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哈拉尔德:为什么当今许多德国人更看重和平而不是自由界面新闻·文化

德国作家哈拉尔德·贾纳对二战结束后德国的第一个十年进行了重新挖掘,着眼于大环境背景下更多普通人的生活。

今年69岁的贾纳曾是《柏林日报》艺术板块的编辑,现在是柏林艺术大学文化新闻学的名誉教授。《后果》是贾纳出版的第一部非学术性作品,在2019年莱比锡书展上获得了非小说奖,英译本的译者是肖恩·怀特塞德(ShaunWhiteside),在2021年入围了非虚构文学奖巴美列·捷福奖(BaillieGiffordPrize)。

《后果》这部作品德语的书名是“Wolfszeit”,意思是“狼的时代”。那么,在二战结束之后的第一个十年里,你认为德国在哪些方面体现出了那是一个“狼的时代”呢?

哈拉尔德·贾纳:事实上,“狼的时代”是当时在德国非常普遍的一种说法。这种说法源自拉丁语“Homohominilupus”,意思是“人相对于其他人就是一只狼”。它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无政府状态的画面:每个人都只关心自己的族群和自己的家庭,社区的概念完全瓦解了。

如今,我们都知道狼是非常灵活的生物,彼此之间保持着复杂的关系。在战后的德国,人与人之间依然有着很强的凝聚力。例如,响应号召、列成队列的“trümmerfrauen”(瓦砾中的女人)帮助清理战时炸弹留下的残骸。那些因战争而失去所有的人们互相扶持。当时,有一种新的人类互动形式的实验研究法也使这一时期非常令人兴奋。人们渴望着彼此,就如同他们害怕着彼此一样。

此外,戈培尔当时也极力鼓吹神话般存在的“人狼”(werewolf)——指那些在纳粹德国战败后恐吓盟军的抵抗战士。然而事实上,除了极少数个别情况,戈培尔口中的“神话”从未成为现实。绝大多数德国人早已厌倦了战斗。在战争的最后几个月里,家国已饱受战争蹂躏,而党卫军依然在搜寻可以派往前线的青少年、甚至是退了休的中老年男性,这也使得德国民众开始看清纳粹主义的真实面目。于是,那些之前一直狂热战斗着的国民,在政权投降之前,突然都变得非常平和、非常顺从。

你出生在1953年,基本算是你所描述的那个时期的末期。二战后的余波对你的家庭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哈拉尔德·贾纳:1968年的时候,我15岁,和许多年轻人一样,我开始向我的父母寻求答案。一些披露集中营暴行的照片逐渐被媒体曝光,这些照片让我感到很愤怒,我想知道他们究竟做了什么。我的父亲曾在海军服役,而我的母亲曾在被占领的波兰当老师。但他们的回答总是闪烁其词,有时甚至是无可奈何。对于他们无力于谈论犹太人的遭遇这件事,我们都感到很震惊。我们也吵过很多次架。

你为这本书所做的研究,是否让你对上一代人有了不同的看法呢?

哈拉尔德·贾纳:当然。有一个让我很感兴趣的问题是,德国是如何成功地成为了一个可靠的民主国家。德国人是在什么时候丢弃了他们的自恋倾向的?这些学习的过程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亚历西斯·德·托克维尔的著作或德国宪法是无法带来这种程度上的心态转变的,它必然发生在更深的层次上。

我们这代人都有一种观念,认为正是1968年的学生革命才让德国重新变成了一个宜居的国家,但我从很早之前就对这个观点持怀疑的态度。我们的父辈已经在整个过程中吸取了很多教训。其中,一个非常具有形成性的经历就是战争结束后蓬勃发展的黑市。比如说,黑市让他们知道,事物都是相对的。黑市的主宰者都是年轻的商人,年龄大多在15-17岁之间,他们之中有很多人都参加过希特勒青年团,后来又用纳粹的纪念品来做交易。在战争期间,像党卫军荣誉匕首这类的物品都具有神话价值,到后来呢?用两盒幸运牌香烟就能买到一把具有“神话价值”的荣誉匕首。他们那一代人所接受的训练就是毫无怜悯之心地看待世界。这无疑改变了我对父母的看法,也让我对他们有了更好的了解,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与他们那一代人就完全和解了。

为什么呢?

哈拉尔德·贾纳:在大屠杀之后的十年里,德国曾试图压抑它的过去,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做到了这一点。这让我们很难去喜欢上那一代人。他们塑造出勇于接受自己的历史,并且希望向其他国家传授教训的形象,得到了全世界的拥护,但这让我感到很不舒服。我觉得,这种带着批判性回述过去的做法在现在很容易得到拥护,但我并不确定,我们是否都能从中吸取到教训。

你认为曾经以侵略闻名的德国在战后安定下来的方式中,是否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呢?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德国人对于战争的态度,同样也是经历过冷战的结果。在冷战中,我们面临着国家分裂成两个势力范围,想象着你可能不得不与自己的家人作战。所以,相比于波兰等其他欧洲国家,德国对于和平的渴望要强烈得多。这也就是为什么当今许多德国人会更看重和平而不是自由。

你现阶段在做些什么呢?

