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动脉粥样硬化怎么治疗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动脉硬化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类型,其主要为在脂质和坏死组织不断聚集在动脉血管内膜,形成外观呈黄色粥样的斑块。动脉粥样硬化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全球每年约有2000万人死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随着现代医学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方法的不断发展,动脉粥样硬化病死率呈现下降趋势,但死亡总数仍在不断增加。

英文名称

疾病分类

遗传性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发病部位

常见症状

主要病因

检查项目

重要提醒

1、按受累动脉部位分类

有主动脉及其分支、冠状动脉、颈动脉、脑动脉、肾动脉、肠系膜动脉和四肢动脉硬化等类别。

2、根据其病理分类

美国心脏病学会根据其病变发展过程将其细分为6型:

(1)Ⅰ型病变(起始病变)

主要组织学变化:常见于婴儿和儿童,内膜中有巨噬细胞吞饮脂质形成泡沫细胞,可积聚成脂质点。

(2)Ⅱ型病变(脂质条纹)

主要组织学变化:主要由成层的巨噬泡沫细胞组成,内膜中SMC也含有脂质,细胞外有少量脂质沉淀。

(3)Ⅲ型沉淀(粥样瘤前期)

主要组织学变化:可见到SMC被大量的细胞外脂质所形成的脂小池包围,但尚未形成脂质核心。

(4)Ⅳ型沉淀(粥样斑块或粥样瘤)

主要组织学变化:特征是细胞外脂质融合,形成脂质核心(脂核),内膜深部的SMC和细胞间基质逐渐为脂质所取代,在脂核外周有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柱细胞,在内皮层的下方有少量SMC,脂核的纤维帽尚未形成。此型病变易发生斑块破裂。

(5)Ⅴ型病变(纤维粥样斑块)

主要组织学变化:是在Ⅳ型的基础上同时有较明显的纤维增生,在脂核与内皮层之间形成纤维帽。分为三个亚型:

①Ⅴa型:是纤维粥样斑块,其脂核大小及纤维帽厚薄变化较大;不稳定斑块通常有较薄的非细胞性纤维帽和相对较大的脂质核心,其内充满巨噬细胞;因斑块内含脂质量高而易破裂。而稳定斑块的纤维帽较厚且含有较多的SMC,脂质核心则相对较小。

②Ⅴb型:是钙化斑块,斑块内有明显的钙盐沉着。

③Ⅴc型:是纤维斑块,斑块已纤维化,无脂核并含有极少量巨噬细胞。

(6)Ⅵ型病变(复合病变)

常有中膜钙化。分为三个亚型:

①Ⅵa型:指斑块破裂或溃疡,主要由Ⅴ型和Ⅴa型病变破溃而形成。

②Ⅵb型:指壁内血肿,是由于AS斑块中出血所致。

③Ⅵc型:指血栓形成,多由于Ⅳ型和Ⅴa型损害破溃,形成附壁血栓。加重管腔的狭窄甚至使之闭塞。血栓机化后又可以再通。

3、根据粥样硬化斑块的进程分类

可将其临床过程分为4期,但其是非线性发展的临床过程:

(1)无症状期或隐匿期

其过程长短不一,对应于I~Ⅲ期病变及大部分Ⅳ期和Va型病变,粥样硬化斑块已形成,但尚无管腔明显狭窄,因此无组织或器官缺血的临床表现。

(2)缺血期

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管腔狭窄、器官缺血所产生。对应于V,和Vc及部分Va型病变。根据管腔狭窄程度及所累及的靶器官不同,所产生的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冠状动脉狭窄导致急性心肌缺血可表现为心绞痛,长期缺血可导致心肌冬眠及纤维化。肾动脉狭窄可引起顽固性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在四肢动脉粥样硬化中以下肢较为多见,尤其是下肢动脉。由于血供障碍,引起下肢发凉、麻木和间歇性破行,即行走时发生排肠肌麻木、疼痛以至痉挛,休息后消失,再走时又出现,严重时可持续性疼痛,下肢动脉尤其是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其他内脏器官血管狭窄可产生靶器官缺血的相应症状。

