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原理分析19.(2分)根据下图从19-A或19-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19-A计分。(1)选用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O(2)选用装置收集氧气的理由为O(1)选用装置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2)选用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检验气体是否集满的操作是。20.(3分)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C,白由甲口薄铜片80t热水固体A燃烧的条件”及灰火的原理”。(1)实验甲:用可燃物红磷和白磷进行探究,若要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则固体A为。(2)实验乙:将长短两只蜡烛固定在烧杯中,点燃。向烧杯中放入干冰后,长蜡烛继续燃烧,短蜡烛的火焰逐渐变小至熄灭。
4、t;B)。(2)方案B中,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的现象是。23.(2分)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倾斜锥形瓶使稀盐酸与固体接触发生反应,瓶内气压的变化如坐标图所示。(1)1g碳酸钙完全反应后,可制得g二氧化碳。(2)对比分析坐标图中的点,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有关。24.(4分)某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了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40C,棉花的着火点150C。1DIIIIV步骤:将U型管放入冷水中,打开K1,关闭K2,向U型管中充入氧气。两端棉花都不燃烧。步骤:打开K2,关闭K1,向U型管中充入二氧化碳,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后,将U型管放入80
5、c热水中。两端棉花都不燃烧。步骤:步骤:打开K2,关闭Ki,向U型管中充入二氧化碳。燃烧着的棉花熄灭。(1)步骤的实验目的是。(2)步骤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33)步骤的操作及现象是。(4)步骤中燃着的棉花熄灭的原因是。2018年石景山一模R基本实验及原理分析118.(2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请从18-A或18-B两题中任选1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18-A计分。ABCD19.(3分)根据下图所示研究氧气的性质。18-A18-B(1)实验室制取CO2选取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2)用C装置U攵集CO2,检验收集满的方法是O(1)实验室用高镒酸钾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
9、有大量气泡产生,变成雪碧,则B物质是,该过程发生的化学反应最多有个。(3)C是一种紫色的溶液,滴入雪碧”中变为红色,则雪碧的组成是。2018年延庆一模R基本实验及原理分析120.(3分)实验室用高镒酸钾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1实验2(1)实验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2中,证明木炭发生反应依据是写出木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1.(2分)实验室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步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填序号)。22.(2分)根据下图两个实验,请你任选一个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两个都写,按计分)。通过
10、这两个对比实验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23.4分)如图是某兴趣小组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电阻丝在实验中的作用是(2)加足量白磷的目的是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装置冷却到室温,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据此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0%的结论。参考答案2018年西城一模22.(3分)(1)3CO+Fe2O33CO2+2Fe(2)继续通CO至玻璃管冷却或用弹簧夹夹住气球(3)黑色粉末部分变红2018年海淀一模加热19-A(1)2KMnO4K2MnO4+MnO2+O2T(2)氧气不易溶于水19-B(1)CaCO3+2HClCaCl2+H2O
11、+CO2T(2)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20.(1)白磷(2)隔绝了空气(或干冰升华吸热,温度降低到石蜡的着火点以下)(3)密度比空气大22.(1)2NaOH+CO2Na2CO3+H2O(2)乙中液体倒吸入甲中,甲中产生无色气体2018年朝阳一模22.(2分)(1)A(2)中产生气泡,中无现象23.(2分)11)0.44(2)ac或bd24.(4分)(1)探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未达到着火点时是否燃烧(2)证明U型管中氧气已排尽(3)打开K1,关闭K2,向U型管中充入氧气。右端棉花燃烧,左端棉花不燃烧(4)充入不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隔绝了氧气2018年石
