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基本知识

“课”的本义是考核。《说文》里说:“课,试也。”

“课题”就是要尝试、探索、研究或讨论的问题。《现代汉语词典》把课题解释为:研究或讨论的主要问题或急待解决的重大事项。课题是指为解决一个相对独立而单一的问题,而确定的最基本的研究单元。我们经常说“立项”,有的人把“课题”称“项目”,实际上课题与项目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课题是科学研究的最基本单元,具有较为单一而又独立的特征;而项目是由若干个彼此有联系的课题所组成的一个较为复杂的、带有综合性的科研问题,

二、课题研究包含的内容

课题研究的过程包括课题的选择与论证、制定研究计划、查阅文献资料、实施研究、研究成果评价和推广等几个方面。课题研究是教育科学研究最常见的、最基本的方式。课题不仅仅是研究问题的名称或题目,它还体现研究的对象、内容、范围以及研究的目的和任务。课题表明了研究的方向和内容,研究的方向和内容限定了课题。

三、怎样对一个课题进行论证呢?论证一个课题主要是弄清如下几个问题:

A.所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性质和类型的问题?

B.要研究的问题具有什么现实意义?它的理论价值(即在理论上预计有哪些突破?)(可能形成哪些指导性的理论体系)

C.要研究的问题目前已有哪些研究成果?研究的方向是什么?

D.要研究的问题所应具备的条件分析。

E.课题研究的策略和步骤如何?

F.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其表现形式有哪些?

四、教育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1.观察法:为了了解事实真相,从而发现某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⑴作大略调查和试探性观察。

⑵确定观察的目的和中心

⑶确定观察对象

⑷制定观察计划

⑸策划和准备观察手段

⑹规定统一性标准

⑺逐段提出观察提纲

2.调查法:同样是为了了解事实情况,分析事实情况,得出结论,证实某种问题,以便改进工作(包括改进研究方法)或形成新的研究课题。包括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等.。了解事实情况、析情况、认真研究,得出结论,寻找解决办法或进一步研究的方案。举例说明调查法的操作过程:抽样调查的主要步骤

⑴确定调查的目的(确定问题,形成假说;通过调查验证假说,明确问题,得出结论)。

⑵确定抽样总体。要从中进行抽样的总体应与要得到信息的总体(目标总体)一致。

⑶确定待收集的数据。一般只收集与调查目的有关的数据,调查表不宜过长。

⑷选择抽样方法。这时总体中的哪种单位作为个体基本上可定下来

⑸编制抽样框。如学校名录、学生花名册等。

⑹估计样本容量,估计费用。

⑺抽样试验,在小范围内试填一下调查表,做些必要的改进。

⑻实地调查工作的组织。按抽样方案进行调查。

⑼根据所用的抽样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所用的抽样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⑽写出调查报告。留存有关总体的信息,它们可能对将来的抽样起指导作用。

3.测验法(测量法,问卷法)是想描述某些行为的状况,或推论某些行为的状况(包括:能力与成就,个性、兴趣、动机、态度、观念及心理需要等);从而考虑改建的策略或方案,或进一步形成新的研究课题。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中,测量被用作定量研究的重要方法。主要功能是评估、诊断和预测

4.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小范围内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论、归纳规律,而是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工作,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特点是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

模式基本是:⑴计划——行动——考察——反思(即总结评价)。教师个体比较适用。⑵预诊(反思、发现问题,得出改进的最初设想)——搜集资料初步研究——拟订总体计划——制订具体计划——行动——总结评价,

其三个明显的特征:

⑴具有动态性,所有的设想、计划、,都处于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中,都是可修改的;

⑵是较强的联合性与参与性,研究者、教师、行政人员的全体小组成员参与行动研究法实施的全过程。

⑶是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贯穿于行动研究法工作流程的始终。

5.文献法分类阅读有关文献(包括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理论价值和资料价值的材料),得出一般性结论或者发现问题,寻找新的思路。

文献按内容性质分,有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零次文献是未经发表和有意识处理的最原始的资料。一次文献指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专著、论文、调查报告等文献。二次文献是指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包括著录其文献特征、摘录其内容要点,并按照一定方法编排成系统的便于查找的文献。三次文献是指工具书和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又对众多一次文献的综合研究结果