(3)坏死期

由于动脉管腔急性堵塞或血管腔内急性血栓形成而产生靶器官组织坏死的一系列症状。冠状动脉闭塞表现为急性心肌梗死。下肢动脉闭塞可表现为肢体坏疸。

(4)纤维化期

组织坏死后可经纤维化愈合,但不少患者因长期缺血可不经坏死期而直接进入纤维化期,而在纤维化期的患者也可发生缺血期的表现。靶器官组织纤维化、萎缩而引起症状。心脏长期缺血纤维化,可导致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等。长期肾脏缺血、纤维化可导致肾萎缩并发展为肾衰竭。

动脉粥样硬化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全球每年约有2000万人死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随着现代医学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方法的不断发展,动脉粥样硬化病死率呈现下降趋势,但死亡总数仍在不断增加。

4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

动脉粥样硬化西方发达国家的流行性疾病,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该病亦成为我国的主要死亡原因。

本病病因尚未完全确定。研究表明本病是多因素作用于不同环节所致,这些因素称为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性别、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肥胖、不平衡膳食、缺乏体力活动、口服避孕药、社会心理因素、遗传因素等。

1、年龄、性别

年龄和性别属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本病临床上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较快,近年来临床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女性发病率较低,因为雌激素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故女性在绝经期后发病率迅速增加。

2、血脂异常

脂质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临床资料表明,动脉粥样硬化常见于高胆固醇血症。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或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增高,相成的载脂蛋白B(apoB)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减低、载脂蛋白A(apoA)降低都被认为是危险因素,目前最肯定的是LDL-C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此外脂蛋白(a)[Lp(a)]增高也可能是独立的危险因素。

3、高血压

临床及尸检资料均表明,高血压病人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明显增高。60%~70%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人有高血压,高血压病人患冠心病概率增高3~4倍。可能由于高血压时内皮细胞损伤,LDL-C易于进入动脉壁,并刺激平滑肌细胞增生,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4、吸烟

与不吸烟者比较,吸烟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高2~6倍,且与每日吸烟的支数呈正比。被动吸烟也是危险因素。吸烟者前列环素释放减少,血小板易在动脉壁黏附聚集。吸烟还可使血中HDL-C降低、TC增高以致易患动脉粥样硬化。另外,烟草所含的尼古丁可直接作用于冠状动脉和心肌,引起动脉痉挛和心肌受损。

5、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

糖尿病病人发病率较非糖尿病者高出数倍,且病变进展迅速。糖尿病者多伴有高甘油三酯血症或高胆固醇血症,如再伴有高血压,则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明显增高。糖尿病病人还常有凝血第Ⅷ因子增高及血小板功能增强,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和引起动脉管腔的闭塞。近年来的研究认为胰岛素抵抗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密切关系,2型糖尿病病人常有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伴发冠心病。

6、肥胖

肥胖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肥胖可导致血浆甘油三酯及胆固醇水平的增高,并常伴发高血压或糖尿病。近年研究认为肥胖者常有胰岛素抵抗,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7、不平衡膳食

高热量、高动物脂肪、高胆固醇、高糖饮食;微量元素铬、锰、锌、钒、硒等的摄取减少,铅、镉、钴的摄取增加。此外,过量饮酒可导致高血压及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8、缺乏体力活动

适当的体力活动不但有维护血管内皮功能和抗氧化作用,还能降低升高的血压,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血脂,减少体重。约1/3冠心病死亡与缺乏体力活动有关。

9、口服避孕药

长期口服避孕药可使血压升高、血脂异常、糖耐量异常,同时改变凝血机制,增加血栓形成机会。

10、社会心理因素

心理应激(如抑郁、焦虑、A型性格)可引起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血压升高和血小板反应性升高,从而促进AS形成。

11、遗传因素

12、其他

如促血栓形成状态、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增高、肾功能不全、高同型半胱氨酸增高、氧化应激等均可能引发AS。

1、主动脉粥样硬化

大多数无特异性症状。病变严重者还可形成主动脉瘤,以发生在肾动脉开口以下的腹主动脉处为最多见,其次是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腹主动脉瘤多因体检时查见腹部有搏动性肿块而发现,腹壁上相应部位可听到杂音,股动脉搏动可减弱。胸主动脉瘤可引起胸痛、气急、吞咽困难、咯血、声带因喉返神经受压而麻痹引起声音嘶哑、气管移位或阻塞、上腔静脉或肺动脉受压等表现。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可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以及心肌纤维化等。患者可有胸痛、心悸等症状。

