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言学论文大全11篇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英语语言学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引言

近几十年来,对科研论文进行的体裁分析研究也成为了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对科研论文的体裁分析能够提高学者们在其领域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的能力。Swales被认为是体裁分析之父,在此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将Swales的CARS分析模式应用到学术论文的其他部分,Yang&Allison对应用语言学科研论文如何从研究结果部分过渡到结论部分进行了研究,并对提出了结论部分的体裁结构模式。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从国际语言学杂志AppliedLinguistics上2005至2010年间发表的论文中,选取由英语本族语者撰写的应用语言学科研论文的结论部分,组成了一个包含30篇语料的英语本族语者结论部分样本语料库APP,从《中国应用语言学》杂志上2009至2010年间发表的论文中,选取了中国学者撰写的科研论文结论部分,组成了一个包含了90篇语料的中国学者结论部分样本语料库CAPP。本研究提出了新的体裁结构模式,即“背景信息”、“总结研究”、“解释研究结果”,“评价研究”、“研究推论”。

二、研究结果

笔者利用语料库软件对两个语料库中的语步赋码进行了提取与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Nwogu(1997)认为,某一个在语料库中出现频率超过50%的语步,即被认为是稳定的语步。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在APP中,稳定的语步有:“总结研究”、“解释研究结果”、“研究推论”;在CAPP中,稳定的语步有:“总结研究”、“解释研究结果”、“评价研究”、“研究推论”。另外,对各个语步的出现频数进行了卡方检验的结果表明,在两个语料库中,语步一(%p2=2.1399,p>0.05),语步二(%p2=1.1223,p>0.05),语步三(%p2=0.0159,p>0.05),语步四(%p2=1.8783,p>0.05),这四个语步的出现频数没有显著性差异;而语步五(%p2=4.8000,0.01

笔者对两个语料库中,情态动词,时态,以及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进行了对比分析。对两个语料库中情态动词的检索结果表明,在CAPP中“should”的密度明显高于APP,而“may”和“would”的密度却远远低于APP。通过对CAPP中“should”的索引行的检索分析发现,其主要被中国学者运用于语步五:研究推论,并常用含有“should”的结构提出教学建议、展望未来研究。

对动词时态的调查结果表明,在应用语言学科研论文结论部分,最常用的时态是一般现在时。对比两个语料库中时态的分布后发现,显著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语步二中时态的使用。中国学者在语步二中常用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而本族语者在语步二中常用一般现在时和现在完成时。

对第一人称代词的检索统计表明,在CAPP中,每万词中有45.1个第一人称代词出现,而在APP中,则有102.1个第一人称代词出现。此结果表明中国学者较少的使用第一人称代词,原因可能在于中国学者通常认为学术研究是客观的,应避免使用第一人称代词。另外,在两个语料库中,第一人称复试代词的使用频率均高于第一人称单数代词。

三、结语

本研究运用ESP体裁分析方法,结合语料库技术,对比分析了应用语言学科研论文结论部分的体裁结构模式及语言特点。研究结果对学术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为应用语言学的研究生及科研人员掌握科研论文结论部分的基本结构模式和语言特点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认知语言学强调语言以使用为基础,语法产生于语言使用。在中职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应该要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能够积极参与的英语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学习语法。根据不同的语法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师可采用图表式、音像式、竞猜式、谈话式、大脑风暴式、游戏式、调查式和表演式等方法进行导入。

(2)循序渐进、合作探究

认知语言学不再把语法看作是一个封闭的、分割的系统,而是与各种不同认知能力以及各种经验相联系,这就要求学生在语法学习过程中,把已有的经验用于理解新的语法知识,即“与词汇教学相似”,通过学生合作探究,构建新的图式。

认知语言学认为认知语法中“语义具有中心地位”,教师应注意语言形式和意义的结合,突出多层次的语言体验,避免学生一味地对语言形式进行简单的机械操练,而忽视语言意义的表达。特别是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中职学校学生,教师更应通过创设生活情境,促进学生体验,加深对英语语法形意的理解。

(4)任务驱动、拓展运用

认知语言学强调人作为认知主体的作用,强调语言能力的建构基于语言的使用。教学中如果仅学习一些基本的语法结构,无法确保实现语言交际的流利性,教师应在语法教学中通过任务驱动,促进学生拓展练习,灵活运用。

(二)教学应用

以外研社中职英语第一册Unit7AhealthyLifestyle的语法项目——形容词、副词比较级、最高级规则的变化形式及其用法为例,说明教学中上述四个环节的运用:创设语境,激发兴趣播放歌曲“AmericanRide”(sungbyTobyKeith),ppt呈现歌词,目标语法加下划线:接着教师指着划线部分问学生:(2)ppt呈现四张当地气候的图片以及以下句子。学生小组讨论:根据以下句子的内容,找出对应的图片。这个环节中,教师利用视听歌曲导入新课,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巧妙地把目标语法的内容展示出来。接着,教师又联系当地的气候特点,创设出目标语法的语境,使学生自然地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学习。在这个环节中安排“小组讨论”目的是,更好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其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发挥。

(1)循序渐进、合作探究

①以旧带新,唤醒已有的图式根据已经学过的课程“coachpotatoes”,学生分组完成以下任务:以竞赛的形式,选出最健康的生活方式。学生回答后,ppt呈现:

