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全粉色素提取薯脯薯干冷冻加工型名优品种及其工程建设(一)

甘薯全粉、色素提取、薯脯、薯干、冷冻加工型名优品种及其工程建设

河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所肖利贞(郑州450002)

为适应甘薯产业发展的需要,全国各地选育出一批甘薯全粉、色素提取、薯脯、薯干、冷冻加工特色专用型新品种一。甘薯食品加工专用型品种要求选择商品价值高的脱毒品种。

“脱毒甘薯”指的是通过组培技术得到的植株,并经过严格的病毒检测、确认不带有某些病毒的甘薯及其在无蚜虫条件和无病源土壤繁育的后代。甘薯脱毒技术是生物技术、病毒学技术和良种繁育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经过脱毒一般可增产20%~30%,并对其外观、商品性还有所改善。因此,选用脱毒甘薯良种是取得甘薯高产、高效的前提。引种时,特别注意五点:

1、引种严禁从疫病区(北方甘薯主要病害是茎线虫病、根腐病和黑班病,南方比较严重的传播性病虫害包括蔓割病、薯瘟病、蚁蟓等)引种;

2、要弄清品种和种薯(苗)的真实性。要经实地考察看品种茎叶、薯块各特征特性与该品种是否相符?还要弄清三个问题:一看品种是否经省、国家审定或鉴定、或认定(新品种、外引种例外,开始可到国家甘薯育种科研部门少量引种试验,如经多年、多点、验证后确实好,再大面积应用);二看有无国家法定部门的品质分析结果;三看是否有国家甘薯科研部门的抗病鉴定结果,弄清抗什么病?与不抗什么病?。如以上都不清楚,可向国家甘薯育种科研部门咨询.不可盲目大量购种,以防给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可少量引种在不同病地观察其抗病性及丰产性,对表现优良者,再扩大应用。

3、种薯生产用种,选择甘薯脱毒原种,甘薯脱毒科研单位、脱毒中心原种基地及甘薯脱毒繁育专业原种场且无任何病虫害的单位去引种。利用三、五年以上的无病生茬地生产1级脱毒良种。

5、要注意品种的适应性。甘薯品种对土质、栽培方式、气候等因素有特殊适应性,弄清品种抗什么病?不抗什么病?可在示范试验的基础上扩大种植,不要盲目引进,特别是远距离引种更要充分了解适应性。

一、提取花青素与生产紫薯全粉、饮料专用型品种

为适应甘薯产业发展的需要,各地育成了一些特色专用的高花青素专用型甘薯优良品种。高花青素型,花青素含量大于30mg/100g(鲜薯),鲜薯产量比对照减产不超过20%;据日本研究,紫色素具有很好的耐光耐热性。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花青素具有抗氧化功能,可清除体内的自由氧,食用可增强人体免疫能力。

2.日本紫肉甘薯品种-彩紫Ayamurasaki(农林47,绫紫):

3、高花青素高淀粉甘薯新品种:徐紫薯3号(徐13-4,国品鉴甘薯2011019)由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以绫紫×徐薯18杂交育成。

特征特性:高花青素高淀型品种,萌芽性好,中短蔓,分枝数7-8个,茎蔓中等偏细;叶片中裂,顶叶紫色,成年叶深绿色,叶脉紫色,茎蔓绿色带紫;薯形长纺锤,紫皮紫肉,结薯集中薯块整齐,单株结薯4个左右,大中薯率一般;烘干率高,干基粗蛋白含量较高,食味中等;耐贮;两年区试薯块平均烘干率34.99%,较常规对照烘干率高7.58个百分点;两年平均花青素含量34.33mg/100g鲜薯;抗茎线虫病和黑斑病,中抗根腐病和蔓割病。产量表现:2008年参加国家甘薯特用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鲜薯亩产1627.7公斤,比常规对照减产19.57%;薯干亩产565.9公斤,比常规对照增产0.66%。2009年续试,平均鲜薯亩产1619.0公斤,比常规对照减产22.65%;薯干亩产570.5公斤,比常规对照增产0.76%。2010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鲜薯亩产1686.8公斤,比对照徐薯18减产10.53%;薯干亩产594.2公斤,比对照增产15.97%;淀粉亩产409.5公斤,比对照增产24.28%。