3、脑动脉粥样硬化

脑缺血可引起眩晕、头痛与晕厥等症状。脑动脉血栓形成或破裂出血时引起脑血管意外,有头痛、眩晕、呕吐、意识突然丧失、肢体瘫痪、偏盲或失语等表现。脑萎缩时引起痴呆,有精神变态,行为失常,智力及记忆力减退以至性格完全改变等症状。

4、肾动脉粥样硬化

可引起肾脏萎缩或顽固性高血压,年龄在55岁以上而突然发生高血压者,应考虑本病的可能。如有肾动脉血栓形成,可引起肾区疼痛、尿闭以及发热等。

5、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

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肠道张力减低、便秘与腹痛等症状。血栓形成时,有剧烈腹痛、腹胀和发热。肠壁坏死时,可引起便血、麻痹性肠梗阻以及休克等症状。

6、四肢动脉粥样硬化

以下肢较为多见,尤其是腿部动脉,由于血供障碍而引起下肢发凉、麻木和间歇性跛行,即行走时发生腓肠肌麻木、疼痛以至痉挛,休息后消失,再走时又出现;严重者可有持续性疼痛,下肢动脉尤其是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动脉管腔如完全闭塞时可产生坏疽。

1、主动脉粥样硬化并发症

病变严重者,可形成主动脉瘤,甚至有破裂出血的风险。主动脉瘤一旦破裂,可迅速休克而致命。AS也可形成动脉夹层分离,但较少见。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并发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造成心脏血流动力学障碍,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源性性猝死等。

3、颈动脉和脑动脉粥样硬化并发症

当动脉粥样硬化使靠近大脑的动脉狭窄时,可能会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梗死、脑出血等。

4、肾动脉粥样硬化并发症

5、四肢动脉粥样硬化并发症

当动脉粥样硬化使手臂或腿部的动脉狭窄时,可能会出现手臂和腿部的循环问题。如长期慢性缺血可致肢体肌肉萎缩,管腔完全阻塞时可导致肢体坏疽等。

6、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并发症

因管腔阻塞,造成肠壁坏死,可致麻痹性肠梗阻、肠梗死、休克等严重后果。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包括触诊、叩诊、听诊、血压测量等体格检查,以初步了解情况。之后可能建议患者进行X线、超声检查、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心电图、心脏负荷试验等检查。

1、触诊

触诊桡动脉等体表动脉时可发现变粗、变长、迂曲和变硬。

2、叩诊

叩诊时可发现胸骨柄后主动脉浊音区增宽;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而带金属音调,并有收缩期杂音。收缩压升高,脉压增宽,桡动脉触诊可类似促脉。

3、听诊

主动脉粥样硬化听诊时,可闻及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而带金属音调,并有收缩期杂音。

4、血压测量

本病尚缺乏敏感而又特异的早期实验室诊断方法。血液检查有助于危险因素如脂质或糖代谢异常的检出,其中脂质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总胆固醇(TC)增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甘油三酯(TG)增高、在脂蛋白A(Apo-A)降低、载脂蛋白B(Apo-B)和脂蛋白(a)[Lp(a)]增高。

1、X线

胸部X线片可见主动脉结突出,主动脉扩张与扭曲,有时可见片状或弧状的斑块内钙质沉着影;形成主动脉瘤时可见相应部位增大。

2、超声检查

3、CT

随着技术的进步,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因其无创伤性而被广泛用于评价主动脉病变情况。

4、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可显示管腔狭窄或动脉瘤样病变以及病变所在部位、范围和程度,有助于确定介入治疗或外科治疗的适应证及手术方式的选择。

1、心电图检查

所示的特征性变化有助于发现心肌缺血。

2、心脏负荷试验

包括6分钟步行和平板运动试验,用于评估心肌是否缺血。

本病的早期诊断相当困难。当粥样硬化病变发展到引起管腔狭窄甚至闭塞或血栓形成,从而导致靶器官出现明显病变时,诊断并不困难。年长患者有血脂异常,且动脉造影发现血管狭窄性病变,应首先考虑诊断本病。