(2)合作探究学习

在“coachpotatoes”课文中找出含有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句子,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使用观察、发现、分析等方法,归纳出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规则的变化形式。这样,学生对形容词、副词不同的形式、意义和用法就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然后,学生一边欣赏歌曲“Longer”(byDanFogelberg),一边填上所缺的词: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核心,先是教师通过把已经学过的课程“coachpotatoes”作为材料,引导学生运用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形式回答问题,起到了“温故知新”的效果。接着,让学生合作探究,归纳出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规则的变化形式。学生在观察、分析、讨论、总结、归纳的过程中,较好地构建了“形容词、副词比较级、最高级规则的变化形式”这种新的图式。

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调查活动——Whoselifestyleisthemosthealthyinyourteam要求每六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学生对小组成员的起居、饮食、运动等方面进行调查,最后得出结论。a.教师先引导学生罗列完成该任务需要用到的短语,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最后,采取小组互评的方式,选出优胜队。这个环节教师以“健康的生活习惯”为语义,结合“形容词、副词比较级、最高级规则的变化形式”,让学生进行课堂训练。这个过程不仅是克服了通常课堂教学中简单的、枯燥的、机械的操练,而且是在对学生进行语法巩固练习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生活素养,比较好地体现“教书育人”。

2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职院校的课程当中,英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高职英语目前的教学成果却并不乐观。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水平都较低,对英语学习存在着一定的抵触情绪。传统教学内容较为古板,教学方式较为单一,这些使得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导致学生不能够集中注意力,从而使知识在传递的过程中受到阻力。长此以往,学生能力就得不到良好的锻炼,造成了高职英语教学发展停滞不前的局面,同时也使得学生在英语方面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英语语言学下的教学是从最基本的词汇、词型、语音以及跨文化交际等多重角度实施教学,能够让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

3英语语言学角度下高职英语教学的有效策略

3.1词型学、词汇学与高职英语教学的融合

在英语语言学中词型学对高职英语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词型学主要是分析单词的构型,构型学中的复合法、派生法、转化法等都有助于高职英语的教学。构词学中的理论可以帮助学生对高职英语学习中出现的大量单词进行构型的分析,从而帮助学生更加牢固快速地记忆单词,对学生单词记忆能力的培训很有好处。

3.2音系、音位学与高职英语教学的融合

音系、音位学是发音方面的研究理论,涉及到发音的方式、发音的部位、不同音之间的关系以及语调等等。目前,中国的学生对英语的掌握大多数都在书面上。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口语和听力能力普遍较弱。这也是高职英语课堂上有待集中解决的一个问题。音系和音位的学习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纠正自己的发音和语调,使其口语更为正宗和准确,进而锻炼听的能力,使听读能力更上一个台阶。

3.3认知语言学与高职英语教学的融合

认知语言学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是以人类认知一切事物的态度与方式作为出发点对语言学进行研究的一项理论。这种理论常常被应用于隐喻等修辞方式的教学当中。众所周知,在英语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很多学生在翻译上不能够准确地分析出语句正确意思。例如,“Today,itcanbesaidthatwheelsrunAmerica,ThefourrobbertriesoftheautomobilemovesAmericathroughworkandplay.”这句话可以翻译为“美国是靠四个轮子来支撑的,四个轮子的运转能够带动美国的工作和娱乐。”其中“wheelsrunAmerica”就隐喻汽车产业对美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类似这种例子在高职英语中还有很多,要想准确地翻译出语句的意思,就要让学生有效地将认知语言学与英语翻译结合起来学习。

3.4非言语交际与高职英语教学的融合

非言语交际是指除了言语交际之外的所有交际方式的总和。非言语交际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身体的动作、面部的表情、眼神的交流等等都属于非言语交际的范畴。在高职英语课程的教学当中,对非言语交际的应用是非常多的,有专家曾经专门作过一项调查研究,研究表明一堂课上教师的言语交际仅占20%,而其余的80%全部来自于非言语交际。这个实验直观地证明了在英语课堂上非言语交际的重要性。老师利用非言语交际的手段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时候,能够更好地向学生传达教学信息,带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进行知识学习,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有着显著的帮助。

二、认知语言学理论在少儿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二、利用心理语言学理论提高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效果

从心理语言学在阅读领域的发展看来,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不仅是一个教授信息的过程,而且是解释信息的过程,我们理应从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解放出来,打破以往传统的重词汇、句法的教学模式。

1.阅读的心理语言学模式。

阅读的心理语言学模式主要包括概念能力、处理策略和图式知识。图式知识和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的心理语言模式中,主要是依靠处理策略影响阅读效果。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主要经历两个阅读过程,一个过程是将阅读的信息从书面转移到大脑,另一过程则是新的知识在读者大脑中透过已有的知识和概念得到吸纳和消化,从而完成对新信息的加工。这两个过程相互依存,互为补充。读者在前一过程中对新信息进行寻找和挑选,在后一过程中,读者的头脑在固有知识的引导下,对新信息进行对比和综合,从而完成对新信息的验证、补充和分析,完成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2.运用心理语言学理论提高大学阅读教学效果。

心理语言学尝试从知觉、动机、记忆、智力等角度去解决关于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培养的问题。这些理论合理应用在阅读教学中有利于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1)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情感,加强阅读内在动因。

(2)明确阅读目的,增强阅读动机。

在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中,由于缺乏阅读的目的性,教师又多是阅读的主导者,将本应该属于学生去积极寻找、主动思考、努力解答的问题和信息由教师代替完成。学生被剥夺亲自理解、分析判断、推断对比、评价总结的机会,就很难尽快培养高效的阅读能力(吕生统,蒋菊,1997)。由此可见,阅读目的在阅读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缺失阅读目的,将无从确立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释”理论认为情感是语言过滤器,学习者的动机会将部分外界语言输入筛选出去,降低语言学习的质量。因此,学生的阅读动机和阅读效率具有正向的影响关系。