栽培技术要点:早育苗,培育壮苗,萌芽性好,每平方米排种18-20公斤;适时早栽,前期促早发健壮,促薯块早形成,中期促控结合,使薯块迅速膨大;施足底肥,增施钾肥,起垄栽植,密度每亩3000~3500株;旱灌涝排,及时中耕除草,防治地下害虫。适宜在江苏北部、山东、河南、湖南、海南、广东适宜地区作高花青素专用品种种植。不宜在根腐病和蔓割病重发地块种植。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参加国家甘薯品种特用组区域试验。两年鲜薯平均产量在长江区和北方区鲜薯平均亩产1699.8公斤/亩,较对照徐薯18减产22.7%;薯干平均亩产535.5公斤/亩,较对照减产15.5%。在北方区鲜薯平均亩产1882.2公斤/亩,较对照减产9.3%。薯干平均亩产596公斤/亩,较对照减产2.6%。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鲜薯产量1825.4Kg/亩,比对照徐薯18减产4.58%;平均薯干产量564.8Kg/亩比对照徐薯18增产3.64%。

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出苗稍晚,应提早育苗,育苗前期最好高温催芽;适时早栽,促早发健壮,促薯块早形成;施足底肥,适当多施磷、钾肥;起垄栽植,密度每亩3000~4000株;旱灌涝排,及时中耕除草,防治地下害虫。适宜在北方甘薯区作花青素品种种植。

二、生产黄色甘薯全粉、饮料专用型品种

1.高淀粉高产抗病优质甘薯新品种“郑红22”(郑04-44-2,国鉴薯2010004)

郑红22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以徐01-2-9开放授粉,获得实生种子,播种后经过初选、复选、鉴定等选育而成,原系号郑04-44-2。2010.3通过国家鉴定。

该品种突出优点:淀粉含量高、淀粉产量增产显著,品质优良,高抗茎线虫病、抗根腐病,特别适应在茎线虫病地块生产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应用及加工淀粉、全薯粉、薯干等优质加工原料。缺点:抗黑斑病性能差,耐湿性、耐肥性差。

特征特性:淀粉型品种,萌芽性较好,中蔓,分枝数8个左右,茎蔓中等;叶片尖心形,顶叶和成年叶均为绿色,叶脉紫色,茎蔓绿色带紫;薯形短纺锤形,紫红皮桔黄肉,结薯集中薯块较整齐,单株结薯3.8个左右,大中薯率一般;薯干平整,食味较好,两年区试平均烘干率32.03%,比对照高4.29个百分点;平均淀粉率21.50%,比对照高3.70个百分点;较耐贮藏;高抗茎线虫病,抗根腐病,中抗黑斑病,综合评价抗病性较好。

产量表现:2008年参加国家甘薯北方薯区区试,平均鲜薯亩产2128.7公斤,比对照徐薯18增产7.24%;薯干亩产696.8公斤,比对照增产24.67%;淀粉亩产470.7公斤,比对照增产30.76%。2009年续试,平均鲜薯亩产1964.5公斤,比对照徐薯18增产1.30%;薯干亩产612.5公斤,比对照增产15.81%;淀粉亩产407.9公斤,比对照增产21.10%。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鲜薯亩产1954.2公斤,比对照增产11.28%;薯干亩产685.9公斤,比对照增产23.29%;淀粉亩产472.3公斤,比对照增产24.17%。2009年12月16日,农业部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分析结果:鲜薯烘干率34.74%,淀粉率25.9%,蛋白质1.48%,粗纤维1.22%,β胡萝卜素.0.40mg/100g。又据中国农科院甘薯研究所测定结果,干基粗淀粉含量高达71.75%、蛋白4.21%、还原糖3.23%、可溶性糖6.35%。熟食粉、味较好。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在河南、北京、河北、陕西、山东、安徽中北部、江苏北部适宜地区作春、夏薯种植,不宜在重根腐病、黑斑病地种植。1、培育足够、壮苗。2该品种抗黑斑病能力差,应培育无病壮苗与无病地繁种防治黑斑病;育苗时可用50%多菌灵或70%托布300-500倍药液浸种、浸薯苗,最好采用苗床高剪苗,繁种时应选无病地。3、采用垄作,春薯亩植3000~3200株,夏秋薯亩植3200~3500株。4、注意防止地下害虫。5、该品种耐湿性、耐肥性差,应作好田间排水工程和平衡施肥,增施钾肥,严格控制氦素施用量

