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近九成德国人不炒股?

87%的德国人不炒股,这个国家既没有所谓的“股权文化”,也不喜欢欠债。在德国,80%的交易都是现金支付,即使是大宗交易也是如此。在德语里,“债务”(Schuld)和“过错”或是“罪过”是一个词,德国人对“欠债”和“投机”有多警醒可窥一斑。

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欧洲人更加谨慎消费,尽力存钱,远离股市。这其中,最典型的是德国人。

在德国,雇主的慷慨是德国家庭生活富足的基本保障。这里2/3的工人在中小企业工作,而且绝大多数企业都是家族经营。即使在一间普通的德国工厂做工人或是技师,每年的工资也可以稳定在4.5万美元到7万美元之间(约30万到50万人民币)。根据经合组织OECD的统计,德国每年平均每户可支付收入超过3.125万美元(法国约2.88万美元,英国约2.7万美元),远高于经合组织平均水平。

身为“欧洲存钱冠军”,德国人是众所周知的不擅长,也没兴趣做投资。2013年,德国总金融资产增长了4%,低于西欧平均5%的水平。根据德国证券研究所(DeutschesAktieninstitut)的研究数据,2014年,只有13%的德国人(约840万人)持有股份或是股票基金,比2001年缩水了1/3。

不要以为只有德国人保守。在一向推崇及时行乐的法国,直接炒股的家庭不超过5%,家庭储蓄率可以达到15%,在欧洲名列前茅。即使利率下跌刺激消费投资,也只有12%的法国人有风险投资的意向。同样,在最为活跃的英国金融市场,英国也只有18%的家庭购买股票。

与近半的美国家庭持有股票相比,欧洲人对股市似乎都谈不上有热情。当然,美国家庭年均可支配收入也远高于西欧诸国,达到4.135万美元,平均家庭净金融财富额高达14.58万美元。由于并不喜好理财,德国平均每户净金融资产不过5万美元,甚至比不上经合组织6.71万美元的平均值。当然,这个数据对比并不包括对不动产的统计。

为什么“存钱冠军”不爱理财

德国人并不缺少回报丰厚的投资工具。

德国股市一直是欧洲长期收益最为稳定的股市之一:2013年之前的25年间,法兰克福蓝筹股指Dax指数增长超过8倍。从2009年2月到今年,法兰克福Dax指数上涨了200%。

Dax蓝筹股指包括了一些家喻户晓的大企业:巴斯夫,拜耳,阿迪达斯,西门子和宝马都列位其内。去年底今年初,欧元进入贬值快速通道时,德国蓝筹股指一波就飙升了21%,这让法兰克福交易所成为全球最炙手可热的交易所。

但很多德国家庭并没有享受到那一次股价大涨带来的收益,因为他们根本不炒股。

除了股市,德国其他的投资渠道也有不错的回报,例如国债或是企业债券。截止2013年下半年,德国政府10年期债券回报率达到31%,公司债券收益也达到29%。

可惜德国人也不爱投资国债或是企业债券。

德国证券研究所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的德国家庭储蓄中,39.2%用于现金储蓄;38.2%购买保险;用于购买股票的存款比例仅为4.5%。此外,股票型基金和债券分别为2.8%和3.4%。

安联保险的“全球财富报告”显示,德国人在金融危机的时候依然努力工作积极存钱。即使利率逼零,家庭存款依然不升反降。其中,最受欢迎的是一种储蓄账户(Sparbücher),虽然从2008到2013年,这个储蓄账户收益率不过3.1%。

除了低利息存款,德国人钟爱购买人寿保险或是其他保险类产品。这主要是因为类似理财产品有稳定的回报。对于其他任何有“投机”嫌疑的理财产品,德国人都会产生抵触情绪。

对炒股抵触源于曾经历股灾

对投资的抵触情绪与上世纪九十年代一波德国国企私有化产生的股市泡沫有很大关系,例如德国邮政(DeutschePost)以及德国电信(DeutscheTelekom)。其中,1996年上市的德国电信被称为“人民的股票”,掀起全民炒股的热情。德国股票交易研究所的调查,1996年前德国仅有380万股民,到2000年已经超过600万,这主要由全民投资德国邮政或是德国电信股所致。