6.经验总结法这是教师可以常用的方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是根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挖掘现有的经验材料,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以便更好地指导新的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关键是要能够从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实际经验中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更加理性地改进自己的教学。进行教育经验总结要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⑴要注意经验的先进性(观念必须更新)

⑵要全面考察总结的对象,充分占有原始的事实材料;且做到有“点”有“面”,“点”、“面”结合,防止以偏概全的片面性。

⑶要以教育实践活动为依据,不能凭空想当然,那是毫无价值。

⑷要善于进行理论分析

7.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就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人而具体研究的方法。

8.案例研究法:(反思研究法)案例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一具体现象的客观描述。教育案例是对教育活动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能够反映教育某些内在规律或某些教学思想、原理的具体教学事件的描述、总结分析,它通常是课堂内真实的故事,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的真实记录。对这些“真实记录”进行分析研究,寻找规律或产生问题的根源,进而寻求解决问题或改进工作的方法,或形成新的研究课题。在案例法的研究中,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关键。(“案例”与“个案”的很多相同之处的,前者是一个个片断,偏重于事,后者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偏重于人或人)

在案例的叙写上,要具备下列条件:

⑴是事例的描述中要包括有一定的冲突;

⑵是事例的描述要具体、明确,不应是对事情大体如何的笼统描述,也不应对事情所具有的总体特征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化的说明;

⑷是事例的描述,要能反映出教育教学工作的复杂性,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态度、动机、需要等;

⑸是事例的描述要能反映出故事发生的特定的背景。

案例的结构(每个完整的案例大体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①主题与背景——每个案例都提炼出一个鲜明的主题,它通常应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常见问题、困扰事件,要富有时代性、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改革精神。

③问题讨论——首先可设计一份案例讨论的作业单,包括学科知识要点、教学法和情境特点,以及案例的说明与注意事项。然后提了建议讨论的问题,如学科知识问题、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方法和情境问题、扩展问题。

④诠释与研究——对案例作多角度的解读,可包括对课堂教学行为作技术分析,教师的课后反思等,案例研究所得结论可在这一部分展开。这里的分析,应回归到对课堂教学基本面的探讨才能展现案例的价值。最后,案例可以是单个的,也可以是多个的,例如横向的差别比较,纵向的改变和进步,各有不同的作用。

9.实验法:(比较研究法)

⑴什么是“实验法”?通俗地说,这是一种先想后做的研究方法(相对来说)

“想”:从已有的理论和经验出发,形成某种教育思想和理论构想,即“假说”(亦可称“假设”)

“做”:就是将形成的假说在积极主动有计划有控制的教育实践中加以验证。通过对实验对象变化、发展状况的观察,确立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有效的验证和完善假说。

⑵试验法的特征:“验证假说”和“控制条件”是一切实验方法所具备的共性。但教育实验还有伦理原则、有限控制、控制下的形成性(其过程是很有价值的)等特征。

⑶教育实验的几层含义:

首先,教育实验必须确立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其次,教育教学实验必须科学地选择研究对象。

再次,教育教学实验也必须控制和操纵实验条件。

实验应当具有可重复性,亦即应不仅具有效度而且具有信度(即经过重复实验后所得到的实验结果应大致相同)。

⑷教育实验中的几个概念:

①什么叫“假说”?

所谓“假说”,就是根据事实材料和一定的科学理论,对所研究问题的因果性和规律性在进行研究之前预先做出一个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解释。假说的形成是一个理论构思过程。一般经过三个阶段:发现问题——初步假设——形成假说。

②教育实验中的“变量”

自变量:(又称做实验因子或实验因素因素)。它由实验者操纵,由实验者自身独立的变化而引起其它变量发生变化。举例如:考察不同教材对学生的学习影响。在这里,教材就是实验自变量。一个实验因子至少要有两种水平(比如两个组、两个班级等等)才能进行比较(如上所举就必须至少要有两种教材)。否则其本身就不能构成实验因子。

因变量:因变量是一种假定的结果变量是对自变量的反应变量,或曰“输出”。它是实验变量作用于实验对象之后所出现的效果变量。实验因变量必须具有一定的可测性。

③实验的操作(严密控制实验过程至关重要):

㈠形成假说

㈡研究制定严谨科学的实验方案(选择被试、确定对比组、实验方法过程的设计、实验材料和工具的选择、研究无关变量及其控制措施、实验的阶段划分、原始过程性资料积累的方案与分工、成果形式的确定等等)

