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良好习惯养成实施方案设计(精选10篇)

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通常会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良好习惯养成实施方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课题的提出和意义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我国的养成教育可谓源远流长,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曾提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对后世的养成教育产生了长远的影响。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日益突起的时代,良好的行为习惯已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最起码素质,良好的行为表现也成为测量和评价素质教育成果的重要内容和主要依据。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国外也曾有教育家这样说过:"开始做得好,一半做到了","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好的行为习惯可使幼儿生活、学习自然有序、充满生机,相反则会使幼儿一日生活杂乱无章,死气沉沉,以至影响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由此可见,习惯对孩子的一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培养一代少年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是保证他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当前农村的幼儿,其父母或由于自身素质或由于工作等原因,无暇顾及孩子的行为习惯培养,或者是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对幼儿的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系统的教育;而祖辈们则认为:只要吃饱穿暖就可以了,其余一切则让孩子顺其自然,无所谓什么习惯培养。而孩子由于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还认识不到好的行为习惯所带来的好处。长期以往,孩子们放任自流、我行我素,出现了许多陋习:卫生习惯差(早晚不刷牙、不剪指甲、饭前便后不洗手、不经常洗澡换衣服等);学习习惯欠缺(倾听习惯、举手回答问题的习惯、完成老师的任务方面表现都不尽如人意);礼貌习惯欠缺(遇到生人不会打招呼、不主动问候老师和小朋友、脏话粗话到处滚、与幼儿有冲突时,不能用语言沟通的往往就用武力解决);缺乏应有的思想品德和社会交际能力(缺少同情心和有爱心、与同伴协商、合作能力差)。

因此,综上所述,抓好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我园的实际情况,我们将在未来三年中进行"家园共育,促进农村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的课题研究,旨在通过研究,营造出良好的家园共育的氛围,促进幼儿园及周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课题研究对象

杨树林中心园(中班幼儿)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探索如何指导家庭与幼儿园配合,共同做好农村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工作。

2、明确农村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并进行分类研究;

3、明确农村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原因及矫正策略;

4、初步探索农村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和原则

(1)研究方法:

a、行动研究法

按照提出问题、收集整理信息、拟订计划、行动实施和评价总结的总体步骤,真正实现行动为研究提供实践依据,研究为行动提供理论指导的目标。

b、问卷调查法

广泛收集教师、幼儿、家长以及社会对幼儿行为规范的调查报告,并发放问卷,就幼儿家庭基本情况及幼儿行为习惯方面的教育观念、方法、教育内容等问题,对家长进行调查,并对问卷进行整理、分析,从中把幼儿的行为、要求放在教育第一位,使不良的行为得到及时矫治。

下面是本人每月为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制定的计划:

9月份:

1、着重培养幼儿能专注地听老师说话。

2、开展多技巧的教学活动。以新颖的教学手段去吸引幼儿。

10月份:

1、着重培养幼儿别人对自己说话时,能集中注意地听。

2、开展一些游戏活动,使得幼儿与幼儿有更多的交流机会,在游戏中,教师指导幼儿要专注听对自己说话的人。

11月份:

1、别人在说话时,要保持安静,有礼貌地倾听。

2、开展讲故事比赛。

12月份和1月份:

着重培养幼儿看着对方的眼睛,注意口型、表情和姿势,要作出相应的反应。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是非常重要的,要随时地去观察和督促幼儿,两个老师也要互相配合,在课堂上,在课间都要观察每一位幼儿,还要做好家长工作,使幼儿一直能在这样的氛围中保持倾听的`好习惯。我相信在这样一步一步从小到大的目标去培养幼儿,每月获得一个小小的收获,会让幼儿在倾听能力方面有一个质的飞跃的。