好景不长,2000年,全球科技股大崩盘,德国电信股价从每股最高103.5欧元一泄到底,到2002年9月底,达到最低点每股8.42欧元,股票贬值超过90%。截止今年10月30日,德国电信收盘价为17欧元,仍与这种股票巅峰时的价格相差甚远。

10年过去,与美国股民越挫越勇前仆后继不同,互联网泡沫引发的股灾对德国人冲击很大,不仅父辈不忘教导子女存钱的重要性,还把类似的教诲写入了教科书。这也是为什么10年内德国股民数量减少了1/3,而且没什么增长的迹象。

这就形成了今天独特的德国“理财”文化。

首先,德国没有所谓的“股权文化”。缺钱的德国公司会向银行借贷融资,而不像美国公司那样倾向于出售股权融资。今天的美国即使一个不盈利的互联网公司都可以通过出售股权轻松融资,但德国人不会这么做。

其次,德国人不喜欢欠债。德国人的消费原则是“先存钱,再消费”——年轻人也是如此。在德国,80%的交易都是现金支付,甚至有些是大宗交易。在德语里,“债务”(Schuld)和“过错”或是“罪过”是一个词——这把德国人对“债务”的警醒态度解释地很清楚。

存钱是为了老年的优质生活

德国对股票收益收税,税收政策持有股票分红的公司员工也没什么优惠。当然,类似的税负在金融业发达的英国也同样存在,从开户,到购买股票以及收益,英国对炒股的每个环节都征税。

更重要的是,德国政府对“投资咨询师”或是“理财师”这些行业都监管十分严格。根据消费者保护法,所有咨询师师不论在什么场合会见客户,都必须要在之前宣读基本建议,即“股市有涨有跌”。这基本和欧盟范围内必须要在香烟盒子上印“吸烟会死”,而不是“吸烟有害健康”同理。

每一项针对这些金融从业人员的投诉都可能给他们带来大麻烦,严重的会有牢狱之灾。这让“理财师”们在德国如履薄冰。同时,除此之外,投资咨询师们每一次会见客户都要在事后做一个正式的会谈记录,据称很多理财师为了做这个记录每次就要耗时一小时。

即使是在金融电视节目中,专业人士也不会劝说德国人买股票或是介绍个股细节。其实即使有专业人士鼓动,也不会改变德国人的理财观念。之前多年的市场调研发现,只有大概7%的德国人认为存钱是为了增长财富,他们存款的主要目的有三:“养老”,“应急”以及“大宗商品购买”。这又是符合德国人不喜欠债的民族特性的。

同样,英国和法国家庭在金融危机之后最忧心的问题也都都是养老,对养老的重视超过了医疗保险,住房或是失业,子女教育。巴黎Cac股指一年内也上升了约20%,也没见法国人为之狂热。与对股市的谨慎态度相反,为了保障自己年老后的优质生活,近70%的法国家庭至少拥有一份保险合同。法国人寿保险产品投资方向多样,从投资股票,债券,到混合投资一应俱全。

