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至13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纪行”联合采访团走进“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市,于三江汇流之处触摸历史文化脉络,探寻宜宾独特的文旅魅力。
文/徐亚宁《当代党员》全媒体记者冯驿驭吴曼祯
站在宜宾合江门码头远眺,一侧是水色如黛的岷江,另一侧是波光粼粼的金沙江,两江相汇处,滚滚长江由此奔流向东,穿三峡、越平川、入东海。
往昔,宜宾市因江而盛。多元文化顺着江水交融碰撞,孕育出独特的民俗风情。古老的酿酒技艺和精湛的竹工艺,为宜宾的文化底蕴添上厚重一笔。
如今,历史底蕴焕发出蓬勃的文旅生机。宜宾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激活历史文化资源,持续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两张名片。
以文塑旅修炼城市“内在美”
漫步于宜宾市的僰道历史文化旅游休闲街区,完整留存的古城墙、旧院落与明清风格建筑交相辉映……岁月跨越千载,光阴在此沉淀,历史街区的典雅扑面而来。
惬意的体验,得益于宜宾市的精心规划。2021年3月,僰道历史文化旅游休闲街区动工打造,在做好历史文化保护、改善人居环境的基础上,既保留明清建筑的古色古香,也充分发掘市井生活的千姿百态,成为一个集老记忆、新生活、潮文化、轻休闲为一体的人文生活体验区,吸引不少市民和游客前来打卡。
用文物讲好文化故事,是宜宾市盘活文化资源的另一举措。
2019年3月,宜宾市博物院新馆破土动工,两年后建成运行时,三江新区已是宜宾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博物院也不负所望,坚持用精品展览讲述宜宾乃至中国的万千气象,借珍贵的文化遗产,为宜宾的人文历史“代言”。
当前,宜宾市博物院有馆藏文物1.2万件,其中珍贵文物1471件。博物院内,游客在新石器陶器、战国青铜器、汉代陶器等文物前频频驻足,细细品味历史变迁。
更新玩法新业态解锁新体验
夜幕降临,李庄古镇月亮田景区人头攒动,古镇上的灯笼逐渐亮起,街边商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来自广西的游客黄子悦穿梭在大大小小的街道,沉浸于古镇带来的新奇体验,“既能体验白天的古镇风情,又能饱览夜晚的灯火气息,心情很放松。”
然而,热闹场景背后,李庄古镇也曾走过一段曲折的探索之路。
李庄古镇,距今已有1470多年的历史,众多古建筑、历史遗迹被完整保留。但由于旧址只能保护不能开发,接待能力不强,商业形态单一,成为李庄古镇发展的瓶颈性问题。
“当时,大部分游客只在李庄古镇短暂停留观赏,晚上就会离开。”李婷,在李庄古镇从事讲解工作20余年,她告诉记者,为让游客从“一日游”变“深度游”,李庄古镇于2019年启动改造升级。保留李庄古镇原有的文化元素和建筑肌理,同时完善设施,丰富特色民宿、博物文创、非遗体验等新业态,古镇文化旅游功能短板被逐渐补齐。2022年,月亮田景区开园,游客络绎不绝。
把丰厚的旅游资源“家底”转化为流量,丰富产品供给,用好、用活资源,成为宜宾各地旅游发展的共识。
去年8月,位于龙头山城市森林公园的“三江之眼”对外开放,集休闲观光、科普教育、生态研学等多业态为一体,景区内还设计打造了流水巨幕、互动长卷等现代化科技装置,让人“沉浸式”感受宜宾千年历史。
供给更新,需求更旺。用好自然和文化资源,稳步推进城市建设有机更新,游客从“看山看水”变成了“游山玩水”,富有现代化气象的“宜人宜宾”正逐步成为现实。
近悦远来闲适烟火提升幸福感
2023年,宜宾长江广场热闹非凡。这一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分会场落地于此,大学生长江音乐节激情开唱,长江马拉松热力开跑。土生土长的宜宾市民许义生感到十分欣喜:“举办活动时,我每天都会到长江广场上散步,城市的热情与活力让人心情愉悦。”
大型活动为城市“升温”的同时,宜宾市也从细处着手,在传递城市“治愈感”上下足功夫。
今年以来,宜宾市各区县充分挖掘资源禀赋,南溪区利用野趣戏水谷推出夏季电音节,带来清凉与欢乐的双重体验;长宁县深耕七洞沟漂流项目,完善周边配套设施,打造更优质的漂流之旅;兴文县在石海景区打造太空主题打卡点,以独特的创意吸引游客探索自然奇观、感受科幻魅力……多元的旅游体验让不同需求的游客都能在宜宾找到心灵的栖息之所,宜宾逐渐成为人们心中向往的旅游胜地。
“丰富的活动供给,能够增强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我们不是简单运营一座旅游城市,而是致力于把宜宾打造成一个主客共享、近悦远来的美好生活天地。”宜宾市文广旅游局局长张艳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