哈拉尔德·贾纳:目前我正在写一本关于魏玛共和国的书,其实也就是关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德国的历史。和创作《后果》时一样,我依然是对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大众文化、流行歌曲、舞蹈风格和两性关系等更感兴趣。

你最近在读哪些书呢?

哈拉尔德·贾纳:我最近在读很多20世纪20年代的小说,比如犹太女性作家露丝·兰德肖夫·约克(RuthLandshoff-Yorck)的《众与一》(TheManyandtheOne),还有克劳斯·曼(KlausMann)的自传《转折点》(TheTurningPoint)。当我想要放松一点的时候,我就会读阿达尔贝特·施蒂弗特(AdalbertStifter)的作品集。

你会给年轻人推荐哪本书呢?

哈拉尔德·贾纳:我会推荐年轻的爱尔兰短篇小说作家尼克尔·福拉特利(NicoleFlattery)的作品《以乐相待》(ShowThemaGoodTime)。这部作品展现了作者对于青少年面对生活时的绝望和渴望的深入了解,在这方面,我认为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的一本书。

THE END
1.日本烟草竟对英年轻女性和非烟民营销尼古丁袋伦敦英国“在他们的营销中从未提及尼古丁。相反,这完全是一种有关时尚生活方式的宣传,其中包含仲夏庆典、小龙虾派对和海滩生活。年轻女性可以轻松、谨慎地使用尼古丁袋。这种方法类似于烟草公司曾经将香烟称作她们的‘自由火炬’从而针对女性的做法,”奥哈根观察到。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HKH57405568E38.html
2.微博正文每支加拿大香烟都将很快带有健康警告 发表于 7 小时前 照片 加拿大在单支香烟上的新香烟警告标签照片 图片来源,加拿大卫生部 图片说明,经过 75 天的公众咨询期后,加拿大卫生部决定将标签直接贴在香烟上。纳丁优素福 BBC 发自多伦多 加拿大卫生机构宣布,加拿大很快将在世界上首次将警告标签直接印在香烟上。 新包装https://m.weibo.cn/status/N3gincGNT
3.乌克兰调查:近50%年轻人使用加热烟草,公众支持更严广告禁令11月21日,由乌克兰公共组织“Zhyttia”和基辅国际社会学研究所(KIIS)于2024年9月至10月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乌克兰的吸烟率在一年内减少了3%,电子烟等新型烟草产品在年轻人中愈发流行。 该调查结果显示,27%的乌克兰人使用传统烟草和尼古丁制品,其中23%受访者表示每天吸烟,偶尔吸烟的为4%。 http://tobaccoms.com/html/news/xxyc/687838.shtml
4.雪茄新潮,探索未来雪茄文化的演变趋势智慧校园摘要:随着雪茄文化的不断发展,最新趋势展现出雪茄文化的未来演变。雪茄爱好者们正积极探寻雪茄文化的深层次内涵,并关注其创新与发展。雪茄文化将继续演变,不仅关注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的传承,还注重雪茄与科技的结合,以及雪茄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和传播。雪茄文化还将更加注重品质、品味和个性化,成为时尚和生活方式的重要http://www.chihutech.cn/post/2892.html
5.全球瞩目,新禁烟标志图片诞生背后的故事与深远影响揭秘4、文化意义:新禁烟标志作为文化产品的一部分,反映了社会对健康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不仅是禁烟的标识,更是健康文化的象征。 时代地位 在当今时代,新禁烟标志的推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烟草控制的有力工具,更是公众健康意识觉醒的标志,这一标志的推出,标志着全球范围内对烟草危害的深刻认识和对健康生http://tjjinlinshangmao.com/post/12907.html
6.二战——香烟篇那么今天就来看看二战士兵当中的烟草文化吧…… 1942年香烟宣传画 德国 起初德国在30年代之前还是鼓励吸烟的,不过纳粹党上台后,德国逐渐开始推行禁烟运动! 德国禁烟运动宣传画 德国在大街小巷和餐馆都施行了禁烟宣传画,此时德国最不提倡吸烟的人就是希特勒!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0953057?jump_opus=1
7.德国战败后,香烟为何成为了货币?烟草文化1945年5月9日,德国高级指挥部在柏林签署了无条件投降协议,标志着德国二战彻底失败。战争结束后,生活物资匮乏,人们无家可归,生存必需品只能通过地下市场获得,德国社会各个角落都上演着非常态的战后现象。 旧版的德国帝国马克基本上成为了一张废纸,香烟顶替黄金、美元以及英镑等货币,成为了德国人用来交易的“硬通货”https://www.tobaccochina.com/html/news/ycwh/586342.shtml
8.每日热点101110月1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2023年宣传思想文化暨意识形态工作会议,专题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贯彻落实工作。 会议强调,各司局各单位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采取多种形式https://sccdc.cn/Article/View?id=32210