㈢按照方案实施实验

㈣形成实验的阶段性报告和总结性报告。

㈤对实验进行评价论证。

教育科研的方法当然不只是上述这些。但以上方法是一般教师都可以方便使用的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有主法和辅法。主法有观察法,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教育实验法,经验总结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反思研究法,质的研究法,等等;辅法有统计法,测量法,问卷法,等等。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

1.组建研究队伍。

2.确定研究对象

3.选择实验班

4.前测、分析和调研。

第二阶段:构建目标体系,设计内容,选择实施方法和途径

第三阶段:研究方案实施阶段:

第四阶段:总结提高阶段

六、课题管理——研究课题开题:

研究课题开题,也称课题设计和论证。研究课题的设计和论证是教育科研的一个重要环节。设计和论证课题,就是研究人员从科学性、创新性、应用价值以及进行研究的条件等方面对所选课题的目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价值、研究基础、研究条件、研究分工、研究经费等进行分析、设计和论证。课题设计和论证,要抓住重点和关键。目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是重点。

(一)开题意义:主要是从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两方面,阐明选题的意义。对所选课题的目的意义、价值作用进行论证,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价值、思路,要阐明和论述清楚,把选题时已经有的基本思考或初步设想进一步细化,提出明确的认识。

(二)开题内容:报告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以及计划安排和分工等。报告研究现状:就是对所选课题涉及到的研究内容进行资料调研,研究国内外同类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对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述评,明确所选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指出可能实现的突破等。

报告研究内容:经过系统分析,列出完成课题研究任务所涉及到的全部研究内容并进行整理,形成研究内容的基本框架和基本构成情况。

报告研究思路:阐明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课题研究的视角、方法、途径和目的,阐述本课题研究的重要观点。

报告研究目标:教育科研的目的是为了探索未知的教育规律,在获得了对教育规律的正确认识以后,通过指导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间接地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课题研究成功的标志是达到了预定的研究目标,获得对某些教育现象的规律性认识。因此,要明确研究目标,把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经过分析归纳,形成具体的研究目标并明确地定下来。

确定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完成研究任务达到研究目的的程序、途径、技术、手段或操作规则。研究方法要服从于研究目的。确定研究方法时需要考虑:本课题采用哪些研究方法;用什么方法和技术手段收集研究材料,整理和分析材料;如何安排具体的研究程序。

七、实施课题研究

实施课题研究,主要是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和概括结果。资料是研究者思想、科学文化知识和科研实践活动赖以记录、保存、交流和传播的文字材料、音像制品等的总称。资料在课题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课题研究工作的基础,是课题研究成果概括的依据。

(一)搜集资料

搜集资料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环节。搜集资料是指在课题研究中,围绕课题研究目的、运用既定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把所取得的有关研究对象的资料。在课题研究搜集资料方面,存在问题主要是:

⑴文献资料不注明出处;

⑶对资料的可靠性缺乏考证;

⑷对代表性的事实性材料没能科学选择,有时使用数据前后自相矛盾,经常看到采用举例法,不知道该典型在所属群体中的位置;

⑸搜集资料的方法,使用的工具,调查问卷,往往是欠科学;

⑹对材料缺乏综合分析,有时变成材料堆砌,不知道为了说明什么问题等。

1.怎样搜集资料?

⑴是坚持围绕研究主题的指导思想,根据课题研究需要,设计资料收集、数据采集的计划;

⑵是设计科学、明确的搜集资料的工具;

⑶是采用适当的科学的方法,主要通过查阅文献档案、调查访问、发放问卷、实验观察、实验测试、学生作业等多条渠道、多种手段,传统手段、现代手段,广泛搜集能够反映研究对象实际的包括文字、实物、声像等各种资料;

⑷是按计划进行收集和采集,力求收集基础材料,采集原始数据;五是注重资料、数据的客观性。

2.制订调查计划

3.设计调查问卷,问卷是一种书面的个别调查。

问卷设计要求:

一是题目,要与调查目的相符,不要给被调查者以不良的心理刺激;

三是问卷的具体内容有事实问题、态度问题(意见、情感、动机、观点等);

