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2.10.08
镰仓时代三条西实隆,曾搜集各类名香66种,常聚亲朋于家中闻香取乐。这里所讲的闻香,已不是焚香之类的俗习,而是闻“香盒”和“香炉”,即把各种香料切片分置于香盒和香炉中,供人闻品。“闻香盒”和“闻香炉”由此而来。三条开创了日本闻香之始,所以有“香道鼻祖”之称。后来,闻香成为一种教养、一种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寄托,这就是纯粹的香道了。
明治维新以后,香道由贵族阶层普及到了民间,并且作为民间风俗艺术被人们所承认。这一时期,由于日本的开放,香料的种类空前繁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香道作为一种民族风俗艺术,虽说保留下来,但实际上并不流行。香道工具有:香盆、香盒、香札、香匙、香箸、莺针(用于刺香包的针)、火箸、试香盘,割香台、以及闻香炉等。常见的香道仪式由3种,即:竞马香、十种香和组香。竞香要求香道仪式的人必须根据香的气味依次在答题用的香牌上逐一写出某香属于试香时使用的哪一种香。
香是自盛唐僧人鉴真东渡时传入日本的,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语》多次提到的熏香盛会,就是描述贵族们学习“唐人”的样子,经常举行“香会”或称之为“赛香”的熏香鉴赏会。这也是唐朝的熏香又经“和风”熏陶而形成的一种风习。6世纪,京都进入了东山文化时代,在精通技艺的足利义政将军的支持与庇护下,大体上奠定了今日日本香道的基础。
日本古文献中对香的最早描述
《日本书纪》记载推古三年(公元595年)有“沈木漂于淡路岛,岛人不知沈木,以薪烧于灶,其烟气远熏,以异则献之”。淡路岛位于濑户内海东部,属于神户。
另,《香药抄》成书于永万时代(平安时代,二条天皇的年号);另有源平时代的〈香字抄〉。
天下第一名香——兰奢待
这其实是兰麝袋的笔误,不过后来因为兰奢待这三个字太有名,兰麝袋反而无人所知了
藏于日本奈良东大寺正仓院,为圣武天皇的遗物,是日本最大的沉香,长一米五六。几位大人物来割取时还留下了字据:“足利义政寛正二年九月约二寸截之”“织田信长天正二年三月一寸八分截之”“徳川家康庆长七年六月一寸八分截之”
香十德:
1感格鬼神2清净心身3能除污秽4能觉睡眠5静中成友6尘里偷闲7多而不厌8寡而为足9久藏不朽10常用无障
平安时代,香被分为六种,称之为“六种薰物”。
梅花(ばいか)初春残梅的微香荷叶(かよう)夏季芙蕖的浓香侍从(じじゅう)秋风略凉的涩香黑方(くろぼう)冬季结冰时的清香落叶(らくよう)焚烧秋叶的悠远之香菊花(きっか)如菊的淡雅之香
根据用的地方不同,又可分为“移香”(熏衣的香)、“空薰物”(屋内的熏香)、“置香”(不加修饰摆放于屋中的香)。香道具:
乱箱(装香道工具的箱子)、四方盆、长盆、总包(包试香包和本香的包)
香炉:是为了闻香味,或使用炭团的必要的工具·闻香炉
·火取香炉
点火道具:
·银叶挟·香筷·香匙·莺(一种别针,包香包用)·羽帚·火筷·灰押
·地敷·香盘·银叶·名垂纸·香包
割香工具:
·锯·小刀·厚刃刀·槌·凿子割香时使用的台子称“割香台”
--------------------------------------------------------------------------------
1.香道典籍:
香道典籍主要有:建部隆胜《香道秘传书》、蜂谷宗悟《香道轨范》,两者同为天正年间编纂。闻香是一种考验人学识和感觉的近乎艺术的行为,要求习香者通过鼻子辨识出各种不同香的种类,它的目标是一种闲寂、优雅的内心状态和生活方式。
鉴真大师东渡,在传播佛教的同时,也给日本传入了熏香和香文化,寺院是天天都香烟弥漫,朝廷则在举行典礼时焚香。平安时代以后,香文化从寺院走向王宫贵族,他们学起“唐人”做法,经常举行“香会”进行闻香、品香。
总体而言,香道分为供香(供于神佛前)、空香(焚于礼堂和室内)、玩香(多人香会)。一般我们所称的“香道”是最后一种。作法:
将香炉水平置于左手上,按逆时针旋转,接着用右手轻轻地蒙上,鼻子前凑,在大拇指和食指之间闻。闻后还要在狭长的香笺上写下感受,能写下心得才是够级别的香客。
如果是主客传递,则主人先闻三次,用左手将闻香炉递到身边客人的右手,走的是顺时针方向,客人也闻香三次,再传给下一位。
源氏香:
源氏香是享保年间,根据《源氏物语》的记载而设定的组香。在这本古典名著中多次提到了熏香盛会,留下了珍贵的文字资料。
竞马香:
简单地讲,就是准备一个香盘,和一些偶人,香客们闻香答题,答对了,偶人在香盘上前移一格。落后四格下马,挽回四格重新上马。谁最快到达终点谁赢。
组香:
所谓组香,是具有特定规则的闻香仪式之一,必须使用两种以上的香。从文学的要素到一般的教养等,会采用多种多样的题材,香客们会比斗知识、联想力、智慧,非常富有游戏性。
十种香是组香的基础。任何形式的组香都是一种香变化的结果。具体做法是:1.首先选出底香.。2.用三种香同底香搭配试香。3.将三种香各分为三份,共九份。另加上一份没有参加过试香的香,共十份。然后打乱顺序4.参加仪式者根据香味,判断该香属于试香时使用的哪一种香,以猜中多数决胜负。
还有一种香道仪式名组香。组香必须使用两种以上的香,以文学作品和诗人的情感为基础,将其已经体现在香的创作之中。例如:“古今香”必须由莺、蛙、歌三部分组成,所以必须首先相应地选三种香代表莺、蛙、歌。将代表莺、蛙的香各分成五包,首先取其中的任一份参加试香。闻“古今香”的人,脑子里必须反映出《古今集》(古诗集)中的诗歌,为香增添了诗意。今天日本的组香方法约有七百多种,而每一组香都是极其复杂的组合。可以说日本的香道与文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不同的季节还会举办不同的组香香会,比如夏天是“菖蒲香”。有所谓的“春之组香”、“夏之组香”、“秋之组香”(菊合香)、“冬之组香”。
组香所要做的是让香客把身体从杂踏人群里脱出,置于一个静寂且趣味盎然的世界。
练习香道的门阶:
第一年专门闻香,第二年练香灰造型,第三年进入综合练习,经过4年才给“初传”证书,进级到师范“皆传”级需要15年,升到“奥传”一级则需要25至30年。
香木:香木产自热带地区,总称为“沉香”。日本每年从东南亚进口约30吨沉香木。据说5毫米见方的沉香木薄片就要1000日元。现在世界上的高级香木,大部分被日本人收购。关于香的品名,三条西实隆所传御家香木有60多种,而佐佐木道誉所有竟达170多种,可谓复杂之极。六国五味:
2.香道流派:日本香道流派有100多家,最主要的是御家流和志野流:
3.日本香史:
·奈良、天平时代
主要是佛教的“供香”。天平胜宝六年(754)鉴真法师来日本,带来了数种香料。人们将香木炼制成香,少数也用于薰衣或使室内空气芬芳。
·平安时代
平安时代,香料悄悄走进了贵族的生活,伴随着国风文化的兴起,焚香成了贵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香的用途还只是限于作薰物。