不同的病变部位的鉴别诊断会有所不同。

主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主动脉病变和主动脉瘤,需与梅毒性主动脉炎和主动脉瘤鉴别,胸片发现主动脉影增宽还应与纵隔肿瘤相鉴别。其他靶器官的缺血或坏死表现需与其他原因的动脉病变所引起者相鉴别。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绞痛和心肌梗死,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冠状动脉病变如冠状动脉夹层、冠状动脉炎、冠状动脉畸形、冠状动脉栓塞等相鉴别。心肌纤维化需与其他心脏病特别是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相鉴别。

脑动脉AS所引起的脑血管意外,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脑血管意外相鉴别。

肾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高血压,需与其他原因的高血压相鉴别;肾动脉血栓形成需与肾结石相鉴别。

5、四肢动脉粥样硬化

四肢动脉粥样硬化所产生的症状,需与多发性动脉炎等其他可能导致动脉病变的原因鉴别。

首先应积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如已发生应积极治疗,防止病变发展并争取逆转。已发生并发症者应及时治疗,防止其恶化,延长病人寿命。

1、合理饮食

控制膳食总热量,以维持正常体重为度。超重或肥胖者应减少每日进食的总热量,减少胆固醇摄入,并限制酒及含糖食物的摄人。合并有高血压或心力衰竭者应同时限制食盐。

2、坚持适量的体力活动

参加一定的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对预防肥胖、锻炼循环系统的功能和调整血脂代谢均有益,是预防本病的一项积极措施。体力活动量应根据身体情况、体力活动习惯和心脏功能状态而定,以不过多增加心脏负担和不引起不适感觉为原则。体育活动要循序渐进,不宜勉强作剧烈活动。

3、合理安排工作及生活

生活要有规律,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避免过度劳累烈情绪激动。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分睡眠。

4、戒烟限酒

提倡不吸烟,避免二手烟,可饮少量酒。

5、控制易患因素

糖尿病患者应及时控制血糖,包括饮食控制;高血压患者应给予降压药,使血压降至适当水平;血胆固醇增高者应控制胆固醇,适当给予降脂药物。

1、调整血脂药物

血脂异常的病人,应首选降低TC和LDL-C为主的他汀类调脂药,如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等。其他还包括贝特类(如非诺贝特)、依折麦布和PCSK9抑制剂等。

2、抗血小板药物

抗血小板黏附和聚集的药物,可防止血栓形成,有助于防止血管阻塞性病变发展,用于预防动脉血栓形成和栓塞。最常用的口服药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替格瑞洛、吲噪布芬和西洛他唑;静脉药物包括阿昔单抗、替罗非班、埃替非巴肽等药物。

3、溶栓药物和抗凝药物

对动脉内形成血栓导致管腔狭窄或阻塞者,可用溶栓药物,包括链激酶、阿替普酶等。抗凝药物包括普通肝素、低分子量肝素、华法林以及新型口服抗凝药。

4、改善心脏重构和预后的药物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福辛普利等;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如坎地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缬沙坦等。

5、针对缺血症状的相应治疗

如心绞痛时应用血管扩张剂(硝酸酯类等)及β受体拮抗剂等。

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非诺贝特、依折麦布、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替格瑞洛、吲噪布芬、西洛他唑、阿昔单抗、替罗非班、埃替非巴肽、链激酶、阿替普酶、普通肝素、低分子量肝素、华法林、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福辛普利、坎地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缬沙坦

包括对狭窄或闭塞的血管,特别是冠状动脉、肾动脉和四肢动脉施行血运重建或旁路移植手术,以恢复动脉的供血。包括经皮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腔内旋磨术等多种介入治疗,对新鲜的血栓也可采用导管进行抽吸。

1、经皮腔内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术

经皮腔内球囊扩张术和支架植入术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治疗该病技术。其是指医生在患者已经堵塞的血管中介入特制的支架或球囊,利用支架或扩张后的球囊将已经脱落的斑块支起,重新使其稳定的手术治疗方法。

