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合同纠纷,债权债务,继承,婚姻家庭,刑事案件,医疗纠纷,劳动纠纷,征地拆迁
一、银行卡业务的主要法律关系分析
(一)持卡人、发卡银行、特约商户间的法律关系
持卡人与特约商户通常是买卖合同或服务合同法律关系。银行卡只是持卡人对特约商户的付款方式,不影响二者间法律关系的性质。持卡人与商户的法律关系是银行卡交易的基础,但其独立于银行卡交易法律关系。持卡人确认交易后,发卡银行向商戶支付款项,持卡人向发卡银行还款。银行卡交易完成后,即使持卡人因合同履行与商户发生纠纷,其仍需向发卡银行还款。
因特约商户受理银行卡,发卡银行与特约商户间产生委托代理法律关系和结算法律关系。
(二)发卡银行、特约商户与收单机构的法律关系
收单机构是指依合同约定为特约商户提供银行卡收单交易处理、商户及信息管理、业务培训、系统维护、资金清算等服务,管理收单业务风险,承
作为专业服务中介,收单机构连接着发卡银行、持卡人和特约商户。收单机构依银行卡业务规范及信用卡组织章程等文件代发卡银行收取应付签账单、识别持卡人身份、先行支付款项及办理付款结算。收单机构与发卡银行形成资金结算和委托代理法律关系。
二、银行卡业务中的主要法律风险
(一)银行卡申领、发卡阶段的主要法律风险
1.发卡银行管理、审核疏漏引发资金风险
银行卡申领及发卡阶段管理风险表现较为突出。为拓展市场,发卡银行较为重视银行卡发放数量,在管理、审核上常存在疏漏,缺少对银行卡申领人身份的识别、核实、确认,对申请人资信的审核不严格,对特约商户的管理、检查也不到位。这导致持卡人和特约商户向高风险群体扩展。当银行卡盗刷纠纷出现,银行常因发卡阶段存在过错而承担相应责任。
2.银行卡申领、发卡阶段的欺诈风险
(二)银行卡收单业务的主要法律风险
1.内部风险
外部风险主要有:一是银行卡被盗刷的风险。不法分子通过补卡、重新写磁、网购、假POS机、黑客攻击等多种方式窃取银行卡信息,伪造银行卡盗刷账户资金。二是信用卡套现风险。持卡人和商户进行虚假刷卡交易,商户向持卡人支付现金,持卡人向商户支付服务费、手续费等非法费用,以此规避信用卡的取现费用和超期还款利息。随着银行卡支付渠道的拓展,信用卡套现引发的信贷风险也在增加。三是其他风险。如特约商户允许非签约商户以本店名义交易清算,引发洗单风险。还有商户与不法分子共谋窃取持卡人信息,引发欺诈风险等。
(三)信用卡透支的法律风险
透支属于信用卡的基本功能,其实质是银行向持卡人提供的信用贷款。通过透支服务,持卡人的资金需求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满足。银行获得相应的利益收入。若持卡人不能按期、足额还款,则会造成银行资金损失,并影响银行信用卡业务的扩展,引发信用风险。因信用卡透支引发的信用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恶意透支的法律风险。持卡人以非法占有资金为目的,不按期足额归还欠款,经银行催收仍不还款,甚至采取更改联系方式等措施逃避银行催收;二是多行授信的法律风险。持卡人同时向多家银行申领信用卡,累计信用额度远远超出其还款能力,信用卡透支后难以还款;三是持卡人申领信用卡后财务状况恶化,无法偿还透支款项。[5]
(四)银行技术系统的法律风险
(五)业务操作的法律风险
三、银行卡业务法律风险防范对策
(一)银行卡业务法律风险防范策略
银行卡业务法律风险防范策略与其他风险防范管理策略相一致,包括风险的预防、承担、分散、规避、转移等策略。其中风险的预防、承担、规避是主要策略。[6]
风险预防是指对银行卡业务法律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一是严格审查申领人资信情况、消费能力等信息,据此确定信用额度,从准入上防范风险。二是加强对银行卡业务全流程各环节的检查,防范控制各类操作风险。三是对银行卡交易实施动态监测,防范交易风险。
风险承担主要适用于持卡人不能或不愿还款的信用风险,在特定情形下,这也是积极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银行卡业务机构可以根据事先确定的事由有计划地承担风险,也可为节约诉讼成本、快速处理纠纷而主动承担部分或全部风险。
另外,银行卡业务主要通过业务流程多样化和客户多样化等方法来分散降低风险,通过谨慎选择业务品种、暂停发展风险高于收益之业务等方法规避风险,通过购买金融保障产品等方法转移风险。
(二)银行卡业务法律风险防范措施
由于银行卡业务存在诸多法律风险,有必要加强对银行卡业务的管理,提高银行业务系统技术水平,有效防范银行卡业务法律风险,保障银行卡业务安全。
1.切实防控发卡业务的法律风险
2.增强持卡人风险防范意识
3.规范银行卡业务操作行为
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内部监管制度建设,减少由于业务操作风险带来的损失。首先,加强对员工进行业务流程、业务风险点、内控制度等方面的培训。培训可以定期进行,也可以不定期举行。其次,健全银行卡业务管理制度,明确界定银行卡申领条件、银行卡业务办理流程、业务人员岗位职责等,为员工办理业务提供制度保障。最后,加强对业务人员合规操作和履职情况的监督检查,保障业务操作的合规性。
4.提高银行卡系统技术水平
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对于防范银行卡风险至关重要。商业银行要不断创新银行卡技术,减少银行卡技术风险。一是加强对机具技术的升级改造,从技术上遏制银行卡行业的违法犯罪行为,避免交易风险。二是加强银行卡信息数据库建设,对银行卡交易进行动态的跟踪、监控,对异常交易、可疑交易及时核查、妥善处置,有效保障银行卡内资金的安全。三是加强银行卡网络交易安全防护体系建设,通过多种方式校验银行卡的线上交易,确保用户及时获取银行卡交易信息,提高银行卡线上交易的安全性。四是加强对自助设备的巡查和管理,必要时可对自助网点进行远程监控,保障持卡人用卡环境的安全性。
5.建立全流程风险监测体系
银行卡业务法律风险存在于银行卡业务的全流程、各环节。因此,银行卡业务的风险管理应是基于业务流程各环节实施,风险监测体系要涵盖业务环节的各方面。建立全流程风险监测体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银行方面,主要是技术防范、机具防范、人员防范。其中人员防范,即员工的规范操作对于银行卡法律风险防范尤为重要。二是持卡人方面,主要是通过监测持卡人资信状况,规范持卡人用卡行为,提高持卡人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保护持卡人用卡信息等有效防范银行卡业务风险。三是针对第三方进行规范,主要包括约束特约商户,严防商户套现行为,与收单机构合作,加强对银行卡收单交易的风险监控,加强对第三方交易平台的监管,尤其是对虚拟交易用户的监管等。6.健全風险损失补救机制
商业银行可通过建立健全风险损失补救机制,补偿风险造成的损失。首先,设置风险处置机构,制定应对风险的方案,确定风险处置的策略。其次,建立补偿资金,对需要补救的风险损失及时补偿,防范声誉风险。最后,要按监管机构的规定,建立并完善风险拨备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