一、来园

1、高高兴兴来园,知道向老师、小朋友问好、问早,不哭闹。

2、在成人指导下,会正确地用淡盐水漱口并擦嘴。

漱口的方法:左的拿水杯,含一口水,闭住嘴,两腮鼓动三、四下,仰脖漱漱嗓子,低头弯腰将水吐入池内,连续漱三、四下即可。漱完口后,将水杯按要求放回原处。

3、能有组织的晨间活动中去,爱护物品及玩具。

二、盥洗

1、逐步养成饭前、便后及手脏时洗手的习惯,学习用正确的方法洗手、擦手,洗手时不拥挤、不打闹。

洗手的方法:拧开水龙头(水量不能太大),把手冲湿后,站到一侧打肥皂(后面一位小朋友上前洗手、打肥皂),然后两只手心相对搓,搓出肥皂泡后,右手搓左手背,左手搓右手背,左手握右手腕转圈到手掌再到手指尖,右手动作同左手。两手五指分开手指交叉洗指缝。用清水冲干净手后取下自己的毛巾擦干。

擦手的方法:将小毛巾平摊在右手上,右手握住左手腕转圈从手腕到手掌再到手指尖,再用毛巾擦干手指缝,左手动作同右手。

2、初步学习正确的洗脸方法(夏季午休起床后以及平时幼儿脸脏时洗脸)。

洗脸方法:手心朝上,双手小指对齐并拢,双手成瓢状,接水,用水洗湿脸,用食指擦洗内外眼角、嘴角,双手上下搓洗脸部,把手上的水甩入池内,用毛巾将脸擦干,将毛巾挂好。

三、进餐

1、进餐前知道先用肥皂洗净手后才能安静入座

2、逐步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学会在进餐过程中随时使用餐巾擦手和嘴,学会使用勺子,并保持桌面、地面和衣服的整洁。

良好的进餐习惯:情绪愉快、安静进餐,初步懂得吃各种食物对身体的好处,不挑食、不剩饭、细嚼慢咽。

3、知道餐后用餐巾擦嘴巴和手,离开座位将餐具和废弃物送到指定位置,并用温水漱口擦嘴。

用餐巾擦嘴的方法:双手拿起餐巾打开,大拇指在餐巾上,四指在餐巾下,从两嘴角擦向中间,折一下餐巾,再从嘴角两边向中间擦一次,再折一次,沿嘴边转达圈擦一次,然后把餐巾握在左手心内,双手端起餐具送到指定位置。

饭后漱口的方法:左手拿水杯,含一口水,闭住嘴,两缌鼓动三、四下,低头弯腰将水吐入水池内,连续三、四口即可,漱完后,将水杯放回原处。

四、散步

知道散步的意义,能够一个跟随着一个、慢慢走,眼睛向前看,不剧烈活动。

五、入厕

1、能主动向老师表示大小便,有了便意随时入厕,不尿湿衣裤。

2、知道男女分池,能在规定的便池大小便,便后主动找老师帮助冲洗厕所。

3、知道入厕后要用肥皂洗手。

六、喝水

1、能在老师指导下分组、有序地喝水。

2、认识自己的水杯,并用自己的水杯喝水,以防传染疾病。

5、不喝生水,知道口渴时会自己去喝水。养成喝白开水的.习惯,

七、睡眠

1、午休准备

学习脱衣服,并按要求把衣服摆放好。能安静入睡,知道用仰卧或右侧卧姿势睡眠,不蒙头的道理。

2、午休

知道入厕时穿上鞋子轻轻走动,知道不发出声响、保持室内安静的道理。

八、离园

1、整理好玩具物品愉快地等待家长来接。

2、临走时知道向老师和小朋友说再见。

九、卫生安全

1、知道身体不舒服时告诉成人,

2、外出和活动时,不离开成人,不去危险的地方,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3、初步了解保护眼睛、鼻子、耳朵等身体部分器官的安全和卫生的重要性,不将异物寒流进鼻孔和耳朵里。

4、知道上下楼梯以及玩大型运动器械时有秩序,不拥挤。

5、知道不将危险的物品带到幼儿园。

6、初步养成讲卫生、爱整洁的良好习惯。

一、方案的提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在幼儿期进行生活习惯的培养,正是为他们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基础。因此,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幼儿的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有很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二、方案的界定:

1、小班幼儿生活习惯:幼儿根据自身的能力做力所能及的自身服务。

2、幼儿良好学习习惯:是指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在生活卫生、道德品质和品德学习多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自动化行为。

三、方案的.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是在新概念兴乐幼儿园小二班幼儿:幼儿人数25人,平均年龄3.5—4岁,。

