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在首次申报项目备案时,在注册环节需要填写的注册内容较为复杂,企业在操作过程中,操作提示不够明确。
二、解决办法
一是深入基层进行实地调查,明确贫困村实际所需的基础设施,精准掌握实际数据,便于今后更好的争取以工代赈专项资金。
一、任务明确,重点突出
结合我委工作职能和今年重点工作,确定本次调研要完成的任务:
1、2月26日全市干部大会后,各地“两年活动”工作推进情况、重大项目推进部署实施情况。
(2)沿海产业带(经济开发区、工业区块)建设情况。
(3)探讨事关__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发展的重大问题:重大基础设施、重点产业、社会民生建设等问题。
(4)各地对__市发改委工作上的建议和要求。
二、精心组织,措施有力
三、保质保量,完成调研
四、保证实效,深入推进
3月21日,调研工作汇报会后,郑荐平主任进行了会议总结:从调研情况看,本次下基层、下一线,调研工作认真,效果比较明显,以后要把这样的调研制度持续坚持下来,每季度搞一次。各组组织的调研材料认真、内容比较详实,有情况、有问题、有观点,汇报得比较认真,同时大家听得也认真。从各地两年工作、沿海产业带建设工作情况看:领导重视,认识到位;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因地制宜,特色明显;成效显著,大有作为。
1、沿海产业带建设和发展问题研究
2、市区一体化建设和发展问题研究
3、__中长期发展大交通建设问题研究
4、水资源问题研究
5、土地资源问题研究
6、社会事业发展问题研究
7、运用价格杠杆促进和谐社会问题研究
8、药品价格招拍挂问题研究
9、改革问题研究
按照省政协20*年工作要点的安排,今年的专题常委会议继续围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一事关发展全局的重大课题,以构建我省加工制造业基地为重点,研究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原因,就加快我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对策和建议,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专题常委会议的前期筹备工作由我委承担,这也是我委上半年工作的重点。在筹备过程中,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2、开展了一系列调研考察活动,起草了专题常委会议
主题报告。3月中旬,我委召开情况通报会,省发改委、国资委、农委、科技厅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会分别通报了我省加工制造业有关情况。之后,调研组在卢家丰副主席的率领下,调研了合肥、滁州、蚌埠等地加工制造业基地建设情况。通过一系列的调研考察活动,调研组摸清了我省加工制造业产业结构的现状,进行了对发展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其原因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起草了《关于构建我省加工制造业基地的调研报告(初稿)》,提出了我省加工制造业基地的具体的构建方向、思路和对策建议。
调研组还先后赴河南、江苏两省,考察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和加工制造业发展情况,写出了《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考察报告》、《江苏省制造业发展情况考察报告》。
3、组织各市政协开展上下联动调研。在省政协调研组进行调研的同时,还商请各市政协及省各派开展上下联动调研。一是委托马鞍山、宣城、*、*、安庆、巢湖市政协主席牵头,组织当地的省政协委员就地开展调研;二是商请省各派、工商联及省辖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围绕这一专题,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开展调研,各自形成调研报告。三是约请省政协常委和经企、科技等界别的部分省政协委员撰写大会发言。目前已收到调研报告和大会发言稿20余篇。
4、召开了省辖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工作会议。5月下旬,我委召开了省辖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工作会议。会议围绕构建加工制造业基地的调研情况,对如何结合各地的产业特色和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加工制造业,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从而对如何构建我省加工制造业基地问题形成共识。这次会议对筹备好省政协专题常委会议,起草好常委会议主题报告将起到重要作用。
二、20*年下半年工作安排
1、继续做好专题常委会议的筹备工作
重点是组织专家、学者对《报告》进行讨论、修改和论
证,为省政协九届八次常委会议提交有较高质量的主题报告。同时做好专题常委会议大会发言材料的编、校、印及其它筹备工作。
2、召开专题座谈会
围绕“加快发展*流通业”这一专题,召开一次专题座谈会。
3、组织开展专题调研
一是围绕“淮河流域经济发展”组织专题调研;二是围绕“做大做强市级商业银行,解决民营中小企业贷款难”开展调研活动。
