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个幼儿园科学小实验,简单有趣!看到的幼师都收藏了!高尔夫球气球杯子

在幼儿探索大自然和生活中真实的事物与现象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要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在学前阶段的科学教育中,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是我们应该给予首要重视的。

建议先收藏,后期随时取用,赶快一起来看一看吧!

1、水中的硬币

把少许水倒入盘中,放入一枚硬币。怎么才能把硬币取出来,而手既不许接触水,又不许把水倒出来呢

办法是:

把一张纸片点燃,放人玻璃杯中,把杯子倒放在盘子里硬币旁边。玻璃杯中的水开始上升,最后全部进入杯中,让出了硬币。纸片燃烧时,部分被加热而膨胀的空气从水中溢出。杯子倒放后,因缺氧使火焰熄灭,杯的气体冷却,因而压力下降;为保持气压平衡,外面具有正常大气压的空气想进来,于是把盘子中的水挤进杯中。

2、瓶子赛跑

思考:

装有沙子和装有水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子从一个高度滚下来,谁先到达终点?

材料:

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瓶子两个、沙子、水、长方形木板一块、两本厚书

操作:①用长方形木板和两本书达成一个斜坡

②将水倒入一个瓶子,将沙子倒入另一个瓶子中③把两只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度让两只瓶子同时向下滚动④装水的瓶子比装沙子的瓶子提前到达终点

讲解:

沙子对瓶子内壁的摩擦比水对瓶子内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间还会有摩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装水的瓶子要慢。

创造:

将瓶子里的物质换一换,再让它们比比赛吧!

3、蜡烛吹不灭

用力吹燃烧的蜡烛,却怎么也吹不灭。你知道怎样做到这一点吗?

1根蜡烛、火柴、1个小漏斗、1个平盘

操作:

①点燃蜡烛,并固定在平盘上。②使漏斗的宽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小口对着火焰用力吹气。③使漏斗的小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宽口对着火焰用力吹气。

①这样吹气时,火苗将斜向漏斗的宽口端,并不容易被吹灭。如果从漏斗的宽口端吹气,蜡烛将很容易被熄灭。②吹出的气体从细口到宽口时,逐渐疏散,气压减弱。这时,漏斗宽口周围的气体由于气压较强,将涌入漏斗的宽口内。因此,蜡烛的火焰也会涌向漏斗的宽口处。

注意:注意蜡烛燃烧时的安全。

4、变色的芹菜

实验材料:彩色水,芹菜

实验步骤:

①杯中装有彩色水②把芹菜放入彩色水中③4小时后,芹菜变色了。

植物中也有像吸水管似的小管子,能把水分送到植物的叶子中,所以芹菜就变色了。

5、气垫效应

取一块光滑的托盘,斜放在一只竖立的火柴盒上。托盘上涂抹少许稀释的洗涤剂,让一只倒放的玻璃酒杯可以轻易向下推动。怎么才能让杯子从上往下滑动,而既不许碰它,也不许吹它呢

请拿一根点燃的火柴接近杯子。杯中的空气开始升温并膨胀。杯子被升高的气压抬起,就像气垫车一样,由于托盘的摩擦力逐渐减小,便自行向下滑去。

6、静电的气球

把气球吹鼓,打结封住开口处,然后在你的毛衣上摩擦片刻。把它们送上天花板,它们就可以在上面停留几个小时。

通过摩擦,气球带上了静电,也就是说,它接受了毛衣上微小的负电子。带电的气球贴在天花板上,是因为它的负极和天花板的正极相互吸引。电子在天花板上运动,直至正负取得平衡。由于天花板不是好的导体,在干燥和温暖的室内温度可以持续几个小时,气球才会飘落下来。

7、空气的张力

取两只瓷鸡蛋杯,列成一排,在前面一个杯里放一枚鸡蛋。深深吸一口气,垂直对着有鸡蛋的杯子边缘使劲吹气。鸡蛋会跳起来,一下子翻身跌到后边的杯子里。

鸡蛋表面大多是粗糙的,而瓷杯很少十分圆,总会留有空隙,气流可以通过这个空隙进入鸡蛋底下的空间。气流将在那里压缩,如果其张力足够的话,那么鸡蛋就会像气垫船一样飘浮起来。

8、带电的气球

两个气球什么情况下会相互吸引,什么情况下会相互排斥

打好气的气球2个、线绳1根、硬纸板1张

①将两个气球分别充气并在口上打结。②用线将两个气球连接起来。③用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④提起线绳的中间部位,两个气球立刻分开了。⑤将硬纸板放在两个气球之间,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①一个气球上的电排斥另一个气球上的电。②两个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

你能用其它小实验说明气球带电吗?

