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我们将按照科学小实验微课堂的内容构成,分情景导入、实验操作、原理讲解、拓展交流四部分向大家介绍,建议在拍摄时分段录制,最后再剪辑合成在一起。
情景导入
情景导入,即通过某个场景、问题、事件介绍、实验效果演示,引入科学小实验的“实验原理”关键词。
情景导入部分的视频在制作的时候,可以采用图片、视频,再加上语音解说的方式。在语音解说快要结束,准备引入实验主题的时候,可参考以下句式过渡:
刚刚介绍的(场景),就与我们今天要讲的(实验原理)有关;刚刚给出的(问题),就要靠接下来的(实验原理)来解答;在刚刚提到的(事件)中,就涉及到了我们今天要讲的(实验原理);刚刚大家看到的(实验效果),主要用到了(实验原理);
下面来看具体的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
该部分包含三个环节:实验材料展示、操作步骤、效果演示。
实验材料展示
为了能够清晰展示实验材料,建议首先按照“实验耗材”和“实验工具”进行分类,然后再根据实验操作的顺序分别介绍。
拍摄录制“实验材料展示”这一片段时,大家可采用“边指边介绍式的实拍”或者“照片+语音解说”,两种方法都是比较方便的。
操作步骤
操作步骤是整个实验和视频的亮点和重点所在,最终呈现到视频上必须要做到操作步骤正确合理、表达条理清晰、用词准确、关键步骤讲解到位、知识点穿插恰到好处。为了能达到这个标准,希望大家在正式录制之前,先做到下面几点:
(1)掌握实验的各个环节和操作,了解容易出错和困难的地方。
(2)拆分梳理实验过程,写出每个步骤的解释说明、关键细节、知识点、安全操作提示等。
(3)用比较口语化的方式,讲解说明每个步骤,可以加入一些自问自答、提示提醒等话语,直到比较流畅和自然为止。
效果演示
效果演示就是把实验结果向大家展示一下,那么我们在设计实验的时候,就要尽量把实验结果设计得足够有趣味性和视听冲击感,最好能够出乎观众意料和“颠覆”生活常识,这样便能加深实验给观看者留下的印象,同时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原理讲解
解释说明实验中起主要作用的科学原理,要尽量避免采用学术化的表达方式,而要尽量用学生常见的物品和已经具备的生活常识,与要讲解的科学原理进行关联和类比。
在录制实验原理这个片段的时候,可以直接采用最简单的现场实拍的方式进行讲解,还可以适当插入几张原理图辅助说明。
拓展交流
(作者系北京东方汇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课程部负责人,曾教授DP801单片机、scratch编程、机器人课程等创客系列课程,指导学生参加Robofest、RobotChanllenge、RoboRAVE机器人比赛,并获一、二、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