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管理平台

1、轴流压缩机透平叶片3D打印关键技术研究

轴流压缩机为压缩空气储能、冶金、化工、风洞试验等行业用重要机械设备,叶片作为轴流压缩机的关键零部件,叶型特点是叶片薄、长宽比大,且叶型为三维空间曲面结构,采用传统的锻件加工方式制造,材料利用率低、生产周期长。有效的解决办法为3D打印,但目前3D打印该叶型叶片,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理化性能不稳定。研究目标:针对轴流压缩机透平叶片薄、长宽比大,且叶型为三维空间曲面等结构特点,研究设计合理可行的“轴流压缩机透平叶片3D打印工艺技术”,重点解决3D打印的叶片理化性能不稳定这一突出问题。

命题单位: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联系人:王逸达18021070519

2、连续管作业专用防喷器设计

相比传统作业方式,连续管作业具有高效、快捷、清洁、管柱外径较小、无接箍等特点。将传统防喷器直接用于连续管作业,面临着外形尺寸偏大、结构过于笨重、安装相对困难等问题。研究目标:以2吋连续管为对象,针对性地研究设计适合连续管作业、压力等级为70MPa、结构合理、安装便捷的连续管作业专用防喷器。

3、先进设计方法用于石油装备开发的典型案例

以石油钻机整机或关键部件、压裂装备或关键部件为对象,对三维实体设计、数字孪生等先进设计方法进行特征分析和适应性研究,并完成具体的典型案例,形成研究报告。

4、驱动压缩机的大功率高速电动机结构优化设计

高速电动机具有体积小、功率密度大、可与高速负载直接相连、省去传统的机械增速装置、减小系统噪音和提高系统传动效率等特点。目前国内高速电动机和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兆瓦级以上的大功率高速、超高速电动机,在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整机性能等方面均存在差距。研究目标:1)对国内外大功率高速电动机的综合性能进行分析对比,明确差距和问题。2)在综合分析对比的基础上,提出大功率高速电动机的关键技术参数。3)完成大功率高速电动机的结构优化设计和材料优选。

5、压裂裂缝形态与分布的检测方法和仪器研究

随着油气勘探和开发的深入,了解地下油气储层详细结构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水力压裂使油气勘探和生产扩展到页岩和致密地层,用于建立油气从页岩和致密地层流向井筒的通道,提高油气采收率。目前,微地震是用于水力压裂监测的另一项重要技术,其原理为通过在地面或者邻井中布置检波器,监测在压裂施工过程中岩石剪切破裂诱发的地震波,描述压裂过程中裂缝的几何形状和空间分布,但该技术成本高且后续处理复杂。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方法为水力裂缝监测提供更准确和可靠的技术支持。研究目标:鼓励青年学生大胆奇思妙想,提出先进的压裂裂缝形态与分布的检测方法和仪器系统构成。

6、水泥头用电动挡销总成

固井作业中需要利用水泥头挡销阻挡和释放胶塞,让固井水泥浆通过井筒顺利进入套管与底层之间的环形空腔。传统机械式固井水泥头挡销需要人工现场操作,由于固井过程中挡销承受巨大的压力,很容易产生液体泄漏,给施工人员带来致命的伤害。液压驱动挡销总成需要配套液压站,体积笨重,使用不便。需要研发一种通过电机驱动的挡销总成,远程控制挡销伸缩,进而控制胶塞的阻挡和释放,实现固井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指标要求:7in套管用,额定工作压力70MPa

命题单位:中石油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联系人:王德贵18215695079

7、隔水管内外流场热应力分析

隔水管单根包含主管体和围绕主管体的边管,底部单根主管体内部和边管的节流和压井管线内部同时面临外部深层低温海水和内部高温流体影响。流体最高温度可达到177℃。深层海水低温可近0℃。巨大的温差会在结构中产生不均匀的热分布和热应力。要求进行热-流-固耦合分析计算,形成结构中的热分布图、热应力图和热变形关系。

命题单位:中石油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联系人:杨虎18708120807

8、链条式游车补偿装置易调对中导向滑车设计

海洋平台游车钻柱补偿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保证补偿装置前后、左右中心与井口中心一致,避免链条磨主框架、链轮护罩磨游车现象发生。平台井队人员要经常调对中,且调对中过程费时费力。提供一种链条式游车补偿装置导向滑车设计方案,可机械式调整,实现补偿装置前后、左右等多个自由度易调对中功能。