9、浸不湿的纸

一张报纸,泡在水里,居然不会湿,是有人给他使了魔法吗?当然不是,让我们从小实验中轻松学科学吧!

所需用品:

一张报纸、一个空玻璃杯、一个装满水的大桶。

实验过程:

第一步:将报纸揉成团,塞进玻璃杯里。(记住一定要塞满)第二步:快速将塞满报纸的玻璃杯口朝下放进装满水的大桶里。第三步:一分钟后,拿出玻璃杯(不要倾斜)用手摸摸玻璃杯里的报纸。

发现什么:

报纸居然不会湿!还是干的!为什么呢!

原理揭秘:

原来,报纸把杯子里的空间占据了,所以,杯子里的空间小,水进去了也没有空间,又由于杯子是快速,垂直地插入大桶基本不会湿。

10、气球抓杯子

同学们相信吗,杯子能把气球紧紧抓着不放?我们试试看。

①准备材料:塑料茶杯、开水、气球②把开水倒在茶杯里,加热茶杯(小心烫手,最好请家长帮忙)③让热水在杯子里停留一会,然后将水倒掉④趁热将气球赶紧放到茶杯上,用手轻轻按一会⑤一分钟后,不管你怎样举起杯子移动,气球都不会掉下来,杯子紧紧抓着气球呢!⑥提起气球,看,它们紧紧贴在一起,就像一个整体!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当茶杯里的热空气慢慢变冷时,杯子内的压力比外面大气压要低,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11、自由落体

什么东西落的快?是网球还是高尔夫球?你可能会认为是高尔夫球落的快,因为高尔夫球比网球要重的多。在16世纪,一名叫伽利略的科学家说在地球上所有物体的下落速度是一样的,而和物体的重量无关。

实验物品:

①金属食品盘;

②网球;

③高尔夫球;

④羽毛(可选);

⑤结实的椅子或者梯子

实验的步骤:

①把食品盘放置在椅子或者梯子前面的地上。起到声音放大的作用。②摆放好椅子,把高尔夫球和网球举到同一高度。③同时松开双手。谁最先落在食品盘上?你听见的是一个声音(嘭)还是两个声音(嘭嘭)?④如果条件允许,重新再做一遍实验,这次双手分别拿着羽毛与高尔夫球。同时松手,看看哪一个先落地。

结论:

网球和高尔夫球同时落地。强大的地球引力使他们以同一速度落地。羽毛比高尔夫球落的慢,这是因为羽毛受到的空气阻力比高尔夫球更大。

在月球上,没有空气的阻力的地方,羽毛和高尔夫球同时落地。1972年宇航员格里吉·斯考特正式了这个实验。

12、探究蛋壳的硬度

鸡蛋用一只手很难压碎?当你用一只手挤压鸡蛋时,你提供的压力均匀的分布在鸡蛋的各个部分。但是如果你用尖锐物去敲鸡蛋,就很容易压碎它,因为压力将集中于鸡蛋。

生命的最初是在海洋里,是因为有了“蛋”的保护,让动物生活在陆地成了可能。

实验需要什么:鸡蛋

实验的步骤

①保持手的干净,取下戒指和首饰②把鸡蛋平放在手中③使劲攥鸡蛋④你注意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13、灭火器

把用过的一小截蜡烛放入水杯中点燃。在第二只杯子里放入一茶羹碳酸氢钠,并放少许食醋。白色粉末开始冒泡,表明正在产生一种气体。轻轻把杯中的泡沫倒向蜡烛,蜡烛立即熄灭。