四、方案的研究原则:

1、主体性原则:在研究过程中,要以如何引导幼儿自我体验、自我感知、自我探索、自我完善为主线,以自助、他助、互助、等手段,构建幼儿园外来民工子女学习习惯教育的运行体系。要把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幼儿的主动参与有机结合起来。

2、整体性原则:要以面向全体幼儿,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并以良好学习习惯培养为实践的价值目标。

3、可行性原则:在研究过程中要明确区别不同区域、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不同幼儿,注意切实根据自己幼儿园和幼儿的实际,重在针对性、实践性、操作性。

4、灵活性原则:各子课题实验时要根据原来的基础和发展目标,制定体现纲要和幼儿个体的灵活的实施方案和计划。

五、目标:

1、饮食习惯:饭前洗手,不剧烈活动;固定就餐地点,按时就餐,不用手抓饭,会使用餐具进餐,不挑食、不偏食,安静就餐,不说话,不东张西望,不暴饮暴食,细嚼慢咽,饭后漱口擦嘴。

2、衣着习惯:衣着舒适、整洁、朴素、大方、便于活动,能结合气温高低活动量大小变化增减衣物,在成人的指导下,学会自己穿脱衣服。

3、睡眠习惯:用右侧卧或仰卧;早睡早起,睡觉前不做剧烈运动;自己独立安静地睡眠{自己单独一床,不用别人哄睡,不用辅助物入睡;睡眠前后不哭闹,不乱发脾气}。

4、清洁卫生习惯:学习用正确的方法早晚洗脸;洗手时不玩水能按正确的方法洗,不吃手指、不把不干静的物品放入口中;不随地大小便,不憋尿;不乱丢垃圾、不在地上、墙上、乱画;不爬、不踩桌椅;不随地吐痰。

5、器官保护卫生习惯:

(1)用眼卫生:看书姿势正确;每天看电视不超过两小时,不用脏手揉眼睛。

(2)用嗓卫生:不高声喊叫,唱歌时用自然的声音唱。

(3)用耳卫生:遇到噪音时知道捂住耳朵,不抠耳朵、不把异物塞入耳。

(4)口腔卫生:知道饭后、吃零食后要漱口;早晚刷牙,不将异物放入口中,不吞咽异物。

(5)鼻子卫生:不用手抠鼻孔;不将异物塞入鼻孔中。

六、内容:

(一)第一阶段:

目标:

1、饭前便后要用肥皂洗手,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不掉饭粒,形成良好的进餐模式。

2、自我感知能力凸显,能及时入厕,不尿湿裤子,不随地大小便,不憋尿;会把裤子提好,不露出小肚子。

3、睡前不做剧烈运动;自己独立安静地睡眠{自己单独一床,不用别人哄睡,不用辅助物入睡;睡眠前后不哭闹,不乱发脾气。4、学习用正确的方法洗脸;洗手时不玩水能按正确的方法洗,不吃手指、不把不干静的物品放入口中;不乱丢垃圾、不在地上、墙上、乱画;不爬、不踩桌椅;不随地吐痰。

措施与内容:结合儿歌,培养技能。

1、在常规活动中,洗手入厕、午睡穿脱衣服、进餐是最重要的三项。在培养中孩子们不是把先后顺序弄错,就是细节达不到要求。因此进过多方面参考,我将它们编成儿歌,这样既可让孩子熟练地掌握要领又可把握动作的先后顺序。如在洗手这一常规的实施过程中,我和孩子们一起编了这么两首儿歌:《洗手歌》《漱口》。儿歌编好后,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儿歌。特别是在洗手这一环节中,有的孩子忘记了动作的先后顺序。但只要在老师的点拨下,背一背儿歌,动作要领就掌握了,小手也洗的很干净。

2、利用各个一日环节间隙,进行餐前做回顾教育。

3、总结实施情况。

(二)第二阶段:

1、继续养成良好进餐习惯,会正确使用勺子会一口饭一口菜用餐,

会细嚼慢咽,饭后会把碗勺放好,用自己的毛巾擦嘴。

2、学习整理自己的衣服,会把他们折好放在指定位置。3、学习正

确的方法唱歌。

措施与内容:

1、坚持正面教育,多表扬多鼓励。

陈鹤琴指出:“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好得多”。心理学上指出:愉快的情绪能促使大脑皮层建立一个兴奋灶,使学习保持最佳状态。幼儿会对自己正确的行为获得鼓励而为之喜悦,从而使好的行为习惯继续保持。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表扬与鼓励常常是达到教育目的的最有效的方法。我发现当小朋友把玩具弄得满地都是时,大声斥责是起不了多大效果的,而这时你轻轻地说一声:“我来看看哪些小朋友最棒,能把地上玩具捡干净。”然后再表扬几个正在拣玩具的小朋友真能干。那么,地上的玩具会在顷刻间被拣的干干净净了。

2、让家长辅助孩子自己穿脱衣物,并学会自己整理衣物。3、游戏:给娃娃穿衣服。4、谈话:怎样唱歌才好听。

(三)第三阶段:

目标:1、口渴会主动喝水。

2、学习用正确的方法保护耳朵。

3、初步学习给衣服扣子,拉拉链起床后会主动整理自己的衣物。

4、会把学习用品、玩具分类归放。

1、“区域游戏”中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区域游戏是我们对小班幼儿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通过每日区域活动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如娃娃家里教师为孩子们投放了布娃娃,小衣服、小梳子、发卡等。游戏过程中孩子们自发的分配角色,相互间学会了分工、合作。为娃娃穿衣服,梳头,在打扮娃娃的过程中,孩子们不自觉地学会了穿衣服、扣子,扎小辨、洗脸等行为。

益智区里我们为幼儿准备了大量的拼图卡片,起初孩子们喜欢自己玩,随着活动的开展,孩子们在操作中会遇到一些困难,为了完成任务,孩子们之间学会了相互合作、帮助、欣赏。他们的这种表现,在小班孩子中应该算是非常棒的了。

2、在一日活动中,渗透随机教育。

3、利用家长园地、发放宣传材料请家长配合让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四)第四阶段:

目标:1、学习大小便后会把裤子拉过肚脐,大小便后学习擦PP。

2、继续学习自己盖被子,会把被子拉过肩,不蒙头睡。

3、继续学习独立进餐,不掉饭粒,会把吃剩的骨头等放入指定位置。

4、初步学会整理自己的仪表,如小手脏了会用流水洗手,会用手帕擦汗。

5、学习自己穿鞋子。

措施:

1、利用各个活动环节进行教育,设计活动课程使幼儿更深入了解。

2、故事:小猪变干净了。

3、家园共育:请家长配合让幼儿在家独立进餐,餐后可让幼儿整理自己的桌椅,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4、区角投放一些练习自理能力的物品。

5、评比小红花,个案分析记录。

(五)第五阶段:

目标:

1、学习整理自己的仪表,会用手帕擦汗。

2、继续学习用正确的方法保护耳朵、嗓子、眼睛、鼻子。

3、饭前便后主动洗手,会用自己的毛巾擦手,做到洗手时不玩水。

4、学习归放学习用品,懂得物归原处的道理。

5、天热会主动喝水,懂得喝生水会生病。

6、继续学习穿鞋子。

7、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

1、穿衣比赛。

2、故事:鞋宝宝找朋友

3、利用各个环节进行个人卫生教育。

4、游戏:我送玩具回家。

5、社会:情境表演。

6、家园共育:请家长配合让幼儿在家作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7、谈话活动:我进步了。

(六)第六阶段:

1、总结一个学期以来探索出教师、家长的教养观念及途径和方法。2、总结幼儿在家园共育中,身心获得的良好发展。

1、专题交流。

2、撰写研究总结

4、成果展示。(成长发展档案、教养笔记、论文等)

七、研究方法:

本课题在研究中以教育行动研究方法为主,与观察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等教育方法并以以下几种方法相结合:

1、行动研究法:强调行动者参与研究,采取观察、谈话、访问、接触等多种方法,安排定量的良好行为习惯的技能训练。

2、个案剖析法:建立幼儿行为习惯个人档案,注重剖解,形成典型个案。

3、调查研究法:进行团体、个体问卷调查,针对反馈信息,探寻实施策略,注重共性与个性相兼顾,强调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4、经验总结法: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大胆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创新研究,积累总结经验,为以后的良好行为习惯教育提供便利。