9、二氧化碳压裂连续混砂装置研究

目前二氧化碳压裂作业时需在密闭混砂装置内预先填充支撑剂,且在密闭带压条件下才能将支撑剂与二氧化碳液体进行混合,因此无法实现连续混砂,影响二氧化碳压裂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一种连续混砂装置的解决方案,可实现二氧化碳液体与支撑剂连续混合。

命题单位:中石油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联系人:董富强13540403697

10、压裂泵大尺寸柱塞拆换装置研究

随着大功率压裂装备的快速应用,5in以上直径、11in长冲程柱塞成为压裂的主流配置,但压裂泵缸间距空间狭小,单个柱塞重量达70-80kg,且柱塞表面光滑,现场人力更换费时费力,维护保养困难。研究一种大尺寸压裂泵柱塞拆换装置(电动或气动),实现大尺寸柱塞拆换作业机械化。

命题单位:中石油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联系人:周小明13571788512

11、钻机起升液压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当前钻机液压起升的控制系统涉及元器件较多,液压缸为多级液缸,控制逻辑较为复杂,而且对钻机起放过程中液压同步、平稳性要求较高,因此有必要针对液压缸起升钻机的液压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分析:1)建立液压缸起升控制系统仿真模型,考虑系统内各阀件相互影响、阀件选型、参数设定等因素,完成液压缸带载起放、空载起放工况的系统仿真分析;2)基于仿真分析,对该液压控制系统的阀件选型、参数设定给出合理建议,保证钻机起放过程中液压缸运行平稳、用时合理。

命题单位:中石油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联系人:叶强13709272362

12、动力猫道钢丝绳运行仿真分析

现有钢丝绳拉升式动力猫道是通过马达驱动滚轮缠绕钢丝绳,实现整体的起升和下放,但在尾部起升和下放瞬间对钢丝绳及坡道结构的冲击较大,易造成设备整体运行不平稳,因此有必要对拉升式动力猫道运行过程进行模拟分析:1)建立拉升式动力猫道动力学模型,考虑坡道抖动、钢丝绳传动等因素,完成动力学仿真分析;2)基于仿真分析,对绞车容量配置及速度控制给出合理建议,保证猫道运动过程运行平稳。

13、高摩擦性能旋扣滚轮技术研究

14、大型结构件焊后热处理去应力计算方法

钻机移运装置的鹅颈工作时受力恶劣,为大型焊接件,焊后存在残余应力,目前图纸要求“焊后热处理去应力”,此项工作对热处理炉的尺寸有特殊要求,同时耗费人力物力。需要利用分析计算手段,模拟焊接残余应力情况,为优化产品设计、去除“焊后热处理去应力”要求提供理论支撑。

命题单位:中石油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联系人:张小龙18991570123

15、隔水管接头影响下的环焊缝SCF分析与计算方法研究

环焊缝本身的应力集中系数有可参考的算法,但是当管材接头的复杂结构距离焊缝较近时,接头对焊缝寿命的影响就没有较好的方法进行计算。要求基于隔水管接头结构影响下的环焊缝热点应力,提出可行的SCF计算方法公式和对计算结果的现场验证方案,完成隔水管接头对附近环焊缝寿命的影响因素和影响规律分析研究报告。

命题单位:中石油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联系人:张小龙8991570123

16、管材在旋转激励载荷下的共振弯曲谐响应分析方法研究

命题单位:中石油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联系人:侯晓东15009275008

17、工业重防腐水性涂料应用于海洋油气装备的可行性及选型研究

水性涂料VOCS含量低,涂装时对环境污染小,是符合环保排放要求的环境友好型涂料。水性涂料已在陆地油气装备上得到广泛应用,但在海洋油气装备上尚未得到应用。需要开展的研究内容包括:1)工业重防腐涂料在海洋大气腐蚀环境下的综合性能评价指标;2)水性涂料与溶剂型涂料的主要性能比较与评价;3)水性涂料在海洋大气腐蚀环境下实现工业重防腐要求的可行性及案例;4)水性涂料应用于海洋油气装备的选型报告。