在这个化学反应中,产生了无形的气体二氧化碳。它重于空气,所以倒转时沉于杯子下部。另外,由于它是不可燃气体,所以就像是灭火器一样使火焰窒息:冒出的泡沫由无数含有二氧化碳的小气泡组成。它们包围了火焰,阻隔氧气进入,火焰随之熄灭。

14、电蛇

用绵纸剪一条10*10厘米的螺旋形的纸蛇,放在一个铁皮盖上,把蛇头拉上一些。用毛料布使劲摩擦一只钢笔,置于纸蛇头的上方。纸蛇就会像一条活爬虫那样直起身来,不断向上冲撞。

这个试验中,钢笔通过毛料布的摩擦带上了电,吸引着不带电的纸蛇。每次接触会重新带上一部分电,但会立即被导体铁皮盖导掉。然后,不带电的纸蛇会重新被吸引,直到钢笔失去所有的静电。

15、火柴升降机

所需用品:火柴一盒

并排摆在桌子上的若干根火柴,可以用呼吸搬运到火柴盒中。怎样做呢用嘴唇夹住火柴盒套,降在一排火柴上,然后深吸一口气!火柴将附在盒套上,就像是贴上一样,任凭你提起和运走。在生活中只要你仔细观察,也可以发现这样的现象。

通过吸气,盒套中的空气变得稀薄,产生了低气压。而外面的正常大气压却把一排火柴压迫在盒套底部开口处。如果你猛然吸一口气,甚至单独一根火柴也能被吸起来。

16、纸鱼也会动

纸鱼放在碗里时,由于水分子在各个方向上的拉力都相等,这些微小的力彼此抵消了,所以鱼浮在水面上,并且保持静止状态。

加入一滴洗涤剂后,水表张力的平衡遭到了破坏。当洗涤剂沿着鱼尾从后部流出时,它破坏了后面水表的张力,而鱼前部的水分子的拉力依然存在,因此鱼会向前“游”动。

100多年前,“动力鱼”是市场上一种非常便宜的玩具。在下面要做的这个实验中,这些鱼是用纸做成的,根据说明,你要做的只是加入一滴合适的溶液,然后观察这条鱼。但这种合适的溶液是什么呢

小碗、硬纸板、剪刀、水、餐具洗涤剂

①在小碗里倒满水,按照下图在硬纸板上剪出一个鱼的模型。②把模型放在碗中间,观察它如何运动。现在在圆圈中间加入一滴洗涤剂。

鱼会向前“游”动。

想一想:

转一个角度把鱼的一边剪掉,这对它的运动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17、喷射的大米爆米花

用干布摩擦,让一把塑料小调羹带电,悬在一盘大米爆米花的上方。爆米花立即会跳起来,粘到调羹上。然后又突然向四面八方喷射出去。

爆米花被带电的小调羹吸了过去,粘在上面片刻。这时调羹上的部分电子转向爆米花,直到所有爆米花都带上了和调羹同极的电子。由于同性的电子是相斥的,所以才出现了爆米花喷射现象。

18、瓶子也可以射铅笔?

一只装矿泉水的塑料瓶、小钻头、一只小气球、铅笔。

①先准备一只装矿泉水的塑料瓶,要求瓶口很小,瓶壁有一定硬度。在离底部不远的瓶壁上钻一个约5毫米的小孔。再将一只小气球塞人瓶内,把它的吹气口留在瓶外,反套在瓶口上(见图一)。②用嘴向瓶里的气球吹气,当气球膨胀到一定程度时,用右手中指堵住瓶壁上的小孔,嘴离开瓶口,气球并没有瘪缩(想一想这是为什么)。③让瓶口朝天,把事先准备好的铅笔放进瓶里,要让铅笔的一头留在瓶口外(可用长些的铅笔),然后移开堵住小孔的手指。

当瓶中汽球被吹胀,用手指堵住小孔后,在开放的气球内(即瓶外)大气压力P1的作用下,气球膜与瓶壁之间形成一个密封空间。这个空间中的空气压强P2加上气球膜的收缩力产生的压强,就等于外间的大气压强。如果气球要收缩,气球膜与瓶壁间密封空间里的空气体积就会增大,造成P2减小,而外间的大气压力P1会强迫球膜凹进瓶里。所以吹胀的气球虽然没有系紧吹气口,仍不会瘪缩。

