔式的散文一样,在叙事中慢慢铺陈,寥寥几笔就能刻画出一个人物,“小马哥”、江边渴望到城里工作的小女孩,都是贾樟柯“群像刻画”极为成功的例子这种“群像刻画”手法完美的体现出纪实主义叙事方式的真实性
3.5现实主义叙述元素的使用
3.
5.2镜头一名出色的电影导演能够运用自己的镜头语言建构出自己想要表现的世界在镜头运用上,《三峡好人》大量的运用中景、中近景、全景和大全景这几个景别,与此相对应的是整部影片中只有两次特写另外,影片使用了大量的长镜头来保持事物表达的连贯性,而这种长镜头是表现现实主义精神的不二之选片头拍摄乘坐轮渡到三峡的普通人的长镜头就确定了整部影片的基调,摇镜头呈现出《清明上河图》式的影像影片中还有很多将人物与其背后船舶漂停的长江水面和正在消亡的城市进行远近对比的画面,这种画面会给人以一种窒息的压迫感,摄像机的镜头几乎要把人推进长江和消失的城镇之中,人却没有任何可以逃开的“空间”影片中有一个空镜头很耐人寻味在韩三明拆房子的工地上,拆到一半的房子遗留下的半面墙上贴着周杰伦的海报、奖状、屋子原来主人的照片,仍挂着“努力”二字的贴着瓷砖的墙壁以及灶台,这一切,正是StillLife”最好的诠释
2007.
21.
[2]彭卫红.《论贾樟柯电影的叙事美学内涵》[J]《当代文坛》,20065:45-
50.
[3]卢兆旭.《贾樟柯电影叙事的结构流变》[N]《宜宾学院学报》,20099:11-
14.
[4]李杨.《贾樟柯新写实电影的大众认同》[J]《当代电影》,20074:4-
8.
[5]萧纪薇.《中国电影是否需要巴赞?一一论侯孝贤和贾樟柯电影里的写实主义与蒙太奇》[J]《导演评述/电影文学》,20096:34-
38.⑹郭静.《我的摄影机不撒谎一一浅析贾樟柯电影的纪实性美学》[J]《青年文学家》200919:13-
17.
[7]林少雄.《贾樟柯影像的文化意蕴》[N]《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74.
[8]许嘉.《贾樟柯访谈为大众就是为尊严》[J]《大众电影》,201017:23-
26.
[9]郑洁.《从影片〈三峡好人〉浅谈现实主义的电影》[J]《商情》,200915:12-
27.
[11]游飞蔡卫.《世界电影理论思潮》[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1.
[12]李陀.《〈三峡好人〉故里、变迁与贾樟柯的现实主义》[J]《读书》,20075:3-
2.1主要内容
11.
2.2研究方法12电影美学概念总述2电影发展历程2电影派系23《三峡好人》中纪实美学的探究2主题题材2空间设置44人物塑造5现实主义叙述元素的使用
63.
5.1声音
5.2镜头
1.
2.2研究方法
易购文库在线客服qq:339935863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qq:339935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