(3)扩大词汇量,巩固语言基础。

(4)注重背景知识的传输,构建图式框架。

(6)阅读策略。

摘要是对研究者的学术研究过程及成果的高度概括,能直接反映论文质量高低,影响论文的传播和影响力。目前,对英文论文摘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下方面:对英语摘要从学术规范的角度(例如,在时态、语态、句式等方面应该遵循的规范)进行研究;从跨文化的角度进行对比研究中西方学者英文摘要差异,或是研究不同语种英文摘要差异;对某一学术领域论文(如财经类、医学类等)摘要的结构进行研究。学术论文摘要需要具备特有的客观、严谨、学术的特点,朱永生、董宏乐曾指出,在正式的语体中使用名词化结构可以增加语篇的理性、技术性和客观性[1],这无疑与英文摘要的要求不谋而合。因而近年来有学者开始从语法隐喻的角度对论文摘要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为学术论文摘要的写作和翻译服务。本文将聚焦于语言学类学术论文英文摘要,试图为语言学类学术论文英语文摘要写作教学提供一定的思路。

1名词化概念隐喻

语法隐喻理论认为隐喻除词汇层面外还发生在语法层面,即语言意义未发生变化,只是在隐喻化过程中发生了语法性状的变化,可分为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两种形式。韩礼德曾明确指出概念语法隐喻主要表现为名词化,即本应由动词和形容词体现的过程(一致式)和特征由名词或名词词组(隐喻式)来体现[2]。很多学者指出语法层面上的隐喻度越高,语言正式化程度也越高。由此可见,名词化隐喻式常见于相对正式的书面语中。

摘要是对学术论文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其语言需要符合简练、客观、逻辑性强,而名词化是将复杂的小句成分“浓缩”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使得语言结构更加凝练、紧凑。由此可见,名词化语法隐喻恰恰迎合了英文摘要写作的要求。聚焦于学术论文摘要中名词化语法隐喻特征对摘要的英译与写作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2语言学论文摘要中名词化现象总体情况

有些学者曾从实证的角度对其他类学术论文英文摘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学术论文英文摘要中名词化现象非常普遍。杨信彰[3]指出,以名词化为特征的语法隐喻的出现是为了满足科学方法、科学论证和科学理论的需要。语言学类学术论文摘要同样存在大量的语法隐喻,陈兰[4]选取从国内外的核心期刊上随意挑选了20篇字数上较为接近的语言学论文的英语摘要,发现以英语为母语的语言学论文摘要的名词化频率平均值为10.6%,就说明每100个单词中出现10.6个名词化结构;而以汉语为母语的语言学论文摘要的名词化频率为9.13%,存在一定的差异。此外本文按照“-ion等名词后缀及其变体的相应名词进行检索统计发现中国作者的使用频率(33.7%)比英语为母语的作者(19%)高得多,可以看出这方面中国学者存在一定的过度使用的问题。以上两点值得研究者加以重视,小学英语论文以期在语言类学术论文摘要的书写中提升名词化语法隐喻意识,同时尽量纠正不良倾向。

3名词化隐喻在语言学论文摘要中的构建功能

名词化语法隐喻对于语言学类论文摘要的构建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实现摘要简洁凝练的文体特征

语言学学术论文摘要力求以最短的篇幅,用最凝练的语言传递最丰富的信息量,向其他研究者介绍其研究的背景、内容、方法等。表示过程的“动词”和“形容词”(即“一致式“)经过名词化(即”隐喻式“)后,信息打包重组,在表述相同的内容时,可以有效地提高语篇的信息密度,真正实现了语言学学术论文摘要的简洁性和概括性。

3.2实现论文摘要术语化、客观化的文体特征

术语的大量使用是论文摘要的一个显著特征,可以增强摘要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语言学类学术论文摘要可以通过语法隐喻把信息量繁多的小句凝练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从而实现摘要术语化的文体特征。同时,语言学论文的英文摘要应该客观表述研究内容,尽量避免出现显示出主观臆断色彩的表达方式。在名词化隐喻式中,名词化的使用使得动作的参与者信息得以淡化或是隐藏,从实体概念向抽象概念转换,可以脱离时态和情态的限定。因此,名词化结构可以避免行文的主观色彩,增强摘要的客观性。

3.3提高摘要语篇的连贯性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句子有主位和述位两部分构成。主位是话语的出发点,表现已知信息。述位是主位之外的成分,传递新信息。如果将前句述位部分隐喻化,作为后句的主位。通过“主位—述位”的承接可以加强语篇的连贯性。

4本研究教学启示

理解语言学类学术论文英语摘要的名词化特征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更重要的意义是可以更好地为学术论文摘要的写作和翻译服务。基于以上研究,笔者提出以下可供借鉴的训练方法:

4.1“以阅读带动写作”提升学生名词化语法隐喻意识

4.2提供一定量的范例语料加以分析与模仿

教师可从体裁分析的角度分析大量的典型范文让学生了解语言学类论文摘要的语言特征,教师也可提供国内外不同学术杂志进行英语本族语学者与非本族语学者英文摘要的主要差异。然后学生通过模仿所分析的范文提高英文论文摘要的写作能力。主要模仿对象为常用名词化句式,使得学生能够掌握一些模式化的可供直接借鉴的语料在学术论文摘要翻译和写作过程中直接使用。

总之,学术论文英文摘要通过使用名词或名词词组等名词化隐喻手段,具有高度的浓缩性和概括性。语言学类学术论文摘要语言要求简洁凝练,具有正式性、客观性,同时语篇需要具有衔接性和连贯性。研究语言学论文的英文摘要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摘要这一特殊语体的理解,从而撰写出更具学术性,语言规范、得体的英文摘要。