手指一旦放开小孔,气球膜与瓶壁之间的空间不再密封,P1=P2,拉伸的球膜马上自动收缩,把铅笔发射出去。这个实验也能作科学游戏表演。

19、会跳的鸡蛋

所需用品:两只瓷鸡蛋杯、鸡蛋。

①取两只瓷鸡蛋杯,列成一排,在前面一个杯里放一枚鸡蛋。②深深吸一口气,垂直对着有鸡蛋的杯子边缘使劲吹气。

鸡蛋会跳起来,一下子翻身跌到后边的杯子里。你也可以和同学们一起玩,看谁的肺活量大。

20、小小潜水员

怎么能使潜水艇潜入水下,又使它再回到水面呢?用一些简单的东西你就可以做一个“潜水员”玩具。这个“潜水员”在瓶子里可以下潜或上升,所用的方式与潜水艇在海里下潜或浮至水面的方式相同。

①把一小团橡皮泥粘到笔帽底部,潜水员就做成了。②把潜水员放进水中试试,移动或加上一点橡皮泥,使潜水员直立着漂浮。③把瓶子完全装满水,把潜水员放进瓶子,然后拧紧瓶盖。④用力挤压瓶子,潜水员沉向瓶底。⑤松开双手,现在潜水员又回到了瓶子顶部。

水下探险:

进行深海探险的潜水艇和水下探测器有特殊的仓。仓里装满海水可以下潜。把空气压进仓中排出海水,可以使潜艇或探测器变轻,然后浮出海面。

21、封锁空气

你知道一个大气压是怎么回事吗?

不太大的漏斗、瓶子、橡皮泥、水。

①把一只不太大的漏斗插入瓶口,周围用橡皮泥密封。②把水倒人漏斗。

发现什么:水却进不了瓶中。

瓶中保留的空气阻挡了水的进入。另一方面,漏斗开口处里面的水分子的表面张力,也不让空气流出。用手指按住吸管的一端,把另一端插入漏斗。你只要一抬起手指,水立即就会进入瓶中。空气可以通过吸管外溢。

22、鸡蛋浮沉的奥秘

水1杯;盐少许;生鸡蛋1个;玻璃杯1个;小汤匙1只;筷子1双。

①将水倒入玻璃杯中约五、六分满。②把鸡蛋放入玻璃杯中,鸡蛋沉入水底。③加入一汤匙的盐。④用筷子搅拌均匀。⑤浮起来的鸡蛋。

鸡蛋加人清水会下沉,加盐到一定程度会浮起,在加清水又会下沉。

①生鸡蛋的相对密度(比重)比水大,所以会下沉。②把盐慢慢加入水中,盐水的相对密度比鸡蛋大,鸡蛋就会上升。③若在盐水中再注入清水,相对密度变小,鸡蛋就可能再入水底。