如何在退休后享受更加优质的生活?似乎存钱是一个传统却实际的有效途径。英国原本并不是一个爱存钱的国家,但政府也开始鼓励市民为长远考虑开始存钱。

THE END
1.日本烟草竟对英年轻女性和非烟民营销尼古丁袋伦敦英国“在他们的营销中从未提及尼古丁。相反,这完全是一种有关时尚生活方式的宣传,其中包含仲夏庆典、小龙虾派对和海滩生活。年轻女性可以轻松、谨慎地使用尼古丁袋。这种方法类似于烟草公司曾经将香烟称作她们的‘自由火炬’从而针对女性的做法,”奥哈根观察到。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HKH57405568E38.html
2.微博正文每支加拿大香烟都将很快带有健康警告 发表于 7 小时前 照片 加拿大在单支香烟上的新香烟警告标签照片 图片来源,加拿大卫生部 图片说明,经过 75 天的公众咨询期后,加拿大卫生部决定将标签直接贴在香烟上。纳丁优素福 BBC 发自多伦多 加拿大卫生机构宣布,加拿大很快将在世界上首次将警告标签直接印在香烟上。 新包装https://m.weibo.cn/status/N3gincGNT
3.乌克兰调查:近50%年轻人使用加热烟草,公众支持更严广告禁令11月21日,由乌克兰公共组织“Zhyttia”和基辅国际社会学研究所(KIIS)于2024年9月至10月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乌克兰的吸烟率在一年内减少了3%,电子烟等新型烟草产品在年轻人中愈发流行。 该调查结果显示,27%的乌克兰人使用传统烟草和尼古丁制品,其中23%受访者表示每天吸烟,偶尔吸烟的为4%。 http://tobaccoms.com/html/news/xxyc/687838.shtml
4.雪茄新潮,探索未来雪茄文化的演变趋势智慧校园摘要:随着雪茄文化的不断发展,最新趋势展现出雪茄文化的未来演变。雪茄爱好者们正积极探寻雪茄文化的深层次内涵,并关注其创新与发展。雪茄文化将继续演变,不仅关注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的传承,还注重雪茄与科技的结合,以及雪茄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和传播。雪茄文化还将更加注重品质、品味和个性化,成为时尚和生活方式的重要http://www.chihutech.cn/post/2892.html
5.全球瞩目,新禁烟标志图片诞生背后的故事与深远影响揭秘4、文化意义:新禁烟标志作为文化产品的一部分,反映了社会对健康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不仅是禁烟的标识,更是健康文化的象征。 时代地位 在当今时代,新禁烟标志的推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烟草控制的有力工具,更是公众健康意识觉醒的标志,这一标志的推出,标志着全球范围内对烟草危害的深刻认识和对健康生http://tjjinlinshangmao.com/post/12907.html
6.二战——香烟篇那么今天就来看看二战士兵当中的烟草文化吧…… 1942年香烟宣传画 德国 起初德国在30年代之前还是鼓励吸烟的,不过纳粹党上台后,德国逐渐开始推行禁烟运动! 德国禁烟运动宣传画 德国在大街小巷和餐馆都施行了禁烟宣传画,此时德国最不提倡吸烟的人就是希特勒!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0953057?jump_opus=1
7.德国战败后,香烟为何成为了货币?烟草文化1945年5月9日,德国高级指挥部在柏林签署了无条件投降协议,标志着德国二战彻底失败。战争结束后,生活物资匮乏,人们无家可归,生存必需品只能通过地下市场获得,德国社会各个角落都上演着非常态的战后现象。 旧版的德国帝国马克基本上成为了一张废纸,香烟顶替黄金、美元以及英镑等货币,成为了德国人用来交易的“硬通货”https://www.tobaccochina.com/html/news/ycwh/586342.shtml
8.每日热点101110月1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2023年宣传思想文化暨意识形态工作会议,专题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贯彻落实工作。 会议强调,各司局各单位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采取多种形式https://sccdc.cn/Article/View?id=32210
9.丁元英:德国文化血统下的中国觉者遥远的救世主丁元英:德国文化血统下的中国觉者 由于作者豆豆的精心雕琢,更由于演员王志文的精彩演绎,在看完电视剧《天道》(根据豆豆小说《遥远的救世主》改编)之后,丁元英这个形象就像一颗钉子楔入了我思想的坐标,让我不由得跟芮小丹一样,发出“原来人还可以这么活”的感叹。https://m.douban.com/movie/review/3197459/