18、大直径重载螺纹旋合装配方法研究

螺纹连接在大型水下钻采设备上有较多应用,由于大直径螺纹(直径大于500mm)对应的产品部件一般重量比较大(2t到10t),导致在旋合过程中螺纹副所承受的接触应力和摩擦力很大,经常造成螺纹烧扣,工件报废。需要研究的内容包括:1)建立大直径螺纹组装工况仿真分析模型,计算分析螺纹在重压旋合过程中的受力状态(可选参数:螺纹直径680mm,短齿梯形扣,螺纹副对应工件重量8t);2)形成大直径螺纹便携式组装工艺方法,减轻螺纹组装时的动态重载工况载荷,确保螺纹不受损伤。

19、重载剖分式轴承轴径配合抱紧力确定方法和现场测试方法

常规轴承内圈热装时的过盈量和可传递最大扭矩有成熟的计算方法,但剖分式轴承内圈和轴之间采用两半箍紧压套从内圈两端通过螺栓压紧,由于结构不同无法等同采用该方法,其安装过盈量无法理论确定。需要研究的内容包括:1)剖分式轴承组装状态及不同压紧螺栓扭矩载荷下的受力分析,找出压紧扭矩和内圈与轴之间抱紧力的关系;2)高效的装配和检测方法,确保现场装配能达到要求的组装参数,并便于验证。

20、变温条件下液压系统补偿控制技术研究

21、工业实时通信网络数据优化技术

围绕钻机常用工业总线通信协议,制定具有良好兼容性的数据压缩算法与通信应答方案,完成通信数据有效压缩与高可靠性实时传输,提高钻机控制系统数据通信的实时性、可靠性与通信效率。指标要求:1)形成钻机通信数据压缩与应答软件模块1套,支持PLC、PC系统中部署应用,支持TCP/IP、Profinet、OPCUA等主流通信协议;2)通信频率>100Hz,峰值通信速率>50MB;3)数据包压缩量>30%。

命题单位:中石油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联系人:夏辉15009175973

22、杂结构件焊缝智能目视检测系统研发

复杂焊接结构件焊缝数量繁多,不同结构焊缝位置也在不断变化,传统人工目视检测效率低,对检验人员技能水平和责任心要求高,需要研发一种智能目视检测系统。指标要求:1)该系统能够在三维空间内智能识别焊缝位置;2)在识别到焊缝后,能够自动对焊缝进行检测;3)系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对缺陷的识别能力可以通过学习不断提高;4)对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并可形成报告。

23、钻井泵液缸内孔相贯线圆角R13模拟仿真加工技术

钻井泵液缸内孔相贯线要求倒圆角R13,加工过程中相贯线曲线上倒R13圆角很难拟合,目前主要依靠人工打磨,效率低,有必要开展基于加工中心或数控镗铣床上的相贯线圆角复杂曲面加工技术研究。指标要求:1)程序模拟基于相贯线上的曲面加工路径能够实现R13圆角加工;2)基于数控镗铣床(宝石机械以PAMA为目标设备)实现液缸相贯线R13圆角加工合格(样板检测)。

命题单位:中石油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联系人:罗震18109177280

24、里巴斯绳槽快速成型方法

石油钻机绞车普遍采用一种双折线的里巴斯绳槽,两端有不完整双折线挡块。目前采用在数控车床上车削成型,存在加工周期长,成型加工过程易振刀等问题。有必要开展压铸、成型板卷制等快速成型方法研究。指标要求:1)形成一种石油钻机用里巴斯绳槽快速成型方法;2)成型方法较现有车削成型方法,在不增加制造成本的情况下,效率有显著提升。

25、水下电(光)缆的连接工艺

水下设备安装在高压容器内,进行外压测试,以及在外压工况下进行供电、通信、数据采集等试验,因此,需要将电源、通讯等线缆牵引出高压容器。水下设备的电缆为裸线,需要与水密接头的线缆进行焊接,才能将电源、通讯等线缆牵引出高压容器,存在焊接后如何密封、绝缘和耐压问题;水下设备的光纤也为裸线,需要与光纤接头的线缆进行连接,也存在连接后如何密封、绝缘和耐压问题。指标要求:1)采用什么材料和工艺保证密封、绝缘和耐压(外压35MPa,保压8小时,电压600V);2)工艺要求简单、快捷,满足压力容器内的操作。