12、景山一模18.(2分)18-A:(1)A(2)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熄灭,则CO2已收集满18-B:(1)2KMnO4K2MnO4+MnO2+02T(2)D19.(3分),一一点燃一(1)C+02=C02(2)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3)澄清石灰水用于检验木炭燃烧的产物,水是为了防止集气瓶底炸裂2018年顺义一模21.(1)滴水之前白磷不燃烧,滴水之后白磷燃烧催化剂(2)2H2022H2O+02T(3)不行,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有爆炸的危险22.(1)Ca(OH)2+Na2CO3=CaCO3J+2NaOH(2)HCl
13、3(3)NaCl、CaCl2、HCl、H2O2018年延庆一模20.(3分)(1)2KMnO4=K2MnO4+MnO2+02T(2)木炭剧烈燃烧,发白光;或木炭消失或量减少点燃C+02=CQ21.(2分)加快溶解22.(2分)H2O+C02=H2c03或2NaOH+CO2=Na2CO3+H2OCO2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合理给分)23.(4分)(1)加热,使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2)将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消耗完全,使结果更准确;点燃4P+502=2P2O5(3)U型管左侧液面约上升到刻度1处。2016-2017中考一模实验原理汇编二
15、瓶子均变瘪,变瘪程度依次为2向瓶内倒入1/3体积饱和石灰水,迅速拧紧瓶盖,振荡3向瓶内倒入1/3体积5%氢氧化钠溶液,迅速拧紧瓶盖,振荡4向瓶内倒入1/10体积氢氧化钠固体,迅速拧紧瓶盖,振荡已知: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1)实验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上述4个实验中,验证了CO2能与NaOH反应的实验有(填序号)。(3)请判断实验1能否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并说明理由。四,R实验原理分析138.(5分)利用表中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装置实验1实验2甲的试管中放入少量MnO2,滴管中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乙、丙
18、解于水。白磷的着火点为40C。)实验a中试剂b中试剂c中试剂I5%H2O2溶液MnO280c热水II石蕊溶液HCl气体NaOH溶液(1)实验I中,若在c中长导管口处放置一块白磷,当打开止水夹后,可观察到白磷燃烧,通过此实验能证明燃烧的条件是。若要证明燃烧的另一条件,在对比实验中,需将c中盛放的试剂改为。(2)实验II能证明NaOH与HCl发生了反应。实验过程中,打开止水夹d后,可观察到的现象为。(3)若按图2所示连接装置,进行实验II,则会观察到c中长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原因是O七,R实验原理分析137.(4分)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如下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K1、K2、K
19、3均处于关闭状态)。(1)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若A装置的锥形瓶中放一小块白磷,白磷不燃烧。分液漏斗中放入80c的热水,打开Ki,使热水流入锥形瓶中浸没白磷,关闭Ki,白磷仍不燃烧。打开K2、K3,待液体注入锥形瓶后关闭K3,观察到A中有气泡产生且白磷燃烧,则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此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2)研究碱的性质若A装置的锥形瓶中放入滴有酚酗:的氢氧化钙溶液,分液漏斗中盛放足量的稀盐酸,B装置的锥形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分液漏斗中盛放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实验时,打开Ki,滴入稀盐酸至A中溶液恰好变为无色,关闭Ki,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后续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
21、活塞至一定高度,松手后,观察到活塞,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2)步骤n中注入浓NaOH溶液的体积应为mL。(3)步骤出的目的是排除的干扰。(4)通过对比现象,可知C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016-2017中考一模实验原理汇编二,39.(4分)(1)CaCO3+2HCl=CaCl2+H2O+CO2T关闭M后,生成的二氧化碳使右侧管内的压强增大,将液体与固体分离(2)白磷没与氧气接触打开止水夹M,经M处向U型管内不断充入氧气三,40.(4分)(1)CO2+H2O=H2CO3Ca(OH)2+CO2=CaCO3J+H2O(2
23、2=MnO2=2H2O+O2T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2)Ca(OH)2+2HCl=CaCl2+2H2O(3)打开.K3,将氢氧化钠溶液注入锥形瓶中,关对K3,充分反应后打开.K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使B中的压强减小八,38.(1)回到原处(2)20(3)水2016北京中考一模实验原理汇编(4)n中水沸腾,m中水不沸腾2NaOH+CO2=NazCOH2O一,西城同学们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C02与NaOH、Ca(0H)2都能发生反应。36.(4分)NaOH溶液C02分别向甲、乙两个瓶中注入少量、等体积的两种溶液,观察实验现象。(1)甲中反应