10.焦点特写!mevius香烟价格表图德国产“大吉大利”普客香烟网梅维乌斯(Mevius)香烟是德国著名烟草品牌,以其浓郁醇厚的口感和精湛的工艺而著称。近日,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梅维乌斯香烟的价格已做出调整,现推出全新的价格表,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德国产“大吉大利”系列 梅维乌斯香烟中的“大吉大利”系列是专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其名称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如https://www.pukesoft.com/u/32243.html
11.德国:香烟消费市场呈紧缩趋势,电子烟税率上升2023 年 1 月至 11 月,德国售出近 600 亿支香烟。与去年相比下降了约2%。2022 年香烟销量高达 650 亿支。 根据联邦烟草工业和新型产品协会的数据,德国的吸烟者数量正在稳步减少,吸烟者正在减少消费。德国烟草使用者也越来越多地转向更便宜的散装包装或更便宜的品牌。 https://seesmotech.com/2024/01/29/1796/
12.香烟每盒20支装,这是常识。然而,在德国“万宝路”香烟却是每盒19香烟每盒20支装,这是常识。然而,在德国“万宝路”香烟却是每盒19支装。原来经历通货膨胀后,公司无利可图,而提价又会丧失竞争力。于是,烟草商决定将20支改为19支装,并在包装上声明是“为了不增加消费者负担”。新香烟上市后,多数人对少一支烟并不在乎,从而保住了它的市场地位。这启示我们 A. 从整https://www.shuashuati.com/ti/b112dc6327554127b45c730fcd9240cf.html?fm=bd208e921992b3157975de92927ef1f4cc
13.入境规定,波兰入境规定1. 二百五十支香烟,或者五十支香烟,或者二百五十克烟草; 2. 两升酒精饮料或者一升酒; 3. 合理数量跟人用的化妆品以及药品 4. 其他总价值最高七十欧元的物品。 具有艺术,历史或文化价值的所有物品的出口受特殊规定管制。 枪械规定 行李海关规定 如果最终国内目的地不是华沙,则行李在最终目的地清关。通过任何国http://www.18fei.com/entry/4830.html
14.正品外烟代购网:让您轻松购买全球优质香烟–1688烟草批发网通过对全球香烟的深度研究和筛选,正品外烟代购网力求为每一位消费者提供最适合其口味的香烟。 平台还推出了定期的香烟新品推荐,跟随国际烟草市场的潮流趋势,为消费者提供最新、最热门的香烟品牌。无论您是忠实的老烟民,还是新入坑的香烟爱好者,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喜欢的那一款香烟。 香烟文化的传递 除了提供商品外,http://m.1891122.com/a/52900.html
15.俄罗斯历史文化小论文但是,作为一个正牌“吃货”的我,自然抵抗不了俄罗斯没事的呼唤,让我对这个高加索民族深深痴迷的因素之一,就是俄罗斯饮食文化的魅力。 谈到饮食,一定要返璞归真,最简单的菜,寄托着最深的民族文化印记。面包、牛奶、土豆、奶酪和香肠,是俄罗斯饮食体系的“五大领袖”;圆白菜、洋葱、胡萝卜和甜菜,是“四大金刚”;而最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7b519e8.html
16.德国冷知识9则:奇怪的禁忌风俗德国人爱喝酒,也爱敬酒。敬酒时千万要注意了,每当您和别人敬酒碰杯时,千万要看着对方的眼睛,一定要记得保持眼神交流(Blickkontakt)。德国人认为,如果不这样做的话,您可能会被诅咒,诅咒会持续七年。有人说,这种说法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眼神接触是为了在主人和客人之间建立信任。俗话说眼睛是灵魂之窗,西方文化普遍会认为https://xyz.xdf.cn/beijing/deyu/culture/202111/11229690.html
17.德国新闻热点德国热点新闻聚焦"殊姆"社区 欧洲犹太文化的摇篮 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施派尔、沃尔姆斯和美因茨的“殊姆”犹太人聚集区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德国的犹太文化遗产首次被纳入世界遗产名录,引起了更多人对欧洲犹太历史的关注。 http://de.haiwainet.cn/457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