26、钻井钢丝绳运行过程模拟力学仿真

钻井钢丝绳是石油采油设备上的关键零部件,由0次螺旋线、1次螺旋线,以及2次螺旋线组成。在生产过程中,这些螺旋线形成的曲面并不一样,因此钻井钢丝绳在使用过程中的几何与力学行为也不一样。螺旋线几何异常复杂,难以计算,需要开展钻井钢丝绳运行过程模拟力学仿真。

命题单位:中石油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联系人:蔡继峰13402933930

27、高含硫环境用高强韧承压件材料技术研究

175MPa特高压井口装备本体承压件结构复杂,工况环境恶劣,对基体材料强韧性要求高,尤其是在高含硫介质的抗腐蚀性能,现有标准尚无选材方法。在结构设计基础上,急需开展特高压井口承压件材料设计选型,承压件材料成分优化设计,承压件材料组织调控及性能表征,揭示承压件材料强度和抗硫腐蚀性耦合作用机理。指标要求:承压件材料Rp0.2≥585MPa,KV≥40J(-46℃),通过SSCA法测试。

命题单位:中石油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联系人:党恩15353013550

28、石化机械公司氢能装备产品工业设计

针对石化机械公司制氢与加氢装备开展工业设计,从工业设计角度开展产品功能、外壳等结构优化,优化产品外形、色彩、标志,设计效果以凸显公司企业形象、展现公司能力、满足制氢加氢应用场景为佳。可从制氢成套装备、加氢站成套装备、电解槽液压夹紧装置中选择1种型号产品开展工业设计。

命题单位:中石化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联系人:李红13628602615

29、压裂管汇在线监测与智能预警系统

命题单位:中石化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联系人:应杰13687230181

30、超大型压裂燃气发电技术可行性研究

31、油气钻井超高温橡胶(动力、密封)技术研究

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万米井面临深部温度高达210~240℃极端条件,在超高温工况下,钻头钻具橡胶材料老化失效,造成钻头钻具寿命不足或故障率显著上升,导致钻井时效降低。特深井钻进过程中会采用油基泥浆,亟需攻克耐高温复杂介质螺杆钻具动力橡胶和匹配橡胶金属界面粘接技术、耐高温钻头密封橡胶材料技术。

命题单位:中石化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联系人:许林18086064791

32、压缩机轴系弯扭耦合分析及实验验证研究

压缩机轴系包含压缩机曲轴、连杆、十字头、活塞、联轴器及驱动机轴等零部件,其中最重要也最容易发生问题的是曲轴、联轴器、驱动机轴三部件,其工作中的弯扭耦合姿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压缩机体振动、主轴承及连杆轴瓦寿命、联轴器膜片寿命等,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在考虑主轴承支撑及油膜润滑的情况下对压缩机轴系进行弯扭耦合分析,对轴系的受力、运动等进行分析并实验验证。

命题单位:中石化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联系人:李雪婷15171504401

33、修井作业钻台面机械手控制技术研究

钻台面机械手控制系统通过与司钻控制系统集成,实现在司钻房内操作机械手完成钻杆/钻铤在立根区域的排管与送管作业,实现无人化操作。修井作业存在风险高、劳动强度大、易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为了降低劳动强度、减少用工量,更好的与二层台机械手进行协同配合,需要开发高可靠、高响应速度的机械手联动控制技术,对机械手工作模式(自动、手动)进行分别控制,对通讯、报警、钻杆设置、排管区域等进行集中显示。

34、钢管内外表面缺陷自动检测系统

研制钢管内外表面缺陷自动检测系统用以自动检测钢管内外表面缺陷,实现钢管内外表面高精度、高效率、无漏检的高效探伤,提高钢管内外表面缺陷检测效率和质量,降低缺陷漏检率,减轻操作人员劳动强度。预期目标:1)待检钢管壁厚范围6.4mm~32mm;2)待检钢管直径范围φ406~φ2540mm;3)待检钢管长度8~18m;4)钢管内外表面检测覆盖率为100%;5)检测速度为6~10m/min;6)检测能力≥15根/小时;7)缺陷定位误差≤60mm;8)漏检率为0;9、误报率≤2%。