24、的化学方程式是。说明CO2能与Ca(OH)2反应的实验现象(2)下列实验现象中,一定能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填序号)。a.U型管中红墨水左低右高b.U型管中红墨水左高右低c.U型管中红墨水液面没有发生改变四,石景山36.(4分)实验小组的同学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方案如下。注:乙醇在实验中只作为溶剂,不参与化学反应。实验装置实验操作实验现象11116尹的NaOH乙醉游求、-E石灰小7向饱和的NaOH乙醇溶液中缓慢通入CO2甲中出现胶状白色沉淀,乙中无明显现象滴入稀盐酸甲中用气泡生成,乙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实验操作中,甲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5、2)甲中出现胶状白色沉淀的原因是。(3)实验操作的目的是。(4)如果将上述实验方案中的氢氧化钠乙醇溶液换为氢氧化钠水溶液,(填“能”或“不能”)完成实验目的。36.(4分)利用下的部分性质,五,门头沟co2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碳进行如下实验(甲、体积土匀为250mL)。带几玻琉球池可充分接触Z,实验一:若乙中盛有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的干燥的纸花,关闭Ki,打开K2,通入潮湿的CO2气体,紫色纸花不变色,则甲中所盛试剂可能是。关闭K2,打开Ki,通入潮湿的CO2气体,紫色纸花变红,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纸花变红的原因。实验二:若甲中盛有100mLNaOH溶液,乙中盛有100mLCa(
26、OH)2溶液。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资料: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六,丰台36.(5分)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已知:二氧化碳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的溶解度非常小。(1)制取纯净的二氧化碳:进行此实验时,将C装置两端分别与B、E装置连接。第27页共24页A中液体为澄清石灰水,B中固体为大理石,C中液体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打开Ki,关闭K2,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盐酸滴入B中,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当A中出现大量浑浊时,后续操作为,可在C中收集到较纯净的二氧化
27、碳。(2)研究CO2与水反应:进行此实验时,将D装置c、d两端分别与B、E装置连接。A中液体为紫色石蕊溶液,B中固体为碳酸钠,D中液体为浓硫酸,E中放一朵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滴入B中。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观察到,说明使紫色石蕊变色的是碳酸、不是CO2。七,延庆36.(4分)如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探究实验装置.【查阅资料】水的沸点与气体压强有关,气体压强小,沸点低;气体压强大,沸点高。【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步骤:如图所示,锥形瓶A盛满CO2气体,锥形瓶B盛有96c以上但未沸腾的热水,烧杯中加入同样温度的热水(起保持锥形瓶B
28、中水温恒定的作用).步骤:取2支注射器,一支抽取20mL水,另一支抽取20mL浓NaOH溶液.步骤:将注射器中20mL水注入锥形瓶A中,振荡后观察,锥形瓶B中的热水没有沸腾.步骤:取下盛水的注射器,再将盛20mL浓NaOH溶液的注射器迅速连接到锥形瓶A上,注入该溶液并振荡,观察到明显的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开始前,依上图连接好装置(锥形瓶A、B和烧杯均未盛装物质),将一支空注射器连接到锥形瓶A上,并将其活塞缓慢向上拉,几秒钟后松手,观察活塞是否复位,这个操作的目的是。(2)锥形瓶A中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步骤锥形瓶B中产生的明显现象是;
29、产生明显现象的原因九,通州点燃36.(5分)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资料:S+O2=SO2)Na2CO3+CO2+H2O=2NaHCO3,产生浑化碳持续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发生反应为:(1)打开Ki、K2、K4,关闭K3,向装置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当观察到,则证明该装置内的空气已经排净。关闭Ki,点燃酒精灯,加热硫粉,观察到硫粉并不燃烧。以上操彳都需要打开K4,原因是。(2)待冷却后,打开Ki,向装置中通入氧气,证明装置内的二氧化碳已经排净的方法和现象是O(3)打开,关闭,点燃酒精灯,加热硫粉,观察到硫粉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该实验装置的主要优点是
30、消除了有害气体对环境的污染。十,东城35.(4分)课外小组同学利用图A、图B所示装置验证碳酸钠的性质。(1)利用图A装置进行如下实验步骤一:向三口瓶内的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酚Mt,溶液显红色。步骤二:将注射器1的针头向瓶内推进,使针头下端进入瓶内液面下,向外拉注射器,此时注射器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看到明显现象后,将针头向上拉至图示所示位置。步骤三:验证碳酸钠是碳酸盐,应该进行的实验操作是,看到的实验现象是。(2)利用图B装置进行实验。将二氧浊的原因是除反应消耗水使溶剂量减少外,还有的其它原因是(请依据下表信息回答)。物质20c时溶解度/g相对分子质量Na2CO32