八、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

1、资料准备;

2、制定课题实验方案;

3、选择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师学习、讨论;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实验班课题实践活动。本阶段是实验工作的关键阶段,必须认真组织实施,抓好每一个环节,这个阶段收集到的资料和得到的结论,对整个实验是否能达到预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

对本课题的研究,进行全面的总结与评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论文。

2)收集整理有关课题研究的资料(个案、论文、幼儿行为习惯追踪记录、家长调查问卷等)。

3)请有关专家对课题进行成果论证。

4)成果推广。

本阶段属于课题的总结阶段,必须系统全面地整理课题研究成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得出课题研究的结论。

为进一步规范幼儿在园行为,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严谨规范,积极向上的风貌,将开学第一周定为幼儿行为习惯养成训练周,具体要求如下:

一、幼儿行为习惯训练内容:

1、个人习惯

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自己吃饭(小班会用勺子吃饭;中大班孩子会用筷子吃饭;)

自己穿衣穿鞋(衣服、鞋子能够分清楚正反,会穿脱)

上厕所(能够知道有人时等候;会用厕纸;上完厕所要洗手)

卫生习惯(穿戴要整齐、整洁;每天自己洗脸、刷牙、洗脚;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

自己的东西自己整理。

2、文明礼仪

来园:见到老师、小朋友和长辈要用普通话主动问好,会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

在园:小朋友要懂得以下规则

第一,粗野、粗俗等不文明的行为不可以有。

第二,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

第三,从哪里拿的东西使用完毕后要放回哪里去。

第四,玩教具等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必须等待。

第五,别人工作时,不可以打扰。

第六,做错事要道歉,并且有权利要求他人道歉。

第七,对不文明行为学会说不。

离园:有序活动,静待家长;家长接园时,和老师小朋友“再见”;安全返家路上不打闹。

3、活动课

文明举手发言,声音洪亮;

坐小凳子不摇晃;桌凳对齐;

不大声喧哗。

4、集会习惯

听清老师口令站队;

站队不追跑打闹;不大声喧哗;

升旗仪式要行注目礼。

5、活动安全教育

要让幼儿明确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和各项活动的具体要求,知道应该怎样做,建立良好的生活秩序,避免出现幼儿的伤害事件。

入园——不带小刀、扣子、干燥剂等危险物品进园;

进餐——安静进餐、细嚼慢咽,不说笑(以免呛着);

睡眠——正确睡姿,不把杂物带到床上玩,不含着东西睡觉;

行走——行走时抬头挺胸,手前后自然摆动,学会靠右行走,不猛跑(以免碰撞、摔倒);文明上下楼梯(台阶);按照行进路线进行。

游戏等活动——遵守游戏规则和集体纪律;

专题或渗透性的`安全教育活动——教师通过集体教育活动,让幼儿知道:日常生活中的安全行为。疏散演练、防火、防触电、恶劣天气、交通等各方面的安全教育。

6、感恩教育

懂得他人的辛劳和付出;

保持环境卫生;

爸爸妈妈布置餐桌;要感谢爸爸妈妈的辛苦付出;

学习餐前感恩用语:

感恩天地滋养万物;感恩国家培养护佑;

感恩父母仁爱哺育;感恩老师真情教诲;

感恩同学关心帮助;感恩农夫辛勤劳作;

感恩厨师爱心烹饪;感恩大众信任支持。

7、阅读习惯

每天和爸爸妈妈一起进行亲子阅读二十分钟(还可以结合荔枝FM进行进行语音录制)

二、人员组织及训练形式:

1、各班教师结合幼儿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训练安排。

2、全体教职工参与到训练中来,明确分工管理,合理安排训练内容,确保训练抓出实效。

三、活动要求

1、活动开始前,利用公众平台将训练安排提前公布,师幼知晓训练内容。

2、争取广大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四、安全保障

活动方案制订时要考虑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前做好防范,要避免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问题的提出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班是幼儿跨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幼儿刚刚进入一个新的生活环境,在新环境中建立新的规则,培养生活习惯相对容易些;同时,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也决定了教师进行常规管理的有利条件。因此,对小班幼儿进行建立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是小班的核心课程之一。并且以往对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都是硬要求或死规定的,既不能培养幼儿主动性,也不利于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所以我计划通过日常生活活动和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等多种途径来调动幼儿建立良好生活习惯的主动性。