命题单位:中石化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联系人:杨娟13997560629

35、免示教免编程自动焊接技术研究

36、液动吊卡装备研究

命题单位:江苏如通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联系人:马强维18260552915

37、液压卡瓦装备研究

液压卡瓦是起下钻杆、油管、套管等管柱的设备,采用液压驱动模式,实现卡瓦自动打开、关闭以及信号反馈等,适用于275-495转盘,具有卡持范围大、能承受一定的反扭矩、退让空间大、不容易磨损牙板、自动化程度高、能与其他设备集成联动等特点。需要围绕超深井使用液压卡瓦对管柱伤害、使用过程泥浆对卡持影响进行深入研究。

38、气动卡瓦装备研究

WQ175-375系列气动卡瓦是按SY/T5049气动卡瓦标准研发的一种钻井作业中起下钻杆、卡持套管的气动操作工具,已经从纯气动控制只有卡持管柱单一功能的第一代发展成集卡持管柱、喷气刮泥、自动润滑、信号反馈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采用逻辑控制的第六代复合型深井气动卡瓦。需要围绕超深井使用气动卡瓦对管柱伤害、使用过程泥浆对卡持影响进行深入研究。

命题单位:江苏如通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联系人:张建13862777255

39、机械式下套管作业装置优化研究

40、小修管柱自动化作业系统优化

小修管柱自动化作业系统可进行管柱的自动起下、输送以及系统的远程监控,包括悬吊系统、机械手、自动液压钳、一键装卸旋塞阀装置、气动卡盘、作业平台、动力猫道、排管装置以及集成控制系统。小修管柱自动化作业系统实现了井口操作无人化,减少了作业人数,提高了作业安全性。需要在现场应用基础上进行现场数据采集、远程系统监控的优化研究。

命题单位:江苏如通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联系人:吕文杰18251361959

41、智能油套管开发

在智能化分层注采方面,配合封隔器和智能配水器或滑套开关等工具,形成智能分注一体化管柱和智能找堵水一体化管柱;在套管技术状况监测和储气库安全运行方面,全生命周期内实时监测套管技术状况,为油田开发技术人员提供决策依据;在大规模体积压裂监测等方面,感知地层的变化情况,实时三维显示地层状态(裂缝状态),为监测油田提供数据传输通道。重点解决通信、射孔的避射和管管间连接可靠性等问题。

命题单位:中石油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油井管研究所联系人:韩志中13904591886

42、连续管内减阻防腐工艺研究

连续油管是一种通过焊接而成的单根长度达数千米的管材,内部焊缝可通过去毛刺工艺整体刮除。小口径、长距离连续管达到内防腐、减阻效果是连续管在油田推广应用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需要研究连续管内涂/镀层或其他工艺技术,实现如下的一种或多种功能:1)降低流体在小口径连续管的内摩擦阻力;2)提升常规碳钢连续管的抗腐蚀、抗磨蚀等性能;3)该工艺可实现工业化移植,规模化生产。

命题单位:中石油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连续管研究所联系人:王维东18409271645

43、管线钢阻氢机理研究

掺氢/纯氢管道输送能够有效降低氢能运输成本,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一环,但氢渗透一直是威胁管线钢长期服役的一大难题。当管线钢长期暴露于氢环境下,氢会渗入钢材内部,从而导致管线钢内部出现氢鼓泡,成为疲劳载荷下的裂纹源,导致钢材的疲劳强度降低,对管线钢的长期安全服役构成严重威胁。需要通过对管线钢阻氢(抗氢渗透)机理的研究,保障输氢管道的长期可靠运行。

命题单位:中石油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输送管研究所联系人:赵红波13689275381

44、非金属复合管无损检测技术开发

非金属复合管具有耐腐蚀、综合成本低、使用周期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矿山、核电等领域,一般包括内衬层、增强层和外保护层3层结构。但在管材成型、层间复合、现场敷设等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缺陷和损伤,给安全和环境带来极大的影响。亟需开发非金属复合管无损检测技术,用于探测非金属复合管在成型制造过程中内外层缺陷,壁厚均匀性,层间粘接连续性以及在现场应用中管材产生的缺陷、蠕变、应力集中等问题,提前发现,提前预防。

命题单位:中石油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非金属管材研究所联系人:刘德俊18814093708