9.丁元英:德国文化血统下的中国觉者遥远的救世主丁元英:德国文化血统下的中国觉者 由于作者豆豆的精心雕琢,更由于演员王志文的精彩演绎,在看完电视剧《天道》(根据豆豆小说《遥远的救世主》改编)之后,丁元英这个形象就像一颗钉子楔入了我思想的坐标,让我不由得跟芮小丹一样,发出“原来人还可以这么活”的感叹。https://m.douban.com/movie/review/3197459/
10.焦点特写!mevius香烟价格表图德国产“大吉大利”普客香烟网梅维乌斯(Mevius)香烟是德国著名烟草品牌,以其浓郁醇厚的口感和精湛的工艺而著称。近日,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梅维乌斯香烟的价格已做出调整,现推出全新的价格表,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德国产“大吉大利”系列 梅维乌斯香烟中的“大吉大利”系列是专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其名称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如https://www.pukesoft.com/u/32243.html
11.德国:香烟消费市场呈紧缩趋势,电子烟税率上升2023 年 1 月至 11 月,德国售出近 600 亿支香烟。与去年相比下降了约2%。2022 年香烟销量高达 650 亿支。 根据联邦烟草工业和新型产品协会的数据,德国的吸烟者数量正在稳步减少,吸烟者正在减少消费。德国烟草使用者也越来越多地转向更便宜的散装包装或更便宜的品牌。 https://seesmotech.com/2024/01/29/1796/
12.香烟每盒20支装,这是常识。然而,在德国“万宝路”香烟却是每盒19香烟每盒20支装,这是常识。然而,在德国“万宝路”香烟却是每盒19支装。原来经历通货膨胀后,公司无利可图,而提价又会丧失竞争力。于是,烟草商决定将20支改为19支装,并在包装上声明是“为了不增加消费者负担”。新香烟上市后,多数人对少一支烟并不在乎,从而保住了它的市场地位。这启示我们 A. 从整https://www.shuashuati.com/ti/b112dc6327554127b45c730fcd9240cf.html?fm=bd208e921992b3157975de92927ef1f4cc
13.入境规定,波兰入境规定1. 二百五十支香烟,或者五十支香烟,或者二百五十克烟草; 2. 两升酒精饮料或者一升酒; 3. 合理数量跟人用的化妆品以及药品 4. 其他总价值最高七十欧元的物品。 具有艺术,历史或文化价值的所有物品的出口受特殊规定管制。 枪械规定 行李海关规定 如果最终国内目的地不是华沙,则行李在最终目的地清关。通过任何国http://www.18fei.com/entry/4830.html
14.正品外烟代购网:让您轻松购买全球优质香烟–1688烟草批发网通过对全球香烟的深度研究和筛选,正品外烟代购网力求为每一位消费者提供最适合其口味的香烟。 平台还推出了定期的香烟新品推荐,跟随国际烟草市场的潮流趋势,为消费者提供最新、最热门的香烟品牌。无论您是忠实的老烟民,还是新入坑的香烟爱好者,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喜欢的那一款香烟。 香烟文化的传递 除了提供商品外,http://m.1891122.com/a/52900.html
15.俄罗斯历史文化小论文但是,作为一个正牌“吃货”的我,自然抵抗不了俄罗斯没事的呼唤,让我对这个高加索民族深深痴迷的因素之一,就是俄罗斯饮食文化的魅力。 谈到饮食,一定要返璞归真,最简单的菜,寄托着最深的民族文化印记。面包、牛奶、土豆、奶酪和香肠,是俄罗斯饮食体系的“五大领袖”;圆白菜、洋葱、胡萝卜和甜菜,是“四大金刚”;而最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7b519e8.html
16.德国冷知识9则:奇怪的禁忌风俗德国人爱喝酒,也爱敬酒。敬酒时千万要注意了,每当您和别人敬酒碰杯时,千万要看着对方的眼睛,一定要记得保持眼神交流(Blickkontakt)。德国人认为,如果不这样做的话,您可能会被诅咒,诅咒会持续七年。有人说,这种说法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眼神接触是为了在主人和客人之间建立信任。俗话说眼睛是灵魂之窗,西方文化普遍会认为https://xyz.xdf.cn/beijing/deyu/culture/202111/11229690.html
17.德国新闻热点德国热点新闻聚焦"殊姆"社区 欧洲犹太文化的摇篮 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施派尔、沃尔姆斯和美因茨的“殊姆”犹太人聚集区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德国的犹太文化遗产首次被纳入世界遗产名录,引起了更多人对欧洲犹太历史的关注。 http://de.haiwainet.cn/457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