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单位:徐州中小学教研室徐州一中
主持人:李秋颖曹敏
一、课题研究的界定、研究现状综述与意义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课程资源对于实现课程目标和英语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了解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建议会对今后更好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从而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和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为了满足此要求和需要,也应了解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找出开发利用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为以后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从而达到《新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理想状态。通过分析徐州市区高中英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找出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建议解决问题,对于徐州市区高中英语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尤为必要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人们对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研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努南(2001)在《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置》中提出了课程资源对于课程的重要性,而且指出了课程资源存在的多种形式,如教材、教师用书、学生练习册、视听材料,幻灯片,图片等,还提出了计算机作为教学辅助资源。另外,努南列出了课程资源的特点,即必须真实、可理解、结构合理,能适应不同水平层次学生的需要,而且能体现文化社会特色。努南的研究已经对于课程资源的各个方面有了更深的认识,对于后来研究课程资源有很大的借鉴价值。但由于时代局限性,他并没有意识到更为广泛的先进的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比如网络资源。
我国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有专门的论述,提出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积极利用其它课程资源,特别是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像资料、直观教具和实物、多媒体光盘资料、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报刊杂志等。
《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中阐释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基本思路,列举了课程资源的类型,确定课程资源的筛选原则,即要通过教育哲学、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进行课程资源的筛选,同时要满足优先性和适应性的原则要求。并提出要建立课程资源的协调与共享机制等等。
范兆雄(2002)在《课程资源概论》中以国外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英语教育特色,从分析课程资源构成要素入手,分析了国家课程资源、地方课程资源、学校课程资源以及课程资源普查、筛选与建设问题,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课程资源。为高中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宏观指导,但是缺乏对具体教学实践中如何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微观的掌控。
陈瑶(2004)在《基于课程资源开发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提出了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合理有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必要性,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应遵循优先性、适应性、开放性和经济性原则。课程资源的具体实施开发具有教材的二次开发、教师为主、学生为主、以及师生合作的四种开发模式。
杨春玲,胡琪(2006)在《利用英文报刊进行高中英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中论述了英文报刊走近课堂的必要性,主要从阅读训练的培养和课堂课外活动的设计两个方面阐述了利用报刊这信息资源辅助英语教学的优势,利用报纸可以强化语言知识,扩大文化背景知识,掌握阅读策略,提高阅读能力,并列举出开发利用英文报刊课程资源应注意的问题.
李苗,朱俊彦(2007)在《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提升英语教学质量》中通过分析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具体实施的方法和建议,并指出开发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对英语教师素质的要求。
这些论文都是在某个英语教学层面对于某些课程资源作如何开发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对于高中英语教学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缺乏宏观的把握。
上述研究要么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理论研究,要么是从课程到课程资源的角度出发,对某个教学层面、某种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探讨,但是对于高中英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研究还未有人涉足。本研究立足于调查徐州市区高中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找出哪些课程资源已被充分或合理利用,哪些资源甚至被过分利用,哪些还未被重视、或还没有得到合理利用。通过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发现问题,找出问题成因,并提出相应开发利用的建议。此研究对于徐州地区的高中英语教学或推动新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四)选题的意义及研究价值
课程资源是课程的载体,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现状研究对于英语教学和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以及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学习和使用英语,故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了解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找出哪些课程资源已被充分利用或过度利用,哪些还未被重视或合理利用,分析问题原因,提出建议为今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和方向,有利于进一步完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
再次,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的现状研究还会有效地推进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这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这一次新课程改革的亮点和难点。没有丰富的课程资源的支持,再理想的课程改革也无法实施。只有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才不会使新课程改革流于形式,使之得以顺利进行。研究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才会使今后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更具有针对性,更具合理性,从而有利地推进新课改。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一)研究目标
本课题旨在总结徐州市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已经取得的经验。找寻高中英语教学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现状与新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通过问题分析和原因分析来明确今后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发展和努力方向,调整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策略,进一步合理、充分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发挥它们的最大效益,为英语教学服务。同时通过课题研究,在徐州市范围内发现特色学校,典型经验,影响带动区域英语教学的发展。
(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具体研究问题为:
1.目前徐州市区高中英语教学中课程资源占有情况如何?