将各种香木粉末混合,再加入炭粉,最后以蜂蜜调和凝固,这就是所谓的“炼香”。随着季节的更替共制六种薰香——“梅花”、“荷叶”、“侍从”、“菊花”、“落叶”、“黑方”——这都是因贵族的嗜好所需而制的。用香薰衣,在室内燃香,连出游时仍带着香物,贵族们对香的偏好为辉煌的平安王朝更披加了一件华服。
薰香的配方现都由平安贵族的后人小心珍藏一代代传下去。
·镰仓时代
贵族族衰败,武士当权。一种纯粹对香的爱好的风气滋长了起来。
由于武家势力的抬头和禅宗思想的流行,建立在“善”的精神之上,武士们尊崇香的幽远枯淡。
同一时期,佛教中密教信仰与净土禅的发展,绘画中水墨画的出现等使这种强调精神性的风潮影响不断扩大。又因为琉球的转口贸易等,日本进口了比以前更大量的沉香。
·室町东山时代
香料越制越精细,闻香分香道具的改良进一步加快了香的普及。香的艺术性也开始逐步展现出来,从不少的和歌或物语文学作品中可看到对闻香的着重描绘。当时还有比试自己所藏的上等香的活动,而流行的连歌会也在一边燃香的环境下进行。“焚继香”与赛香的活动就是现行香道的雏形。
以东山将军足利义政为中心的东山文化将闻香与茶道、连歌密切联系了起来。
香道二大流派始祖——御家流的三条西实隆、志野流的志野宗信制定了香木的等级、“六国五味”的香木判定法,确立了日本香道的基础和地位。
·安土桃山时代(十六世纪)
战国时代,武将之间盛行茶道,据说有名的茶人皆爱香,千利休还珍藏着织田信长给他的少量的兰奢待。
·江户时代(十七世纪)
现在香道使用的组香大多是江户时代所制的。美丽的小道具以及精巧的盘物使的香道更为女性所喜好。町人阶层的兴起使香道也频频出现在平民的文化生活中,香道的传播更广泛了。
德川秀忠的第五女和子,嫁给后水尾天皇,与帝均爱香道。那也是香木、敕铭香最大量出现的时代。
·江户时代(十八世纪)
志野流在十八世纪初确立了家元制度。由于印刷业的兴起,十八世纪出版了很多香道书。
·十九世纪
明治时期,由于西方文化的侵入,香道一度衰退,再次成为上流社会少数人的嗜好。
·二战后
随着花道、茶道的振兴,香道也向一般平民打开了大门,御家流与志野流的继承人们正在努力着日益扩大香道的影响。
4.六国五味六世纪左右,“香”文化从寺院走入王宫贵族,乃至平安时期衍生出“薰物”(所谓薰物是混合各种香料而成),成为人人以闻香为乐的流行风尚,“香”文化于是与人的生活紧密结合,成为日本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镰仓时代(一一九二~一三三三)香木的自然香取代“薰物”,尤其将士们出征打仗前,皆以沉香作为定神的宝物,甚至将其薰入盔甲,帮助醒脑提神,有利于征战沙场,因此“香”也成为权势者的玩物。
室町时代(一三三三~一四六七),有许多权势者,爱香如命,为了搜集各式各样的名香,藉著权利之便,从中得到不少价值非凡的香。甚至于聚会时,彼此将搜集的名香,一一点燃,并互相评监香味的胜劣,这就是香道的雏型。
及至东山文化时期,香道品监风气更盛,此时与茶道、花道并列为重要的社交活动文化。
及至江户时代(一六二五~一八六八),人们流行结合数种香木,表现古典诗歌、故事、传说的文学性,及四季风景意境的“组香”,因此“香道具”也越来越精致,越来越讲究,而此时的香道才算是进入完备期。
不过事实上,古人宴请宾客时,必须要插花、焚香、茶点三样具足,才算是合乎待客的礼节。现今,香道、茶道、华道虽然各自发展出一套细致高深的礼仪轨则,各有各的流派,但从其所表现出“沉”、“静”、“定”的品味看来,这三种传统文化的精神意境,受到佛教禅宗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