2、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俗称心脏搭桥术,是医生取病人本身的血管(如胸廓内动脉、下肢的大隐静脉等)或者血管替代品,将狭窄冠状动脉的远端和主动脉连接起来,让血液绕过狭窄的部分,到达缺血的部位,以改善心肌血液供应。

针对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药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通过辨证在推荐方剂上进行加减,达到减轻症状,改善预后等功效。

1、辩证论治

(1)痰瘀互结证

①治法:活血化痰,理气止痛。

②推荐方剂: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桃红四物汤。

③常用药及加减:瓜蒌、薤白、半夏、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桃仁、红花。痰浊郁而化热者,可予黄连温胆汤加减。

(2)气阴两虚证

①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脉。

②推荐方剂: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

③常用药及加减:人参、麦冬、五味子、当归、黄芪、白术、茯苓、肉桂、熟地黄、远志、陈皮、白芍、甘草。兼有气滞血瘀者,可加川芎、郁金。

(3)气虚血瘀证

①治法:益气活血,祛瘀止痛。

②推荐方剂:保元汤合血府逐瘀汤。

③常用药及加减:人参、黄芪、桃仁、红花、紫草、当归、生地黄、川芎、赤芍、柴胡、桔梗、陈皮、白术、白芍。合并阴虚者,可合用生脉散或人参养荣汤。

(4)气滞血瘀证

①治法:疏肝理气,活血通络。

②推荐方剂:血府逐瘀汤。

③常用药及加减: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柴胡、桔梗、枳壳、牛膝、当归、生地。若卒然心痛发作,可含服复方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等。

2、常用中成药

根据《动脉粥样硬化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2017版》,本病常用的中成药包括复方丹参滴丸、通心络胶囊、麝香保心丸、速效救心丸、血脂康胶囊、芎芍胶囊、芪参胶囊、丹蒌片、心可舒片、养心氏片等。但因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所用药物也有所不同,故应在使用之前详细咨询医师。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本病预后随病变部位、程度、血管狭窄发展速度、受累器官受损情况和有无并发症而不同。脑、心、肾的动脉病变发生了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或肾功能衰竭者,预后不佳。

病变严重者可涉及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动脉,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积极有效地治疗能够防止病情进展,有时还可逆转本病,改善其结局。

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生活要有规律,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

1、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遇事要心平气和,保持情绪稳定。观看各种激烈比赛或激动人心的电视节目时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某些不顺心的事,要能想得开。

2、家庭成员、亲戚朋友、街坊邻舍之间要和睦相处,不计较小事,非原则的事可采取让步态度,想不开的事可与家人进行讨论。实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时,可暂时离开现场,到安静的地方去松弛一下自己的情绪。

3、平时培养一些对音乐、书画的爱好,这对锻炼患者的耐心、集中思绪、稳定情绪、陶冶情操都是大有益处的。

4、掌握一套身体锻炼和心理调节的方法。如自我放松训练,通过呼吸放松、意念放松,或通过气功、太极拳等活动,增强自身康复能力。

1、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熬夜,保证充分睡眠。

2、适当的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一定的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对预防肥胖、锻炼循环系统的功能和调整血脂代谢均有益,是预防本病的积极措施。体力活动量应根据个体的身体情况、体力活动习惯和心脏功能状态来衡量,以不过多增加心脏负荷和不引起不适感为原则。体育活动要循序渐进,不宜勉强做剧烈活动;对老年人提倡散步(每天1小时,分次进行)、做保健体操打太极拳等。

3、提倡不吸烟,不饮烈性酒。

动脉粥样硬化的饮食调理很重要,通过调整饮食中的营养素比例,可预防和控制本病的发生和发展。

1、膳食总热量不宜过高,以维持正常体重为度,40岁以上者尤应预防超重或肥胖。

2、超过正常标准体重者,应减少每天饮食的总热量,食用低脂(脂肪摄入量不超过总热量的30%,其中动物性脂肪不超过10%)、低胆固醇(每天不超过300mg)膳食,并限制蔗糖及含糖食物摄入。

