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初觉得油车保养贵,结果发现条条蛇都咬人。这几年被按在地上摩擦的油车,是不是错杀了?”
近日,马拉车市无意间在朋友圈刷到了朋友李先生发的这样一则“灵魂拷问”。出于职业的敏感性,以及高度的求知欲,马拉车市特意私信咨询了这位朋友。
了解后得知,原来李先生是一名蔚来汽车的车主,其于三年前购买了一台蔚来ES6,目前该车行驶总里程为三万多公里。李先生告诉马拉车市,“大概从几个月前开始,我发现我这台ES6的车机系统是越用越慢,反应迟滞、卡顿的现象时有发生。”
近日,已经有些无法忍受的李先生,将爱车开至了蔚来售后中心进行保养,而保养的核心自然是该车的车机系统问题。然而在工作人员对车机系统进行升级后,李先生发现车机反应依然很慢,用李先生的话来说,“慢得就像乌龟一样!”
尝“新”者,已到“芯”痛期?
“卡机”的焦虑,只会愈发地普遍
由于燃油车的历史和沉淀使然,我们习惯于将类似李先生这样的电动汽车车主称之为尝“新”者,虽然电动汽车实际上也并非太过新奇,而是很早以前就已经有过的东西。
可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动车企开始为自己的产品披上智能化的外衣,如今称买一辆智能配置齐全的电动车为尝“新”,倒也说得过去。
而每一代主流的芯片或是产品都有其生命周期,到了该更替、升级的时候,自然就会出现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正如安迪比尔定律所示,硬件提高的性能,很快就会被软件消耗掉。
当下,汽车的车机系统主要基于安卓、WindowsCE、QNX和Linux这四种操作系统进行打造。其中安卓和Linux因为不存在专利费,所以有非常多厂家会采用这两套系统进行车机系统的开发。
但Linux因为受限于开发难度大、生态不够丰富,在和基于安卓系统打造的车机系统相比,又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于是乎,我们看到的大多数车机系统都是基于安卓系统打造而来的。但不得不说,这也给越来越多的智能汽车会出现“卡机”焦虑,埋下了伏笔。
基于安卓系统开发的车机系统会因其先天性的开源特征,产生会严重拖累车机系统运行速度冗余代码,有的甚至还会出现许多不明来路的APP。
我们不去探讨蔚来工作人员建议更换的芯片,其价格(12600元)到底是不是具有代表性。但不得不说,当你开了三年的电动(智能)汽车后,或许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总之,只能得花钱来治“芯”痛,此外别无他解。
开电车真比油车省钱?
不妨看看这些“隐性成本”
而由于芯片落伍所带来的换“芯”成本,又让我们不得不联想到汽车行业里至今没有一个确切定论的争议:电车真的比油车更省钱?
其次,电车的保养成本要比油车低,至少在你爱车的前一半生命周期里应是如此。但当你车辆使用年限上去了,包括车机芯片、动力电池需要更换的时候,这时候的“隐性成本”便成为了“显性成本”,而且这个钱大多还省不了。
其原因在于出于安全和对电车品牌的不信任,车商收售二手电动车都变得越来越谨慎,消费者购买时也会考虑更多的因素。此外,包括蔚来在内很多的电车品牌,其推出的“首任车主权益”也大大降低了电动二手车的残值率。这也造成了虽然日常用车节省下了一定的用车成本,可当你要卖出电动车时,你将会遭受更多的资金“损失”。
故而真要讨论电车和油车谁更省钱,那必须得结合你的用车场景、用车习惯,甚至有没有把残值率等等因素考虑进去,从而得出的一个综合性的对比。
马曰:
因为朋友圈里的一则“灵魂拷问”,我们简单地探讨了“初代”电车的“换芯危机”从而可能带来一笔不算少的用车成本。同时,也延伸到了关于开电车还是开油车更省钱的讨论。
我们的本意并不是要否定电车的趋势和前景,而是希望随着紧紧抓牢智能化的电动车们,不仅要依赖硬件的设备,同时与之匹配的软件实力也能相应地不断向前发展。而不是给你的用车生活埋上一颗“雷”,待到三五年后再去让你纠结或是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