【参考文献】

0引言

1国内外研究综述

国内部分学者从认知语用角度研究引用现象中与认知有关的方面[11],或者研究引语在语篇中所完成的修辞功能[12]。有的学者对学习者学术英语语料中使用的转述动词做了定性和定量分析[13]-[17]。也有学者分析了引用的结构形式及其与时态、语态的关系,探讨了转述动词的类别及功能[18]。

以Hyland为代表的国外学者的研究以英语本族语研究者的学术论文为语料,未涉及母语为汉语的英语学习者对转述动词的使用情况。而中国学者的研究中,对学习者学术英语语料的定性及定量研究所选择的语料大多来自应用语言学;以期刊论文为语料的种类及数量有限,从对比分析的角度探讨中国作者和英语本族语作者在学术论文中转述动词的使用情况的研究更不多。本研究将在这些方面做一些尝试。

2研究方法

本研究从Springer电子期刊中选取近十年(2004-

3研究框架

Hyland基于Thompson和Ye以及Thomas和Hawes对转述动词的分类,运用过程法和评价法对转述动词加以分类[10]。按照过程法,转述动词可以分为三大行为类型,即研究行为(指研究者在研究结论或研究过程中对真实世界行为的陈述)、认知行为(指心理过程)、话语行为(指语言表述方式)。而按照评价法,转述动词又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表明现作者对被引作者提到的信息或做法持肯定态度;第二类表明现作者不同意或不接受被引作者提到的信息或其做法;第三类转述动词不直接表明现作者的观点,而是现作者通过转述动词传递被引作者的态度、观点和评价,具体又可以分为四个小类,包括①被引作者以肯定的口吻提出自己的观点;②被引作者以中立的姿态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者客观上做了什么事;③被引作者以谨慎的态度提出自己的观点;④被引作者以批判的态度评价别人的研究或研究结果。

Hyland没有说明过程法和评价法各自的优缺点,也没有说明两者的相互关系。本研究认为,过程法基于研究行为的本质特征,从行为、心理和话语三个方面对转述动词进行分类,有利于提高人们对转述动词本质的认知,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而评价法立足于现作者、被引作者以及读者之间的对话性,旨在区分现作者、被引作者的立场和态度,从而帮助读者明确现作者的观点。同时,评价法也有助于提高英语学习者学术写作中对转述动词的运用能力,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本研究在对比分析中国作者和英语本族语作者转述动词时基于Hyland的评价法,首先将转述动词分为两个大类,第一类是现作者通过转述动词进入语篇,向读者阐明自己的立场、观点和论断;第二类是现作者通过转述动词表达被引作者的态度、观点和评价,从而间接帮助读者了解现作者自己的观点。之所以采用这样的分类方法,是因为转述是作者借助语言表述心理的过程,也是意向性自我构建的过程,反映了现作者对转述内容的认知评判,并通过转述动词进入语篇,向读者阐明自己的科学论断。

[2]Thompson,G.&Y.Ye.“Evaluationofthereportingverbsusedinacademicpapers”,AppliedLinguistics,1991(12):365-

382.

[3]Yule,G.eta1.“Onreportingwhatwassaid”,ELTJournal,1992,46(3):245-251.

[4]Leech,G.&M.Short.StyleinFiction.London:Longman,1981.

[5]Thompson,G.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London:EdwardArnold,1996.

[6]Fairclough,N.DiscourseandSocialChange.Cambridge:PolityPress,1992.

[7]Thompson,G.&Y.Ye.“Evaluationofthereportingverbsusedinacademicpapers”,AppliedLinguistics,1991(12):365-

[8]Thomas,S.&T.Hawes.“Reportingverbsinmedicaljournalarticles.”ESPJournal,1994(13):129-48.

[9]Swales,J.GenreAnalysis:EnglishAcademicandResearchSetting.Cambridge:CUP,1990.

[10]Hyland,K.DisciplinaryDiscourse:SocialInteractionsinAcademicWriting.Haflow:PeaonEducation,2000.

[11]彭建武.语言转述现象的认知语用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5):359-366.

[12]辛斌.引语研究的语用修辞视角[J].外语学刊,2010(4):67-

73.

[13]胡志清,蒋岳春.冲外英语硕士论文转述动词对比研究[J].语言研究,2004(3):123-126.

[14]袁邦株,徐润英.社会科学论文中转述动词的学术考察[J].求索,2008(12):79-81.

[15]孙迎晖.中国学生英语硕士论文引言部分转述语使用情况的语类分析[J].外语教学,2009(1):53-57,69.

[16]娄宝翠.学习者英语硕士论文中的转述动词[J].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5):64-68.

[17]张军民.基于语料库的英语学术语篇转述动词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246-249.

中图分类号:H04文献标识码:A

EnglishAbstractLinguisticCharacteristicsAnalysis

ofStepLanguageinDissertations

LIDawei[1],CHANGZhe[2]

([1]InstituteofInternationalEducation,NorthChinaUniversityofWater

ResourceandElectricPower,Zhengzhou,He'nan450046;

[2]InstituteofForeignLanguages,He'nan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Zhengzhou,He'nan450046)

AbstractInthispaper,corpus-basedapproachtoanalyzeJohnSinclairEnglishabstractdissertationsexperimentalmedicine,combinedwiththeconceptofSwalespragmaticstep,observingandanalyzingthedissertationistypicallanguagefeaturessteplinguisticfeaturesofeachlanguage.ThroughacomprehensiveanalysisoftheexperimentalmedicinedissertationabstractsinEnglishlinguisticfeaturesfound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tudentstosomeextent,basicgraspofbasicwritingfeaturesdissertationabstractsacademicEnglish.