3、年过40岁者即使血脂正常,也应避免经常食用过多的动物性脂肪和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肥肉、肝、脑、肾、肺等内脏,鱿鱼、墨鱼、鳗鱼、骨髓、猪油、蛋黄、蟹黄、鱼子、奶油及其制品、椰子油、可可油等。如血TC、TG等增高,应食用低胆固醇、低动物性脂肪食物,如鱼肉、鸡肉各种瘦肉、蛋白、豆制品等。

4、提倡饮食清淡,多食富含维生素C(如新鲜蔬菜、瓜果)和植物蛋白(如豆类及其制品)的食物,在可能条件下,尽量以豆油、菜子油、麻油、玉米油、茶油、米糠油等为食用油。

1、含脂肪多的食品,如油条、炸糕,油炸方便面、全脂乳、奶油,肥肉、动物内脏、动物油脂等。

2、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鱼子、脑、肝、松花蛋等。

3、含高糖、高热量的食物,如冰淇淋,甜点心。

4、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辣椒、芥末,高度酒、浓茶、咖啡等也应忌用。

5、已确诊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者,严禁暴饮暴食,以免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合并有高血压或心衰者,应同时限制盐的摄入。

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很重要。主要措施如下:

1、科学饮食

饮食宜清淡、低盐,粗细粮搭配,多吃水果及富含纤维食物,限制糖、含糖饮料和红肉的摄入,忌肥甘厚腻、暴饮暴食。

2、适当锻炼

体育活动要循序渐进,不宜勉强做剧烈活动。

3、生活规律

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戒烟限酒。

4、积极控制危险因素

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症等疾病。将血压、血脂、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常无特异性症状表现,建议存在危险因素者注意监测自身的血压、血脂、血糖。当血压、血脂、血糖反复出现或长期存在明显异常,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到医院就医咨询:

1、反复发作头晕、头痛;

2、出现胸闷、胸痛、气急;

3、出现肾区疼痛、尿闭、发热;

4、出现腹痛、腹胀;

5、出现下肢疼痛、坏疽;

6、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1、本病的首诊科室一般为心血管内科。

2、有明显器官缺血症状,可前往相应科室就诊。如出现头晕、头痛等脑缺血症状,可到神经内科就诊;出现肾区疼痛等可到肾内科就诊;出现腹痛等可到消化内科就诊;出现下肢不适可到血管外科就诊。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就诊时一般需常规进行听诊器听诊和心电图检查,建议患者穿相对宽松的衣物。

3、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胆固醇、甘油三酯、脂蛋白等检查,需要患者在检查前一晚10点后禁食,次日清晨空腹抽血。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建议安排家属陪同就诊。

7、患者及家属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都有哪里不舒服?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这些症状?

2、之前出现过这种情况吗?

3、感觉在哪些情况下症状会加重?哪些情况下症状会减轻?

4、既往是否进行过超声、CT等检查血管情况?

5、既往还有什么疾病史?有无高血压病、糖尿病?都进行过哪些治疗?血压、血脂、血糖控制得如何?