二.研究目的

1.建立良好的常规,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

2.通过一系列活动,调动幼儿的主动性。

3.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自立的能力。

1.研究对象:小班全体幼儿(30名)

四.研究内容、方法

1.研究内容:在生活活动、教育活动中,调动幼儿建立良好生活习惯的主动性。

2.研究方法:游戏法、日常观察法、实验法等相结合。

五.研究过程

1.对幼儿进行前期观察,了解他们初期的生活习惯,并测查一下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2.收集文献资料,根据幼儿目前的生活习惯和年龄特点制定好如何调动幼儿建立良好生活习惯主动性课题的教研计划。

3.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概念,了解什么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渗透生活教育,运动各种方法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及时总结经验,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计划,以便更好的实施自己的课题,调动每个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的主动性。

5.学期末撰写论文。

六.课题实施条件

1.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渗透生活教育,运用各种方法调动幼儿的主动性。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请教师、领导等指导,更好的进行实践。

为进一步倡树文明风尚,提高全体幼儿文明素质、道德修养,培养、巩固良好行为习惯,寒假期间,金城镇中心幼儿园在全体幼儿中开展好习惯假日银行活动。

一、宣传发动。通过网络、假前会议、给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使孩子及家长明确活动的意义、目的、要求、措施,使每个孩子和家长都清楚好习惯假日银行的内容。

二、制定标准。将幼儿园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归纳整理出18个好习惯,如:外出前及回家后和家长打招呼;压岁钱主动交给父母保管;自己穿衣、吃饭,自己叠被子、叠衣服等。幼儿园统一制作好习惯假日银行存款单,将每个好习惯都赋予相应的好习惯币,并聘请孩子的'父母为假日银行的行长。

三、假期存款。放寒假时,幼儿将好习惯假日银行存款单交于家长,假期中每天严格按照好习惯假日银行存款标准去做,并由假日银行的行长孩子的父母负责监督。寒假结束时,行长根据孩子假期中的表现,确定应获好习惯币数额,完成行长感言,签字后交孩子带回。

四、评先选优。寒假结束后,各班依据孩子好习惯假日银行存款单及家长感言,评选班级好习惯假日银行优秀小储户,并由园长隆重颁发证书。

此项活动,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巩固孩子在幼儿园已形成的好习惯,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活动目标

1、使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手绢的方法。

2、引导孩子从小养成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二、活动组织形式

以班级为单位,教师教会幼儿学习洗手绢的的方法,然后推选出四名幼儿参加幼儿园的“我会洗手绢”的评比活动。

三、活动具体安排

2、地点:幼儿园内

3、活动内容:

开展洗手绢主题活动,教师指导幼儿正确的洗手绢的方法,并取得家长的`支持。请家长放开手,让孩子在家里洗洗自己的小袜子、小手巾等。《洗手绢》这个活动主要是让小朋友养成讲究卫生、保持干净整洁的好习惯。在锻炼幼儿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促进了孩子从小养成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

二、课题研究现状分析

随着独生子女和二胎现象的普遍,独生子女和二胎孩子身上的一系列问题也就突显出来,如:不会自己提裤子、不会自己穿鞋子、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接水喝、遇到问题只会哭闹等等。这些都是由于家长的过分关心和包办,从而掠夺了孩子形成自理能力而造成的。通过本课题的实施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摆脱对父母的依赖,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三、研究目标

1、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2、养成良好地生活习惯。

3、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和习惯。

4、提高幼儿的独立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20xx年9月-20xx年7月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通过调查问卷或面谈的形式,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和情况。

2.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行为的表现情况,并进行记录、跟踪、分析。

3.经验总结法: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总结,形成相应的策略库,再实践、再总结。