2.心香(国品鉴甘薯2009008,浙认薯2007001)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勿忘农集团有限公司以金玉(浙1257)为母本,浙薯2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食用和淀粉型品种,萌芽性一般,中短蔓,平均分枝数7.6个,茎粗0.66cm,叶片心形,顶叶和成年叶绿色、叶脉绿色,茎绿色;薯形长纺锤形,紫红皮黄肉,结薯集中,薯干洁白平整品质好,食味好,耐贮藏。两年区试薯块平均干物率32.71%,比对照南薯88高4.61个百分点,淀粉率22.10%,比对照高4.01个百分点。2005~2006年农业部质检测试中心(杭州)检测结果平均,薯块干物率34.5%,淀粉率20.0%,可溶性总糖6.22%,粗纤维含量6.22%。抗蔓割病,中感茎线虫病,感黑斑病。薯块大小较均匀,商品率高。综合评价食用品质好。

产量表现:2006年参加长江流域薯区全国甘薯品种区域试验,平均鲜薯亩产2040.8公斤,比对照南薯88减产9.29%;薯干亩产673.7公斤,比对照增产4.30%;淀粉亩产462.3公斤,比对照增产9.1%。2007年续试,平均鲜薯亩产2121.6公斤,比对照南薯88减产0.63%;薯干亩产681.2公斤,比对照增产19.18%;淀粉亩产457.3公斤,比对照增产25.0%。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鲜薯亩产2199.9公斤,比对照南薯88减产7.53%;薯干亩产707.0公斤,比对照增产31.88%;淀粉亩产475.4公斤,比对照增产40.06%。2006年浙江省品比试验,平均亩产鲜薯2061.4公斤,比对照徐薯18增产6.0%,,迷你型番薯商品率较高。栽培技术要点:早育苗,培育壮苗;适时早栽,前期促早发健壮,促薯块早形成,中期促控结合,使薯块迅速膨大;施足底肥,起垄栽植,密度每亩4000~5000株;旱灌涝排,及时中耕除草,防治地下害虫。90~120天收获。适宜在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重庆、江苏中南部种植。注意防治黑斑病、茎线虫病。

三、提取胡萝卜素用,高胡萝卜素型品种:

为适应甘薯产业发展的需要,各地育成了一些特色专用的高胡萝卜素专用型甘薯优良品种。富含胡萝卜素的红心品种。以市场需求而定。国家甘薯特色专用型品种的鉴定标准暂定为:高胡萝卜素型,胡萝卜素含量大于15mg/100g(鲜薯),鲜薯产量比对照减产不超过20%;胡萝卜素含量大于10mg/100g(鲜薯),鲜薯产量比对照减产不超过10%。

适量食用红心甘薯可增加人体的胡萝卜素摄取,增强体质,预防维生素A缺乏症。能消除人体内的有害物质,增加人体抵抗力。且有明显抗衰老、清除体内自由基等生理功效和防病保健奇效。该品种还适合用来加工油炸薯片、烘烤、蒸煮食用。

高胡萝卜素甘薯新品种如下:浙薯81、.维多丽、徐22-5、波嘎等

1、浙薯81(国品鉴甘薯2011018)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以浙薯73半2×(花18×Gem)-2杂交选育而成。