Keywordscorpus;steplanguage;dissertation;Englishabstract;linguisticcharacteristics

1研究方法

基于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英语语料库》的建库平台,构建一个总词量约32万词的子语料库,其中包含540篇中医院校8年的硕、博学位论文的英文摘要。

首先对从CNKI优秀硕博论文库中随机抽取的每年30篇的中医药实验性论文摘要处理成为干净文本;然后,运用XML语言对其明显的结构语步分别进行标注;接着,用语料库软件分别提取相应语步文本,分别建立4个独立的语步文本库;最后,对每个文本进行词性赋码。

2结果讨论

2.1人称代词

本文通过研究他们的语步内频数来观察不同的语步中人称代词的真实运用情况。通过赋码软件的标注和语料库软件的提取可以得到这个人称代词语步内词频的分布图(图1):

人称代词有三类:第一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和第三人称代词;通过图1可以看出,第一人称代词I和we被用于目的语步,通过观察索引行发现,it多用来指代“本文”的研究目的;we多用来指代“我们”的研究目的是什么。而方法语步中第一人称代词的复数形式we具有很高的使用频数,第三人称代词的宾语形式them次之,因为在方法语步中,论文作者常用we表示试验方法的操作者,用them表示实验对象,“我们”对一些“对象”实施了某种试验。

图1

同时第三人称it被大量使用在结果和结论语步,尤其是结论语步之中,结果结论多为客观的事实描述,论文作者采用it做主语表明客观性。

2.2情态动词

医学论文的英文摘要中,情态动词在作者的观点表达上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运用语料库软件,在赋码软件处理过的每个独立语步文本提取出所有的情态动词。情态动词出现的总频数为1210,占总词频数的比率为0.54%。从情态动词的分布途中,可以发现,在结论语步中出现了极高的频数;can的频数最高,其次是could,并且这连个情态动词主要被用在结论语步中。结论在实验性论文中是作者总结关于结果数据的概括性观点,经常被用来证实研究实验的目的。因此,在结论语步中,论文的写作者会使用can或者could来表达他们对某种治疗方法的肯定程度。

2.3语态

语态是表示主语和谓语之间关系的一种形式;在某种特定语境下,当动作的发出这不需要解释时,被动语态可以更好地强调作者的意图。因此,通过同样的方法,我们提取了每个语步内的被动语态。统计结果表明,方法语步中的被动语态出现的频数高达2199,要远高于其它语步。通过观察索引行可发现,在这一语步中,作者常常被用来表达:“我们”对某些实验的分组实施了某种治疗方法。实验的动作发出者均为“我们”,因此,不必每次都进行解释,但是需要对不同的分组进行强调。

2.4时态

实验型医学论文摘要有其独特地特征,因此,时态的使用有其特定的规律,并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性。通过在语料库软件中运用正则表达式,提取出每个时态,得到如图2中的分布情况。通过观察分布图发现,进行时、过去将来时和完成时在所有语步中均没有出现。图2的数据显示,一般现在时高频出现在目的语步和结论语步中。在方法语步中,最常用的是过去时态,也会偶尔用到现在时。

图2

在目的语步中,作者需要表达实验目的,所以他们多使用现在时来进行描述;大量的描述实验过程的句子出现在方法语步中,这些过程多发生在过去,所以方法语步多用过去时态。然而,在结果语步中,实验者为了强调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可这些实验结果又出现在过去,就表现出了有些人采用现在时,有些人采用了过去时态。在结果语步中,使用现在时还是过去时,目前仍存在学术争论。结论是结果的升华和作者自己观点的高度概括,多采用了现在时态。

3结语

总体而言,通过对中医药实验性学位论文英文摘要进行语言学的全面分析发现,中国的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基本掌握了学术英语摘要的写作特点。然而,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在结论语步中使用了大量的情态动词,高于本族语者的使用,这可能是由母语负迁移造成的。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试图通过对比两个自建语料库:nsc(本土学者语料库)和mac(中国英语专业研究生语料库),对中国英语专业英语教学方向研究生毕业论文中和本土学者(主要是英美国家)在国外优秀学术期刊中发表的英语教学方向学术论文中四字词丛,从其结构和功能两方面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研究,从而回答:(1)中国英语教学方向研究生和本土学者在进行学术写作过程中所使用的四字词丛在结构和功能两方面有什么异同及原因?(2)本研究对英语专业研究生有什么启示?

(二)语料库

nsc由100篇近五年本土学者(主要是英美国家)在国外应用语言学方向优秀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组成,这些期刊是languageteachingresearch,languagelearning和secondlanguageresearch,总共包括840396个单词。mac由50篇近五年中国英语专业英语教学方向研究生毕业论文组成,这些论文均来自于知网,总共包括924374个单词。

(三)研究工具及词丛的提取和分析

根据biberetal.(1999)的结构分类法,词丛分为八类:带of的名词短语(nounphrase+ofphrase),其他名词短语(othernounphrases),带of的介词短语(prepositionalphrase+ofphases),其他介词短语(otherprepositionalphrases),带先行词it的短语(anticipatoryit),动词被动式+介词短语(passive+prepphrases),be+名词或形容词(be+noun/adjectivephases),其他(others)。功能上根据hyland(2008)分类法将四字词丛分为三类:面向研究(research-oriented),面向文本(text-oriented),面向参与者(participant-oriented)。其中,面向研究(research-oriented)包括:地点(location),程序(procedure),数量(quantification),描述(description),主题(topic)五种;面向文本(text-oriented)包括:转接标志(transitionsignals),结果标志(resultativesignals),结构标志(structuringsignals),框架标志(framingsignals)四种;面向参与者(participant-oriented)包括立场特性(stancefeatures),参与特性(engagementfeatures)两种。