四是编号。

问卷可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开放式问卷,就是不事先给出问题选择答案有由问答者自己作答的一类问卷。这种问卷任由调查对象发表己见,更有利于反映真情,了解调查对象的独特观点、思想;但数据不标准化,处理就困难。对于不能用几种简单的答案就能概括清楚而要详加讨论的复杂问题,使用开放式问卷比较恰当。

八、普通老师怎样开展研究

(一)选题

结合日常工作选择“个人课题”,开展研究。所谓“个人课题”是指教师个人独立或教师小组合作承担的课题。它是一种切合教师自己教育教学实际的、对改进教师自己教育教学有用的、能够促进教师自己专业发展的课题。这种“个人课题”一般是小课题,研究内容和范围都比较小,适合教师个人的叙事研究、个案研究和行动研究等方法。富有教师内心体验的、情境性、过程性的描述,表现在实践上的创新和经验的先进性,具有教师自己的“话语系统”。

(二)研究中的具体工作

2.参加课堂教学观摩与研讨活动,收集与整理课题研究的中的典型案例,一定数量的典型教例,学生发展变化的典型材料。

3.、参与课题组内的专题讨论,经常撰写研究过程中的体会与论文(案例、经验材料等)

4.及时收集研究过程中取得的绩效凭证,学生发展变化材料,老师教学水平变化材料

5.参加教育理论与政策的学习活动,注意学习与培训资料的积累,外出学习与交流要联系自己研究的课题,多向同等请教。

6.成果交流,经常发表成果(杂志、网络)参加学术评选活动(这样你的成果才有说服力,研究才有价值)

7.建立和管理档案

(三)教师做课题研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明确课题的重点和关键的问题是什么

2.资料的整理

前期档案(资料):(主)主要包括课题申报立项材料、课题实施方案、开题论证材料等,

㈠课题立项申请书

㈡任务下达书(课题立项批准书)

㈢课题论证材料

㈣课题实施方案

㈤开题报告

㈥修改方案(滚动、更变、研究人员的调整,研究内容、方法、步骤变化等)

中期档案(资料):(副)主要包括实验数据资料、实验记录、实验过程中撰写的论文、教案、课堂实录、等价段性成果、价段性小结等。

㈠实验数据的处理

㈡每年(学期)的研究计划、反思、总结

㈢课题研究课实录

㈣召开和参加课题会议的记录和重要会议的记录(包括会议研讨的主要问题、主要观点、形成的共识、存在的分歧)

㈤研究活动的记录,(如:观察记录、访谈记录)

㈥编制和使用的研究工具(量表,调查问卷、访谈提纲)

㈦组织参加培训的记录

㈧每年研究的成果和获奖证书

㈨信息资料登记

㈩经费使用登记表(包括:典型安全、调查问卷、备课笔记、心得体会、经验教训、方法效果、学生试卷作业、课题研究课录象、组织培训记录、过程评价的种类数据与材料、阅读过的主要文献和论文、种类图片资料、声象资料、电教软件和研究小结、价段总结、论文著作、获奖证书、价段检查记录等等)

后期档案资料(主):主要包括课题研究的总结,成果鉴定及推广、总结验收材料等分卷建档,形成档案系列,资料包括:

㈠课题研究报告

㈡书面结题申请(课题的自然情况)

㈢结题验收申请报告(上级验收部门统一下发)

㈣最终的研究成果(论文集、课件集、研究报告、著作、成果推广材料等)

课题档案分主卷和副卷,

㈤结题验收鉴定书

主卷:课题研究中形成的主要文件和材料

副卷:课题研究过程中全部的记实材料及主卷的佐证材料(比如说:调查学生的视力情况,在你形成的结果中有一个数据,那么你就要有你测试、调查的第一手材料作为佐证,不然,就不可信。)

3.课题研究的资料装订和归档

⑵每册资料都要进行编号,要体现资料的形成过程,反映资料上的隶属关系和程序上的衔接关系

⑶资料目录要放在卷首。

⑸要独立建档(实行一题一档制)分期建档(呈现研究轨迹)