4.个案研究法:通过对个别幼儿进行跟踪培养观察,了解记录其能力形成的过程与方法。

5.行动研究法:通过在日常的教学中创设一些情境活动,进行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根据实际工作者的现状调查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采用行动研究法,边实践边调查边研究,教师对自己采取的教育方法在实施过程中要进行设计探索反思总结。注意教师的示范、讲解和教育评价。

六、课题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课题组教师结合所带班级幼儿存在的问题,结合区教研中心提供的课题,将“如何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培养良好的习惯”定为实验课题。教师着手确定本班的实施计划以及重点要尝试解决的问题。

(二)重点实施阶段

1、课题研究的侧重点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并有所不同,小班阶段重点进行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和适应幼儿园生活上;中班阶段重点进行提高幼儿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大班阶段重点进行强化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社会适应性。

3、每学期末进行阶段小结,概括提炼阶段性成果,包括个案分析、策略集等。

4、每学年进行阶段总结,概括提炼阶段性成果,将成果展示用PPT进行汇报。

(三)结束阶段(撰写结题报告)

七、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要求

1、做好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汇总、提炼,负责报告的整理。

2、教师讨论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并给予必要的指导,或者在小组讨论中共同协商。

一、活动目标:

习惯的养成在于坚持,也在于监督检查,在一定的标准内,让孩子们为了取得好的成绩而努力让自己做得更好,有集体荣誉感,而且同伴间能互相监督。

二、活动形式:

1、小老师检查监督。

2、礼仪小朋友。

3、考核评比。

三、活动流程:

1、检查监督:

2、礼仪小朋友:

每天早晨,请两位小朋友在校门口主动向来园的家长和小朋友问早问好。要求声音响亮,说话清楚,而且会叫人。幼儿轮流,人人都做礼仪幼儿。每周完后,评出“最佳礼仪小朋友”。

3、星级评比:

每周一,园内会评“讲文明”、“守纪律”、“讲卫生”的三朵葵花。葵花的多少代表着该班的礼仪情况,让孩子们每天向三朵葵花看齐,争取每周能拿到三朵。而且还要让孩子们自评拿不到三朵葵花的原因。