二、社会调查法的框架
作为一种系统的、科学的认识活动,社会调查有着一种比较固定的程序,这种固定的程序可以说是社会调查自身所具有的内在逻辑结构的一种体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提出调查主题。这是整个社会调查工作的基础,需要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有创新的,具有可行性的调查主题或观点,尽量具体化和精确化,以便界定调查对象、调查区域范畴和实施调查。
(3)社会实地调查。在这个环节,调查者要深入社会,根据不同的研究主题选择不同的访谈方法收集资料。在具体调查访谈过程中,往往可能由于现实条件的变化或调查设计与现实之间存在的偏差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预定的访谈方法或对调查问卷进行修正。
(4)数据整理和分析研究。社会实地调查完成后,收集到的一手资料需要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得出调查研究结论并撰写调查报告。
三、社会调查法在农村公共管理课程实践性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笔者将社会调查法引入农村公共管理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以“京郊农民对农村公共管理状况的满意度调研”为例对社会调查方法在农村公共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中的运用进行说明。
(一)确定调查主题
根据农村公共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在选择什么内容或问题作为社会调查主题时,主要考虑调查主题的有价值性、可行性等,因而选择“京郊农民对农村公共管理状况的满意度”作为调查主题。这是因为:(1)本课程学习对象为北京农学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需要从实践中认识社会,加强专业和课程认知。(2)课程学习的85%以上的学生来自北京郊区,分布于北京市的海淀区、朝阳区以及延庆县、平谷区等九个郊区县的44个乡镇,调研地点的分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学生以自己家庭所在地为中心进行辐射式取点或选择调研样本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或滚动取样调查具有非常便利的条件,能够保证问卷调查的质量,而且调研成本低。
(二)调查准备
调查准备主要包括了调查问卷设计和社会调查的组织安排准备两方面的内容。
(三)京郊农村调查与资料收集
(四)调查数据整理、分析与报告撰写
将调查得来的原始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是撰写调查报告和定量研究的基础。这个环节中,指导学生根据调研主题,分析调查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撰写调研报告。各调查小组成员的知识结构和水平的差异影响着各组选择的数据分析方法。更多的小组选择EXCEL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分析较为简单;有些小组选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实现了农村公共管理课程与统计分析课程的结合,学以致用使分析结果更为深入和全面,并加强了课程学习间的联系。
(五)调查的总结、交流
(六)社会调查的评价考核
各小组完成社会调查后,在规定的期限内要求上交调查报告、填写后的调查问卷、小组成员的分工说明等材料。小组社会调查实践成绩由调查报告成绩、交流汇报老师打分和学生评分三部分组成。交流汇报中,参加汇报会的课程组教师和各调查小组根据调查汇报和回答问题情况打分,分别汇总平均后得到教师评分成绩和学生评分成绩。调查报告成绩、交流汇报教师评分和学生评分成绩分别按照60%、20%和20%的比例加权得出小组社会调查实践成绩。每个学生的成绩以小组成绩的85%为基数,15%按照每个学生在小组社会调查中的分工和表现等给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有助于借助评价考核来检验课程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能力与素质的提高情况,有助于完善实践性教学的各个方面。
一、建立理论学习与调研兴趣小组,解决“谁来写”的问题
调研人才是有效开展调研工作的前提。我们结合本院实际,走内部挖潜、整合力量之路,由分管检察长主持,在全院干警中挑选15名有一定写作功底、热爱调研工作的干警组成调研兴趣小组,建立起自己的调研人才库,形成了较为稳定的调研人才群体,并为他们设定目标,加压定责。同时,聘请各部门内勤作为兼职信息员,定期举行内勤例会,及时将检察工作中各类信息反馈到调研兴趣小组,为调研人员提供大量的检察实务和调研材料:兴趣小组定期或者不定期举办各类学习交流、研讨活动,集思广益。开阔视野,构思谋划,有效提高其写作技巧和调研水平,并以此带动和营造出全院开展检察调研的浓厚氛围。
二、完善检察调研奖惩激励机制,解决“不愿写”的问题
调研工作是一项耗神费力、清苦孤躁的工作,鲜有人愿干。对此,我院多措并举,一是建立调研成果奖励激励机制,提高调研人员的政治经济待遇。二是着力改善专兼职调研干警的工作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