二、结果与讨论

(一)二者所使用的四字词丛在结构方面的异同

1.nsc和mac中四字词丛分布情况

从表一看出在nsc中24%的四字词丛为带of的名词短语,接下来是其他介词短语、带of的介词短语。在mac中其他名词短语、其他短语和带of的名词短语是数量最多的前三个四字词丛。本土学者的情况印证了hyland(2008)的研究结果。

2.二者相同点

中国研究生和本土学者使用的动词被动式+介词短语在数量和频率上都是类似的。这一点与之前的研究成果有一定的不同,hyland(2008)发现研究生和博士学生比专业的学者使用的动词被动式+介词短语更多。作者使用动词被动式+介词短语词丛来表达地点关系(canbeseenin)、逻辑关系(isbasedonthe)、图示信息(canbefoundin),或者强调研究的观察报告(shouldbenotedthat)。hyland(2008)认为学生比专家使用更多的动词被动式+介词短语词丛是为了在学术写作中有意地使用与个人无关的词丛。本研究与之前研究的差异原因在于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不再刻意地避免使用主观的词汇。mac中甚至可以看到这样的表明主观看法的词丛wecanseethat,wecanfindthat。

3.二者差异

先行词it的词丛在nsc中有96个实例,在mac中达到184个。中国研究生比本土学者较多地使用带先行词it的短语,这个结果也符合hyland(2008)的结论。学生过多地使用带先行词it的词丛是为了在陈述论点时避免主观性,这样使他们的论文更令人信服。

be+名词或形容词词丛在nsc中只有3种90个实例,然而在mac中有14种550个实例,中国研究生使用的be+名词或形容词词丛更多。nsc中aremorelikelyto,tobeableto同时出现在了mac中,therewasasignificant是mac中thereisasignificant的过去式,这一类的词丛大多数是therebe句型。中国研究生多用这个句型是由于therebe句型可以帮助他们更加客观、公正地陈述自己的观点。

同样,中国研究生比本土学者更多地使用其他短语:在nsc中有12种其他短语词丛405实例,在mac中有40种1299个实例。在mac中这类词丛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asfarasthe,meettheneedsof等),很多用来表示某人或某个行为的目的并且多是for+名词短语和inorderto+实义动词短语(fortheconvenienceof,inordertoimprove)。

(二)二者所使用的四字词丛在功能方面的异同

1.二者所使用的四字词丛在功能方面总体分布情况

表二是根据hyland(2008)结构分类法分类后,nsc和mac中四字词丛分布情况。

在nsc中52.31%的词丛是面向文本的,接下来是面向研究的词丛,最后是面向参与者只占了6.66%,这个结果与hyland(2008)的研究是一致的。mac中的结果与hyland(2008)、wei&lei(2011)的结果都是相符的,面向研究的词丛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占到了63.99%,接下来是面向文本的词丛,面向文本的词丛频率只有2039,不到面向研究的词丛一半,与nsc结果相同的是,mac中最不常用的是面向参与者类词丛。

可以看出本土学者和中国研究生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不常用面向参与者的四字词丛,这主要由于他们都不愿意在学术写作中直接涉及自己,能够有助于他们达到学术写作中客观性和公正性的要求。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由于中国的教育体系和中西文化差异,中国文化尤其强调非个人性,注重集体主义,这一点在学校教材和教学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

另外,与nsc情况不同,mac中最常使用的是面向研究的四字词丛,这类词丛用来帮助作者构建真实世界的活动和经历,中国研究生喜欢使用能够描述客观世界和物质现实的四字词丛来强调研究的方式,如atthebeginningof,inordertoachieve等。然而,在nac中最常见的是面向文本的四字词丛,这类词丛主要是用来使研究面向特定的群体或读者,如果作者想要说服他的读者,他研究的结果就应该以读者愿意接受的方式呈现给读者。中国研究生比本土学者使用面向文本的词丛少,这体现了研究生在这方面的不足。

表三、四、五是两个语料库中面向研究、面向文本和面向参与者四字词丛的具体分布情况。

表三中可以看出nsc和mac中描述类四字词丛都是频率最高的,这类词丛通常用来描述一个客观事物或者某种情况,比如animportantrolein。nsc中最不常用的是主题类四字词丛,频率只有154,但是,在mac中主题类词丛频率却多达796并且占到了面向研究类的第二位。主题类词丛能够限定研究领域,比如: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中国研究生比本土学者使用限定研究领域的四字词丛要多。

词块这一概念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GeorgeMiller在研究短时记忆时提出,随着心理语言学和构式语法的进一步发展,词块逐渐成为词汇法的研究重心。同时,基于语料库的中介语对比分析研究(CIA)也为近年计算机辅助应用语言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本文运用中介语对比分析研究方法探讨我国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议论文写作词块使用特点,对比分析他们在词块的使用频率、句法特征、功能上与本族语者存在的差异以及在限时和非限时条件下,议论文3-4词词块使用情况。

一、词块的界定及分类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重点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与本族语语料库相对比,英语专业学生3-4词词块的运用是否存在差异,其使用特点是什么?