2.维多丽(国品鉴甘薯2009011):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以计划集团杂交,母本为冀薯4号,放任授粉杂交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高胡萝卜素型品种,萌芽性一般,中长蔓,平均分枝数6.1个,茎中等粗,叶片心形带齿,顶叶和成年叶绿色、叶脉绿色,茎色绿色;薯形下膨纺形,黄皮桔红肉,结薯较集中,单株结薯3.3个,食味中等,耐贮藏。两年区试薯块平均干物率25.8%,比对照徐薯18低1.8个百分点,胡萝卜素平均含量15.1mg/100g鲜薯。抗根腐病、中抗茎线虫病和黑斑病,高感蔓割病,综合评价抗病性一般。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参加国家特用甘薯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鲜薯产量1688.5公斤/亩,较平均对照减产22.8%,平均烘干率25.8%,较对照平均烘干率低1.8个百分点;胡萝卜素平均含量14.5mg/100g鲜薯,其中南方北方大区胡萝卜素平均含量15.1mg/100g鲜薯。2008年国家特用甘薯品种生产试验,平均鲜薯产量1835.2Kg/亩,比对照减产4.85%;平均烘干率25.08%,比对照低4.30个百分点;平均淀粉率15.46%,比对照低3.74个百分点。

栽培技术要点:采苗圃种植夏薯繁种,加温育苗,培育壮苗;适时早栽,前期促早发健壮,促薯块早形成,中期促控结合,使薯块迅速膨大;施足底肥,起垄栽植,密度每亩3000~4000株;旱灌涝排,及时中耕除草,防治地下害虫。宜在北方甘薯区作胡萝卜素品种种植。

3.徐22-5:由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从杂交组合“L噢323XAIS0122-2”中选出,是高胡萝卜素型食用种。

桔黄色薯皮,产量中等。胡萝卜素含量约15毫克/100克鲜薯,远高于一般桔红肉品种的含量,干物率与徐薯18相当,适量食用可增加人体的胡萝卜素摄取,增强体质,预防维生素A缺乏症。该品系还适合用来加工油炸薯片、烘烤、蒸煮食用。该品种还适合用来与高档食用薯搭配,加工油炸薯片、烘烤、蒸煮食用。

4.波嘎:由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农业试验站选育。

特征特性:长蔓型,最长蔓可达4米以上;薯块长纺锤形至圆筒形,薯皮赭红色,薯肉深橘红色,薯皮光滑,薯形美观;薯块烘干率26%,薯干含粗蛋白4.87%,粗脂肪2.65%,每百克鲜薯含维生素C50.34毫克,胡萝卜素9.46毫克,熟食干面,肉质细腻,薯块多酚类物质含量少,不易褐变,加工后色泽鲜艳美观;因胡萝卜素含量较高,适于提取天然胡萝卜素作食品添加剂;结薯早。较抗根腐病和黑斑病,薯块耐贮藏。产量表现:每667平方米产17002500千克。

四、薯脯、薯干、冷冻食品加工型品种

出口冷冻薯块及加工薯脯品种宜选肉色淡黄、黄色、淡红色,干物率中等或稍高,可溶性糖、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营养较高,抗“褐变”、粗纤维素少、口感佳的优质品种。选优质黄肉、红肉抗褐变品种:日本红东、高系14、徐薯23、岩薯5号、徐55-2、烟薯20、龙岩7-3、烟薯1号、秦薯五号、桂薯968、苏薯1号、济薯21、等;

1.日本品种红东。

由日本国家农业研究中心于1981年选育,目前是日本关东地区的主栽品种,在日本的消费量名列前茅,是出口日本速冻薯块食用最受欢迎的品种.。特征特性:顶叶色绿,叶心形,叶脉紫,茎蔓长、绿带紫,茎叶生长势较强,出苗旺盛;薯块呈桶状,皮色紫红,肉色淡黄,颜色均匀,干物率高,一般超过30%,熟食面、甜、细赋、味佳。产量性状:鲜薯产量一般每667平方米在1500千克左右,容易感染病毒,鲜薯产量低,脱毒后可恢复种性。栽培技术要点:栽植脱毒薯苗,薯田宜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的田块,忌土壤板结及低温寡照。