2.徐州市区高中英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如何?导致现状的成因有哪些?
3.改善徐州市区高中英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的策略有哪些?
4.特色学校哪些经验可以在市区学校推广影响带动区域的英语教学发展?
(三)创新之处
一、本课题重在研究高中英语教学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现状与新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通过问题分析和原因分析来明确今后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发展和努力方向,调整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策略,进一步合理、充分开发各种课程资源,发挥它们的最大效益,为英语教学服务。所以,本课题对于高中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一问题既有宏观的把握,又有微观的分析,把宏观与微观结合起来。
三、从研究方法看,本课题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走访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从教学第一线展开调查研究,获得的数据和资料真实可信,准确有效。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一)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本研究拟采用实地调查法对徐州市区高级中学其中15所进行实地调查,在走访调查的过程中搜集数据,了解掌握目前各种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具体方法为:
问卷的使用:将针对教师和学生两个群体,根据具体需要发放并收回一定数量的调问卷。并将利用访谈法,通过对学校主要英语教学负责人进行访谈,了解目前学校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总的状况。选定有特色的地区或学校由课题组进行实地调研,形成书面材料,并开设现场会。
子课题的选定:课题组将在徐州市范围内通过征集评定的方式确定子课题,举徐州市骨干教师之力做好研究,并推出一批优秀教师,典型经验。
(二)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本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
初期阶段:2009年6月---2010年8月课题前期准备,问卷调查及访谈,子课题的选定
中期阶段:2010年9月---2011年9月资料整理,专题研讨会等
结题阶段:2011年10月结题
四、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一)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
李秋颖,43岁,中学高级教师,徐州市中小学教学教研室研究员,徐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和省级期刊上公开发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指导作用的教育教学论文多篇。在多年教研室工作中接触了徐州市各个类型学校并获得了关于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第一手资料。
曹敏,37岁,中学高级教师,徐州市第一中学教师,英语教育硕士,多篇论文发表在省级刊物上。从事第一线英语教学工作,走访了徐州市区高中多所学校,获得并积累了关于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一手资料和数据。
主要成员包括张裕琴、吴莹及杨建东。特级教师1人,教育硕士1人,有丰富的科研经验,发表论文多篇。
我们已拟定此课题的调查问卷(教师卷及学生卷)和访谈提纲,走访并调查了徐州市区的多所高中学校,积累了一些数据,掌握了教师占有课程资源的情况以及开发利用某些课程资源的数据。
我们把课程资源按照标准进行了归类,划分为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及人力资源。我们发现70%以上的高中教师都拥有必要的物质教学资源,如教科书,英文报纸杂志,现代教学技术,视听设备,广播,电视,图书馆,阅览室,语音室等等。所有的老师都拥有教科书及网络资源,13.3%拥有个人教学软件,还有13.7%的教师拥有可利用的家庭、社区、社会等人力资源。同时,我们还发现不同教师对于各种课程资源具有自己的使用频率,其中,毫无疑问,教科书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资源,网络及英语阅读书、报纸杂志使用频率相对较高,但是对于人力资源,如家庭,社区社会几乎没有人经常使用。
我们下阶段将对这些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得出徐州市区高中英语教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找到问题,并得出对策,同时发现特色学校的一些做法,归纳典型经验,并进一步推广到广大高中学校从而带动徐州地区英语教学的发展。
(三)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本课题的实施得到了徐州地区广大英语教师及校方的支持,对于问卷及采访都热情响应及时反馈,保障了我们第一手资料和数据的获得。同时徐州市第一中学和第三中学教学质量优良,在长期的英语教学实践中积淀了关于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宝贵经验,由这两所徐州本土学校总结典型经验为本课题的研究又提供了进一步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