THE END
1.每晚速提睡眠质量,20种策略轻松GET失眠生物钟褪黑素睡眠障碍拥有良好的夜间睡眠对您的整体健康至关重要,但想要始终保持却可能颇具挑战。通过把一些简单有效的策略融入您的日常生活,您就能提高睡眠质量,每天早上醒来都能精神饱满。以下是 20 种经过验证的策略,可帮助您每晚睡得更好。 1 1. 坚持规律的睡眠时间表 每天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K4KRE205568E4N.html
2.高中生睡眠质量课题研究.ppt1、一、二、研究小组成员、组长:蒋邦谦,成员:王天禄、邓开阳、钟梦生、俞、陈腾腾、一、三、项目成员分工、王天禄:活动记录与资料保管、陈腾腾、钟写作报告于:资料收集与检索:监督与管理、一、四、研究背景:在我们的日常课堂上,总是有很多学生在睡觉它导致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听课效率下降,最终导致学业成绩下降。因此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88717590.html
3.睡眠障碍患者必看,如何改善睡眠质量?在我院,我遇到了陈女士(化名),她是一位长期受睡眠障碍困扰的患者。她的眼神中透露出疲惫,言语间流露出对一夜好眠的渴望。陈女士告诉我,她经常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即使入睡也常被梦境打断。我耐心地听她诉说,用温和的话语安抚她的情绪,告诉她我们将一起探索改善睡眠质量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同努力,陈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651023028641511&wfr=spider&for=pc
4.探究高中生睡眠质量深刻认识到睡眠的重要性,了解睡眠对高中生产生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改善睡眠质量的方法 2) 课题实际取得的成果: 一定程度上从生理,心理层面认识到睡眠的重要性 通过调查问卷,了解高中生的睡眠质量情况 经过小组讨论,制定制定调整睡眠质量的方案 参考书目及资料: 《睡眠革命:新版》 《睡眠研究杂质》 附录材料(要求提http://www.jsxzyz.cn/info/1356/8851.htm
5.课题研究:高中生睡眠质量对学习效率的影响8. 你在课上犯困的原因是否与睡眠质量有关? 是不是 9. 你是否有睡午觉的习惯? 是否 10. 你近期学习效率如何? 效率高效率低一如既往 11. 您早晨通常几点钟起床? 6:00之前6:00~6:206:20~6:406:40~6:50 12. 你对于睡眠情况对于学习的影响的了解程度。 不了解不是很了解一般了解 13. 你认为你课上https://www.wjx.cn/xz/206501936.aspx
6.以研助教,推研助学——福田中学2019校级课题开题会蔡宇潇《寄宿制高中生睡眠质量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 陈典义主任对课题进行分析和指导 王校进行总结发言 最后,王校表示希望课题研究能够做到选题指向性明确、切合高考,把握好课程改革的方向,做到课题专业性、前瞻性、突破性,此外教师还要聚焦核心素养,寻求课堂教与学的方式的转变。此外,希望我校教师可以将科研贯穿到https://www.meipian.cn/1zq9wkx4
7.嘉兴市秀水经济信息专修学院高中部(嘉兴市秀水高级中学)简史一、历任领导人 2001年12月27日建立秀水高级中学 2002年3月成立校务领导小组 组长陈善 副组长孙登岳佘新耀 成员郭国康汪剑虹应法希李淼 王碧秀 医务室工作人员周德胜陈玮琦 2002年9月——2003年8月校长陈善副校长佘新耀 教务主任汪剑虹副主任王碧秀 政教主任应法希 http://www.jxxsxy.com/index.php/cms/item-view-id-4878.shtml
8.学术头条:宇宙物质总量精确测量完成,鸟类可能具有感觉意识,微调干一项新的研究表示,在新冠病毒疫苗研制成功、新冠肺炎死亡人数统计结束数年之后,新冠病毒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仍然会持续存在。休斯顿大学的Michael Zvolensky发表了两篇论文,从行为科学的角度讨论了与新冠病毒大流行有关的心理、成瘾和健康行为问题。 研究:童年或成年后受到心理创伤 会严重影响女性睡眠质量 https://ecoapp.qianzhan.com/detials/200929-814e4d6e.html
9.睡眠时间调查问卷14篇(全文)睡眠时间调查问卷 第1篇 问卷调查 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以便更好的改善大学生睡眠,我们进行此次调 查。本调查采取不记名形式,答案不分对错,请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您的选择对我们的调查研究很重要,希望能够得到您的配合和支持。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5wnjl4xa.html
10.中学生调查报告正巧,杨老师最近布置给我们一个写调查报告的任务,我准备从学习压力、课外学习情况、睡眠质量等方面入手在班级进行一次大调查。于是,我精心拟定了一份调查表,利用班会课的时间发给同学们填写。全班52个同学,收回51份调查问卷,我把这”班级机密“宝贝似的收在文件袋带回家,真期待大家填写的结果呀!https://mip.ruiwen.com/diaochabaogao/5016015.html
11.www.sxlpd.com/clp85/1248.html2000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将执业药师立法工作纳入局立法工作计划,2000年8月3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人事教育司以药管人【2000】42号文,成立执业药师立法基础调研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和三个课题组。2000~2001年三个课题组在石家庄、北京、无锡、西安、成都、重庆、湖南等地开展了基础调研,收集了大量资料,在此基础http://www.sxlpd.com/clp85/1248.html
12.2018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始岗位群:各级各类养老及涉老机构的养老护理员及基层管理者、社区服务与管理员、老年产品及老年产业营销员、涉老社会组织与机构工作人员、民政事务管理人员等。 发展岗位群:在各级各类养老机构、社区服务与管理组织、涉老社会组织与机构等从事养老护理员培训、老年照护管理、老年健康管理、老年社会工作、老年康复辅助器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58.htm
13.青岛市市南区政务网继续推进“教学法、教学模式”研究,指导教师进行成果提炼,扩大区域优秀教学法获奖范围。同时,通过课例展示、课堂观察、经验介绍等方式,加强课题研究对常态教学细节的关注,促进科研与教研融合,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课堂革命,突出学生主体http://www.qdsn.gov.cn/ztzl_8/ggqsydwxxgk_81/jyly_213665/ptzxx/qdssnqsyxx/ghtj/ghjh/202310/t20231016_753497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