2.徐薯23(徐97-21-5,国鉴薯2004008):

3.岩薯5号(国审薯2001001):

由福建省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岩齿红×岩94-1杂交选而成。已通过福建省审定和国家鉴定。

特征特性:株型半直立,茎叶生长势强;顶叶紫色,叶脉绿色,叶形浅复缺刻,短蔓,主蔓长98~100厘米;薯纺锤形,薯皮光滑紫红色,肉桔红色,结薯集中,薯块大小较均匀,薯块较耐贮藏;种薯发芽早,长苗快,缺点:出芽量低;干率26%左右,较徐薯18低2-3个百分点,出粉率11.7%;熟食品质较好。每100克鲜薯中含可溶性糖5.79克,胡萝卜素7.7毫克,维生素C25.9毫克;薯干含粗淀粉51.6%,粗蛋白4.38%,粗脂肪1.7%,磷0.084%,钾1.32%;耐旱,较耐水肥,适应性强,高抗蔓割病,较抗茎线虫病,不抗薯瘟病。产量表现:1999年参加国家南方甘薯新品种区试,鲜薯、薯干平均每667平方米分别为2525千克、636千克,分别比对照金山57增产21.6%和17.6%。,栽培技术要点:培育壮苗,适时早插,一般每667平方米栽植3500~4000株。该品种适宜南方夏秋薯区非薯瘟病地种植。

4、徐55-2:由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以苏薯6号×′萨摩光”杂交组合中选出。

特征特性:顶叶淡紫红色,叶片绿色,心形,薯蔓生长势较强。薯皮为紫红色,黄色薯肉,纺锤形薯块,薯皮光滑,薯形美观,大中薯率高,干物率略高于徐薯18。该品系熟食口感好,味正,纤维素少,是比较突出的优质食用种,可用来进行高档商品薯开发。徐55-2出苗量中等,苗壮,较耐肥水,耐储性好,抗病性差。产量表现:夏薯鲜产一般为4500-5000斤/亩。该品种较耐肥水,抗病性差适合在无病、土质疏松肥力较高的田块种植。

由山东省烟台市农科院以烟薯550放任授粉杂交选育而成。特征特性:高淀粉型品种。长蔓型,顶叶、成叶、叶脉均为绿色,茎绿带紫,叶形心带齿,基部分枝7个;单株结薯数4~5个,薯块长纺锤,薯皮浅红色,薯肉黄色;结薯整齐集中,大中薯率为83.6%;薯块萌芽性好,生育期140天左右,干物率34.4%,比徐薯18高3.75个百分点;薯干淀粉含量64.08%;抗根腐病,感茎线虫病和黑斑病。产量表现:2000~2001年参加国家甘薯品种北方区域试验,两年薯干平均每667平方米产612.68千克,与徐薯18产量相当。2002年参加国家甘薯品种北方区域生产试验,在安徽、河南、烟台三点次平均鲜薯、薯干产每667平方米分别为1955千克、678.1千克,分别比徐薯18增产1.6%、16.01%。栽培技术要点:一般栽插密度每667平方米种植4000株左右;病区重点防治茎线虫病、黑斑病。该品种适宜在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河北等黄淮非茎线虫病区作春夏薯淀粉和速冻甘薯加工区推广种植。

6.龙岩73:

由福建省龙岩地区农校与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1963以漳州小五齿×鸡母薯杂交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顶叶绿色,叶片浓绿,叶脉淡紫,脉基与柄基紫色,叶6带紫色斑点,浅复缺刻叶,叶片中大;蔓短,中粗,稍苎紫色斑点,分枝数多,株型半直立;,薯长筒形,光滑无条沟,黄皮,红心,种薯萌芽性好,生长势强;夏、春、秋均可种植,结薯早,结薯集中,薯数多,薯块中大整齐,薯形良好。适应性强,耐旱瘠,耐水肥,抗风,中抗薯瘟;晒干率23-25%,维生素及可溶性糖含量很高,食味甜,耐贮性差。一般每667平方米2000~3000千克,高则近5000千克。在湖南及北京亦表现丰产。要注意密植,早收并做好贮藏工作。宜鲜食及做著名的连城出口地瓜干。