THE END
1.为何他们拍拍瓶口,就能将瓶底击破?!超能力?!为何他们拍拍瓶口,就能将瓶底击破?!超能力?!小小故事汇 广东 1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金正恩12年执政生涯,3个女人是他的“加分项”,她们分别是谁? 神秘科普Talk 529跟贴 打开APP 豆瓣高分励志片,如果此刻的你正值低谷,一定不能错过! 尤里有剧说电影 361跟贴 打开APP 宁愿拉进报废厂也不卖给我国,到底https://m.163.com/v/video/VMHPMMPAC.html
2.瘪。猜想二:Ca(OH)2溶液与CO2反应,生成了可溶性物质。实验于是同学们进行了猜想和实验: 猜想一:Ca(OH)2溶液与CO2不反应,是CO2溶于水导致瓶内气压变小而变瘪。 猜想二:Ca(OH)2溶液与CO2反应,生成了可溶性物质。 实验 步骤与操作 出实验现象与结果 光 结论 一 1.取2个相同的软塑料瓶,分别集满CO2气体,编号为A、B。 两瓶内气体无色透明,瓶子形状正常 Ca(OH)2https://m.zujuan.com/question/detail-37947066.shtml
3.八年级上生物人教版实验综合文档认识发酵的原理 实验器材 白糖,酵母,矿泉水瓶1个,温开水,玻璃杯。 实验步骤 1、在一杯温开水中加入一大勺白糖和一小包酵母进行搅拌。 2、将这个杯子中的液体倒入透明的矿泉水瓶内再往瓶子里加一些温开水。 3、将一个小气球挤瘪后套在瓶口,将瓶子放在教室内窗 https://www.027art.com/fanwen/wendang/14085683.html
4.文星线上教育宅家新姿势(十)“疫”起做科学小实验新闻动态实验步骤: 1.将瓶盖拧开并且凹面朝上放在桌面。 2.将蜡烛放入瓶盖,点燃蜡烛。 3.将空的矿泉水瓶倒置,并且柠住瓶盖,观察现象。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 是不是矿泉水瓶逐渐瘪了回去,并且发出声音?这是为什么呢? 实验原理: 其实道理很简单,蜡烛燃烧需要氧气,如果瓶子里的氧气燃烧完以后,蜡烛就会因为缺少氧气而熄灭https://wxxx.jssnd.edu.cn/wxxw/xwdt/content_254291
5.科学小实验:瓶子瘪了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温开水到入瓶子,用手摸摸瓶子,是否感觉到热。 2.把瓶子中的温开水再倒出来,并迅速盖紧瓶子盖。 3.观察瓶子慢慢的瘪了。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从资料上得知,它的科学道理是这样的:加热瓶子里的空气,使它压力降低。由于瓶子外的空气比瓶子内的空气压力大,所以把瓶子压瘪了。哦,原来是大气https://www.meipian.cn/1twdnrzf
6.初中趣味物理实验选编实验20 有孔纸片托水34 实验21 手绢的秘密35 实验22 掉不下去的塑料垫板36 实验23 蜡烛吹不灭37 实验24 蜡烛抽水机38 实验25 瓶内吹气球39 实验26 能抓住气球的杯子40 实验27 会吸水的杯子41 实验28 会吃鸡蛋的瓶子42 实验29 瓶子瘪了43 实验30 会跳远的乒乓球44 http://kmwhzx.com/h-nd-999.html?groupId=-1
7.向盛满CO2的塑料瓶中倒入少量水,拧紧瓶盖振荡后瓶子变瘪,为什么不在矿泉水瓶中装入少量热水,迅速倒出后再立刻拧紧瓶盖,一段时间后看到瓶子变瘪,验证的是 热涨冷缩的原理和大气压强的原理!倒入热水后,瓶子的空气变热了,倒出热水后,热空气充满了整个瓶子,拧紧瓶盖后,瓶内的空气不能与外界的空气交流,空气变冷后,体积缩小了,由于内部压强小于外部大气压,瓶子就变瘪了! 29347 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098228260ee2f1a0a3a37454fb019c09.html
8.科技小制作2、 鸡蛋扣在瓶口后,瓶子内的温度渐渐降低,瓶内的压力变小,瓶子外的压力大,就会把鸡蛋挤压到瓶子内。 创造:当瓶子中气体的压力大于瓶子外面的压力时,瓶子会发生什么变化? 瓶子瘪了 思考:你能不用手,把塑料瓶子弄瘪吗? 材料:水杯2个、温开水1杯、矿泉水瓶1个 操作: 1. 将温开水到入瓶子,用手摸摸瓶子,https://www.360doc.cn/article/3603749_60971352.html
9.生活中的物理1——瓶子与热水1实验 材料:空矿泉水瓶,热水,水盆 步骤: 1、将矿泉水瓶加满热水。 2、将热水倒入水盆中,放置几秒,再拧上盖子。 你发现了什么? 2现象 没错瓶子瘪掉了。 3原理 装过热水的瓶子里有大量的水蒸气,挤走了空气。过了一忽儿,瓶子内的水蒸气预冷变成液态水,体积变小了。此时瓶内的压强变小了,外面的大气压强大于https://blog.csdn.net/NEYMARLBZ/article/details/134698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