THE END
1.吃什么糖能减少注意力吸烟危害,想要孩子想戒烟有问必答请问我老公想戒烟,因为他肺子不是很好,但是已经痊愈了,那他现在想抽烟时就想吃几块阿尔碑嘶糖转移注意力,可以吗? 还是吃点什么糖对身体好的啊?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黄贱丰 副主任护师 内科 极速问诊 二级甲等 于都县人民医院 问题分析:你好!不一定需要吃糖,可以食用其他零食,分散精力 https://3g.club.xywy.com/wenda/6522023.htm
2.小米含糖量高吗糖尿采以吃吗糖尿采以吃的水果吗文章概要:说到糖尿病,这是我们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一种疾病了,是现代很多人都患有的疾病了,这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影响是很大的了,尤其是要注意很多食物都不适合吃了。下面就让小编来具体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小米含糖量高吗?糖尿病能吃吗? 小米营养价值高,但同时含糖量高,所以很多糖尿病患者不知道能不能吃小http://www.liuyanbao.net/xueweiyangsheng/4305.html
3.中班谈话活动(精选8篇)1、你喜欢吃什么糖果?为什么喜欢吃? 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谈论自己喜欢吃的糖果,鼓励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 五、进一步引导幼儿拓展谈话内容,引导幼儿谈谈自己觉得最有趣的糖果,以及最好玩的糖果。例如:跳跳糖、口哨糖、海绵糖等,鼓励幼儿谈谈吃这种糖果的独特感受等。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07f18oo6.html
4.吸烟人清肺镇咳吃什么呼吸内科吸烟人清肺镇咳可以服用秋梨膏,也可以适当含服梨膏糖,还可以熬冰糖雪梨喝,平时含西瓜霜含片,剧烈咳嗽https://www.bohe.cn/iask/view/914w1btqkogayln.html
5.推荐控糖益生菌品牌?食用益生菌后的反应是什么一年级老师怎样控糖 人能吃什么糖 到底能不能吃糖 实在想吃的时候,偶尔可以少量吃,但是要减当顿主食的量。 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医学上,“糖”的概念比较大,馒头米饭是“多糖”,蔗糖是“双糖”,葡萄糖是“单糖”,都属于“碳水化合物”。恰恰是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直接决定了餐后水平。有研究显示,对于不超重或不http://www.bjbaohetang.com/10168.html
6.拔牙后吃什么好的快点拔牙第一天注意事项4.避免含糖和酸性的食品 含糖和酸性的食品会破坏口腔中细菌平衡,因此应该避免。如果想吃甜食,可以选择低糖、低酸性的水果,如香蕉、糖果、蜜饯等。 以上是拔牙后吃什么好的快点,但更为重要的是饮食习惯。要保持口腔清洁,每次饭后使用温水漱口,切忌用力刷牙和漱口,以免引起伤口疼痛和出血。同时,要饮食均衡,多吃新鲜https://www.8507877.com/ycarticle/41523.html
7.《非药而愈》作者:徐嘉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包括:豆类、多数蔬菜、藜麦、燕麦、莽麦、山药、含油种子类、不太甜的水果等。 第四章 健康素食与慢性病的自愈 慢性病的原因是自我伤害。有些自我伤害是不得已的(如看电子屏、伏案工作),另些是无意识的(如饮食);有些是明知故犯(如吸烟),另一些是出于无知(如吃肉);大多数是可以逆转的(如https://www.jianshu.com/p/839e7426f07f
8.降教育知识讲座教案6篇(全文)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对糖尿病人来说,甜品基本不碰、米饭不能吃饱,水果不能吃多……那他们到底能吃什么?营养专家为糖尿病人开出了健康食谱。营养专家认为,首先糖尿病人禁止吃甜食和许多种水果,因为葡萄糖、蔗糖,消化吸收快,食用后将使血糖升高;也少吃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如白薯、土豆、藕等;最好也不要https://www.99xueshu.com/w/file3q17bbrq.html
9.吃降糖药和降压药的同时可不可以服罗红霉素真实医生回答日常生活建议不要劳累熬夜过度,控制情绪波动,保持乐观开朗,适当增加锻炼,不吸烟少饮酒。避免过量的咖啡浓茶,避免过量的辛辣刺激及冰冷食物。三餐规律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低脂低盐低糖饮食。 患者 是的,以前不注意,现在老了,老年病全来了,以后要注意了 孔祥照医生 https://m.chunyuyisheng.com/qa/3GvthpEkHPGHfUrKxYCtJA/
10.控糖不能吃什么?–美豆芽降饮食养生网8. 戒烟:糖尿病与吸烟相关,吸烟会导致并发症的风险增加,应坚决戒烟。控糖饮食禁忌和注意事项的关键https://www.meidouya.com/question/74046.html
11.尿酸高的人,吃什么食物好?吸烟会引发微循环不畅,从而会发生血管痉挛引起疼痛,因此,在痛风急性发作期间尽量不要吸烟。 长期饮酒会导致体内乳酸堆积,抑制尿酸排出,所以患者尿酸高后一定要戒烟戒酒,特别要避免饮用白酒和啤酒。 低盐低糖低脂、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 保持低盐、低糖、低脂饮食,建议每天食盐量不超过6克(约1啤酒瓶盖);减少食用含盐高http://www.xinhuanet.com/science/20231121/6165dadde54a4078b0d32a173e7ef0f7/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