7、秦薯五号(原“秦秀”2000):

由西北农林科技大与宝鸡市农科所从秦薯四号放任后代中选育而成,2006年经陕西省鉴定通过。

特征特性:萌芽性较好,中短蔓,分枝数12.5个,茎较细,叶片心形,顶叶绿色,叶色深绿,主脉紫色,茎色绿带紫,田间有自然开花现象;薯形长纺锤形,紫红皮淡黄肉,结薯较集中,单株结薯2.9个,大中薯率较高,食味中等;抗茎线虫病和黑斑病,感根腐病。春薯切干率高达35%左右,干率33.08%,淀粉含量69.14%(干基),鲜薯含粗蛋白1.11%,可溶性糖5.03%。熟食干甜香,适口性好,适宜熟薯干加工和蒸烤食用。产量表现:2004-2005省区试鲜薯平均产量3028.3千克/667平方米,较对照秦薯4号平均增产14.8%;薯干平均914.5千克/667平方米,比对照增产13.4%,高产示范田春薯3000~4000千克/667平方米,夏薯2000~3000千克/667平方米。栽培技术要点:适于在我国北方黄淮流域无根腐病区种植。后期防早衰。密度每667平方米3500株左右。很适宜与粮、果、菜、马铃薯等作物间作套种。

8、桂薯968(国鉴薯2005004):

由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用青头不论春集团杂交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顶叶绿色,叶心齿形,叶脉紫红色,茎为绿色,中后期长势旺;薯形下膨或中纺锤形,薯皮浅红色,薯肉黄色,薯形美观,耐贮藏,萌芽性好,结薯性好,大中薯率70%,烘干率28.6%,食味评72.2分,淀粉率17.71%,维生素C含量27.97毫克/100克;蒸熟食味粉香,口感好;田间鉴定感薯瘟病,室内鉴定中感Ⅰ群薯瘟病菌株,中抗Ⅱ群薯瘟病菌株,高抗蔓割病。产量表现:2002年至2003年参加南方薯区甘薯区试。两年平均鲜薯每667平方米产2122千克,比对照广薯111增产40.12%,薯干每667平方米产609.8千克,比广薯111增产41.97%。栽培技术要点:每667平方米植30003500株;不适宜在薯瘟严重地区种植。该品种适宜在广东、广西、福建及江西非薯瘟病常发区作秋、冬薯种植。

9、苏薯1号:

由江苏南京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该品种皮色土黄,薯肉橘黄带淡橘红,薯呈纺锤形,结薯整齐集中,大薯率高;熟食味甜,风味佳,纤维少,烘烤后薯肉呈金黄色,软硬度适中,甜香味浓,可溶性糖4.13%,粗纤维1.53%,粗蛋白3.42%,每百克鲜薯胡萝卜素含量2.92毫克、维生素C含量27.7毫克;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旱、抗涝、耐瘠、耐旱性强,适应性广等特性。抗黑斑病、中抗根腐病。茎叶生长后期仍能保持绿色,粗蛋白含量高达18.7%,亦可作为饲用品种。

产量表现:鲜薯每667平方米产2500~3000千克,比对照徐薯18增产5%左右。栽培技术要点:每667平方米4000~4500株。该品种适应北方薯区丘陵及平原各种类型的土壤,尤其适于磷、钾肥充分的肥沃地。

10.济薯21(国家鉴定品种):

由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以CHGU1.002×PC94-1杂交选育而成。

特征性:叶绿色,顶叶绿边褐,叶片心形,叶脉紫,茎紫色,中长蔓,较细,分枝较多,长势旺;结薯集中性,大中薯率较高,薯形纺锤,红皮黄肉,结薯性较好,食味较好;高抗根腐病,感茎线虫病和黑斑病。

产量表现:国家区试两年平均,每667平方米鲜薯产量1974.60千克,较对照平均增产3.88%,薯干产量565.35千克,比对照增产8.25%,平均烘干率28.50%,比对照高0.96个百分点。该品种适应加工熟制薯干用。