THE END
1.今日文化知识点:造作和"做作"都是形容不太自然求新立异,异想天开今日文化知识点:造作 和“做作”都是形容不太自然求新立异,异想天开后得到的作品。非现实,或者非人性化的,非人性化的可爱等等。 例句1:那人的人品不善良不是可爱的人但是非常造作的装可爱喜欢小孩虽然还不错,但显得很做作,有时候像极了异形里的屌屄母体披了一层人皮,好像就是,做自己不好么? 例句2: 造作https://weibo.com/2149139822/P2KnqrKBi
2.学术手册研究基础第二期:研究方法简介——研究方法简介 《学术手册》旨在解决研究生科研写作入门困难的问题,规范研究生科研写作格式,提高研究生科研写作水平,最终形成在编撰中交流、在编撰中促进各学科相互了解的氛围,展现我校研究生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良好风范,激励广大学子在科研路上奋发向上。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zQzODgwMQ==&mid=2650363464&idx=2&sn=90946a445ba592fcf51e5f09da0bd408&chksm=bf4f601564ff2ddbdda8b0cfb79d06bff42ea0a90ad71aa4e391f8efe5cea8a60a49256fa286&scene=27
3.做和作的区别是什么做和作的区别:意思不同、语体色彩不同、语义内容不同。下面跟着小编来了解一下,意思不同:“作”多用于一般性的活动,且动作性不强,其用法与“进行”相当,意义很虚。例如:作安排、作采访、作承诺、作冲刺、作沟通、作构思、作观察、作扩展、作检讨、作交代、作交流、作思考。“做”多用于具体性的事务或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1466464520638844&wfr=spider&for=pc
4.作与做的用法区别作与做的用法区别是什么作与做的用法区别: 1、“做”侧重于具体对象或产生实物的活动,动作性较强。如“做工”、“做衣服”、“做作业”等。“做”连接的都是能在实际生活中感知到的具体事物。而“作”多用于抽象对象或不产生实物的活动,动作性较弱; 如:作孽、作弊等。 2、从感情色彩上看, “做”所连接的多数都是中性事物。如做https://m.edu.iask.sina.com.cn/jy/2CcNAM8aa4j.html
5.研究生论文第二作者有用吗问:研究生小论文第二作者算不算自己的学术成果? 答:研究生小论文第二作者算自己的学术成果。 论文作者权重最高的是第一和通讯作者,其次是第二作者,三作和四作的权重就比较低了,基本也就挂个名,二作的权重还是挺高的,可以算作你的学术成果。 一作二作的区别: https://www.igaichong.com/article/40baae373054a612feabb33a.html
6.社会工作研究3. 3.社会工作研究与其他社会研究相比有自己的特色。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它与其他社会研究的重要区别的是()。 A.以困难群体及其相关议题为主要对象B.研究涉及强势群体C.体现研究者的角色单一性D.采用分解审视的视角 4. 4.在社会工作研究中,社会工作者要遵守社会工作的伦理。以下描述中,错误的是()。 A.要尊重研https://www.wjx.cn/xz/90405741.aspx
7.云风的BLOG:游戏开发Archives上次谈游戏引擎的虚拟文件系统是去年 10 月了。最近我们又做了一些修改。 我们的虚拟文件系统有两个工作模式。一种模式主要用于编辑器和开发环境,所有的文件名和路径都基于原生文件系统,我们叫它编辑器模式;另一种模式被称为运行时模式,主要用于运行时环境。文件均用类似 git 仓库的形式,用文件内容的 hash 值作文https://blog.codingnow.com/oiie/oiie/
8.基础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这是以()对教育研究所作的分类。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基础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这是以()对教育研究所作的分类。A.研究对象B.研究方法C.研究目的D.研究过程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https://www.shuashuati.com/ti/223ae6f3e25f4ef1b5f936d4fc7b3a89.html
9.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数据分析观念主要是指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感受数据中蕴涵着信息。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 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应用意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有意识https://yun.nxeduyun.com/index.php?r=space/school/theme/content/view&id=794545
10.颜宁为颜氏光宗耀祖,颜宁有颜值更有实力2014年,又带领团队,攻克了膜蛋白研究领域50年未解的科学难题,成功解析人体葡萄糖转运蛋白的结构,这是生物科学届世界范围内几十年未解谜题。 长达8年的时间,一直有个难题横亘在颜宁,也横亘在全世界分子结构科学家面前,那就是葡萄糖转运关键蛋白GLUT1的晶体结构长啥样,工作机理是怎样的。 https://www.meipian.cn/3489wwz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