45、基于微风垂直轴风力机叶片优化设计研究

我国油气田井站内电力负载设备具有众多、分散,年耗电量大等特点,但油区内风资源丰富,油田为减碳降本,大力发展风电等清洁替代能源。目前,升力型垂直轴风力机叶片功率范围偏小(目前多为10kW以下),启动性能差,风能利用系数偏低,制约着风机发电量输出。需要对升力型50kW垂直轴风力机叶片(叶型、弦长、攻角、夹角等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并形成叶片优化设计理论方法,以提高叶片的风能利用效率,进而提升风力机的发电量。

命题单位:中石油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新能源技术研究所联系人:张生武13609293056

46、退役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无酸选择性提锂技术

锂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但锂资源分布却极不均衡,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锂消费国,高品位的锂矿较少,开采利用难度大。目前国内回收磷酸铁锂电池以湿法回收为主,湿法工艺复杂,使用大量酸和氧化剂,亟需开发简单便捷的回收方式来实现回收产物的高值化。以突破现有回收过程存在锂回收率低、回收效益有待提高等技术难题为研究目标,开发实用新型无酸选择性提锂技术高效回收锂。

命题单位:中石油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联系人:蒋龙15009249085

47、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发电与制氢系统的耦合动态仿真

发展氢能是实现国家“双碳”目标、构建新型清洁电力系统、推动能源消费结构转型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必经之路。高电力成本带来高制氢成本是限制电解水制氢大规模发展的核心因素,只有通过绿电才能实现规模化制氢。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一定的波动性,以推动电氢耦合技术发展为目标,研究动态响应、快速启停控制等关键技术,实现电解系统与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匹配及其耦合效率提升。

48、井口装备密封结构表面耐蚀耐磨处理工艺及配套检测技术

高压井口装置泄漏失效频发,失效原因多与井口装置连接密封面、阀板/阀座接触面等关键部件的腐蚀-冲蚀有关,开展井口装备关键密封部位表面耐蚀耐磨处理工艺研究是提高高压密封结构长期安全服役的有效方法。本命题旨在研发适用于高性能井口装置密封结构的表面处理工艺,探索激光熔覆等新型表面处理技术的关键工艺参数,明确表面处理层性能优化的影响机制及关键因素,配套形成耐蚀合金表面处理层无损检测评价技术。

命题单位:中石油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联系人:龙岩18699628521

49、低温密封材料设计开发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向深(深层)、低(低渗透)、海(海洋)、非(非常规)发展,以及油气储运、炼化领域对安全和环保的要求不断提高,密封材料和技术在安全和环保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油气储运、炼化领域仍然存在微泄漏的问题,在常规工况以及苛刻工况都存在明显的安全和环保隐患,低温交变环境下更为突出。有必要开展低温交变环境下的密封材料和技术研发,具体是设计至少两种密封材料,工作温度分别在-50℃至20℃、-269℃至20℃,密封性达到无泄漏,且密封性能测试重复性好。

命题单位:中石油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联系人:靳权13202409070

50、双扭矩台肩螺纹连接副台肩面接触状态检测技术研究

双扭矩台肩螺纹连接是一种同时具有主扭矩台肩和副扭矩台肩两个承载面的特殊螺纹连接,副台肩面在螺纹连接后的接触状态对螺纹连接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有直接的联系,尤其是螺纹连接在拉伸、扭转、弯曲等复合载荷下的疲劳寿命。由于副扭矩台肩面往往在螺纹连接的内表面侧,目前没有对其接触状态进行检测的装备,拟寻找一种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无损检测方式来对其接触状态进行检测。

命题单位:中石油工程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联系人:刘永刚13572495175

51、石化压缩机管网气流脉动数值模拟研究

命题单位: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联系人:任启乐,13865917680

52、往复式压缩机智能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53、变工况离心泵内部流动仿真分析研究

54、煤化工高压差气固两相流调节阀性能仿真研究

煤粉流量控制阀是干煤粉气化装置的核心设备,用于煤粉气化装置生产负荷调节和氧煤比控制,密相输送煤粉流量的平稳调节是煤粉气化技术的关键难点。需要开展典型煤化工流量调节阀性能仿真研究,分析不同高压差工况下粉煤流量调节阀关键结构参数对流量性能影响规律,提出改进措施并模拟预测调节性能。