THE END
1.饮料品种好多#0元玩转这座城#天天领红包#这家店回头客超多想吃你就来#超值自助餐#吃货的探店日记#吃货的世界唯有美食不可辜负#吃货的日常记录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307796425?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2.饮料种类,日常饮料分类及常见品种统计表5,市场上常见的饮料品种有哪些 各种果汁神马的 个人比较偏爱康师傅的白葡萄汁。可乐、雪碧、七喜、芬达、炭烧奶茶、经典奶茶、脉动、西柚汁、柠檬汁、还有各种乱七八糟啥的,,,说也说不清 不知道对你有没有帮助 尖叫 尖叫 6,常见的饮料种类100种 1、碳酸类饮料:碳酸饮料(汽水)类产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充入二氧化https://www.meijiu.com/cs/849702.html
3.农夫饮料品种大全饮料百科百科核心提示:农夫山泉是知名的饮料品牌,在茶饮料、功能饮料及果汁饮料的市场份额举足轻重。农夫饮料品种有哪些?今天给大家详细介绍!东方树叶茶饮料东方树叶茶饮料全部使用茶叶,不使用茶粉,不添加香精,无糖0卡,解渴0负担,独特的半透明瓶身基于农夫山泉研发的抗氧化工艺,使东方树叶的茶汤独具通透感和色泽度。茶π茶香混合果http://www.shijieshipin.com/baike/show-32652.html
4.日常饮料分类及常见品种有碳酸饮料,矿物质饮料,果汁饮料,蔬菜饮料,还有混合型的。常见的有碳酸饮料,矿物质饮料,果汁饮料,https://wenwen.soso.com/z/q1703286474.htm
5.浅谈软饮料发展现状及未来8篇(全文)从建国到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饮料品种三十年一贯制,汽水成为饮料的代名词。改革开放以来,全国饮料已由单一的汽水发展成为包括碳酸饮料、果汁及果汁饮料、蔬菜汁及蔬菜汁饮料、瓶装饮用水和茶饮料等十大类。其中,碳酸饮料(即汽水)占软饮料总产量的46%,虽然有所下降,仍是饮料中的主导产品;天然矿泉水占18%,处于增长趋势;https://www.99xueshu.com/w/filevg9bepwj.html
6.2014年我国饮料行业概况及现状分析6、饮料品种结构不断优化 2013年饮料行业从产品结构的变化趋势看,健康型饮料比重不断上升,碳酸饮料份额呈下降趋势。从各类饮料占比可见,饮用水、果汁、碳酸饮料的市场份额均超过了20%,构成了饮料行业中的主要产品;茶饮料、凉茶、功能饮料、饮用水所占份额较去年有所提高。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2013-2017年中国饮料行https://www.chinabgao.com/k/yinliao/12725.html
7.中国植物蛋白饮料:营养降新选择植物蛋白饮料的市场不断拓展,非豆奶类的植物饮料的比例也逐步扩大。这一趋势归结于豆奶类饮品竞争激烈。豆奶类饮料的产品类别较为单一,致使各品牌之间竞争剧烈。植物豆奶市场的竞争者则逐渐开发多种口味,豆奶品种逐渐呈现多样化。不同种类的豆奶品种具备不同的特性,与豆奶相比,露露的杏仁露、养元的六个核桃以及椰牌的椰https://www.leadleo.com/mobile/article/details?id=5e05bd15cec54cf2bcecff36
8.饮料真是消费品种很特别的一个赛道,营养快线红牛王老吉六个饮料真是消费品种很特别的一个赛道,营养快线、红牛、王老吉、六个核桃、农夫山泉、元气森林、东方树叶、东鹏特饮,随着时代的前进总会有很多爆品,你方唱罢我方登场,而且这个爆品的产品衰退期还足够长。 2024 年上半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 23.6 万亿元,同比 增长 3.7%。其中饮料类商品零售额为 1,564 亿元,https://xueqiu.com/8032421430/304313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