2.英语专业学生在限时和非限时写作条件下,英语专业学生3-4词词块的使用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的学习者语料库为“中国学生英语口笔语语料库(SWECCL)”中的书面作文子库(WECCL)中的议论文部分,语料分为整体作文样本、限时作文(1713篇)和非限时作文(1346篇)样本。同时,使用英国大学生书面语语料库(BAWEC)作为对比语料库。本研究根据Biberetal.[5](P183)提取词块的标准,运用WordSmith5.0和AncConc3.2语料检索软件,将提取标准设为大于等于10次/每百万词,标准词频为百万分率,运用log-likehood进行差异性比较。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1.英语专业学生在词块使用上与本族语者存在的差异

1)英语专业学生在词块使用频率上与本族语者的差异

经过词块的提取与LL值差异性比较,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在3-4词词块的使用频率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学习者常用词块中,大部分为3词词块,而对4词词块的使用率较低,其中“withthedevelopmentof”由3词词块扩展而来,印证了Cortes[6](P396)的观点:许多4-5词词块都由相同的3词词束发展而来。根据log-likehood值,英语专业学生在3-4词词块的使用频率上与本族语者相比,80%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00001),其中英语专业学生对“thedevelopmentof,themostimportantof,witheachother,todealwith”的使用频率与本族语者相比没有差异性(P≥0.000001),除出现一些反映写作内容的词块如parentsandchildren、degreeandcertificates、higheducationis、thegenerationgap外,英语专业学生基本都过度使用上述词块。一方面反映出学习者受中文议论文的迁移,例如对“inmyopinion”的过度使用。另一方面,也说明二语学习者在对词块种类掌握贫乏的情况下,经常重复使用某些固定表达方式如thedevelopmentof、withthedevelopmentof、ismoreimportant、themostimportantis,以显示在词块使用中的自信。

同时,虽然英语专业学生在少数词块上的使用频率上与本族语者没有差异性,但在词块的搭配上有较大差异。

2)英语专业学生在词块使用功能上与本族语者的差异

根据Biber和Burges[4](P21-37)对词块功能的分类,词块可以分为指示词块、语篇组织词块和立场词块。在此方面,英语专业学生与本族语者使用词块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在使用语篇组织词块上,例如:intermsof,asaresultof等。

3)英语专业学生在词块句法结构上与本族语者的差异

根据Biber和Burges[4](P21-37)对词块句法结构的分类,本研究分别从名词词组+of、其它名词词组、介词词组+of、其它介词词组、被动式、先行词it+动词/形容词词块、be+名词/形容词以及其它结构几个方面对比分析英语专业学生和本族语者在词块上的使用差异。本族语者在词块句法结构的使用上种类较多,而英语专业学生过度使用名词结构词块,且词块结尾词多以名词和形容词为主,这与王立非、张岩[3](P39)的研究结果相似,他们的研究发现本族语者4词语块中85%以功能词结尾,而中国学生4词语块41%是以名词结尾,名词的数量超过功能词。同时,Biberetal.[5](P935-943)也认为本族语者在书面语中多使用介词词组+of和被动式词块,而在最常用词块中英语专业学生则没有使用被动式结构和先行词it+动词/形容词词块,其主要原因为中文里被动式使用较少,并且缺失先行词it+动词/形容词结构,造成学生在这两项句法结构的学习与使用上的困难。

2.英语专业学生在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情况下,词块使用的对比分析。

三、结论

本研究对英语写作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从英语专业学生与本族语者在3-4词词块使用上的差异来看,最常用的词及词的组合应是英语写作教学的基础。同时,英语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语篇组织词块、介词词块以及被动式词块的训练与学习,促进他们写作的流利性和地道性。

[1]Carrol,D.W.PsychologyofLanguage[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0.

[2]Nattinger,J.Lexicalphrases,functions,andvocabularyacquisition[J].TheORTESOLJournal,1986(7).

[3]王立非、张岩.基于语料库的大学生英语议论文中的语块使用模式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6(4).

