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平治」钟君:增强数智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模范个人

钟君:增强数智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

学思平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命题,也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项战略任务。伴随着数智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体形态、舆论生态、文化业态深刻重塑。面对新形势新挑战,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意义重大、刻不容缓。

数智时代意识形态建设面临新形势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数智时代已然到来,意识形态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和意识形态安全态势发生深刻变化。

数智技术加快重构社会知识生产结构,意识形态内容的生成方式发生深刻变化。作为意识形态实现“思想掌握群众”的核心要素,知识生产是意识形态生产的首要环节,而知识生产又是同生产知识的技术一同发展的,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需要是同满足需要的手段一同发展的,并且是依靠这些手段发展的”。当今时代,随着数智技术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崛起,未来社会知识生产的结构可能被人工智能按照“智能逻辑”重构与颠覆,这势必会导致意识形态生产方式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意识形态内容的生成过程会更多地融入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涌现出许多数字产品,极大地提高和丰富意识形态内容生成的效率和样态。但同时,由大量算料训练而成的人工智能知识生产很容易被算料本身的意识形态取向所左右,有可能生产出大量与主流意识形态相悖的内容。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知识生产效率的提高,也容易造成大量同质化、无意义知识的泛滥,使人们饱受认知困扰,加大了对主流意识形态辨识和认知的难度,进而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造成冲击和影响。

数智技术加快重塑舆论生态,意识形态安全态势发生深刻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智技术正在改变网络舆论环境,使得网络舆论热点的酝酿、发展与爆发环节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突出表现为网络舆情主体的多元化和数字化、网络舆情信息的多模态化和舆情表达的情感化。一方面,这导致网络舆论走势更加难以预测,增加了舆论引导的难度;另一方面,容易导致网络舆论出现两极分化,增加了达成网络舆论共识的难度。面对数智技术给网络舆论场域带来的影响,网络生态治理方式的变革与创新正成为一个全新的课题。这要求我们既要更好发挥数智技术的正面效用,又要有效规避其给网络生态健康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让数智技术为我所用,有效介入、更好加强网络生态治理。

守正创新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面对数智时代新形势,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创新数智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思路、话语、机制和形式,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

始终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意识形态工作规律的准确认识和把握,是我们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长期积累的宝贵经验。数智时代,宣传思想文化领域越是风高浪急、风云变幻,越需要筑牢党的领导这根“定海神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切实把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穿到文化建设各方面,体现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上。要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压紧压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责任、领导责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切实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要着力解决对意识形态工作“不想抓”“不敢抓”“不会抓”的问题,科学认识数智时代意识形态工作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切实把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和党管互联网的要求落到实处。

探索数智化内容生产。数智时代,信息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对象之精准前所未有,这为当前探索数智化意识形态内容生产和供给提供了科技支撑。一是以现代科技赋能,使意识形态内容生产更“多”。这个“多”指的是内容产品更丰富、呈现形式更多样。利用AI等工具,可以辅助生成文字、图像、视频等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内容;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受众提供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内容的沉浸式体验,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感染力、吸引力。二是以现代科技赋能,使意识形态内容生产更“准”。要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受众的思想动态、兴趣偏好、行为方式等进行分析,对社会热搜和舆论热点进行精准研判,使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生产更符合受众需求,力求实现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内容与特定受众的精准匹配。三是以现代科技赋能,使意识形态内容生产更“快”。在关键节点、敏感时刻和突发性事件出现时,要充分运用无延时传输等技术,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的即时输出,实现“零时差”的新闻信息覆盖,让主流意识形态迅速占领舆论阵地制高点。

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

【钟君:长安街读书会成员、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

责编:邓启东;初审:陈佳妮、许雪靖;复审:李雨凡、程子茜

更多精彩请点击

长安街直播

长安街读书会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励支持下发起成立,旨在继承总理遗志,践行全民阅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习、养才、报国。现有千余位成员主要来自长安街附近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中青年干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员、全国党代表、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等喜文好书之士以及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高端智库负责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和中央各主要出版机构的资深出版人学者等。新时代坚持用读书讲政治,积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THE END
1.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和意义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即确保网络上的意识形态环境健康与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分析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并探讨其对社会的意义。 1. 1.1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核心是保护公民的基本权益,如言论自由、隐私权和信息获取权。网络的广泛普及使得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表达和传播自己的观点,言论自由成为了网络社会的基本https://wenku.baidu.com/view/000eaf8ea4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d7.html
2.锁定主战场,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理论在“七个着力”中,“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命题,放在了宣传思想文化事业的重要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互联网是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是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防范和化解网络意识形态https://www.workercn.cn/c/2024-04-22/8229864.shtml
3.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路径探索云南轻纺职业学院在确保意识形态安全这个根本问题上,高校绷紧意识形态安全这根弦,树立强烈的主权意识和历史使命感,积极实践探索,切实捍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高地、舆论领空、文化领土、网络领海。 (一)筑牢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制高点 1.把握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https://www.ynqfzyxy.cn/view/qfzyxymobile/8/585/view/3114.html
4.党史工作要闻学习习近平关于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深刻认识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重大意义 弄清楚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性紧迫性,是开展斗争的认识基础。习近平http://sydsw.org.cn/dsyw/gzyw/202203/t20220303_461612.html
5.探究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开展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意义与策略[摘 要]意识形态教育属于高校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快速变化发展的趋势下,受各种思潮的巨大冲击,大学生理想信念与价值观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为保证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积极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势在必行。而意识形态教育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环节,也是最前沿阵地。高校辅导员作为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http://www.sxjybk.com/2020/0522/21938.html
6.深刻理解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阐明了新时代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为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们要落实好宣传思想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党管宣传思想、党管意识形态https://www.meipian.cn/4zagut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