55、油气混输泵轴端密封端面成膜机理及影响规律研究

研制长寿命混相介质轴端机械密封产品对于油气混输泵意义重大。混相介质下密封端面流体流动与固体颗粒沉积影响端面成膜条件与摩擦环境,造成流体成膜不稳定。需要建立密封端面多相介质耦合流动模型,研究密封端面多相介质耦合流动规律与力热变形对端面结构影响规律,揭示机械密封端面混相润滑膜成膜机理,指导密封产品优化设计。

THE END
1.极高学术深地研究员中国工程院最高科学技术奖本次学术研讨会聚焦“三深”领域关键核心科学技术难题,提出适于深地深海深空复杂环境下的物质开发利用变革性、颠覆性理论与关键技术,为推动“三深”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提供了新动力,也为国家“三深”战略发展勾画了更加清晰的蓝图。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FG075J0553TKL7.html
2.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以推动国家建设海洋强国为目标,以提升我国深海科学研究与海洋工程技术研发实力,构筑科学研究-工程技术-深海作业融合性体系,引领我国深海科学、深海技术、资源开发利用和产业化发展为主要任务,致力于建设发展深海科学与工程前沿科学和关键http://www.idsse.cas.cn/zd_xshchg/zd_xshchg_2024/zd_xshchg_2024_hj/
3.头条文章◆ 海洋工程与装备方向:依托广东和深圳的滨海工程建设与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充分利用属地在电子信息行业的领先优势,系统地开展滨海土木工程与工程材料技术、智能建造技术与装备、海洋工程防灾减灾工程装备、水下机器人和高端先进海洋观测仪器,通讯仪器的研发和产业化等方面的研究。集成一批具有重大应用的智能系统,促进产业升级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692849626055043
4.名单公布!2022年度海洋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特等奖一等奖二等6.项目名称:深海矿产混输智能装备研制与海上试验关键技术研究 推荐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主要完成单位:大连理工大学、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江苏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厦门大学 https://www.ssws.tv/p/35692.html
5.2020年度中国航海学会主要完成单位: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河海大学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天津大学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一等奖(16项) 1. 复杂条件下沉船打捞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与应用 主要完成人: 弓永军 戴厚兴 张增猛 鲍永杰 郑云亮 https://www.cinnet.cn/zh-hans/node/7831
6.首届“全国科创名匠”名单揭晓→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研究员张首刚 让民族药标准化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公共技术中心研究员李玉林 为大国工业铸梁“差一点也不行” 六盘山实验室(宁夏回族自治区装备制造实验室)智能铸造及装备技术研究中心正高级工程师高进喜 踏遍高原冻土、筑建国家“冻”梁 https://finance.sina.cn/2024-05-30/detail-inawyfsk4942193.d.html
7.盘点船舶领域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海洋强国靠他们七○二所主要从事船舶及海洋工程领域的水动力学、结构力学及振动、噪声、抗冲击等相关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以及高性能船舶与水下工程的研究设计与开发。许多科研成果已转化为产品或应用于船舶设计、建造和标准规范的编制中,为我国船舶和海洋工程事业及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地址: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山水东路222号https://www.zgsyb.com/news.html?aid=591850
8.通知第五届全国海洋技术大会分会场特邀报告人选及题目报告题目:海豚声学机理与仿生 4、余华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移动超声探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声通信技术部部长,发表论文90余篇,获软件著作权6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主要从事无线通信、水声通信、海事通信物理层传输技术,空海地一体化网络,水下定位、水下探测、水声信号处理等领域的研究。 https://www.mbachina.com/html/%E6%B5%99%E5%A4%A7%E6%B5%B7%E6%B4%8B%E5%AD%A6%E9%99%A2/202105/309730.html
9.大连海事大学2020年招聘科研助理岗位表2.参与水下机器人仿真实验; 3.参与水下机器人零部件加工、组装与调试。 1.了解水下机器人基本知识; 2.掌握制图和仿真软件。 联系人:徐敏义 电话:18941134769 邮箱:xuminyi@dlmu.edu.cn 19 轮机工程学院 科研助理 负责人:纪玉龙 项目(平台)名称:航运及港口可持续能源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1 1.完成实验室设备管理http://www.sdsgwy.com/article/html/2494013.html