THE END
1.studies是什么意思studies怎么读中文意思用法n. 研究;书房( study的名词复数 );研究论文 v. 学习,研究( study的第三人称单数 );想出;详细地检查;背诵(台词等) studies 词性变化 原型:study 词组短语 1、furtherstudies进一步研究;深造;继续教育,进修 2、socialstudies社会学科,社会学研究 3、black-studies黑人研究 黑人学 https://danci.gjcha.com/studies.html
2.考研英语长难句Day143从句状语定语译文01 今日长难句 Furthermore, humans have the ability to modify the environment in which they live, thus subjecting all other life forms to their own peculiar ideas and fancies. 02 词汇解析 subject A to B 使A 服从于 B modify v. 修改(使适合)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GQ0M0K0516BKJI.html
3.做研究英文怎么写做研究英语怎么说沪江词库精选做研究英语怎么说、英语单词怎么写、例句等信息 study 相似短语 study in vt.在学习 to study 学习 study at vt.在学习 study for 为而学习 study by vt.通过学习 case study 个案研究;档案,病历 desk study 案头研究,初步探索,粗略估计 econometric study 经济计量研究方法,https://www.hujiang.com/ciku/75372_-208183694/
4.做研究的英语是什么翻译成英语中文做研究 英语 翻译Do research 重要词汇 词汇 说明 记忆技巧 research 高考,考研做研究相关的英语/英文短语 我们轮流做研究的英语短语 家们已经做了一些研究的英语短语 做什么研究的英语短语 做有关研究的英语短语 我想做一些关于因网的研究的英语短语https://yingyu.xiediantong.com/en/9dcca58d5f32f35a/
5.做研究的英文做研究翻译做研究英语怎么说海词词典,最权威的学习词典,专业出版做研究的英文,做研究翻译,做研究英语怎么说等详细讲解。海词词典:学习变容易,记忆很深刻。http://dict.cn/%E5%81%9A%E7%A0%94%E7%A9%B6
6.今天和朋友聊天,说道了做研究这个概念,他说了一句我印象特别深刻“英今天和朋友聊天,说道了做研究这个概念,他说了一句我印象特别深刻“英文中研究是Research,就是重新搜索的意思,所以把已有信息重新搜索,归纳就可以叫做研究了”。我茅塞顿开,我不再执着于我没有内部消息和第一手信息了。继续我的研究之路。https://xueqiu.com/6802699166/193532582
7.做研究的翻译是:Doingresearch中文翻译英文意思,翻译英语做研究 青云英语翻译 请在下面的文本框内输入文字,然后点击开始翻译按钮进行翻译,如果您看不到结果,请重新翻译! 翻译结果1翻译结果2翻译结果3翻译结果4翻译结果5 翻译结果1复制译文编辑译文朗读译文返回顶部 Do research 翻译结果2复制译文编辑译文朗读译文返回顶部http://eyu.zaixian-fanyi.com/fan_yi_7334965
8.多模态研究国际知名专家香港理工大学冯德正博士应邀做“商务话语2018年5月31日下午1:30-3:00,多模态研究国际知名专家、香港理工大学英文系冯德正博士应邀为我院师生做了题为“商务话语研究的多模态方法:兼谈国际期刊论文的写作与发表”的学术讲座。副院长孙亚教授代表英语学院致欢迎词。孙院长感谢冯博士抽空来我院传经送宝,希望大家珍惜这难得的交流机会。商务英语研究所所长冯捷http://sis.uibe.edu.cn/xzyj/xzdt/63331.htm
9.科学院人,Whatisyouroccupation?——兼问“研究人员"的英文?——兼问“研究人员"的英文? 科学网上好多网友都来自中国科学院。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被问到:"你的职业是什么?”或者白话一说,“你是干啥的?"。作为科学院里一名小兵,我的回答一般是:“做点小研究”。 这个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在正式场合,这句小小的问话,好像还不太好回答。比如填履历表,我们这些做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55-413703.html
10.英语研究杂志1、英文研究稿资料可靠,数据准确,有创意,有科学性,有实用性。 立论新颖,论据充足,数据可靠,文责自负(严禁模仿),文字要精练。 2、英语研究的名字在句题下按顺序排列,排列要在投稿时决定。 作者姓名、单位、详细地址、邮政编码必须写清楚,多个作者在签署原稿时必须征得其他作者的同意,排列优先顺序,收到原稿后不变更https://www.lw53.com/enyj/
11.英语课题研究的方法课题研究的步骤一般分为准备阶段-实践阶段-总结阶段这三个大模块。 一、准备阶段 主要做好收集、查阅、分析有关课题资料的工作。选题后要做的工作就是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重要文献。才能确定好课题的研究基点。 二、实践阶段 1、抓课题研究小组。 首先,引导教师广泛参与课题研究,强化理论学习,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对课题https://www.qinxue365.com/yyxx/345318.html
12.3DMax2017中英文版64位32位破解安装方法大全今天我给大家带来3DMax2017中英文版64位32位破解安装方法大全。本方法只用于个人学习做学术研究。本方法适用于3DMax2014、3DMax2015、3DMax2016、3DMax2017、3DMax2018,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人。 想要更深入的了解“3DMax”可以点击免费试听溜溜自学网课程>> https://zixue.3d66.com/article/details_43113.html
13.尹欢:“双一流”高校建设世界一流期刊的实践与创新新华网:您认为应如何做好本土英文科技期刊的国际化传播? 尹欢:以《园艺研究》为例,期刊主编在创刊前三年亲赴美国和欧洲等地参加有关学术会议,同时,期刊通过社交媒体和其他渠道约稿,将期刊和品牌定位介绍给海外学者,从而提升本土期刊在海外学术圈的知名度。同样,在《生物设计研究》创刊的第一年,为了打造期刊在国际合成http://www.xinhuanet.com/science/20230705/7ab0a562dca74943a60e659500ad54ab/c.html
14.管理科学与研究:中英文版《管理科学与研究》(Management Science and Research)(季刊)是IVY出版社旗下的一本关注管理科学理论与研究发展的国际期刊,是当代管理科学理论与现代产业相结合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有关管理科学理论与方法,及其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经济和社会等各领域内的最新研究进展的学术性论文和评论性文章。旨在为该领域内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journal-cn-39782/
15.深入探究用英语怎么说,ExploringthePhrase"深入探究"inEnglish深入探讨的英文翻译 深入探索用英语怎么说 深入研究的英语怎么说 深入探索的英文 深入研究用英语怎么说 深入探讨 英语 【今买明卖】●【金少超级完美】●捕捉牛股金妖利器【低吸高抛】●波段精品原创设计[金钻指标-技术共享交流论坛] 2024-04-07 阅读931635 https://www.55188.com/topics-4523685.html
16.英文中的研究工作,翻译,例句,中文research work是将“研究工作"翻译成 英文。 译文示例:社会研究学会同印度的和国外的非政府组织、活动人士、研究人员合作,进行研究工作。 ? ISST collaborates with NGOs, activists and researchers in India as well as outside India in its research work. 研究工作 + 添加翻译 中文-英文字典 research http://zh.glosbe.com/zh/en/%E7%A0%94%E7%A9%B6%E5%B7%A5%E4%BD%9C?page=2&tmmode=MUST
17.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模式的探索5。《信、达、雅视角下的英文小说节选翻译》《青年文学家》2017年08期 6。《初中课外阅读英文小说的实效研究》《上海教育》2018年15期 7。《通过简本英文小说阅读培养高中生英文写作思维能力》《天津教育》2020年04期 编辑 朱晓宇 133 打开APP阅读全文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12/28/c4515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