31、1.5106NaHCO39.684十一,怀柔35.(4分)依据右图所示(夹持仪器略去,Ki、K2均关闭)回答问题:(1)打开Ki,待液体全部流下,立即关闭Ki,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充分反应后,打开Ki和K2,使液体全部流入锥形瓶。若锥形瓶中出现浑浊现象,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回答)若锥形瓶中无现象,则其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是。十三,海淀36.(4分)为了研究反应中压强的变化情况,利用下图进行实验。(1)检查装置气密性:打开a,关闭b,在A中加入水,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用同样原理可以检查装置另一侧的气密性(2)在A、B中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在集气瓶内放入一
32、定量的大理石,将a、b都打开,用注射器加入足量稀盐酸直至液面浸没下端管口,保持注射器活塞不动。此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3)关闭b,集气瓶中持续产生气体,A中的现象是。判断A中是否发生化学反应:(若没有反应,写出理由;若发生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答案一,西城36.(4分)(1)2NaOH+CO2Na2CO3+H2O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bc(0、1、2分)三,燕山34.(1)浓硫酸;CO(2)X=(5a-m)/(m-a)(3)偏大35.褪色;不褪色;有爆鸣声(1);(2)除去(吸收)二氧化硫气体;引起倒吸现象,B中液体会倒吸入A,A处热试管有可能炸裂四
33、,石景山36.(4分)(1)2NaOH+CO2=W2CO3+H2O(2)碳酸钠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小(3)证明CO2和Ca(OH)2反应(或证明CO2和NaOH反应后有碳酸钠生成;或生成CO2;或进一步证明CO2和NaOH反应等)(4)能五,门头沟36.(4分)实验一:浓硫酸或浓氢氧化钠溶液CO2+H2O=H2CO3实验二:CO2+2NaOH=Na2CO3+H2O关闭Ki,打开K2,往导管中缓缓通入大于250mL的二氧化碳,若乙容器中无浑浊,则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七,延庆36.(4分)(1)检查装置气密性(2)2NaOH+COLN电CO
34、3+H2O(3)水沸腾B中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八,房山100%35030点燃36.(1)4P+5O2=2P2O5(2)B中液体倒吸入A中,A中有气泡冒出CO2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使A中气体减少,压强减小,B中液体倒吸入A中;稀盐酸与Na2cO3反应生成CO2气体,有气泡冒出。九,通州36.(1)石灰水变浑浊;平衡装置内外大气压(合理给分)(2)用带火星木条放在K4处,木条复燃(合理给分)(3)K3;K2十,东城37.(4分)(1)步骤2:Na2CO3+Ca(OH)2=CaCO3(+2NaOH步骤3:将注射器2中稀硫酸推入瓶中瓶中产
35、生气泡,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20c时,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生成碳酸氢钠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H一,怀柔35.(4分)(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a(OH)2+CO2=CaCQJ+H2O(2)NaCO+Ca(OH)2=CaCOj+2NaOHCa(OH)2、NaCI或CaCl2、NaCI或CaCb、NaCl、Ca(OH)2或CaCL、NaCl、HCl十三,海淀36.(4分)(1)方法一:向上拉注射器,A中导管有水柱上升,停止拉注射器,水柱保持(或向下推注射器,A中产生气泡)方法二:用手紧握集气瓶,A中产生气泡,松手后,A中
36、导管有一段水柱(2)集气瓶内产生气体,B中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中无明显现象(3)集气瓶中液体进入A(或A中液面上升)Ca(OH)2+2HCl=CaCl2+2H2O九年级期末实验探究练习题(四)1.(3分)控制变量法是科学实验中的重要方法。下列两个实验的设计均运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缓慢通入C0aAB(1)A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实验中观察到浸在(填“热水”或“冷水”)里的丫型管中白磷燃烧;该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2)B是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图中、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能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为。2.(4分)
39、,量筒的容量为250mL。实验步骤如下(装置气密性良好):I.打开止水夹a和b,向集气瓶中缓慢鼓入一定量空气,稍后,测得进入到量筒中的水的体积为VimL;II.用强光手电照射,引燃红磷;III.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b,测得量筒中的水的体积变为V2mL;IV.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1)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整个实验过程中的现象为。(3)步骤n中引燃红磷前应进行的操作是,否则会影响测定结果。(4)步骤III中,未冷却至室温会使测得的V2数值(填“没有影响”、“偏高”或“偏低”)。R实验原理分析111.(4分)利用下图装置在实验室模拟炼铁,并将得到的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